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324 更新时间:2024/1/18 23:33:33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治开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男人。凡事也有个例外,在西汉时期,吕后虽不说亲自称帝,其权势也是比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则直接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统女皇帝。

但今天笔者说的不是这两位,而是宋朝时期的一位皇后,她的政治手腕也是十分厉害,就连一向都精明强干的寇准,也都被她给干掉了。从此,她独揽朝政大权长达十一年,还差一点称帝,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原本乃是蜀地孤女,身世比较可怜,自幼便父母双亡,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虽说寄人篱下,但刘娥长得却是十分的标志,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在其很小的时候,便嫁给了蜀地一个底层的银匠。婚后没多久,丈夫带着她来到了京师汴梁谋生。迫于生计的问题,丈夫打算将她卖掉,再嫁他人。当时担任韩王赵恒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

自进入韩王后,刘娥深得赵恒的宠爱,后来虽然一度被迫离开,但赵恒始终对她是念念不忘。公元997年,当时的皇帝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承大统,这便是史上的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公元1012年,宋真宗不顾群臣的反对,依然将刘娥册封为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刘娥不仅处理后宫事务,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朝政。据史书记载: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这种情况像极了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情景,鉴于此,北宋一些大臣对刘娥干政十分不满,其中就包括宰相寇准。

晚年的宋真宗体弱多病,看着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怕危及祖宗江山的宋真宗此时内心十分不安,于是便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宰相寇准得知这个情况后,遂找机会进宫与真宗密议“太子监国”之事。然而这件事最终还是被皇后刘娥知道了,在刘娥的主导下,寇准被罢相。

此时,周怀正并不甘心,他铤而走险,策划发动兵变,废皇后刘娥,让太子登基。结果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实施,周怀正的手下便在兵变的前一晚向刘娥的党羽告密。得知消息后,刘娥立即采取雷霆手段,诛杀了周怀正等人,然后将寇准逐出京城。对此,宋真宗并不知情。一日,宋真宗问左右为何多日不见寇准,左右之人都不敢回答。就这样,在除掉寇准后,刘皇后掌控了朝政。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权力的欲望是无限的,然而此时的皇后刘娥还受到了宰相丁谓的限制。真宗驾崩后,宰相丁谓意图架空刘娥,独揽朝政,刘娥亦察觉到丁谓的野心。在同年六月,刘娥再次施展手段,将丁谓罢相,抄没家产,贬至海南。

丁谓被贬后,刘娥正式开始了临朝听政,其临朝听政长达11年之久。在听政期间,刘娥甚至一度有了效仿武则天称帝的打算,她身着帝王龙袍(衮衣)去太庙上香。然而由于了当朝士大夫的抵制,刘娥最终放弃了称帝的念头。公元1033年,刘娥病逝,宋仁宗才得以亲政。《宋史》: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参考资料:1、《资治通鉴》;2、《宋史》

更多文章

  • 宋朝最厉害的美女:除掉寇准,执掌天下十一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寇准,刘娥,宰相,赵恒,丁谓,皇帝,宋朝,声乐,刘皇后,古典乐,艺术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在唐朝政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在宋朝也是一样。据统计,宋朝先后有九位后妃临朝听政,其中有一位还差点做了皇帝。这位皇后年轻时堪称绝色美女,然而她的政治手腕也很厉害,干掉精明强干的寇准等人,独揽朝政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就是北宋的章献皇后刘娥!刘娥的身世

  • 杨怀玉并非杨文广之子,而是宋仁宗的伴读,因参与寇准谋反而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文广,宋仁宗,寇准,杨怀玉,赵恒

    从明朝开始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广泛认可,也被改编成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故事讲述了以杨业为首的北宋杨家将几代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故事,因此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成为民间百姓反清的精神食粮。杨家将的故事中讲述了杨家数代人抵抗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入侵的故事,每代人都有一个典型人物

  • 寇准:因为贪玩被父母暴打,结果竟然“打”出来一个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非遗守艺人标签:寇准,丞相,宰相,宋太祖,进士,公子哥,艺术家,中国传统音乐,声乐,宋朝

    寇准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父亲去世后仍不见收敛。母亲恨极,拿起秤砣就向他砸去,没想到,这一砸就砸出个丞相来。公元961年,寇准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状元出身。寇准从小就很调皮,天天跟着小伙伴们疯玩,不思进取。然而,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没过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孤儿寡

  • 两度为相的寇准刚直足智、不畏皇权、闻过则喜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寇准,张咏,宰相,皇帝,宋朝,诗人,宋太宗,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历史开讲#公元1023年,被贬雷州两度为相的寇准在雷州凄然离世。寇准(961一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以果敢直谏著称。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的为人行事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一、是不畏皇权、敢于直谏、刚直足智端拱二年(989年)寇

  • 如何劝宰相多读书?好友说了八个字,寇准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寇准,宰相,张咏,宋太宗,魏征,读书

    《论语》有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在这纷纷扰扰的环境中,能得一两个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知己好友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然而很多时候,朋友间最好的组合不是相似而是互补。北宋名臣寇准是个出了名的直性子,最不善察言观色,但也正是因为有见解又是直言敢谏的性格才使他得到宋太宗的赏识。端拱二年,寇准在启

  • 寇准:他位“渭南三贤”之首,却同苏东坡一样横遭贬谪,魂归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寇准,苏轼,宰相,丁谓,赵恒,宋太宗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对于寇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戏剧,我虽然没听过刘兰芳的评书,但戏剧有关杨家将的剧中,总会出现这寇老西儿的形象,所以,一个风趣机智,正直不阿的好干部便一直常存脑海中,加上不知何时看了那电视剧《寇老西儿》,更是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寇准不是山西人,而是陕西人,这个我倒是早就知道,

  • 寇准穿皇袍,皇帝很生气,有人骂了他一句,反而救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寇准,皇帝,王旦,赵恒,宰相

    皇袍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别人谁穿了都是僭越,是造反,别说穿,碰都碰不得。可是寇准不但穿了,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穿着龙袍,骑着大马,一路狂奔炫耀!寇准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以忠直著称,面对国家危机,他总是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但因为过于刚直,屡受迫害,仕途几起几落。这次他准备跟宋真宗PK吗?当然不是,说

  • 铡美案、寇准背靴、程咬金,豫剧的戏词忒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有趣故事标签:寇准背靴,程咬金,豫剧,铡美案,评剧

    豫剧和其他剧种不同之处,在于豫剧最不讲章法(乱弹的后代),也就是说对于格律限制最少,唱腔如此,唱词更是如此,这主要原因还是豫剧的平民性决定的,这也是豫剧得以迅速发展为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的原因所在。单说唱词,先看铡美案包公与陈士美的对唱:陈世美唱:有人告我啥凭据?包公唱:要凭据,有凭据,人命大状拿手里

  • “澶渊之盟”是名相寇准发起的一场“货币战争”?北宋成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寇准,澶渊之盟,宋军,赵恒,辽国

    引子:北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宋、辽两国经过多年鏖战,尤其是几场大规模战争下来,双方人员、物资损失极大,将士均感疲惫。公元1004年秋,辽军再次大举南下,杀至定州,与在此筑垒防御宋军形成对峙 。双方都无法形成绝对优势,谁都不能一口吃掉对方 。两军就这么僵持着、干耗着。澶渊之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时代

  • 宋朝著名宰相寇准并不是山西人,为何会被叫做“寇老西儿”?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寇准,山西,宰相,宋朝,皇帝,太宗,诗人,古典乐,寇老西儿,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像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刘邦时期的萧何,秦始皇手下的李斯,以及齐桓公麾下的管仲等等。他们都身居大才,为国家国力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宋朝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左右也有一名非常厉害的宰相名叫寇准,而在后世的评书以及民间传记中,都亲切的称寇准为“寇老西儿”。但是大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