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秀夫背起八岁赵昺,用白绸相缠,从容投海,他们真的死了吗?

陆秀夫背起八岁赵昺,用白绸相缠,从容投海,他们真的死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便民军事指南 访问量:232 更新时间:2023/12/6 21:17:58

《宋史》记载: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元军攻破厓山,陆知君臣难以脱险,先拔剑驱妻儿入海,后对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赵显)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藏玉玺于赵昺怀内,背负幼主,命人用白绢将君臣两人相缠,从容投海。

这君臣二人到底死了没有?

  据说当年,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投降、忍辱求生的时候,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的宋朝元老张世杰陆秀夫复立年仅8岁的赵昺为帝,闽、广百姓奋起响应,转眼间拉起数十万大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败再败,在元军的追巢下,来到了厓山。

  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八十里海中,与奇石山相对,势如两扉,周围潮汐湍急,舟行艰难,是一处可据险固守的天然堡垒,因此为南宋行朝所选中.船队靠岸后,张世杰、陆秀夫立即派人进山伐木,在岛上造行宫三十间,军屋三干间,供君臣将校栖身。余下的二十万士卒,继续留在船上生活.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斗,又令随军匠人修造舰船,赶制兵器。

  恰好这时元将张弘范回大都向忽必烈述职,在奏疏中言称:“张世杰、陆秀夫复立赵昺为帝,闽、广百姓奋起响应,倘若不及时剿灭,势必酿成大患。”忽必烈一听,当即委任张弘范为元帅,并赐上方剑,令其全力进剿。张弘范亲临扬州点将,发水陆精兵二十万,分道南征.将南宋兵将压困在厓山一带海域。几经接战,互有胜负,张世杰与陆秀夫商议

  公元一二七九年二月初六拂晓,厓山海域彤云漫天,风吼海啸。被围在这里已经有数月没脱衣睡觉的左丞相陆秀夫,又是一夜没有合眼。小主赵昺,紧紧地依偎他,睡得死死的,不时还发出惊恐万状的哭声:我不……我不……

  这个孩子被什么吓的呢?每到这时陆秀夫就拍拍他说:“皇上,没要怕,有老臣陪着你呢……”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号角声从天外飞来,陆秀夫心中一惊,看来元军发起进攻了,这张弘范可真不是等闲之辈。他先是围而不攻,磨去我军的锐气,现在又选择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总攻,意在先从精神上压垮疲惫的我军,负责军事的张世杰丞相怎么样呢?有准备吗?他正在思虑,有一小太监慌里慌张地钻进仓来说:“陆丞、丞相,元军兵分四路向我、我军攻来。张丞相请你保护好皇上。”

  陆秀夫眼一瞪,望了望还在熟睡的赵昺说:“慌什么?知道了。叫来人对张丞相说,注意元军的诡计。”小太监说一声:“是!”退出舱门。陆秀夫紧跟着走出舱门,只见天空乌云密布,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他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压着一样,直往海里坠去。

  这时他眼前突然现出元军将领张弘范的影子,只见他挥舞着手说:“宋军舰船停泊在厓山西面,涨潮之后必然向东漂移,我军要趁此有利天时发起猛攻。各路舟师以帅船鼓乐为号,闻风而动,不得有误。违令者斩!”他再看一下海水真的涨了起来。陆秀夫心中一惊,顿时清醒起来,不好,可能要中元军圈套。他立即回身喊来一位兵士说:“你立即去张丞相那儿说,涨潮之后,必是元军总攻之时,千万要小心。”望着领命而去的陆秀夫心中才宽慰一点。

  不多时两军接上火,宋军在右丞相张世杰率领下英勇抗击,双方火拚厮杀,几经较量,未分胜负.及至中午,潮水猛涨,宋军舰船随着潮水慢慢东移。原来的队形被潮水一冲,开始凌乱起来。

  陆秀夫看着交战双方形势,正在思考对策,船舱里传来小皇帝的哭叫声。陆秀夫只好又回到舱里,对刚睡醒,还在哭闹的小皇帝请过安后说:“皇上,臣等正在外边与元军交战,胜败在此一举,您不要哭闹,好让我们打败元军,光复大明。”那小皇帝听了之后渐渐安静下来,半天抽泣着说:“丞相,我、我好害怕。”陆秀夫“扑嗵”一声跪下说:“皇上不要说怕字,我们大宋江山,还指望您将来带领我们光复呢。您怕了,我们怎么办啊?”那小皇帝一见,赶紧下了床,上前拉起陆秀夫说:“丞相请起,我今后保证不说怕字,与、与丞相一起光复大宋江山。”陆秀夫抱起小皇帝,泪却从心里流了下来。

  时近中午,两军喊杀之声突然停了下来,怎么回事?陆秀夫又回到舱外,见一士兵来到面前一跪说:“禀报陆丞相,张丞相叫您报之皇上,请皇上放心,我们与元军激战十数次,不分胜负,只要挨到天黑,我们就有胜算,打败元军是没有问题的。”陆秀夫听了一愣,这张丞相怎么轻起敌来了呢?就在这时,敌船传来鼓乐之声。陆秀夫一惊,想起张弘范的影子,忙对来者说:“你快去通知各船和张丞相,敌人要发起总攻了!”那兵士说声是,跳起就往回跑去。边跑边喊:“陆丞相有令,大家注意,元军要总攻了。”谁也没有想到,刚跑没多远,只见那兵士身子一晃,一下子掉进海里。陆秀夫一见,赶紧又派一人赶去送信。自己转身回到舱里,将张世杰传来的消息报告小皇帝,自己的担心却没有说出来,那小皇帝听到能打败元军的消息,露出久违的笑容。

  却说张世杰派出兵士送信给陆秀夫后,就传令各船抓紧吃饭,休息一下,准备天黑突围。他自己也准备休息一下。就在这时,那兵士跑来,向他传达了陆秀夫的话。张世杰眉头一皱,心想陆丞相考虑的也是,我是不是有点轻敌了?正在思考怎么办?敌阵的鼓乐声又紧了起来,张世杰心中一慰,这元军正在饮酒作乐兴头上,还有心思来攻?就说:“知道了,对陆丞相说,请他放心,我会注意的。”那兵士走后,他就和衣往床上一躺。刚要睡着,一阵喊杀之声传来,他急忙往起一跳,冲出舱门,只见无数元军竟在鼓乐声中从南北两面同时冲杀过来,迫使宋军腹背受敌。张世杰狠狠地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仓促之间,只好应战。由于连年海上劳顿,宋军不得休整,士卒体力大都衰竭,突然遭到凌厉攻势,士气很难振作。倘在此时有一环瓦解,整个防线就会全部崩溃。谁知就在这关系南宋命运的决战中,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元军各路舟师的强攻下,宋军的船队中突然有一艘战船的桅顶绳断起落,顷刻之间,许多舰船的樯旗也随之纷纷降落。张世杰见旗倒兵散,大势已去,连忙调集亲兵砍断船缆,准备轻装冲开血路,杀出重围。

  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昺的座船,接他脱离险境,以便寻机安全转移.

  那人来到陆秀夫面前一跪,将张世杰的话说了一遍。陆秀夫半天没有出声,他望了望舱外的昏天黑地,心想该来的事一定要来了。他挥挥手说:“知道了,你出去吧。”那人出去后,陆秀夫手提利剑,来到正在后舱的妻子面前说:“刚才张丞相派人来接皇上,被我打发走了。其实我也想带着皇上与他一起走,一来这人忠奸难分,如半路投敌,皇上又要受他人凌辱。二来皇上的龙船太笨重,行驶艰难,无法突围,看来我们只好以身殉国了,你、你先走一步吧。”他妻子一见说:“夫君,你、你身后是谁?”陆秀夫听了回身一望,除去黑乎乎的一片,就是风声雨声喊杀声,他再回头,妻子不知道去向,他想妻子肯定已经跳入海中就向妻子跳海的地方跪拜下去说:“你慢点走,等等我,我一会就去找你。”陆秀夫这才起来,来到前舱已经哭成泪人小皇帝面前。

  那小皇帝一见陆秀夫,就扑了过来说:“丞相,我、我怕。”陆秀夫一把抱着小皇帝说:“皇上莫怕,有老臣呢。”就在这时喊杀声传来。有元军爬上大船。这时所有人都冲出与元军拼杀。陆秀夫背起八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说:“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辙。德祐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

  就在这时,又一队元军爬上大船喊道:“张大帅有令,只要陆秀夫交出赵昺,官封一品!”早就吓呆了的赵昺在他耳边说:“丞相,我害怕。”陆秀夫回头拍了一下赵昺的头说:“皇上,别怕,咱们上路吧。”边说边来到船边,带着恢复大宋江山的希望,纵身一跳,落入海中……

  第二天风平浪静,众元军在海上寻找三四天,也不见陆秀夫与赵昺的尸体,只好退去。

  数年后,有人在一荒岛上发现一对老夫妻带一少年,说是那夜那女人跳入海后,抱到一块碎船板,救了后跳海的男人与孩子,漂流到这岛上的。三人搭船回到陆地后,不知所终。

标签: 陆秀夫赵昺张世杰元军张弘范宋军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的真相:张世杰陆秀夫都没做错,小皇帝也没必要跳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赵昺,元军,宋朝,元朝,张世杰,陆秀夫,张弘范,陈宜中,崖山海战

    宋元崖山之战,一开始占据优势的原本是南宋水军:张世杰麾下有三千艘战舰,“元将”张弘范只有三百艘战船,无论是装备还是吨位,元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崖山之战的结果,读者诸君都知道了,所谓“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虽是杜撰(张弘范不承认自己是宋人),但却符合历史真实——宋军一败涂地,陆秀夫背着末代皇帝跳海殉国,

  • 诗词山东·济南行|“趵突”者,曾巩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曾巩,诗词,泉水,宋朝,趵突泉,济南行,济南市,山东省,齐州二堂记

    此刻,我就在趵突泉边,900多年前,曾巩也望着同样的泉水出神,这就是济南的“魂”!凡一提到济南,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身后的趵突泉。话说北宋以前,趵突泉并不叫“趵突泉”,而是有着各种名字!直到公元1072年之后,曾巩任齐州知州,在泉边建了一个“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趵突泉才正式有了

  • 从曾巩里巷中走出的老学童(图)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都市报标签:曾巩,书法,草书,王羲之,篆书,书法家

    ■饶振华简介饶振华,1966年4月出生,原陶博吾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西省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赣闽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作品先后被吴道子艺术馆、曾巩纪念馆、李时珍博物馆等单位和海内外人士收藏,多次在全国及省市重要书法比赛中获奖,并在《中国书法》《书画世界》《江西日报》等学术刊物和报刊

  • 虞云国|曾巩《局事帖》二题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曾巩,晏殊,进士,唐朝,宋朝,局事帖,王安石,欧阳修,虞云国,散文家,抚州府志,唐宋八大家

    前贤时彦对曾巩《局事帖》多有考论,笔者不贤识小,仅对两个相关问题,结合文献,略说浅见;当然,限于史料,也仅是管窥而已,不当之处,尚祈指正。曾巩《局事帖》资料图片无党乡贤之旁证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卷12著录云:“曾子固《局事多暇帖》,行楷书,印书纸背。”今据存本行款,过录标点如下:局事多暇,动履禔福。

  • 曾巩为官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曾巩,为官,齐州,知州,官府,地方官

    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一名政绩卓著的官员。嘉佑二年,曾巩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仕途生涯。早年间在朝廷担任一些文职,多年后出任地方官职。曾巩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他被任为越州通判,其时越州大旱,粮食紧缺。曾巩考虑到常平仓的粮食供应不了境内粮荒,各地百姓也不可能都到州城来买

  • 曾巩与济南的不解之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曾巩,大明湖,趵突泉,西湖,济南,齐州二堂记

    曾巩是客居济南的名士,是济南重要的文化名片。曾巩任齐州知州只有两年,政绩却十分显著。他改革弊政,推崇仁政;推行新法,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根除水患;镇压恶霸,除暴安良;珍惜民力,节用裕民;美化环境,建设城市;重视文教,繁荣学术;把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物阜民丰, 是一位卓有才干的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卓著

  • 曾巩之侄曾纡《过访帖》拍出4025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曾纡,过访帖,曾巩,黄庭坚,米芾,李公麟

    曾纡(1073-1135),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他与曾巩、曾布、曾肇、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纡天资聪颖,十三岁时已经在诗文上有多开悟,伯父曾巩以韩愈的诗文传授指导,学习更加上一层楼。十八岁时,曾纡便在开封

  • 曾巩:对任何命运抱有气概和平和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曾巩,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仲淹

    · 这是第466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唐宋八大家,前面陆陆续续都写过7家了,该写曾巩了。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有多厉害呢?介绍一个人,应该先介绍绝活和核心竞争力。他写东西特别快,又相对特别好,应是古代单位时间内产出性价比极致王。十几年前,小作者我也特别“能打”

  • 宋代墓志︱王安石“退稿”曾巩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曾巩,王益,诗人,宋朝,王安石,墓志铭,宋代墓志

    墓志铭的写作,中国古代最常见的情况是墓主人去世之后,丧家给一定数量的财物(雅称为“润笔费”)请他人撰写,写作者完成之后交稿,丧家磨勒上石。不过,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情况,即丧家先后两次求他人为墓主撰写墓志,也就是说墓主一人有两方墓志存在。据学者统计,在上万方唐代墓志中,有28人存在两方墓志,(拜根兴:《

  • 抛弃瘫痪妻子娶小娇妻,“现代陈世美”水均益却养智残大哥16年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水均益,陈世美,央视,杨迪

    人之初,是善是恶?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而在一位央视名嘴——水均益身上,这个命题也在困扰着观众们。他原本是央视最出色的主持人之一,更是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地进行新闻报道。多年的打拼,使得他的业务能力获得了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然而一场绯闻的引爆却将他勾勒成为"现代陈世美",也正是这个人们以为的"陈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