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滔滔强势霸道,拒绝太后请求不准皇帝纳妃!为何被称女中尧舜?

高滔滔强势霸道,拒绝太后请求不准皇帝纳妃!为何被称女中尧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1/31 10:51:15

提及宋代后宫,大家想必不会陌生。

近几年,随着宋代后宫题材电视剧《清平乐》以及《大宋宫词》的陆续播出,宋真宗皇后刘娥,宋仁宗的皇后曹氏,都被人们所熟知。

这其中,除了宋真宗皇后刘娥曾经摄政多年,因为穿着帝王服饰引起朝臣反感,骂她有“吕武之风”外。其她后妃们各守本分,在后宫相夫教子母仪天下,很少会涉及到朝堂。

因此赢得了封建士大夫们的好评,《宋史》就这样评价到:“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

这些后妃之中,有一个人,在后宫强势霸道,独占皇帝,禁止他娶妃。并且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摄政多年。但是和刘娥相反的是,朝臣们非但没有非议她,反而交口称赞,评价为“女中舜。”

她就是宋英宗皇后高滔滔!她像生来就赢在起跑线上一样,别的后妃奋斗一辈子的终点,对她来说只不过在起跑线上。

说起高滔滔,首先要提到她的姨父和姨母—宋仁宗以及曹皇后。

宋仁宗是宋代有名的仁君,在位期间将北宋国力推向了顶峰,因此赢得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

但是宋仁宗的私生活却不是那么的“幸福和谐”。

他的第一任皇后郭氏是太后刘娥指派的,宋仁宗原本就不怎么喜欢。因此等他亲政之后,将其废掉,准备册立自己宠爱的张贵妃为皇后。

朝中大臣却害怕他从此沉迷于美色,一致反对张贵妃为后。他们推出自己的人选-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曹氏。

曹氏出身名门,自幼受家风家教的熏陶,知书达理而且颇具胆识和才华。更让大臣们欣赏的是,曹氏长相端庄却并不美貌,自然不会让皇帝沉迷于温柔乡中。

宋仁宗贵为天子,也没有婚姻的自由,在群臣的坚决支持下,曹氏入宫,成为宋仁宗的第二任妻子。

由于并非自己中意之人,宋仁宗对曹皇后谈不上喜爱,甚至很少到她宫中留宿,两人也一直没有子嗣。

曹皇后膝下寂寞之余,将自己妹妹的女儿,四岁的高滔滔接入宫中,收为养女视若己出。

无独有偶的是,不久后宋仁宗也收养了一个义子:四岁的侄儿赵宗实(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因为后来被封为岳州团练使,从而被称呼为十三团练)。

宋仁宗收养义子,倒是实属无奈。他大婚之后一直没有子嗣,这在封建皇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大宋帝国不可能没有继承人。

为此文臣们屡次进谏,要宋仁宗从近亲宗室中先收养一位皇子。因此宋仁宗将赵宗实接入宫中,也交给曹皇后抚养。

于是宫中内侍宫女都戏称赵宗实为“官家儿”,高滔滔为“皇后女”。

在曹皇后的细心抚养下,两个小孩健康的成长。同时两人年岁相同,在深宫之中朝夕相处同时成长,正应了李白的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人之间开始产生男女之情。

这一切都被宋仁宗和曹皇后看在眼里,一日他对皇后说:“十三是由朕收养,滔滔也是你的养女,两人感情如此之好,不如朕和皇后做媒,让他们结为夫妻。”

曹皇后巴不得如此,自然点头应允。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在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安排下,十六岁的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和高滔滔结为夫妻,开始了两人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

婚后生活,两人却呈现出女强男弱的局面。

史载:“(宋英宗)左右无一御者”。也就是说,赵曙在大婚之后十余年,包括登基为帝的四年之中,除了皇后高滔滔,竟然没有册封一位妃嫔,临幸过一位宫人。这在封建帝王的后宫,无疑是非常少见的。

封建后宫,帝王号称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其作用也就是为皇室多多的开枝散叶繁衍皇室。而赵曙自始至终,却只和高滔滔生育了四子四女,除此之外别无所出。

高滔滔的姨妈,如今的曹太后看不下去了。一日,赵曙患病之后,她偷偷派人给高滔滔传话:“官家即位已久,如今身体又在患病,左右没人服侍,怎么能行呢?”

高滔滔听后非常不高兴,毫不迟疑的对来人说:“你回复娘娘,我当初嫁的可是十三团练,而不是什么官家!”一句话怼的曹太后无可奈何。

高滔滔为何敢如此?这和赵曙本身的软弱性格以及高滔滔的强势有关。

高滔滔幼年就被曹皇后收养宫中,视为亲身女儿一般。因此周围的宫女内侍们都对她有求必应,唯恐照顾不周,而长期的在权力之巅生活,让她对于皇权没有丝毫的惧怕,能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因此逐渐养成了她婚后强势的性格特点。

而与之相反的是,赵曙虽然也被宋仁宗收养为义子,但最初是作为“备胎”进入皇宫之中的。

宋仁宗始终都想生出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在对待这位义子的态度上非常的犹豫。

一方面将他放在宫中,起到稳定人心和安抚群臣的作用;另一方面,每当宫内妃嫔的肚子有所动静,宋仁宗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赵曙送出宫,回到他自己的府中待命。

为此赵曙备受煎熬,封建皇朝的继承人从来都不好当,何况他还只是个备胎?

直到嘉祐七年(1062年),宋仁宗意识到自己再也不可能有子嗣,这才听从包拯的建议,册封赵曙为皇子,成为皇位接班人,并且在1063年登基为帝。

但是长期的压抑和患得患失,让养成了谨慎和软弱的性格特点。婚后面对强势的高滔滔也是如此,不敢另娶侍妾,即使在登基为帝之后如此。

四年之后,体弱多病的宋英宗赵曙就病逝了。公元1067年,他与高滔滔的长子赵顼继位,史称宋神宗,高滔滔成为皇太后。

宋神宗因为任用王安石,开展变法导致朝局动荡不安,他本人也因此而精力憔悴,在盛年病逝。其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因为赵煦年幼,太皇太后高滔滔开始了垂帘听政。她用被宋神宗冷落的名臣司马光为宰相,并且废除新法恢复宋英宗时期的旧政。

高滔滔虽然掌握朝中大权,却廉洁自律,对娘家外戚限制严格,几个兄弟子侄都担任低级官职,一直没有升迁。同时高滔滔不尚奢华,爱惜民力,因此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将其称之为“女中尧舜。”

《宋史》就这样评价说:“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与此同时,高滔滔出于自身的局限性,眼光并不长远。在执政期间她放任守旧派大臣攻击变法派,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北宋党争,可谓白玉微瑕……

更多文章

  • 盘点史上生育能力强的皇后,高滔滔排第5,武则天排第13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武则天,皇后,高滔滔,郭圣通,长公主,妾室

    本文就是个无聊的盘点贴,盘点中国历史上皇后圈的生育之最,入榜的标准有四:其一,必须有皇后的称号,称号还必须是丈夫所封(含追封)才能入榜;其二,母以子贵的嗣皇帝生母,即便被儿子追封皇后,也不能入榜;其三,该皇后必须生育子女四个及以上才能入榜;其四,时间从秦朝至清朝,先秦并不涉及。一旦制定标准,数据就瞬

  • 高滔滔:你走后,定为你守好这北宋江山,终其一生终与爱人长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高滔滔,宋神宗,宋英宗,宋哲宗,太后,江山

    人们总说,通向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可有人出生就在罗马,而高滔滔就是那位出生在罗马城中心的人。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铁腕太后”,高滔滔既是王安石变法的死对头,也是一生“为爱痴狂”的小女子,她三岁进宫,由北宋一代贤后曹氏抚养长大,十六岁嫁与“十三团练”赵曙为妻,终其一生,她最为后世熟知的,还是与宋英宗之间的

  • 高滔滔,影响北宋历史走向的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尔东话史标签:高滔滔,宋哲宗,宋仁宗,宋神宗,王安石,赵祯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在历史上,宋仁宗赵祯虽然有几个皇子,但是最后都早早夭折,后宫佳丽也没有一人再为他生出一个儿子,令他十分苦恼,只好在嘉佑七年,无奈册立养子赵宗实为太子,也就是后来改名为赵曙的宋英宗。只可惜,宋英宗仅仅担任了四年皇帝,36岁就仓促病逝,在历史上也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 赵曙与高滔滔:一生一世一双人,原来青梅竹马的爱情才是最好磕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曙,高滔滔,曹皇后,宋仁宗,宋英宗,妃嫔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曹皇后将自己年仅3岁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入宫中亲自抚养,与此同时 ,仁宗因多年无子,也在宫中抚养了濮王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并将他交与曹皇后照看。于是乎,两个年幼的孩子,两颗稚嫩的心灵,在北宋的后宫慢慢相遇。在这期间,高滔滔与赵曙都得

  • 高滔滔:嫁痴情皇帝连生8子,一生专宠,62岁去世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高滔滔,皇帝,宋仁宗,宋英宗,曹皇后,宋神宗

    要说历史上恩爱的夫妻真是不少,但是一生只爱一人的皇帝就少之又少了,隋文帝杨坚爱了独孤伽罗一辈子,发誓无一生之子,但两人成婚后22年,杨坚还是对尉迟炯夫人孙女一见倾心,于是背着独孤伽罗将人宠幸了,乾隆一生爱着富察皇后,但皇后去世后他也还是照样雨露均沾。但是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痴情皇帝,他与皇后自幼相识,真

  • 除卢俊义之外,梁山还有哪些好汉的武艺不输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武艺,卢俊义,五虎将,鲁智深,林冲,杨志

    108位梁山好汉大聚义之后,他们的排名跟位次就成了问题。谁排在前,谁排在后,是个大问题。于是,宋大哥跟吴老二一商量,搞了一块从天而降的大石头。这个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谁都不认识的古篆!宋大哥看到之后,一拍脑门,惊喜道:“我老家有个道士,他专门研究古篆!”这个道士来到梁山一看,他果然认识这些古篆!

  • 战斗力最强的16位梁山好汉,武松挤进前三,卢俊义难争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梁山好汉,关胜,鲁智深,秦明

    16、急先锋索超索超在梁山八骠骑中的存在感不高,但他的武艺却是八骠骑中上游水平。索超性格跟秦明类似,火爆脾气,他曾经20回合打平秦明,50回合打平杨志,这两场硬战足矣说明他的武艺。只是索超在对阵关胜时,被关胜十回合秒败,成为他无法抹去的污点。15、九纹龙史进史进,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八十

  • 水浒传中除了一百单八将,还有4人加入梁山,其中一人战平卢俊义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公孙胜,鲁智深,古装片,历史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了108条梁山好汉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里,梁山上的大小头领也就是108位梁山好汉,剩下的全是小喽啰,再没有其他高手了。其实不然,在120回版本的《水浒传》中,增加了宋江带领一百单八将征讨田虎和王庆的情节。在梁山好汉们征讨田虎的过程中,他们又招降了四位敌方阵

  • 梁山108好汉中,除去卢俊义和燕青,还有谁能打得过武松呢

    历史解密编辑:羿天蓉趣闻标签:燕青,杨志,史进,石秀,武松,卢俊义,鲁智深,好汉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导语:行者武松,在《水浒》中可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出场就非常的与众不同,一口气喝了十八碗白酒,然后到景阳冈上徒手打死一只吃人的猛虎,这看似不可能的操作居然在他酒醉半酣的状态下完成了。之后打死西门庆这个小白脸暂且不说,光是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的事件,就足以说明武松的武艺绝非常人可比

  • 这位高手战力超过卢俊义,他一走,武松被打成重伤,4位好汉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公孙胜,鲁智深,梁山好汉,好汉

    《水浒传》一书,褒贬不一。它确实是一部鸿篇巨制,但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它不应该位列“四大名著”。在我看来,《水浒传》位列古典“四大名著”可谓“实至名归”,它对人性、人心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如果你仔细读过《水浒传》原著,你就能惊讶地发现,全书几乎没有一个好人。梁山一百单八将不过是自号“好汉”,他们里面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