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争之宋(初章)寇准力保宋真宗即位,为何首先拜相的却是李沆?

大争之宋(初章)寇准力保宋真宗即位,为何首先拜相的却是李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16 2:39:00

众所周知,寇准在宋真宗即位的过程中起到过决定性作用。在宋太宗赵光义年间,皇长子赵元佐发疯,次子赵元僖暴毙,宋朝皇太子出现难产的窘境。此时很多大臣都因向赵光义进言立太子而获罪被贬,使得朝中之人不敢再上书关于立储的事。而寇准却借着论政的机会,向赵光义建议立襄王赵恒为太子,完成了推动宋真宗上位的第一步。因此寇准在拥戴宋真宗当皇帝上是居功至伟的,是从龙的第一功臣。然而宋真宗即位后,并未第一时间拜寇准为相,反而首先拜赵光义看重的李沆为相,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从酬功的角度看,宋真宗拜寇准为相是理所应当的。当时朝廷中已经有了一位宰相,是平息政变扶持他上位的吕端。然而吕端是太宗朝的老臣,宋真宗再拜一位新朝宰相也是古代朝政治理的传统。寇准在当时地位不低,已经是尚书一级的大臣,距离拜相就一步之遥。凭借他力保宋真宗即位的从龙之功,被拜为宰相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然而宋真宗却没有这样操作,而是拜了赵光义看重的户部侍郎李沆为宰相。于是朝中两位宰相都是赵光义提拔起来的大臣,这种做法显然是有违常理的。

从资历和能力上看,寇准毫无疑问是非常出色的,也具有拜相的资格。对于他未在第一时间被拜相的原因,史书上认为是他性格所致。按照史书的说法,寇准性格过于刚直,容易得罪人,所以宋真宗才没有首先拜他为宰相。这种说法看似有些道理,寇准的性格的确如此,但拜相这么大的事是仅仅以个人性格能确定的么?结合其他的史料来看,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寇准刚直是有,但更多的是政治阵营和派系的斗争。寇准作为朝中重要大臣,也是北宋北党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他不被拜相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

寇准少年成名,家世非常显赫,是宋太宗时期大臣中少有的英杰之辈。他是北宋文官集团中北党的代表人物,夫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皇后宋氏的妹妹,所以在朝中非常受人瞩目。在宋太宗执政时期,寇准就担任过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的职务,这相当于是副宰相,这说明当时他也是深受赵光义信任的大臣。

可由于"斧声烛影"的谣言,赵光义得位不正,使得朝中北党出现了分化的迹象,一部分倾向于赵光义,一部分倾向于赵匡胤。而寇准因为和赵匡胤的连襟关系,天然的就被划分为太祖系的大臣。为了平息朝中争端,赵光义也用了不少太祖系的大臣,而寇准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赵光义刚即位时,太祖系还是比较倾向于拥立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可赵德昭和赵德芳相继去世后,北党太祖系的大臣们在政治上却缺少了代理人,于是在寇准的引导下他们开始拥立赵光义的第三子赵恒。实际上这在当时是有些犯忌讳的,也是不受赵光义喜欢的。在赵元佐和赵元僖出事后,赵恒长期担任亲王加开封府尹的官爵,却一直不被封为皇太子,便是因为赵光义对其身后太祖系势力的猜忌。而太祖系之所以选择赵恒,也是因为赵恒幼年受赵匡胤喜爱,曾经被养在宫中。

实际上当时赵光义还有一个选择,那便是年幼的八王爷赵元俨。但赵元俨年龄太小,能力上也不足以统领朝政,的确不是太子的最好人选,所以赵光义在朝廷的压力下是采纳寇准的建议,立赵恒为皇太子。但赵恒被立为太子后,寇准却没有按照惯例成为太子属官。赵光义安排了他亲信的李沆作为太子宾客,并且下诏让赵恒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从这个变化来看,很显然赵光义是对寇准有所疑虑的。从赵光义对赵恒的一贯态度来看,他的疑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赵恒天生性格软弱,另一方面是寇准的强势和背后势力太大。

赵光义从小就不太喜欢赵恒,嫌弃他性格软弱,做事犹豫,不果断。因此在皇位继承人上,赵光义先后扶持了赵元佐和赵元僖,却从来没考虑过赵恒。在迫不得已立赵恒为太子后,他自然对赵恒被强势的寇准等人操纵感到担忧,所以在太子属官的配置上把寇准等人排除在外,而安插了自己的心腹李沆。

李沆与寇准不同,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背景,也没有当开国皇帝的连襟,是贫困人家出生的读书人。赵光义即位后,李沆考中进士,然后一步步的提拔成为朝中重臣。可以说李沆是支持赵光义的北党太宗系的后起之秀,也是赵光义留给儿子赵恒的顾命大臣。

李沆到了赵恒身边,不但能够避免赵恒被强势的寇准等人胁迫,以至于皇权旁落,也能够平衡南北蜀三党的争端。赵恒虽然性格上有缺陷,但政治上也看得很清楚,所以他选择李沆为即位后的新宰相,即是遵照父亲的安排,也是为了保证皇权的独立性。

实际上以寇准为首的北党太祖系扶持赵恒上位目的就是为了政治利益,也是看重了赵恒性格软弱,容易被控制的弱点。通过扶持赵恒上位,寇准等人就能够挤掉敌对的太宗系大臣,主导朝廷的政策走向。这种情况赵光义担忧,而赵恒也看得明白,所以他沿用了李沆等太宗系大臣主持政务。

因此宋真宗即位后一个月就将李沆任命为参知政事,一年后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官职。李沆上任之后很快打开局面,他平息了朝廷内部的矛盾纷争,给宋朝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力也得到快速增强。虽然李沆当宰相的时间只有六年,但却创造了咸平之治的发展高峰,宋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各方面全面飞速发展,使得北宋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期。可以说宋真宗执政二十余年的政绩,绝大多数是李沆当宰相时期创造的。因此李沆在后世的评价相当高,被誉为"圣相"。

李沆为宰相不仅让宋朝进入高速发展,而且也让朝廷中的局面恢复到平稳局面。自赵光义登基开始,就充满政治斗争和倾轧的朝局风气为之改观。为了各种政治利益而互相斗争的北南蜀三党在李沆为相时都暂时偃旗息鼓,为宋朝创造了平稳的政治局面。

虽然当时的宋朝还存在西夏和辽国两大外患,但他们多次入侵宋朝却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在萧太后带兵入侵狼山大夏时,宋真宗御驾亲征大名府,让趾高气扬的辽军铩羽而归。而坐镇东京汴梁城的李沆则给了宋军最好的支持,他让不杀一人而让京师肃然,表现出一代名相的风度。

事实证明,宋真宗赵恒以李沆为宰相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于国于民都是非常成功的决策。相比于继任李沆为相的王旦和寇准,李沆在国家事务和大局观上远超前者,而在政治操守方面更是碾压寇准,不愧为"圣相"的称号。后世总结的北宋的"三冗"和"党争"两大顽疾,都是在李沆离世后逐渐产生的。如果不是李沆的过早离世,寇准是难以进入政事堂出任参知政事的,这样一来澶渊之盟的耻辱和天禧党争的内斗都可以避免。宋朝也不会困于"三冗"和"党争"两大顽疾,无法解决辽国和西夏的威胁,被评价为"弱宋"。

更多文章

  • 宋朝“武则天”,除掉寇准,打压宋仁宗11年,临死前还穿着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武则天,寇准,宋仁宗,刘娥,赵恒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历史上有很多的女强人,其中首推吕雉和武则天两人。吕武两人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吕雉执掌大汉,武则天执掌大唐,江山在她们手中依旧是蒸蒸日上,繁荣富强。可是两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残忍,喜欢杀戮。吕雉和武则天杀的人不少,她们的手上充满着鲜血。在一千年后,宋朝出现了一位女强人,她就是刘

  • 千古颂芳名!来雷州,参观纪念寇准的全国书法展!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寇准,雷州,书法,中国书协

    10月1日,纪念北宋名相寇准贬谪雷州100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举行。活动汇聚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122名中国书协会员墨宝。展览活动在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指导下,由湛江市书法家协会、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雷州商会主办,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书法家协会、雷

  • 此人的从中作梗,竟导致宋真宗跟寇准反目,寇准竟被罢相!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赵恒,寇准,王钦若,宰相,澶渊之盟,宋真宗,宋朝,声乐,艺术家

    景德元年(1004年)末,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北方的威胁终于解除。宰相寇準、毕士安等开始致力于裁减北方的边防军事力量,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景德二年正月,即“诏河北诸州强壮(民兵的军号),除瀛州(今河北河间)城守得功人,第其等级以闻,余并遣归农,令有司市耕牛送河北”。“强壮”是咸

  •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寇准,赵恒,姬发,魏征,宰相,诗人,宋仁宗,许昌市,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柏拉图之问,世世代代拷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百家姓》里的寇,和寇准有着斩不断的关联。我姓寇,当然和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连结。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封莱国公,谥号忠愍(mǐn)公,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刚直不阿,宋太宗称

  • 寇准大肆享乐,奢华无度,小妾写下此诗劝告,称为美谈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寇准,宋祁,小妾,宋太宗,宰相,赵恒

    宋朝立国之后,第一个大功臣就是寇准。他极力反对南迁,并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了澶渊之盟,化解了北宋的致命危机。如果不是他,也许南宋早就开始了。其实,寇准出身名门,年少时就以才华闻名天下,宋太宗当时就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在厚望中成长的寇准,也没有辜负宋太宗的期望。不过,他为人太过刚直

  •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寇准,刘娥,宰相,丁谓,赵恒,武则天,宋朝,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家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治开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男人。凡事也有个例外,在西汉时期,吕后虽不说亲自称帝,其权势也是比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则直接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

  • 宋朝最厉害的美女:除掉寇准,执掌天下十一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寇准,刘娥,宰相,赵恒,丁谓,皇帝,宋朝,声乐,刘皇后,古典乐,艺术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在唐朝政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在宋朝也是一样。据统计,宋朝先后有九位后妃临朝听政,其中有一位还差点做了皇帝。这位皇后年轻时堪称绝色美女,然而她的政治手腕也很厉害,干掉精明强干的寇准等人,独揽朝政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就是北宋的章献皇后刘娥!刘娥的身世

  • 杨怀玉并非杨文广之子,而是宋仁宗的伴读,因参与寇准谋反而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文广,宋仁宗,寇准,杨怀玉,赵恒

    从明朝开始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广泛认可,也被改编成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故事讲述了以杨业为首的北宋杨家将几代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故事,因此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成为民间百姓反清的精神食粮。杨家将的故事中讲述了杨家数代人抵抗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入侵的故事,每代人都有一个典型人物

  • 寇准:因为贪玩被父母暴打,结果竟然“打”出来一个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非遗守艺人标签:寇准,丞相,宰相,宋太祖,进士,公子哥,艺术家,中国传统音乐,声乐,宋朝

    寇准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父亲去世后仍不见收敛。母亲恨极,拿起秤砣就向他砸去,没想到,这一砸就砸出个丞相来。公元961年,寇准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状元出身。寇准从小就很调皮,天天跟着小伙伴们疯玩,不思进取。然而,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没过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孤儿寡

  • 两度为相的寇准刚直足智、不畏皇权、闻过则喜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寇准,张咏,宰相,皇帝,宋朝,诗人,宋太宗,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历史开讲#公元1023年,被贬雷州两度为相的寇准在雷州凄然离世。寇准(961一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以果敢直谏著称。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的为人行事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一、是不畏皇权、敢于直谏、刚直足智端拱二年(989年)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