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李阳夫妻和好,看北宋的沈括,家暴下的人生,或许旁人难以看清

从李阳夫妻和好,看北宋的沈括,家暴下的人生,或许旁人难以看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4/1/25 6:15:30

12月4日,李阳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向妻子Kim道歉,并在文中称“谢谢你Kim,谢谢你原谅我。这么多年来,我对你一直心怀愧疚。曾经我的家庭暴力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你,也对几个孩子带来了情感伤害。”

随着李阳公开道歉并晒出全家合影的照片之后,广大网友纷纷热议,留言栏里更是挤满了祝福和点赞之声,当然也有许多不理解的声音,表示无法接受这种家暴后离婚还复婚的,其实夫妻俩之间的事情,只要还能过得去,还是应该送上祝福的,毕竟生活最终属于他们本人,而并不是旁观的我们。

提起家暴,突然想起了九百多年前的另一位家暴受害者——沈括,这位官场里的科学家也曾有过被家暴的悲惨遭遇,在男权主义盛行的封建社会里,沈括被家暴的传闻,也使得其周围的男人们多为之不忿。

多年之后,沈括的妻子去世了,这些义愤填膺的人们显得兴奋异常,他们纷纷联袂登门,恭喜沈括从此翻身作主人了,而泪眼婆娑的沈括用悲哀的表情回应了他们,我死老婆,关你们哪门子事?

旁人听到的是,沈存中常被老婆夏楚(一种荆条),血肉狼藉,而且有一次还被老婆狂薅胡子,大把大把连着血肉的那种,想想都让人疼,但又有谁真的知道其中的缘由呢?

沈括的畏妻、被家暴成为了数百年间人们茶余饭后的佐料,然而他们俩之间真正的生活,又有谁真正去仔细了解了呢?他们俩之间到底是虐与被虐,还是真爱难分呢?

不得不说,有时候,家暴下的人生,我们确实难以看清,让我们一起细看沈括的这段感情经历,尝试着体会一下他那段五味杂陈的爱情经历。

邂逅爱情

沈括是在三十多岁时遇到了自己第二位妻子张氏的,那年他刚中进士,被分配到扬州做司理参军,而他的上司淮南路转运使张蒭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材质还不错,以后一定有前途。

因此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个消息对沈括来说,如同天上掉了个馅饼,实在是太幸运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沈括虽然是单身,但结过婚,老婆去世的早,还留了个拖油瓶,都已经六七岁了,理论上属于不良资产,人家能不嫌弃自己,将宝贝女儿嫁过来,沈括自然是感激万分,对着老岳父发誓要爱张氏一万年。

河东狮吼下的爱情

婚后的沈括与张氏还算恩爱,至少这个时候没有看出张氏家暴的倾向,老夫少妻的柔情爱意,加上老岳父在仕途上对自己的提携,沈括对张氏愈发疼爱,而爱本是相对的,当一方过于卑微的时候,另一方难免会有骄傲,张氏作为大家闺秀,后来表现的如此彪悍,想必也有这么一段渐进的经历。

而后来,张氏为沈括生育了子女,与沈括前妻留下的儿子不睦,导致家庭纠纷不断,世人都对之沈括妻子张氏的凶悍、不容长子之事不齿,那么真实情况是如何呢?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段时间的沈括的事业是处于上升期的,出使辽国、参与安石的变法,以及后来忙着搜集诬陷苏轼的诗集,沈括的事业是忙碌的,而这背后,如果没有张氏的支持,他能这么从容吗,不能只看到张氏的脾气,却忽视了人家对沈家的贡献,倘若张氏真是只知道胡闹不知收敛的女人,沈括的这段时期事业恐怕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光家庭事情就能让焦头烂额了。

宦海沉浮,在沈括第二次被朝廷起复之后,他常年在边关忙着与西夏打仗,一去数年,只有张氏一人在家,有多少委屈和心酸无人诉说,一个人带着孩子,含辛茹苦的抚育,这里面的苦,沈括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在其归退梦溪园后,面对正值更年期的张氏,沈括更多的是包容和忍耐,这些都是他们夫妻的事情,张氏虽然怒火起来时家暴自己,但自己的内心还是爱她的,世人虽然笑自己懦弱、责骂张氏凶悍,但两人的夫妻生活,旁人又如何可以看得清呢,只要彼此都能容忍,就能一直过下去。

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回到梦溪园没几年,张氏便突然去世了,因为走得很突然,她甚至没有留给沈括一句遗言,这让沈括精神备受打击,以至于先前还在为沈括丧妻庆幸不已的吃瓜观众们,不久又得到了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沈括在经过扬子江时,竟然想投水轻生。

也许张氏的离去,让沈括也最终看淡了人生,那些大家都觉得两人过不下去的日子,其实在他看来恰恰是弥足珍贵的岁月,在张氏离去的第二年,病重的沈括也黯然地离开了人世,追随张氏而去。

像kim所说的,“原谅”不但是给自己的礼物,也是给李阳的礼物。想必沈括当年被家暴后也是这样做的,他原谅了那个被世人所唾弃的张氏,并与其一直相守生活着,那些年,岁月无情,还好有你相伴,也许这才是沈括的真实情感生活。

标签: 沈括家暴王安石苏轼李阳进士

更多文章

  • 嫁李之仪,结交苏轼,沈括也虚心求教的胡淑修是怎样一名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之仪,沈括,苏轼,胡淑修,蔡京,诗词

    自古以来,侠人义士多为男性,描写男性侠客的诗词歌赋也很丰富,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也许是我们过于注重男性,一些拥有侠肝义胆的女士却被我们忽视了,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名叫胡淑修的女子,就是一位可以和男性侠士相媲美的奇女子。胡淑修一、嫁李之仪,在他身

  • 宋代名人——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沈括,宋神宗,梦溪笔谈,辽朝,宋英宗

    宋英宗死后,太子赵顼即位,史称宋神宗。沈括是杭州钱塘人,曾被宋神宗派遣出使上京(辽朝的京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沈括收集了许多地理资料,并且叫随从的官员都背熟。到了上京,辽朝派宰相杨益戒跟沈括谈判辽方提出的边界问题,沈括和官员们对答如流,有凭有据。杨益戒一看没有空子好钻,就板起脸来蛮横地说

  • 沈括:他是天才,是伟大的科学家,却也是陷害苏东坡的无耻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清涧水,难涤小人心 一生喜集邮,在早期发行的一套中国科学家第二组中,有两枚是描写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其实当时对此还很有些不以为然,难道仅仅记录些见闻就能成科学家啦。及至后来看《宋史·沈括传》,“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才发现此人甚是了得,在那

  • 学术水平极高的沈括,人品却很卑劣,苏轼当他朋友,却被无情出卖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沈括,苏轼,宰相,杜甫,香草,北宋,王安石,宋神宗,乌台诗案,民族乐器,千古名句

    沈括说起宋代科学著作,当属《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也因此书而名垂青史,但圣人也是人,沈括本人的人品着实不敢恭维。宋代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就是出自沈括的策划。乌台诗案险些导致苏轼被处死,因朝臣反对,最后才幸以贬谪了事。一、乌台诗案所谓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1069年,主角苏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

  • 历史上的沈括有多牛?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中国史上最为博学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沈括,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梦溪笔谈,博学之人,天文学家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武穆、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元朝脱脱夸他博学善文,无所不通;纪晓岚则称其为北宋最为博学之人

  • “幼科鼻祖”东平人钱乙和他的六味地黄丸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钱乙,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张仲景,幼科,颅囟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今山东省东平县人),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钱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钱乙,内经,本草,名医,处方,医学家,炎黄国医传奇

    钱乙,字仲阳。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他的先祖跟着吴越王北上迁移,因此就成了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姑妈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因为可怜他是孤儿,就把他收为义子,并

  • 李侗曾:重症高峰已过,但个人防护不可松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家庭报标签:呼吸道,发热,症状,治疗,李侗

    本期专家:李侗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发热门诊变得格外忙碌,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较多。随着一些老年人和重症患者的增加,各科室也越来越忙了。对于专家来说,除了在医院里进行日常的诊疗、会诊等工作外,更多的就是做一些科普工作,例如让广大群众了解哪些人群可以在

  • 对话李侗曾|未来还会出现“新冠大流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标签:科主任,李侗曾,医师协会,工作委员会,北京佑安医院

    未来还会出现“新冠大流行”吗?围绕这一话题,新华社记者李姝莛专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记者:李姝莛 梅元龙 姜含章 王剑英 郝晓江 田里 邹健波 董硕 邰剑秋编辑:李姝莛 梅元龙鸣谢: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闽学发展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言语者标签:罗从彦,李侗,南剑三,杨时,朱熹

    南剑三先生 指宋朝人杨时、罗从彦、李侗。此三人皆是南剑(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一带)人,相师承,攻二程之学,故称。简介杨时、罗从彦、李侗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理学家。因三人都是闽之延平人,延平在宋朝称南剑州,辖剑浦(今南平)、将乐、尤溪、沙县和顺昌五县,故被称为"南剑三先生"。杨时——闽学鼻祖杨时(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