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野史:王安石向苏洵提亲,苏小妹看了文章: 那不可,他儿子不长寿

野史:王安石向苏洵提亲,苏小妹看了文章: 那不可,他儿子不长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混沌录 访问量:2544 更新时间:2024/1/16 2:33:48

堂堂北宋宰相王安石为何还要向苏洵提亲,要知道苏洵并没有在朝廷做过一官半职?

在封建社会,能嫁给朝廷宰相这样的显赫高官家庭,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一辈子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

苏小妹是谁?不但没有看上宰相之子,还认为此人下笔漂浮,恐怕难以长寿。要知道,宰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年少聪明过人,二十三岁高中进士,与王安礼等人称为“临川三王”。

这一切还得从苏洵说起。

苏小妹无师自通,才华不逊苏轼

苏洵,虽然一生没有为官,但颇有才华,经常与文人雅士交往,生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在朝廷为官,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辙,小女儿就是苏小妹。

对于小女苏小妹,苏洵并没有强迫她去学女红,任由其喜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苏洵家庭也不能完全避免。

苏洵看重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教育,由于这两个孩子本就天赋秉异,比起同龄人要优秀很多,对于小女,倒没有怎么重视。

苏小妹十岁那年,颠覆了苏洵的认知。

苏家府邸院子里的植物开花了,雪白晶莹剔透,弥漫阵阵清香。苏洵从书房出来,见到此景,不由得来了兴致,取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天巧玲珑玉一邱,

迎眸烂漫总清幽。

白云疑向枝间出,

明月应从此处留。

刚写完上半部分,家里人就跑进来告诉苏洵,有客人来拜访,苏洵怕耽误客人,放下笔墨,走进客房去见客人了。

苏小妹从苏洵的书房一直玩到院子,看到父亲写的诗句,噫,这不是写院子里的花吗?苏小妹想了一想,便拿起笔墨有模有样地往下写:

瓣瓣折开蝴蝶翅,

团团围就水晶球。

假饶借得香风送,

何羡梅花在陇头。

写完后,苏小妹看了一会儿,悄悄放下笔,蹦蹦跳跳地跑进书房玩了。

一杯茶的功夫,苏洵回来了,准备走进书房,突然想起了诗只写了一半,便折回院子准确接着写。苏洵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有人把下半部分已经写好了。

尽管字迹歪歪斜斜,满是稚气,但是内容对仗工整,字字玑珠,不失为一篇好诗,难道是苏小妹所为?

苏洵最后确定是苏小妹所写后,对苏小妹刮目先看,真的是无师自通啊。苏洵开始亲自指导苏小妹读书、写诗。

苏小妹特别聪颖,读起书来过目不忘,对比苏轼、苏辙毫不逊色,以至于苏洵常常忍不住叹息,要是苏小妹是个男孩该多好,科考、为官绝对不在话下。那时,女性几乎不允许在朝廷做官,也不允许参加科考。

话题一转,苏洵是怎么认识王安石的呢?毕竟前面讲过,苏洵一生没有为官。

北宋年间,文学风气很浓,涌现很多大文豪,最为典型的就是唐宋八大家,这里面就有欧阳修、王安石、三苏等等。

欧阳修跟苏洵惺惺相惜,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历史、政治,很多时候见解略同。有一次,欧阳修在家里举行了一场家宴,邀请了很多名人雅士,其中就有王安石。

酒过三巡,欧阳修把王安石介绍给苏洵,虽然两人都是名声在外,但真正见面时除了表面上的彼此客套,实际上这两人互相嫌弃。

王安石虽然在朝廷为官,但不修边幅,给人感觉很邋遢,别人举杯畅饮,王安石却滴酒不沾,有种不近人情的感觉。而苏洵是个清高又有洁癖之人,自然对王安石这样衣冠不整还不近人情,自然嗤之以鼻。

苏洵风度翩翩,谈吐不俗,却未曾谋到一官半职,在王安石眼里,连个科举考试都不能中第,就是徒有其表,没有真材实料。

后来,王安石当了宰相,苏洵想到两个儿子在朝廷做官,还是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孩子们的仕途,尽管心里不愿意还是强装笑脸跟王安石来往。

而苏轼、苏辙两人的名气越来越大,王安石想拉拢他们,减少树敌,所以王安石也常常找苏洵谈天论地。

岁月荏苒,苏小妹转眼十六岁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苏洵就问苏小妹的要求,苏小妹一点也不含糊,直言才华能比自己的两位哥哥媲美,而且还要自己挑选。苏洵一直比较尊重儿女自己的主张,也就顺遂心意。

这时苏轼从外面回来,开心地告诉苏小妹自己赢了佛印

原来,苏轼喜欢谈经论佛,有一些佛教朋友。有一次苏轼跟佛印在竹林里打坐,佛印对苏轼说,尊君坐姿,像极佛祖。苏轼看到佛印金黄色袈裟拖到地上,忍不住说,以上之态,胜似牛粪。佛印微微一笑,并无回答。

苏小妹听了,告诉苏轼,其实是哥哥输了。因为佛经有曰,心中之物,眼中之实。意思是说,心里装的是什么,那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佛印心里装的是佛祖,所以看到的都觉得像佛祖,而哥哥,你呢?心里装的是什么,看到的就自然觉得像什么了。

苏轼听了苏小妹的话,羞得面红耳赤。

而苏小妹不仅才华横溢,还能通过阅读一个人的文章,预见这个人的未来。

苏小妹断文章知人寿,因长相丑陋错失富贵姻缘

俗话说,喝酒最能让男人敞开心扉,而喝酒吹牛更显男人的本性。

正因为喝酒吹牛,苏小妹险些被苏洵卷入一场姻缘。

有一次,王安石邀请苏洵来喝酒聊天,因为春风得意王安石多喝了几杯就开始吹牛了。王安石说,我儿王雱读书只要看一遍,就能熟记于心。

苏洵喝得有点飘了,仿佛和他喝酒的不是宰相,而是多年的老酒友,便大起舌头随口说道:“谁家的儿子读书还要看两遍啊?”王安石猛然想起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两大才子,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料,苏洵自己又补了一句,“不要说我儿子,我家小女苏小妹也是读书只看一遍就能记住。”

王安石眼珠一转,也传闻苏洵的小女才华了得,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王雱刚好金榜题名,还没有定亲,刚好,心里有了主意。

王安石接过话,感叹道,“真是的,眉山的灵气都到你们苏家了。”苏洵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赶紧以不胜酒力要告辞,担心酒后再说错话,王安石起身劝住,“我家小儿不才,刚好有一篇做好的功课,请赐教。”便安排人把王雱的文章让苏洵带上。

苏洵回到家中惴惴不安,想起了王安石的交待,赶紧把文章展开仔细阅读,这才发现这是一篇文章文笔隽秀,思维活跃,不失为一篇好文,心里有几分喜欢。第二天一早便唤来苏小妹,请苏小妹帮他审阅这篇文章,同时试探苏小妹能不能看上这王雱的文采。

大约一柱香的功夫,苏小妹审阅的文章交到苏洵手里,赫然批注:

流光溢彩,是其所长;

下笔漂浮,是其所短;

取功名有余,但难以长寿。

苏洵见了,大吃一惊,这评语万万不可给王安石看到,否则麻烦就大了,赶紧自己重新写上几句赞美,剪去苏小妹的评语。不一会儿,王安石派人来取文章,要求苏洵一同前往。

王安石见了批语,心里很是高兴,便问苏洵,令女可否有婚配?可否结为秦晋之好?苏洵从苏小妹的批注,就知道苏小妹根本没有看上王安石的儿子,便对王安石说道,小女年方十六,只因容貌实在甚是丑陋,至今媒婆不敢登门,委实配不上宰相之后,恐辱先祖列宗,实在惭愧。

王安石知道苏洵是个耿直人,对苏小妹的容貌丑陋有点半信半疑,便安排下人悄悄去打听。

几天后,下人回来禀报,苏小妹虽然才华出众,但长相确实丑陋,颧骨高,眼窝深。王安石听了,也就不再有让王雱娶苏小妹的念头。

那时候,未婚待嫁的女子是不能出门抛头露面的,那下人怎么知道苏小妹长得丑陋呢?

这正是无巧不成书。

原来那天,下人跑到苏洵家院子外,正听到苏轼和苏小妹打闹嬉戏声,赶紧趴在墙边偷听。

苏轼嘲笑苏小妹颧骨高、眼窝深,便当场吟诗一首:

庭前未出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

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不敢示弱,便取笑哥哥苏轼不梳头发不理胡须,出口成诗:

两兜哀草出唇间,

须发连鬓耳没然。

唇齿几回无觅处,

忽闻杂草出声来。

从那以后,苏小妹文采出众的事情被广传,引起无数才子前来追求;同时,苏小妹长相丑陋的消息也被传开,但仍旧有一部分人半信半疑,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面对苏小妹众多追求者 ,苏洵要求追求者先写一篇文章,只要把文章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上才有机会。

谁的文章最终入了苏小妹的眼?

谁最终让苏小妹一代才女动心?

苏小妹觅真爱,三考意中人终成眷属

终于有一篇文章让苏小妹眼睛一亮,文章的作者就是秦观秦少游,苏轼的老友。

秦观的文章深受苏小妹的喜爱,认为秦观的才华可以和她的两位哥哥媲美。

“若不是二苏在世,此文采必光芒四射。”这是苏小妹对秦观文章的评价。

都说好男人完全不看重女人外表,看重的是才华和内涵。

那是自欺欺人。

秦观也不例外。

秦观没有见过苏小妹,决定在求婚前一探虚实,苏小妹是不是外面传闻一样长得丑陋?

机会来了,秦观好不容易打探到三月初五苏小妹清早要去寺庙祭拜,那时有规定,大户人家祭拜寺庙需要规避世人,只能在早上或晚上。于是,秦观化妆成云游道士,很早就到了寺庙。

当苏小妹从轿子下来,秦观看清了苏小妹的五官,根本不是外面盛传的五官丑陋,虽然算不上天姿国色,但也是小家碧玉,纤细轻柔,似出水之莲濯而不妖。

秦观忍耐不住佯装道士与苏小妹搭讪,苏小妹才思敏捷,道士提出的刁钻问题都被迎刃而解。

秦观这下满心欢喜,心里踏实了,赶紧去向苏洵提亲,苏洵自然是满口答应,苏小妹却提出要金榜题名,才可以谈论婚配。

这下让秦观很是为难,如同被人戳中伤疤,原来秦观两次科考都名落孙山,早已灰心。

但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秦观决定再次参加科考,最终考到了进士,准备迎娶苏小妹。

就在秦观要进新婚洞房时,却发现房门从里面反锁,而在房门外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三个壶,每个壶面前个放着一只盏,每个盏前放了一个锦囊,旁边站着一个小丫鬟。

秦观忙问丫鬟怎么回事?

原来苏小妹特意设了三道题目,答对了三道题,小姐会出来亲自盏酒三杯进洞房;答对两题,喝杯清茶,站到下半夜,明天再来;答对一道题,回去读书三个月再来。

秦观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没有问题,作答便是。丫鬟拿出第一道题,秦观看了,不由得不好意思起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原来,秦观在寺庙扮成云游道士的事情早就传到苏小妹耳朵,其实苏小妹当场也猜出是秦观,决定要好好惩罚一下秦观。

谁知秦观稍微思考了一下写了一首藏头诗,很是诚恳地给苏小妹道歉,大概意思是我不该这么心急假扮道士去见你,多有冒犯请求原谅,都是命中注定的姻缘,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半刻。

就这样顺利完成了两道题,还有最后一道题就大功告成,最后一道题是对下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刚开始,秦观一看觉得简单,但觉得没有达到上联的意境,边思考边来回走动,不知不觉快到小半夜,秦观还是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这时,他看到另一处走出一个人。

这人就是好友苏轼。

原来苏轼得知自己的妹妹在出题为难秦观,想一探究竟,发现秦观嘴里念念有词,手有模仿开门推窗的工作,就知道这是在对下联,想提醒一下秦观,又担心苏小妹知道是作弊,反而坏了好事,也担心秦观面子过不去,看着时间就这也一点一点地过去,苏轼心急之下,捡起一块石头“嘭”的一声扔进池子里,溅起的水花把月亮的影子剧烈晃动起来。

秦观见了,恍然大悟,赶紧提笔写了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苏小妹出来了,亲自倒了三杯酒,和秦观一饮而尽,手挽着秦观进洞房,在要迈门槛时,苏小妹吟道:

小妹虽小

小手小脚小嘴

小巧但不小气

你要小心

秦观稍作停留,对道:

少游年少

少家少室少妻

少见且又少有

愿娶少女

原来,苏轼暗中助了秦观一臂之力,苏小妹何尝不知晓,这算是最后一道附加题,最终秦观和苏小妹结为百年好合。

王安石之子王雱没几年就英年早逝,这是天命还是苏小妹的神预测巧合,就不得而知。

但苏小妹确实是一个才华不亚于苏轼、却又鲜为人知的才女,不为富贵所动,只为情投意合,觅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幸运的是,苏小妹的人生自己做主。

参考资料: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苏小妹三难新郎

央视网:《唐宋八大家:苏洵与王安石不得不说的故事》2016年8月5日

李玉《眉山秀》第二卷第二十八处

更多文章

  • 苏洵成名是托儿子的福?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苏洵,苏辙,苏轼,权书,韩琦,诗人,宋朝,欧阳修,六国论,王安石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说的就是眉山苏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第一个是父亲,后面两个是儿子。眉山苏家恐怕也是中国古代文坛实力最强的文人之家了。但后人对三苏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苏洵是凑数的,是托了儿子的福才进的唐宋八大家,那么今天跟随河大卫让我们走进苏洵的一生。少时不好读,终日嬉游。北宋大

  • 北宋轶事:王安石替儿子向苏洵提亲,苏小妹:不可,他儿子不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君山梵静标签: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宰相

    在中国古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文人雅士,这些文人雅士,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故事。今天,就来向大家介绍《三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的一个片段:王安石替儿子向苏洵提亲,苏小妹看完王安石送去的文章说:那不可,他儿子不长寿。眉山三杰苏家父子 爱女小妹绝世无双北宋年间,在四川眉山有一个博学的名儒,姓苏,名洵,字允明

  • 大争之宋(初章)寇准力保宋真宗即位,为何首先拜相的却是李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寇准,赵恒,李沆,宰相,诗人,宋朝,宋太宗,宋真宗,宋太祖赵匡胤

    众所周知,寇准在宋真宗即位的过程中起到过决定性作用。在宋太宗赵光义年间,皇长子赵元佐发疯,次子赵元僖暴毙,宋朝皇太子出现难产的窘境。此时很多大臣都因向赵光义进言立太子而获罪被贬,使得朝中之人不敢再上书关于立储的事。而寇准却借着论政的机会,向赵光义建议立襄王赵恒为太子,完成了推动宋真宗上位的第一步。因

  • 宋朝“武则天”,除掉寇准,打压宋仁宗11年,临死前还穿着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武则天,寇准,宋仁宗,刘娥,赵恒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历史上有很多的女强人,其中首推吕雉和武则天两人。吕武两人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吕雉执掌大汉,武则天执掌大唐,江山在她们手中依旧是蒸蒸日上,繁荣富强。可是两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残忍,喜欢杀戮。吕雉和武则天杀的人不少,她们的手上充满着鲜血。在一千年后,宋朝出现了一位女强人,她就是刘

  • 千古颂芳名!来雷州,参观纪念寇准的全国书法展!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寇准,雷州,书法,中国书协

    10月1日,纪念北宋名相寇准贬谪雷州100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举行。活动汇聚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122名中国书协会员墨宝。展览活动在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指导下,由湛江市书法家协会、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雷州商会主办,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书法家协会、雷

  • 此人的从中作梗,竟导致宋真宗跟寇准反目,寇准竟被罢相!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赵恒,寇准,王钦若,宰相,澶渊之盟,宋真宗,宋朝,声乐,艺术家

    景德元年(1004年)末,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北方的威胁终于解除。宰相寇準、毕士安等开始致力于裁减北方的边防军事力量,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景德二年正月,即“诏河北诸州强壮(民兵的军号),除瀛州(今河北河间)城守得功人,第其等级以闻,余并遣归农,令有司市耕牛送河北”。“强壮”是咸

  •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寇准,赵恒,姬发,魏征,宰相,诗人,宋仁宗,许昌市,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柏拉图之问,世世代代拷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百家姓》里的寇,和寇准有着斩不断的关联。我姓寇,当然和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连结。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封莱国公,谥号忠愍(mǐn)公,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刚直不阿,宋太宗称

  • 寇准大肆享乐,奢华无度,小妾写下此诗劝告,称为美谈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寇准,宋祁,小妾,宋太宗,宰相,赵恒

    宋朝立国之后,第一个大功臣就是寇准。他极力反对南迁,并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了澶渊之盟,化解了北宋的致命危机。如果不是他,也许南宋早就开始了。其实,寇准出身名门,年少时就以才华闻名天下,宋太宗当时就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在厚望中成长的寇准,也没有辜负宋太宗的期望。不过,他为人太过刚直

  •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寇准,刘娥,宰相,丁谓,赵恒,武则天,宋朝,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家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治开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男人。凡事也有个例外,在西汉时期,吕后虽不说亲自称帝,其权势也是比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则直接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

  • 宋朝最厉害的美女:除掉寇准,执掌天下十一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寇准,刘娥,宰相,赵恒,丁谓,皇帝,宋朝,声乐,刘皇后,古典乐,艺术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在唐朝政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在宋朝也是一样。据统计,宋朝先后有九位后妃临朝听政,其中有一位还差点做了皇帝。这位皇后年轻时堪称绝色美女,然而她的政治手腕也很厉害,干掉精明强干的寇准等人,独揽朝政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就是北宋的章献皇后刘娥!刘娥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