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明——从平民到丞相

孔明——从平民到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毕毕机爱探究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4/1/5 11:28:15

如果有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话,你千万不要和他争论,他说的的确是事实。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诸葛亮的崇敬,作为一个普通人,诸葛亮的故事比《三国演义》中更加感人。史学界曾经这样评价他: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为民众所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这是他备受后人敬仰的最重要的原因。

成都武候祠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离开隆中,随刘备到军中效力。此时,天下局势发生突变,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的刘表恰恰在这时病逝,他的儿子刘琮随即投降了曹操。在此之前,东吴方面已派鲁肃前来荆州,想联合刘表抵抗曹操,但没想到刘表突然病逝,荆州很快投降。所以鲁肃就找到刘备,表示东吴可以和他们联合抗曹,希望刘备派人去东吴洽谈洽谈。

三顾茅庐

  当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已经是孙权手下的重要谋士,考虑到这层关系,刘备决定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这是诸葛亮接到的第一个正式的差事,能不能办好,决定着他今后在刘备集团里的地位和价值。

  诸葛亮的东吴之行确实有些戏剧性。《三国演义》对此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家喻户晓的故事是:智激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这些故事和后来的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都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诸葛亮之所以后来被中国民间当成智慧的化身来崇拜,与这些故事的广泛流传是有直接关系的。遗憾的是,这些故事在历史上大多未曾发生过。虽然它令古往今来的读者们如痴如醉。

智激周瑜

  先说东吴的鹰派人物周瑜。《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人。他老想除掉诸葛亮,却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最后被气得吐血身亡,到死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史书上记载,说他性情开朗、为人宽容。他还精通音乐,当地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赞语,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演奏音乐时曲调不对,周瑜就会前来热心指点。可见他很平易近人。

曲有误,周郎顾

  赤壁大战前,周瑜已是一位34岁、担任东吴三军统帅的重量级人物,他怎么会容不下一个比他小七岁、没有任何职务的诸葛亮呢?当然,诸葛亮也绝不会冒冒失失地去激将周瑜。周瑜是主战派,根本用不着诸葛亮激将。

  再说舌战群儒。在《三国演义》中,这场精彩的争论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名士风采,很有助于拔高他的形象。相比之下,东吴的一班谋士们则显得很小儿科。当时,东吴的确有一些大臣害怕曹操,主张投降。但诸葛亮那时只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小伙子,东吴的大臣们绝不会凑在一起跟一个无名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诸葛亮来东吴是为了联合抗曹,而不是来和一大群人斗嘴皮子的。

舌战群儒

  诸葛亮到东吴之后,见到了孙权。孙权觉得荆州已经投降,而刘备实力又很弱,所以他对打赢这场抵抗战争没有把握。加上一些人不断地劝他投降,孙权正在犹豫之中。当然,诸葛亮也没有把握打赢这一仗。但是他必须说服东吴下定决心、抗击曹操。不然,以刘备一家的力量,更没有打赢的把握。于是,诸葛亮就琢磨着如何说服孙权。

孙权:图源:影视

  学者:“诸葛亮的方法很独特。他首先劝孙权拿定主意,要么抵抗,要么投降算了。孙权很奇怪,他问,那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说,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盖世,众望所归,他怎么会投降呢?孙劝一听就激动起来,说,我东吴有一大片土地和十万军队,我怎么就该投降呢?我只不过觉得曹操军队太过于强大,担心打不赢而已。诸葛亮于是就分析说,曹操大军从北方而来,不熟悉水战。加上长途奔袭,十分疲劳,战斗力也不强。另外曹操统治下的荆州军民对曹操也不服,这都会影响曹军的士气。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要联合对他进行狠狠地打击,曹操就一定会失败逃回北方。”

  诸葛亮的一番话至少让孙权想起自己也是个英雄,不能随随便便就投降。后来在周瑜等主战派的极力劝说下,孙权决定坚决抵抗。

  说服孙权抗曹的目的达到后,诸葛亮并没有继续留在东吴帮他们“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也没有和周瑜结下任何的怨仇,而是直接回到荆州。

  建安十三年冬天,曹军在今天湖北长江南岸一个名叫赤壁的地方与东吴水军初次交锋,遭到了挫败。原因主要是东吴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些战舰已经非常先进,足以令今天的人们大开眼界。

  遗憾的是,史书对于记载这些东西太不感兴趣。以至于我们今天只能从宋代的军事著作中大致推断出东吴战舰的大概面貌。

  曹操与东吴水军初次交锋遭遇到挫败之后,他就把军队和战船全部转移到长江北岸一个名叫乌林的地方。如今这里还叫乌林镇,属于今天湖北省的洪湖市。它的附近就是著名的洪湖。没过多久,周瑜找准了一个刮东南风的日子,让黄盖以投降的名义突然进攻曹操在乌林的战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火烧赤壁”。实际上,如果按地点命名的话,这场著名的战役应该叫:火烧乌林。

  赤壁大战后,曹操逃回北方,孙刘联军攻占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排“关羽华荣道上捉曹操”和后来“智取江陵”的故事在历史上均未发生过。当时,刘备攻取了荆州长江南部的零陵、武陵、长沙和桂阳四个郡。江南四郡包括今天湖南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东吴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这是荆州最精华的地区。曹操占据了南阳郡和襄阳郡,战略位置最为重要。

火烧赤壁

  夺得江南四郡之后,刘备任命自己为荆州牧,也就是荆州的军政首脑。此时的他可能很有成就感,同时,他也发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很有预见性,加上这位年轻人成功地出使东吴,于是,就任命了诸葛亮第一个正式的职务——军师中郎将。这是一个界于将军与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参谋长的职务。当时校尉相当于今天的校级军官,在它之下还有相当于尉级军官的都尉,而中郎将的军衔则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军队中的准将。

  但是刘备没有让诸葛亮继续参谋军事,而是派他去刚占领的江南四郡征集税收、调运军粮。相当于今天税务总局和粮食总局的局长。而江南四郡中每一个郡的军政首脑、也就是太守一职,刘备都另有人选。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出山就被刘备委以重任,指挥大军火烧新野、赤壁大战、智取江陵,创造了辉煌业绩。因此,古往今来,一直有人认为,在历史上,刘备没有重用诸葛亮。

  其实刘备还是很重用诸葛亮的。我们可以拿东吴方面的人才和诸葛亮的提拔速度作一个比较。赤壁大战前,诸葛亮什么职务也没有。而东吴的重要谋士鲁肃是“赞军校尉”,东吴的军队统帅周瑜是“建威中郎将”。赤壁大战后,诸葛亮马上越过都尉、校尉这两级,直接被刘备提拔为“军师中郎将”,与大战前东吴的统帅周瑜的军衔相当。而大战之后,功劳最大的周瑜,只是被孙权稍微提拔了一下,做了“偏将军”,比“中郎将”稍高一点,而鲁肃则没有升职。只是在几年后他镇守荆州时,才被提拔做了“奋武校尉”。还是比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低一些。

  诸葛亮在江南待了大约两年,其办公地点在临烝,就是今天湖南衡阳一带。他在这段时间是怎么工作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工作历练,给他后来担任丞相、治理蜀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几年后,刘备势力进一步扩张,首先他从孙权手中借得了荆州的南郡,后来,他又攻取了成都,占领了包括今天四川和重庆的全部,云南大部和贵州西部的广大地区。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跨有荆州、益州”的战略构想。这一年,诸葛亮的职务由军师中郎将提升为军师将军,兼刘备左将军府总管。此后,刘备在外领兵打仗,诸葛亮坐镇后方,备办后勤、处理政务。

  刘备获得益州后,继续向北发展,从曹操手中夺取了陕西汉中。同时,关羽在荆州也积极配合,猛攻襄阳,一时间威震华夏。但孙权却趁机攻打关羽的后方,致使这位将军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死于非命。荆州从此失去。

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史上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刘备称帝后,给部下一一加官晋爵。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其官衔的全称是“大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意思就是:汉朝丞相,代为皇帝审阅和批复奏章,被授权在必要时以天子的名义指挥全国军队、任命百官。

刘备称帝,图源:影视

  这一年诸葛亮40岁。我们可以猜想,在被任命为丞相的那天晚上,诸葛亮可能彻夜难眠。毕竟,一个很早就失去父母的孤儿,一个身处战乱年代的读书人,能有这样的成就,谁都会心潮起伏,难以入眠。

  关羽死后,刘备发兵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也就是今天湖北宜昌一带被打得大败。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连营”的故事。

火烧连营八百里

  这年夏天,刘备退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请求诸葛亮辅佐自己不到七岁的儿子刘禅、也就是阿斗继承帝位。刘备还对诸葛亮说,刘禅,你能辅佐就辅佐。实在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后主,至死方休。

  这就是名垂千古的“刘备托孤”的故事。后世的人们都赞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真挚友谊。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特别追求“相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特别是那些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在宦海沉浮之中,他们就格外羡慕这种肝胆相照、鱼水情深的君臣关系。

刘备托孤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把国家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来处理。

  关于后主刘禅,历史对他的评价确实不高。民间也有“扶不起的阿斗”这种说法。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替诸葛亮感到遗憾,认为他辅佐的是一位昏君,这肯定不利于诸葛亮才智的充分发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后主刘禅

  从刘备“三顾茅庐”到他去世这十多年时间里,诸葛亮一直是个幕后人物。除了坐镇后方、备办粮草之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他几乎很少参与。刘备去世后,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总揽国政。实际上,这种局面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全面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年纪轻轻就急着要亲政,怎么会有诸葛亮大放光彩的机会呢?所以,诸葛亮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从刘备去世后开始的。

  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呢?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补与东吴的外交关系。

  在刘备东征之前,诸葛亮或许也认为,荆州可以重新夺回。夷陵之战后,他清醒了,《隆中对》战略存在着先天的设计缺陷。荆州虽然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但它与益州之间隔着长江三峡,荆州一旦被攻击,益州很难及时地调兵增援。而周围的魏国和东吴则就容易进入,加上荆州的平原地形,所以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攻击而很难防守的地方。

  这一年,蜀国的外交特使来到了东吴。其实,东吴非常清楚,与强大的魏国不可能维持真正的同盟关系,他们也研究过与蜀国联合的可行性。孙权见蜀国很有诚意地放弃了荆州,于是就决定与魏国断绝关系,而与蜀国结成同盟。

  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蜀国和吴国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是《三国演义》没有提到而又十分有趣的一个外交条约。

  在条约中两国约定今后要相互支持,共同讨伐曹魏。把魏国的土地夺过来,分给吴蜀两国。

  蜀国的外部环境改善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国内事务。

  他首先派军队平定了南方的叛乱。这就是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

  随后,诸葛亮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他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社会得以安定。

  成都有一个很美丽的别称叫“锦官城”。据史学家考证,这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蜀国、尤其是成都的丝织业最为发达。这里出产一种灿若云霞的丝绸产品,人们把它叫做“蜀锦”,而管理织锦业的官员就叫做“锦官”,所以成都就叫“锦官城”。当时,东吴所属的江浙一带还没有织锦业,魏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出产,且质量完全不足以与蜀锦相比。所以,蜀锦就成为蜀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蜀锦

诸葛亮最值得今天的人们敬仰的,是他的廉洁。他生活非常节俭,甚至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史书记载,说他全部的财产就是: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他和家人甚至没有多余的衣服。诸葛亮不但自己生活俭朴,还非常反感官员们贪图享受。前面我们提到,刘备打下成都后大肆赏赐部下,居然把仓库中的财物赏得精光。可以想象,当时诸葛亮应该是很不赞成这种做法,只是不太好说而已。

锦官城

  在诸葛亮执政期间,他大力倡导朴素廉洁的执政作风,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官员担任政府重要职务,再加上严格的执法环境,久而久之,蜀国各级政府上行下效,勤政廉政之风蔚然形成。后来,又经过十多年的倡导和坚持,官员们大多数都能主动做到廉洁自律,其清廉的执政风气为中国历史上少有。

  在刘备去世后的这几年里,诸葛亮力挽狂澜,殚精竭虑,终于使蜀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史学家们虽然对于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但对于他治理蜀国所取得的成就,公认的说法是: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为民众所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这正是他备受后人敬仰的最重要的原因。

标签: 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周瑜东吴

更多文章

  • 马谡之冤, 为封政敌之口而牺牲 孔明为自己迫不得己而哭!

    历史解密编辑:阿广搞笑动画标签:诸葛亮,马谡,李严,刘备,赵子龙,蜀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战败,丢失街亭,诸葛亮毫不犹疑、坚决地将马谡杀了,谁求情都没有用。当把马谡的首级献于阶下时,孔明“大哭”不已,他哭的不是“斩马谡”而是哭自己的“迫不得已”。诸葛亮斩马谡,斩的是如此决绝,虽“吾与汝义同兄弟”但蒋琬求情都没用。”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

  • 爆笑三国志之孔明传(上)-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备,张飞,孔明传,诸葛亮,三顾茅庐,爆笑三国志

    注:本文系早年本人用独立峭壁笔名发表在起点中文的连载小说番外篇。因为工作原因后来没写全,现在重新捡起来续写,希望能尽量写全。以下是正文,谢谢大家观赏。《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已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尤其是刘关张赵、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更是无人不知。但笔者近来偶得一手抄本(据说已是孤本),里面所

  • 孔明北伐,骂死王朗,打败曹真,曹真向西羌求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王朗,曹真,孔明,西羌,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魏主听闻孔明打败夏侯楙大军,已失三郡,令大将军曹真为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引军二十万来渭河阻击蜀军。两军对阵,司徒王朗约孔明阵前对话,王朗夸夸其谈,大吹曹氏父子功德,劝降孔明。孔明以理力争,怒骂王朗助逆贼,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王朗听罢,气满胸膛,撞死于马下。王朗为何想劝降孔明?王朗自不量力,心高气傲

  • 长安汽车申请孔明智驾商标

    历史解密编辑:金融界标签:长安汽车,孔明,侵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重庆长安汽车(行情000625,诊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长安孔明生态”“长安孔明智驾”“长安孔明交互”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网站服务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此外,长安汽车还申请多枚“长安如意智驾”“长安如意生态”“长安司南智驾”等商标,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来

  • 孔明斩马谡,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曹军中计,大败魏军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曹休,马谡,周鲂,陆逊,魏军,孔明,曹军,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北伐,错信马谡守军事咽喉要地街亭,被迫撤军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中原失败。蜀军安全退回汉中后,孔明开军事会议,询问街亭失守过程,王平据实回答。孔明挥泪斩马谡,马谡认罪,请孔明善待家人。马谡被斩,首级遍示各营。孔明以棺木安葬他,按月给禄米抚恤马谡家人。孔明为何挥泪斩马谡?埋怨自己识人未明,用纸上谈

  • 孔明舌战群儒,激周瑜,周瑜分析曹军虚实,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周瑜,孙权,曹军,孔明,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

    孔明随鲁肃来江东商谈联合抗曹事宜,面对曹操"百万"水陆大军压境,江东文臣主张降曹,江东老将主张抗曹,军中少壮派降曹与抗曹各占一半,江东之主孙权犹豫不决。孙权想抗曹,担心曹军军力强盛,江东打此战无胜算,心中矛盾。孔明舌战群儒,辩得群儒无招架之力,说服孙权抗曹。孙权问询周瑜,孔明以曹操的铜雀台,曹植的《

  • 成都挖出三国古墓,这件孔明遗物的出土,令在场专家直呼神人

    历史解密编辑:梨花未盛开标签:诸葛亮,弩机,古墓,青铜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全知全能的身份出场。在智谋方面,他几近妖邪,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他的谋划下,他的一生中竟鲜有败绩,与之对敌之人,无一不折服于他的智慧,令人惊叹。此外,他在义字方面也是一绝,自从出山后,不仅一生只侍一主,颠沛流离间亦是不离不弃。到了先主白帝城托孤后,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户外电源连接解决方案——同为(TOWE)五孔明装工业防水插座

    历史解密编辑:北京同为TOWE标签:插座,孔明,防水,电源,插头

    在当今时代,电能影响着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在享受电力带来便利的同时,电也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常需要在户外安装插座以方便使用。常规的插座由于不带防雨、防尘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在遇到极端天气或特殊环境时,很有可能使插座进水而造成短路、接触不良

  • 这个孔明为何这么强?王者荣耀强势打野攻略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热点观察标签:诸葛亮,孔明,王者荣耀

    对于玩家们来说,新赛季的野区异常的重要,对于野区的争夺也是异常的激烈,那么在众多的英雄的中,哪一位可以脱颖而出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带来诸葛孔明的打野详解思路,希望各位能够学习到其中的精髓。众所周知在S29赛季中,对于打野的改动是非常大的。野区的经济状况终于得到了十足的改进。万年打野的玩家们此刻一定都在

  • 民国“产婆”赵凤昌:以平民身份驳回慈禧懿旨,被称为孔明再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民国,慈禧,清廷,孔明,赵凤昌,诸葛亮,张之洞,袁世凯

    1900年6月,身处深宫中的慈禧太后下达了一封懿旨,向十一国列强进行宣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在朝堂中说一不二的慈禧太后,这一次却没有受到任何好脸色: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在看到电文以后,说道:“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态度更加冰冷,回复:“臣死不奉诏”。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甚至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