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瞻墡却严词拒绝了孙氏的请求,在回复太后的奏疏中,朱瞻墡说道:
“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
自1424年册封襄王后,朱瞻墡一生有三次距离皇位非常近,却都被他婉言谢绝。可在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后不久,竟对这位“不贪慕皇位”的亲叔叔动了杀心。那么,朱瞻墡为什么多次拒绝皇位的召唤呢?他与朱祁镇之间发生了什么?朱祁镇又为何要置他于死地呢?
朱瞻墡是朱高炽的第五个儿子。朱瞻墡出生时,他的爷爷已是永乐皇帝,他的父亲也坐上了太子之位,而他的哥哥朱瞻基更是众人眼中的“好圣孙”。因此,朱瞻墡的降临并未激起多大的波澜。
在永乐时期,朱棣与朱高炽因皇权问题斗得不可开交,汉王朱高煦也在时刻寻找朱高炽的麻烦。故而,青少年时的朱瞻墡逐渐养成了低调、稳重的性格。
朱棣病逝后,太子朱高炽承继皇位,18岁的朱瞻墡也被封为襄王,驻地襄阳。按照明初规制,藩王15岁时就需外出就藩,可朱高炽宠爱幼子,不仅未将他外放襄阳,反而留在了京城。
朱瞻墡虽年幼,但机警聪慧,为人和善。他的哥哥朱瞻墉与朱瞻基一母同胞,却在关键时刻,被太后张氏抛弃,可见朱瞻墡在众人心中的确有过人之处。
太后张氏、杨士奇等大臣信任朱瞻墡的为人,新继位的朱瞻基更是将他当作“定国柱石”。在汉王朱高煦谋反作乱后,朱瞻基御驾亲征,特将京城留给朱瞻墡,再次令他监国。朱瞻墡监国期间,机密大事必送至御前审阅,鸡毛蒜皮的小事则当机立断,掌权数月,处理朝政游刃有余,没有留下任何令人诟病的把柄。
1428年,皇长子朱祁镇册封为太子,朱瞻墡等在朝藩王纷纷离开京城,外出就藩。朱瞻基感念他的功劳,特将朱瞻墡改封湘王,驻地长沙,掌控荆湘。此后七年,朱瞻墡再未回过京城。
朱瞻基驾崩后,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主少国疑,人心惶惶。当时,太皇太后张氏掌权,众多老臣认为朱瞻墡“年长且贤”,又是张氏的亲子,故而不思立太子朱祁镇,反而四处撺掇扶立湘王朱瞻墡登基。
听闻有人要立他为帝,朱瞻墡诚惶诚恐,立即上疏表示自己对帝位绝无觊觎之心,断然拒绝了那些投机取巧的臣子。他的母亲张氏也遵照朱瞻基的遗命,将朱祁镇扶上帝位。然而,十个月后,朱瞻墡却收到诏令,改封他为襄王,驻地重新回到襄阳。
杨士奇、杨荣、杨溥之所以将他从长沙调往襄阳,与他在朱祁镇继位之初遭到群臣拥立有很大的关系。长沙自古就是军事重镇,民风彪悍,士兵战斗力强。上任襄王朱柏曾亲提两千兵马自长沙杀到西安,俘虏叛贼首领。因此,将朱瞻墡放在襄阳,有利于朝廷监管。
当时,消息传至京城后,朝野震动。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才两岁,根本无力应对眼下困局。故而,群臣呼吁从朱瞻基在世的兄弟中寻找一位贤明的藩王为帝。孙太后虽有些不情愿,可也不能眼看着大明江山毁于一旦。因此,在大臣的建议下,她取来朱瞻墡的金符,召朱瞻墡入京。
孙太后虽有心,可朱瞻墡无意。他不仅拒绝了入京即位的要求,还请求朝廷册封朱见深为帝,以朱祁钰监国辅政。在明初众多藩王中,对皇位如此不屑一顾的只有他一人。
而在于谦推举朱祁钰称帝,打赢了瓦剌后,丧师辱国的朱祁镇竟厚颜无耻地回到了京城。朱祁钰遥尊他为太上皇,并将朱祁镇幽禁在南宫中,防止他篡权夺位。
得知朱祁镇被软禁,朱瞻墡再次上疏,请求朱祁钰宽恕他的兄长,并直言:“他虽是哥哥,却也是太上皇,按照规制,陛下应每日前去问安,率领群臣朝见,不能坏了礼法制度。”
然而,天不遂人愿。朱祁钰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仅仅一年,就不幸夭折了。朱祁钰只有这一个独子,且他常年身体不好,故而群臣再次呼吁朱见深重新入主东宫,但朱祁钰不愿皇位留给朱祁镇一脉,始终未曾同意。
朱祁镇的固执令群臣极为不满,当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一旦不能确立储君人选,在他驾崩后,势必造成天下动乱。于是,众臣改而推举朱瞻墡为帝。
这是朱瞻墡人生中第三次受到皇位的青睐,以他前两次拒绝的态度来看,51岁的朱瞻墡更不会接受大学士王文的建议。就在朱祁钰纠结以谁为继承人的时候,朱祁镇在石亨的帮助下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废掉了朱祁钰的皇位。
朱祁镇首次登基时,“三杨”忌惮朱瞻墡在长沙的势力,将他改封为襄王。而朱祁镇再次登位,对朱瞻墡的疑心更大。由于朱瞻墡威望、人品俱佳,且极受朝臣推崇。因此,朱祁镇对他动了杀心。
就在朱祁镇对朱瞻墡的疑心越来越重时,孙太后找来了昔日朱瞻墡维护朱祁镇的奏折。读罢奏疏后,朱祁镇大为感动,他深知,自己冤枉了这个情深意重的叔叔。
此后多年,朱祁镇常召朱瞻墡入京闲谈,对他的请求无所不应。然而,朱瞻墡每次来京,从不多留,除了进宫面圣、祭拜祖陵外,就在府中看书写字。有时,在入京途中,看到百姓疾苦,赋税繁重,他就会劝谏朱祁镇轻徭薄税,与民休息。还有时,他又会代替百姓求情朱祁镇释放被诬陷的官吏。朱瞻墡提的要求不少,却从未有一件事关他自己。
“以君送臣,不合礼法。”
然而,在朱祁镇眼中,这并非是君王送他的臣子。而是作为侄子,护送德高望重的叔叔。朱祁镇二次复位后,冤杀了不少忠良,但对于“知足长乐”的朱瞻墡,他却敬重有加。
1478年2月18日,73岁的朱瞻墡身患重病,他勉强起身,望着北边重重一拜,随后吐血不止身亡。朱瞻墡一生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七朝。朱棣时期,他谨守家规,从未张扬;朱高炽时期,他事父竭尽全力;朱瞻基时期,他恪守藩王礼节,不曾逾越;朱祁镇、朱祁玉、朱见深时期,他三拒皇位,多次为民请命。7朝6位帝王,除了朱祁镇短暂怀疑过他,朱瞻墡都是藩王中最完美的孙子、儿子、弟弟、叔叔和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