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汉卿: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问对错

关汉卿: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问对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财富网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4/1/17 12:44:37

“3,2,1,action!”

“地呀,你不分好坏,算什么地!天呀,你错误地判断好人坏人,白做了天!”

高筑的舞台上,灯影幢幢,花旦哭得梨花带雨,新来的乐师正瞅准时机,准备卖力表现。

忽见台下走近一男子,嘴叼竹签,叉腰踮脚,还未等他人反应,便听那男子喊,“停停停,小花儿你这腔调不对,这折子写得是隐忍悲苦,可莫要唱成泼妇撒野啊。”

一身粗布落魄打扮的小花儿泪痕斑斑,却朝来人妩媚一笑,看起来甚是突兀。

成天指点戏台的班主几步上前,连连揖手,“今日哪阵风,把关大爷吹得大驾光临、亲临指导。快,小花儿,按关大爷指点再唱一遍罢。”

面前这位原来便是大名鼎鼎的关汉卿——这部《感天动地窦娥冤》的总编剧。

待到彩排结束,小花儿一边卸妆,一边对进来探场的关汉卿嗔道,“关大爷,您这新剧写得好是好,忒耗神,每彩排一次就要陷进窦娥姐姐悲苦的命里,怎地要写这么一个悲到绝望的人。”

关汉卿横了小花儿一眼,“你这大都第一小花旦的绝活呢?不写得动人,如何凸显你的演技!”

关汉卿顿了一顿,又说,“这剧目借鉴了史书《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一章,她虽未血溅三尺、六月飘雪,却也是大旱许久,如今我这只是一部戏剧,当年的妇人才是真的困苦无依。”

“为何不将结尾改得圆满,像往常那样皆大欢喜,岂不快哉?”

关汉卿笑笑未说话,他不想和小花儿再解释,只有悲剧的张力才能展现那女子的绝望和冤屈。

小花儿却是不管,继续碎碎念道:“《闺怨佳人拜月亭》演得我畅快,那千金小姐瑞兰,虽然与小书生在乱世中相遇、相知、相许,碰上父亲的阻拦,但是他们最终互相扶持,终成眷属。虽然挨千遍难、饱万般苦,但结果终是好的。”

关汉卿看到小花儿越说越认真,连忙安抚道:“好好好,下一部写个喜庆的,还叫你来演。”

(来源:摄图网)

关汉卿热衷创作,剧目众多,是众多编剧里的翘楚,三教九流,谁人没有看过他关大爷的大作。

小花儿打心里崇敬关汉卿,他像一面高昂的旗帜,逆风飘扬。在鬼怪神仙风行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笔创造了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彰善瘅恶、至真至纯。

小花儿甚至觉得关汉卿的想法左右了她的举止,让她不再柔顺,而知晓嫉恶如仇、知晓邪不胜正、知晓善良与苦难的含义、知晓这个时代里女子的自强自立。

不同于乐师、班主他们入职的私企,关汉卿的正职可是太医院里的太医,工作稳定、待遇优渥,但据说他的医技一般,并不受到待见。

不过,小花儿认识的关大爷是玩乐全才,“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关大爷走街串巷,热衷结交三教九流、观察人生百态。在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他自有一派风流潇洒、放荡不羁。

可就是这样一个玩世不恭、风流成性的大爷,却写出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写明白了人性的善恶本真,写得人痴痴地笑,又泪水涟涟地悲。

火烛摇曳,小花儿正在里间勾画眉眼,就听得外边吵闹一片,她透过窗斜眼望去,只见楼道里关大爷哈欠连连,慢摇羽扇,周边都是些熟人,他哼哼哈哈地应付着,冲着窗内的小花儿扬眉一笑。

小花儿暗想,他这人就是这样,明明一肚子才华学问,却好似什么也不在意。不过生到了“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年代,在“八娼九儒十丐”的社会风气里,关汉卿这类汉人学士是最被人瞧不起的,现下更是无人专心学问。

小花儿又一转念,其实众多文人里就属关汉卿最妙,身处重武轻文的年代,赶上政治动荡,内乱频发,不同于其他文人暗无天日、捶胸顿足,或者是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关汉卿独辟蹊径,用着通俗的语言,写出人世间的悲欢离愁,写出世间大义、写出骨气风格,通过剧目这一雅俗同体的方式,抒发心中抑郁难言的苦闷,岂不快哉?

小花儿刚想到这,又看到关大爷已然进了屋。

他撇头端看小花儿今天的妆扮,神色稍显落寞。

“赶明儿我新写的《金线池》完善好,我就拿给你来演”,他抛下这么一句,转身便走。

小花儿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打听,原是关汉卿想帮小官伎脱官身失败了。

元代艺伎行业发展繁荣,多的是身世悲苦、渴望自由和真情的姐妹。

小花儿最佩服关大爷的便是如此,关汉卿一副侠义心肠,无半分大男子主义,常对那些苦命人伸一把手,无所谓男女私情。

关汉卿惯常喜欢以笔呼喊。

(来源:摄图网)

果然没过多久,《金线池》的本子拿来了,小花儿扮上了伎女杜蕊娘,杜蕊娘与书生韩辅臣彼此爱慕,但因着老鸨的操控,丝毫没有人身自由。

小花儿在台上哭哭笑笑,高呼“则俺这不义之门,那里有买卖营运?无资本,全凭着五个字迭办金银”,心中暗叹关大爷字字珠玑,将伎院的“恶劣乖毒狠”,描写得淋漓尽致。

虽是整日里泡在秦楼楚馆,好似一味享受,关汉卿却耳聪目明,识得藏在繁花锦簇下的污渍和不堪。

他的创作从不以职业规定人性,不以性别计较优寡。

小花儿演过他笔下众多女性,她们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她一会儿是甘心等待柳永的谢天香,一会儿是敢爱敢恨的寡妇谭记儿,又或是化身机智勇敢、对姐妹赤诚无限的赵盼儿,或是聪慧灵巧的婢女燕燕……

她们的灵动美好、勇敢自由,是小花儿不曾想象的,更是为这个时代所不容的。

关汉卿也不是“女性专业户”,他作品无数,除了爱情剧目,还写《单刀会》《西蜀梦》这类历史英雄剧;《蝴蝶梦》《鲁斋郎》这类公案剧……

通过关汉卿生动鲜活的笔,小花儿看到了那些努力生活的人的抗争,看到了他们对完满的向往、对和美的期盼。

小花儿再见关汉卿是他南下归来,那时北方艺术家流行南下采风演出。关汉卿惯是放荡不羁、自由散漫,听说南下几次,收获不小。

他再次来到剧场,依旧神采奕奕、挥斥方遒。

但他已经不一样了,他的眼神更加坚毅、心性更加成熟、心思更加澄澈,他的剧目已经不再是个人的消遣,更像是为了一个阶级的呼唤和呐喊。

小花儿向关汉卿招呼一声,关汉卿笑着摆手,冲她吹一口哨,复又离开。

(来源:摄图网)

看着潇洒倜傥的关汉卿,小花儿想起关大爷曾被捕入狱的事。

这个年代“如箭穿着雁口,没个敢咳嗽”,凡“妄撰词曲,犯上恶言者”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杀头。

剧院排练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讲官府不分青红皂白、讲官差冷漠绝情、讲张驴儿残忍黑暗、讲窦娥绝望无助又良善恭顺。

明明是唤醒正义,官府得知后却要求关汉卿修改剧本。

这样的剧本一旦发出,让官府威信置于何地?

不过,关汉卿断然拒绝,甚至不惜去牢狱里走了一遭。

小花儿想,大概从关汉卿落笔那刻,便预知到了可能发生的遭遇,但他始终坚持着窦娥的悲剧。

关汉卿写悲剧、写喜剧、写闹剧,始终故我,因为他参透人生这一场现实旅程,本来就是这样。

关汉卿这颗掩藏在风流之中的赤子之心,与埋没在不羁里的灵魂终于卓尔超拔,他将炙热燃烧、澄澈透明,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又过不久,关汉卿的另一幕套曲横空出世,世人皆称那是他的自述曲。

他在曲里写到,“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任凭别人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世人诧异于他的直白之时,小花儿只是莞尔一笑,她认识的关大爷,可是比这铜豌豆还要硬上三分的。

人生在世,若不能说一些真话,做一些实事,为那些悲惨的人呼上一声,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

一直以来,关汉卿就是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放肆。

不过,他大概没有想过他的肆意自我,将会流连千年。

当后人再次回望文化贫瘠的元代,正是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作家们笔耕不辍,才让中华文脉传承延续,让不朽的思想和文字绵延至今,更使得元曲这一文化形式与唐诗、宋词比肩于中华民族心灵史。

后世将关汉卿赞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是他让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化长廊里闪耀夺目的光芒,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元曲中,中华文化的精粹一一闪现,其中也包含丰富的酒文化,酒元素的加入为古典戏曲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更成就了独特的民族艺术。

(来源:摄图网)

接棒中华文化精髓传递,发于唐、兴于宋、成于明、得名于清的民族品牌五粮液,潜心酿造,匠心无双,以匠人精神致敬文脉传承,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精髓相互碰撞,一同铸就泱泱大国的和美气韵,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白酒文化,让中国白酒屹立于世界名酒之林。

执笔:徐丹宁

统筹:李耀威 闫梅

编辑:王一川

监制:田欣鑫

更多文章

  • 评分8.8!《梦华录》爆了,原著终于不是网文IP而是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梦华录,关汉卿,赵盼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最近一两年,鲜少有没播出几集就开分的电视剧了,尤其受众偏年轻的剧集。一说是剧方担心评分干扰在播收视,一说是粉丝与对家“五星”“一星”的极端打分太多统计有难度。说来说去,都还是剧集本身品质内容存在较大争议。不过《梦华录》却有这底气,播出几天后,网友评分一路从8.3上涨到8.8。如果这一分数能保持到播出

  • 向妓女要清白,风尘女也分三六九等?关汉卿都会被《梦华录》笑到

    历史解密编辑:天生这么红标签:梦华录,关汉卿,妓女,风尘女子,风尘女

    端午假期,十几年没演古装剧的天仙刘亦菲,又重新下凡主演的《梦华录》终于播出了,一时间热搜疯狂刷屏,当晚“乡野村妇刘亦菲”就变成了和“平平无奇古天乐”一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热梗。但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其实是源于擅写女性题材的编剧张巍。早年间她写的《陆贞传奇》《女医明妃传》我都没看下去,而且对她印象很差,因为

  • 成吉思汗的八大悍将:者勒蔑排第五,木华黎排第三,第一很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哲别,金国,木华黎,博尔术,札木合,速不台,者勒蔑,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骑兵

    《大哥成吉思汗》第23期成吉思汗能称霸天下,与他手下的八大悍将密不可分。这些大将最开始并不认识成吉思汗,都是他在与草原各部的厮杀过程中,逐步被发现的,有的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惑,有的则完全是走投无路,还有的则是他的手下败将。这些悍将跟随成吉思汗一起出征时,成了他手中的弓箭,射向敌人时,除了听到鬼哭狼嚎

  • 木华黎世家:传承7代14位国王,与大元朝同荣辱共始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元朝,大汗,忽必烈,成吉思汗,蒙古骑兵,木华黎世家

    网上总有人认为木华黎的国王之位只传了二三代,后面的弱鸡子孙们就不敢继续再称国王了,整得好像他家的国王是可以自己号称似的。本文就说说木华黎国王的爵位传承问题。木华黎的国王爵位到底是不是世袭罔替的?国王的称号是大汗皇帝封授的、还是他们家自己自称的?在《元史·木华黎传》中,清清楚楚地记载:丁丑(1217)

  • 从奴隶到国王,名将木华黎有何能耐,让成吉思汗对他出格赏拔?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木华黎,成吉思汗,蒙古人,蒙古,灭金,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木华黎与成吉思汗其实是世仇!北宋初年,斡难河上游的草原上住着一个叫乞颜部的部落,首领已经去世,留下一个叫莫拿伦的遗孀以及她的七个儿子。某一天,莫拿伦发现自家的领地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押刺伊而部”的几个小孩越境来放牧。遇上这种小事,好言劝退就可以了,可暴脾气的莫拿伦火气太大,她居然驾着马车冲进人群

  • 1973人隐居深山五百年,自称祖先是木华黎,奇怪的是不过元宵节

    历史解密编辑:酒盅故事汇标签:元朝,木华黎,朱元璋,忽必烈,元宵节,小说家,成吉思汗

    福建泉州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住着一群姓“出”的蒙古族后裔。他们隐居在深山里已有五百余年,一直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小坝村洪厝坑的出氏家庙小坝村是福建省内最大的蒙古族后裔聚集地,但是村里的人却不住蒙古包,他们的风俗也和汉族一样,只是不过元宵节。那么,这些“出”姓族人的祖先是谁?他们为什么要隐居在深

  • 成吉思汗西征,把蒙古本土丢给木华黎,他不怕木华黎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木华黎,成吉思汗,西征,蒙古,西夏,金国

    本来成吉思汗正全力攻打金国,但是受到西方大国花剌子模的挑衅。成吉思汗不得不率军远征花剌子模。这一去就历时六年的时间。成吉思汗在出征前,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让他负责攻打金国。(木华黎画像)要知道,成吉思汗已经把差不多全部的蒙古军队都带到西征的战场上,国内几乎没有留有什么兵力。这时候,他难道不担心手握

  • 太师国王木华黎为啥没有称帝?他的家族为啥要把江山让给忽必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大汗,皇帝,元朝,太师,忽必烈,木华黎,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孛儿只斤·窝阔台

    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标题:木华黎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为什么要让给忽必烈?光从题目看就知道,题主显然是陷入误区了,犯了拿中原王朝那套理论往蒙古元朝头上套的小失误,这当然是不合适的。就像有些人一说起明朝制度,就动辄拿明朝藩王制度去往大明天子头上套、往文官武官系统上套一样,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老有理了。就

  • 木华黎父子两代对成吉思汗忠心耿耿, 临终时仍不忘蒙古的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鑫鑫在上和标签:木华黎,博尔术,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骑兵,金庸笔下角色

    木华黎不仅仅是门户奴隶出身,而且还是成吉思汗的敌人家里的门户奴隶,但最终却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用,最终成为成吉思汗的诸将之首,也是元初十大功臣之一。木华黎受器重,首先因为其本身能力出众虽然木华黎只是奴隶出身,但并非寻常人,据说木华黎出生的时候,有神巫见而异之,“曰:‘此非常儿也。’木华黎身长七尺,虎首

  •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其祖先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朱元璋,木华黎,元朝,明军,成吉思汗

    俗话说得好“英雄惜英雄”,同为英雄会有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存在于彼此的心中,这一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作为乱世的枭雄,作为笑到最后的乱世赢家,朱元璋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成功一统了天下并且将蒙古统治者赶出了中原大地。不过,虽然蒙古族已经被赶回了老家,但他们依然不甘心失败,依然想要夺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