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1/17 11:16:11

许昌的她,和名相寇准有亲戚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柏拉图之问,世世代代拷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百家姓》里的寇,和寇准有着斩不断的关联。我姓寇,当然和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连结。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封莱国公,谥号忠愍(

mǐn

)公,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刚直不阿,宋太宗称赞:“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宗景德元年,时任宰相的寇准,面对辽军兵临黄河北岸澶(

chán

)州城的危险战局,几乎以一己之力力主抗辽,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订立了“澶渊之盟”。这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合约,开创了宋辽两个最强帝国延续百年的和平安宁局面。

寇准两度为相,多次直谏,屡遭贬官,客死雷州贬所。后被宋仁宗正名,归葬巩义宋陵,也就是今天的巩义市杜甫路街道东黑石关村,位于宋真宗永定陵附近。寇准墓与宋陵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寇准是古代寇氏代表人物,如寇角、寇恂、寇荣、寇赞、寇修之、寇儁(

jùn

)、寇彦卿、寇准、寇遵道、寇恕、寇天叙、寇慎、寇永清(按年代顺序排列)等诸多名人之中,声名最为显赫,功勋最为卓著的历史名人。

名人归于历史,光芒激励后人。

一是

源自苏忿生。《元和姓纂》上说:“周,有苏忿生为司寇,子孙以官为氏”。司寇,夏商以至周,一种专掌刑狱的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司法官。苏忿生系周武王时著名的司寇,因有功于朝廷,受封于河(今河北境内),《书经》上尊称他为“司寇苏公”。他的子孙“以官(司寇)为氏”,后化简为寇姓。

二是

源自卫康叔。《姓谱》上说:“卫康叔为周司寇,子孙以官为氏”。顾炎武《日知录》也说:“寇姓出自周武王弟康叔,康叔为周司寇,后人因以为氏焉”。康叔是周文王第九个儿子,任过周的司寇,后受封于卫。

三是

源自卫灵公之子公子郢(

yǐng)

的后代。《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之后也,郢之子孙为卫司寇,以官为氏,司寇亥即其裔(

)也”。公子郢的子孙中有在卫任过司寇的,便以司寇为姓氏。司寇亥便是公子郢的后裔。

四是

源自北魏鲜卑(

xiānbēi

)族的改姓。北魏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鲜卑族的“口引氏”,与“寇”字发音十分相近,便将其改为寇姓。

也就是说,寇氏得姓有两个源头,即因官得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究竟谁是寇氏始祖?目前,《黄陵寇氏家谱》的修编主编寇万龙通过查阅、搜集大量资料,确立西周卫康叔为寇氏始祖。

3000多年沧海桑田,寇氏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不得不说家的力量深厚绵长,绵绵无尽。令我辈在这个世上有了一个共同的姓氏——寇姓。

寇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72位,人口约25.8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6%,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黑龙江、河北、甘肃、湖北、江西、山西等地。

天下寇氏为一家。

俺家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原许昌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寇自化后裔所著《寇氏家谱》,是目前所见到的许昌寇氏最早的家谱。该家谱的首序,是本支系第一次修续家谱时自化五世孙寇塏(

kǎi

)做作的《后记》。《后记》说:“我寇氏得姓在为周司寇,后世以官为姓,若汉卿恂宋莱公准,其著者也。旧居山右……元季,苏州刺史讳(

huì)

一元公之裔也。明初徙居河南,始于襄城茨沟街北,旋迁许南三券桥,繁衍颇……下二十村也。”《后记》原文残缺,但可以看出,南宋末年寇准第十一世孙寇一元任职许昌,“金兵扰乱,守职寿终。四子未归故里,皆于许南下户为民。”开了许昌寇氏生存繁衍的历史。

当我看到《后记》中“三券桥”三个字,不禁两眼放光!许昌南的三券桥,现在叫三桥,那是我的老家,我知道的我祖父我父亲我们三代都生活在这个小村,而且《后记》的拓片上显示“寨内”,那是我家祖祖辈辈的老屋所在,是我长大的地方!

我和寇准,是真的有亲戚!

说到许昌寇氏,绕不过去的是寇家巷。寇家巷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约4米,西起古槐街,东至南大街。这里的老住户有十五家之多,只有三家姓寇,却被命名为寇家巷。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寇一元。明朝中期,寇一元在许昌任知府,在寇家巷置地建府邸。当年,巷子以北直到西大街300亩地皆为寇府所有。至今,城西北卧虎桥尚有寇家花园遗址。寇家巷的兴起与繁盛,在许昌寇氏家族史上有重要意义。

如今,许昌周边的寇氏村落有:长村张办事处辖区的老寇庄、黄庄、三桥、魏庄、塘房李、白庄、张六庄、霍庄;蒋李集镇辖区的寇庄、寇家庄、赵庄、圪垱(

gēdàng

)、三皇庙;魏都区下属的碾上、白庙、寇家巷;蒋官池辖区的寇庄,河街乡辖区的槐大庙等。

老家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全球华人祖根在中原。在寻根方面具有开发价值的姓氏有341个,其中,在以人口多少排序的300个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寇姓,有根可循,我辈甚幸。从祖根方面讲,我知道了我是谁,知道了我从哪里来,至于要到哪里去,那是好说又不好说的事。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早在春秋时期,祭祀祖先就被奉为比战争还要重要的“国之大事”。家是国的分子,一个个家庭组成了一个个姓氏家族,千千万万个姓氏家族组成了中华民族。这种祖先崇拜的民族信仰代代相因、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历尽劫波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5000年绵延传承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寇兴华,笔名蔻子,女,汉族,1974年10月出生,河南许昌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欢文学,1997年以来先后在公司内刊、内网、行业报纸及《东方烟草报》发表通讯、散文数百篇。自1997年以来连年获公司优秀通讯员,先后两次获《东方烟草报》优秀通讯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更多文章

  • 寇准大肆享乐,奢华无度,小妾写下此诗劝告,称为美谈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寇准,宋祁,小妾,宋太宗,宰相,赵恒

    宋朝立国之后,第一个大功臣就是寇准。他极力反对南迁,并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了澶渊之盟,化解了北宋的致命危机。如果不是他,也许南宋早就开始了。其实,寇准出身名门,年少时就以才华闻名天下,宋太宗当时就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在厚望中成长的寇准,也没有辜负宋太宗的期望。不过,他为人太过刚直

  •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寇准,刘娥,宰相,丁谓,赵恒,武则天,宋朝,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家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治开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男人。凡事也有个例外,在西汉时期,吕后虽不说亲自称帝,其权势也是比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则直接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

  • 宋朝最厉害的美女:除掉寇准,执掌天下十一年,还差点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寇准,刘娥,宰相,赵恒,丁谓,皇帝,宋朝,声乐,刘皇后,古典乐,艺术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在唐朝政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在宋朝也是一样。据统计,宋朝先后有九位后妃临朝听政,其中有一位还差点做了皇帝。这位皇后年轻时堪称绝色美女,然而她的政治手腕也很厉害,干掉精明强干的寇准等人,独揽朝政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就是北宋的章献皇后刘娥!刘娥的身世

  • 杨怀玉并非杨文广之子,而是宋仁宗的伴读,因参与寇准谋反而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文广,宋仁宗,寇准,杨怀玉,赵恒

    从明朝开始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广泛认可,也被改编成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故事讲述了以杨业为首的北宋杨家将几代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故事,因此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成为民间百姓反清的精神食粮。杨家将的故事中讲述了杨家数代人抵抗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入侵的故事,每代人都有一个典型人物

  • 寇准:因为贪玩被父母暴打,结果竟然“打”出来一个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非遗守艺人标签:寇准,丞相,宰相,宋太祖,进士,公子哥,艺术家,中国传统音乐,声乐,宋朝

    寇准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父亲去世后仍不见收敛。母亲恨极,拿起秤砣就向他砸去,没想到,这一砸就砸出个丞相来。公元961年,寇准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状元出身。寇准从小就很调皮,天天跟着小伙伴们疯玩,不思进取。然而,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没过多久,厄运就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孤儿寡

  • 两度为相的寇准刚直足智、不畏皇权、闻过则喜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寇准,张咏,宰相,皇帝,宋朝,诗人,宋太宗,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历史开讲#公元1023年,被贬雷州两度为相的寇准在雷州凄然离世。寇准(961一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以果敢直谏著称。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的为人行事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一、是不畏皇权、敢于直谏、刚直足智端拱二年(989年)寇

  • 如何劝宰相多读书?好友说了八个字,寇准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寇准,宰相,张咏,宋太宗,魏征,读书

    《论语》有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在这纷纷扰扰的环境中,能得一两个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知己好友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然而很多时候,朋友间最好的组合不是相似而是互补。北宋名臣寇准是个出了名的直性子,最不善察言观色,但也正是因为有见解又是直言敢谏的性格才使他得到宋太宗的赏识。端拱二年,寇准在启

  • 寇准:他位“渭南三贤”之首,却同苏东坡一样横遭贬谪,魂归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寇准,苏轼,宰相,丁谓,赵恒,宋太宗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对于寇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戏剧,我虽然没听过刘兰芳的评书,但戏剧有关杨家将的剧中,总会出现这寇老西儿的形象,所以,一个风趣机智,正直不阿的好干部便一直常存脑海中,加上不知何时看了那电视剧《寇老西儿》,更是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寇准不是山西人,而是陕西人,这个我倒是早就知道,

  • 寇准穿皇袍,皇帝很生气,有人骂了他一句,反而救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寇准,皇帝,王旦,赵恒,宰相

    皇袍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别人谁穿了都是僭越,是造反,别说穿,碰都碰不得。可是寇准不但穿了,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穿着龙袍,骑着大马,一路狂奔炫耀!寇准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以忠直著称,面对国家危机,他总是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但因为过于刚直,屡受迫害,仕途几起几落。这次他准备跟宋真宗PK吗?当然不是,说

  • 铡美案、寇准背靴、程咬金,豫剧的戏词忒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有趣故事标签:寇准背靴,程咬金,豫剧,铡美案,评剧

    豫剧和其他剧种不同之处,在于豫剧最不讲章法(乱弹的后代),也就是说对于格律限制最少,唱腔如此,唱词更是如此,这主要原因还是豫剧的平民性决定的,这也是豫剧得以迅速发展为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的原因所在。单说唱词,先看铡美案包公与陈士美的对唱:陈世美唱:有人告我啥凭据?包公唱:要凭据,有凭据,人命大状拿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