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嫁李之仪,结交苏轼,沈括也虚心求教的胡淑修是怎样一名奇女子

嫁李之仪,结交苏轼,沈括也虚心求教的胡淑修是怎样一名奇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4873 更新时间:2024/1/25 7:23:43

自古以来,侠人义士多为男性,描写男性侠客的诗词歌赋也很丰富,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也许是我们过于注重男性,一些拥有侠肝义胆的女士却被我们忽视了,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名叫胡淑修的女子,就是一位可以和男性侠士相媲美的奇女子。

胡淑修

一、嫁李之仪,在他身陷囹圄时奋不顾身的救他

当年李之仪的师傅范纯仁病逝以后,李之仪将师傅的遗言整理成表上呈给皇帝,结果却被当时的权臣蔡京病,最后发起了一场文字狱,将李之仪逮捕入狱。

此时,作为一名弱女子,胡淑修并没有放弃任何希望,她动用了所有关系,想要将丈夫揪出来,但她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胡淑修没有办法,又开始想其他法子,最后她终于打听出了有位官员有李之仪师傅的手稿,这正是驳斥蔡京最有力的证据。

李之仪

但这名官员畏惧权贵,不敢出示李之仪师傅的手稿,胡淑修于是用重金收买了这名官员的仆人,打探清楚手稿的收藏之地后,胡淑修亲自穿堂入户,将手稿盗出并为李之仪申诉,这样最终才解救了丈夫李之仪。

古代女子,因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人未识,但胡淑修却打破了这种封建思想的桎梏,像一位侠士一样为拯救自己的爱人奔波劳累,甚至亲自上阵为丈夫寻求解救他的证据。

胡淑修与李之仪

这不仅是夫妻间忠贞爱情的完美体现,更能从侧面展示出她侠肝义胆的一面。所以称胡淑修为侠女,实至名归。

二、结交苏轼,困难之际力挺苏子瞻

李之仪是苏轼门人之一,胡淑修嫁给李之仪后,曾对苏轼的才情有过怀疑,有一次,胡淑修躲在屏风观察前来拜访李之仪的苏轼,这次观察给胡淑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丈夫说,我原以为苏轼是一个空想家,没想到他是一名实干家,真是一代豪杰啊。

胡淑修

公元194年。宋哲宗登位,他重用新派人士,而对旧派人士做了处置,而苏轼作为旧派人士,正在他的处置范围之内,苏轼在此期间,一月之内,竟接到了三次贬谪之令。

而在此特殊时期,胡淑修并没有因为苏轼被贬而轻视他,相反的,她的狭义之心再次展现了出来,对朋友的敬重让他选择了继续支持苏轼,在苏轼临行前,她亲自为苏轼缝制锦衣,为他践行。

当时在常州时,因为苏轼很多人受到牵连被批枷挂牌示众,此时胡淑修仍然坚定的站出来,自愿加入了挂牌示众的这个行列。她坦言到,我看中苏子瞻的为人,我要让天下人知道,这世上器重苏公的并非只有男子。

苏轼

作为一名身单力薄的弱女子,胡淑修在朋友遭遇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的这种行动力显得弥足珍贵,这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在向重男轻女的思想做出了正面的回应。

三、因才华出众,科学家沈括也向她虚心求教

胡淑修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并且她天资聪慧,所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她成长为一名全才,精通五经,熟读《史记》,在诗词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算数方面,尤为精通。

胡淑修

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曾经放低身段。向她虚心求教。并且沈括也说,如果胡淑修是男士的话,一定是他很要好的朋友。

沈括

女性在古代的地位要比男性低,所以在古代,很少听到关于女性的一些传奇故事或历史,但是胡淑修却打破了这种现象,她用自身强悍的实力向世人证明了并非女子不如男,女性,仍然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他人的尊敬。

古代普通女子的生活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辈子几乎就在家里相夫教子,并且很少有机会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让她们观察事物的眼界受到了影响,因为得不到大众的认可与重视,所以我们很少在历史典籍或者书本中了解古代女子的贡献。

但胡淑修这名奇女子算是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局面,她的一生,不仅让我们看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忠贞与奋不顾身,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她侠肝义胆的一面,为了朋友挺身而出的勇气值得我们钦佩,她的广博的学识,也提醒着大家要重视女性的教育。这样的女性形象,才显得更加动人,更具吸引力。

标签: 李之仪沈括苏轼胡淑修蔡京诗词

更多文章

  • 宋代名人——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沈括,宋神宗,梦溪笔谈,辽朝,宋英宗

    宋英宗死后,太子赵顼即位,史称宋神宗。沈括是杭州钱塘人,曾被宋神宗派遣出使上京(辽朝的京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沈括收集了许多地理资料,并且叫随从的官员都背熟。到了上京,辽朝派宰相杨益戒跟沈括谈判辽方提出的边界问题,沈括和官员们对答如流,有凭有据。杨益戒一看没有空子好钻,就板起脸来蛮横地说

  • 沈括:他是天才,是伟大的科学家,却也是陷害苏东坡的无耻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清涧水,难涤小人心 一生喜集邮,在早期发行的一套中国科学家第二组中,有两枚是描写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其实当时对此还很有些不以为然,难道仅仅记录些见闻就能成科学家啦。及至后来看《宋史·沈括传》,“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才发现此人甚是了得,在那

  • 学术水平极高的沈括,人品却很卑劣,苏轼当他朋友,却被无情出卖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沈括,苏轼,宰相,杜甫,香草,北宋,王安石,宋神宗,乌台诗案,民族乐器,千古名句

    沈括说起宋代科学著作,当属《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也因此书而名垂青史,但圣人也是人,沈括本人的人品着实不敢恭维。宋代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就是出自沈括的策划。乌台诗案险些导致苏轼被处死,因朝臣反对,最后才幸以贬谪了事。一、乌台诗案所谓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1069年,主角苏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

  • 历史上的沈括有多牛?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中国史上最为博学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沈括,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梦溪笔谈,博学之人,天文学家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武穆、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元朝脱脱夸他博学善文,无所不通;纪晓岚则称其为北宋最为博学之人

  • “幼科鼻祖”东平人钱乙和他的六味地黄丸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钱乙,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张仲景,幼科,颅囟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今山东省东平县人),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钱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钱乙,内经,本草,名医,处方,医学家,炎黄国医传奇

    钱乙,字仲阳。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他的先祖跟着吴越王北上迁移,因此就成了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姑妈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因为可怜他是孤儿,就把他收为义子,并

  • 李侗曾:重症高峰已过,但个人防护不可松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家庭报标签:呼吸道,发热,症状,治疗,李侗

    本期专家:李侗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发热门诊变得格外忙碌,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较多。随着一些老年人和重症患者的增加,各科室也越来越忙了。对于专家来说,除了在医院里进行日常的诊疗、会诊等工作外,更多的就是做一些科普工作,例如让广大群众了解哪些人群可以在

  • 对话李侗曾|未来还会出现“新冠大流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标签:科主任,李侗曾,医师协会,工作委员会,北京佑安医院

    未来还会出现“新冠大流行”吗?围绕这一话题,新华社记者李姝莛专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记者:李姝莛 梅元龙 姜含章 王剑英 郝晓江 田里 邹健波 董硕 邰剑秋编辑:李姝莛 梅元龙鸣谢: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闽学发展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言语者标签:罗从彦,李侗,南剑三,杨时,朱熹

    南剑三先生 指宋朝人杨时、罗从彦、李侗。此三人皆是南剑(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一带)人,相师承,攻二程之学,故称。简介杨时、罗从彦、李侗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理学家。因三人都是闽之延平人,延平在宋朝称南剑州,辖剑浦(今南平)、将乐、尤溪、沙县和顺昌五县,故被称为"南剑三先生"。杨时——闽学鼻祖杨时(105

  • 不同人群“阳”了怎么办?这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李侗曾医生给您解答!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发烧,肺炎,咳嗽,症状,李侗,曾医生,新冠患者

    本文专家:李侗曾,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不同人群“阳”了之后怎么办?无症状感染者需要吃药吗?老人、孕妇、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何降低重症风险?孕妇和肺癌患者感染后又该如何合理用药?12月21日,围绕众多网友关心的问题,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邀请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