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宗为何主动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曝光弟弟赵廷美非杜太后所生?

宋太宗为何主动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曝光弟弟赵廷美非杜太后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4/1/14 5:10:59

一、同一部《宋史》,不同的记载

《宋史·后妃传》记载: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这里明确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秦王赵廷美是一母同胞,都是杜太后所生。

然而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被贬房州的赵廷美“因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听闻消息后,宋赵光义先是“呜咽流涕”,“因悲泣,感动左右”。

杜太后剧照

然后赵光义主动对宰相李昉等人爆出一个惊天大秘密:赵廷美和我不是一母同胞。

《宋史》记载;

太宗从容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后出嫁赵氏,生廷俊。朕以廷美故,令廷俊属鞬左右,而廷俊泄禁中事于廷美。迩者,凿西池,水心殿成,桥梁未备,朕将泛舟往焉。廷美与左右谋,欲以此时窃发,不果,即诈称疾于邸,俟朕临省,因而为变。有告其事者,若命有司穷究,则廷美罪不容诛。朕不欲暴扬其丑,及卢多逊交通事发,止令居守西洛。而廷美不悔过,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房陵以全宥之。至于廷俊,亦不加深罪,但从贬宥。朕于廷美,盖无负矣!”言未讫,为之恻然。

宋太宗说赵廷美是乳母陈国夫人耿氏之子,不是母亲杜太后所生,和自己是异母兄弟。

宋太宗

听闻这样的宫廷秘闻,宰相李昉不能不有所表示。

《宋史》记载:

李昉对曰:“涪陵悖逆,天下共闻。西池,禁中事,若非陛下季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样是出自《宋史》,为何一个说赵廷美是杜太后所生,一个说不是杜太后所生呢?

这么明显的前后抵牾的记载,恰恰说明宋太宗的欲盖弥彰。

二、真伪难辨?

《宋史》是元朝人编纂的,但是其史料来源基本是沿用了宋代的史料。

宋太宗对李昉说的那段话早在宋人编纂的史书中就有记载,《宋史》的这段几乎是照抄南宋初年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

其后,从容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后出嫁赵氏,生军器库副使廷俊。朕以廷美故,令廷俊属鞬左右,廷俊泄禁中事于廷美。日者西池窃发之谋,若命有司穷究,则廷美罪不容诛。朕止令居守西洛,而廷美不悔过,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房陵以全宥之。至于廷俊,亦不加深罪,但从贬黜。朕于廷美盖无负矣。”言讫,为之恻然。李昉对曰:“涪陵悖逆,天下共闻,而宫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南宋杨仲良后来根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写成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也是照抄这这段记载。

可见元人编纂的《宋史》是直接抄录宋代史书的记载的。

不过杨仲良在记载“上乳母陈国夫人耿氏卒,涪陵县公廷美之母也”的时候,也有过一番考辩。

杨仲良引用了宋太宗时期大臣王禹偁《遗事》的记载;

“宣祖第三子名廷美,亦杜后所生。今本传言王是太祖乳母所生,非也,其有旨哉?及皇子南阳王德昭、东平王德芳,皆上子也。及皇姪、公主等共宴太后阁中。酒酣,上白太后曰:‘臣百年后传位于晋王,令晋王百年后传位于秦王。’”

王禹偁言之凿凿说赵廷美的确是杜太后所生,为了证明自己,他还记载宋太祖对杜太后说要先后传位晋王和秦王的话。

这里还涉及到金匮之盟的秘事,便不多说了。

王禹偁

不过杨仲良搬出王禹偁的记载时强调“禹偁《遗事》既与国史不同,要不可信”,但他也没有完全删掉王禹偁的记载,说道:

“大抵《遗事》言多鄙近,不似禹偁,故不可据信,然亦不可全弃也。两存其说,则祖宗盛德,自著后世,必知其诬矣。”

杨仲良认为《遗事》可能不是王禹偁的著作,因为“言多鄙近,不似禹偁”。他留着这两种记载是让后人擦亮眼睛知道宋太宗的“盛德”,知道《遗事》记载的荒谬。

身为宋人,杨仲良这样说无可厚非,毕竟要美化太宗。

但是元人在《宋史》仍这样记载,所谓的后人“必知其诬”就显得更有意思了。

根据金匮之盟,宋太宗之后要传位弟弟赵廷美,无疑这是他帝位的危险。

在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赵德昭先后死后,赵廷美也被以冠以参与宰相卢多逊谋逆的罪名被贬房州,在其抑郁而死后主动爆出他不是杜太后之子的秘闻,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仁慈,对得起赵廷美。

就如他说的那样:“朕于廷美,盖无负矣!”

而且他是对宰相李昉说的,这也是有讲究的。

三、宋太宗为何自曝宫禁秘密?

在此之前的前一年(太平兴国八年),李昉被被任命为平章事,且“加监修国史”。

其实李昉是学士起家,常年与修撰打交道,除了参与宋代四大类书中的《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的修撰外,他更兼修国史。

除了《旧五代史》之外,宋朝《太祖实录》的编纂他也是重要参与者。

宋太宗剧照

宋太宗着意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李昉说赵廷美不是杜太后之死,不免是一种暗示。

毕竟在修《宋太祖实录》时,宋太宗就曾多次“指导”,搞的史官不得不“躬承圣问”,不时地向太宗皇帝这个见证者去请教求问。

事实上,监修国史的宰相李昉在拜相不久,就主动向皇帝建议时政记要先进呈皇帝阅览。

宋代时政记由皇帝先阅览的制度便是从李昉开始的。

宋太宗对宰相李昉曝光赵廷美其实不是杜太后所生的宫禁秘闻,不免是在暗示李昉把它接下来,写进国史中,来证明宋太宗没杀亲兄弟,“朕于廷美,盖无负矣”。

赵廷美像

很明显李昉将此事记载了下来,这才有了后面《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来源。

吊诡的是,昭宪杜太后生“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同样也被史书记载了下来。

千百年后,如今再看宋太宗不惜自曝宫禁秘事的举动,似乎更像是自打自脸。

宋太宗彰显“盛德”不成,更证明了自己虚伪冷酷。

标签: 宋太宗赵廷美杜太后宰相国史

更多文章

  • 狈论南唐(十九)赵元佐装疯避祸与赵廷美无关,而是被赵元僖迫害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赵恒,南唐,赵元佐,赵廷美,赵元僖,宋太宗

    在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宋朝最麻烦问题的便是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从赵光义即位起就开始被人提出,知道他即将去世前两年才定了下来。期间经过了多次周折和反复,发生了赵廷美谋反案,赵元佐发疯,赵元僖暴毙等事情,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其中赵元佐发疯的事情最耐人寻味,既牵涉到赵廷美的谋反,又关系到立赵元僖为太

  • 赵元佐为赵廷美求情后疯了而赵元僖早薨故赵恒得以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赵元佐,赵廷美,赵元僖,赵恒,宋太宗,宋真宗,中国传统音乐

    宋真宗赵恒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全都不是庸才,为啥宋太宗赵光义最后会选择让老三赵恒继承大统呢?赵恒的大哥叫赵元佐,是赵光义最喜欢的儿子。赵恒的二哥赵元僖,曾经担任过5年的开封府尹,而且是亲王爵,妥妥的接班人安排。赵恒呢?除了是个亲王以外,啥也没有。他凭什么能够胜出呢?这事儿还得看看他前面两位哥哥都干

  • 听闻赵光义欲将皇位传给赵廷美,赵普惊恐道:若赞成,必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宋太宗,赵廷美,赵普,宋太祖,皇位,丞相

    杜太后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前言宋朝皇位的传承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被搞坏掉了!说起这件事,有两个人罪莫大焉,一个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老娘杜老太后,另一个就是赵普。据《宋史 杜太后传》记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

  • 【书画欣赏】 完颜璟 瘦金体《女史箴词句》逸趣霭然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摹本,瘦金体,顾恺之,女史箴图,书画欣赏,女史箴词句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女史箴》是西晋张华写的一篇讽谏贾后的辞赋。贾后名南风,是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立过大功的贾充的女儿。她在晋惠帝司马衷做太子时,就被册封为王妃。贾后性情妒忌,凶狠

  • 金章宗完颜璟:对内宠信盗贼的妹妹李师儿,对外让铁木真做大做强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李师儿,女真族,完颜雍,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帝国,金章宗完颜璟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42期)公元1189年,“小尧舜”完颜雍去世,本来皇位应该传给皇太子完颜允恭,但因完颜允恭英年早逝,因此皇位传给了完颜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对于完颜璟而言,他从小就受到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下定决心要给女真打上“汉化补丁”。他先是废除了女真族内部的奴隶制,毫无疑

  • 金章宗完颜璟:我模仿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连专家都看不出来真假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金章宗,宋徽宗,完颜雍,西夏,皇帝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正月。对草原上的大金王朝来说,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这一年,堪称金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金世宗完颜雍驾崩了。皇帝执政28年,却几乎完成了历代先祖们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壮举。帝王登基之初,金朝人口不过区区300万户,而到皇帝驾崩前夕,人口已经攀升至670万户。有读者可能会

  • 为何说金章宗完颜璟是宋徽宗转世?兴趣爱好、人生轨迹高度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徽宗,金章宗,完颜,皇帝,金人,李煜,完颜雍,完颜璟,书法家,香草,艺术家,茶

    #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金国大军兵临汴梁城下,一国之君宋徽宗尽管选择强行传位于儿子宋钦宗,但仍然没能逃过一劫,还是沦为了金人的阶下囚。作为南宋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宋徽宗治国无方、宠信奸佞,在位期间天下纷乱,后来金人南下,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北方。宋徽宗虽说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却是一位才华横

  • 吕文焕献城投降,如今吕氏后裔住在这里,还建了一座厚德堂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吕文焕,文天祥,元朝,张世杰,元军,吕氏,厚德堂

    献城投降,甘做叛徒,被人作诗讽刺;这寥寥数语,自然不能讲清楚吕文焕的生平,但却是他一生的缩影。即使是吕文焕献城降元,他的后人仍旧聚集在一处居住,甚至还为他建了一座厚德堂,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

  • 害郭靖战死的内奸是谁?黄蓉早发现端倪,不是吕文焕也不是耶律齐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郭靖,黄蓉,杨过,郭芙,吕文焕,耶律齐,射箭运动员,金庸笔下角色

    作为《射雕三部曲》里的灵魂人物,金庸笔下的郭靖让很多武侠迷都念念不忘。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一开始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他的天赋不高,待人接物却是极其真诚,加上为人善良,郭靖从此开始在黄蓉的帮助之下接连邂逅了诸多奇遇。一、郭靖深不可测的各项武功随着降龙十八掌的练成,郭靖在射雕时代也拿到了武林中人

  • 解读宋元博弈:襄樊之战蒙军围点打援,6年间3个阶段迫降吕文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吕文焕,蒙军,吕文,襄樊,宋军,元军

    襄樊位于长江中游的汉水流域,北有秦岭、大别山等天险庇护,南有江汉平原作为补给基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处于长江防线的腹心地带,荆襄失则江淮之地必定全线崩盘。南宋将领刘整降元后,提出了“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的战略方针,忽必烈从善如流。一改往昔由川蜀攻宋的战略,采取中路突破的方式,猛攻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