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公望:写山水诀

黄公望:写山水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艺天下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17 3:12:55

黄公望画像

黄公望是元代最伟大的山水画家之一,其作富春山居图堪称史上最著名的手卷画。他的披麻皴为明清诸贤所效法,堪称百世宗师。美院的学生现在也以他的画为临摹范本,然而他的章似乎很少有人看过,因此选其《写山水诀》与诸君分享。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

写山水诀

作者:元 黄公望

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

此名剩山图,也是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

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著色不离乎此,石著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

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

上图叫富春大岭图,同样是画家精品。现藏南京博物院

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大概树要填空,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以上为台北故宫藏富春山居图全卷,因为明清的一场浩劫,此作真正的全貌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画石之妙,用藤黄水侵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吴妆容易入眼,使墨士气。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远水无痕,远人无目。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上图是画家的一幅雪景山水

山坡中可以置屋舍,山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或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四边用树簇之。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著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夏天的景致

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夏山欲雨,要带水笔。

上图或可以证下面的话

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上图雪景,同样值得玩味

冬景借地为雪(窍门哦),要薄粉晕山头。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技法上)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著笔。好用颜色,易入眼。

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人作画胸次宽阔,布景自然。

上图同样是雪景,乾隆题字,快雪时晴

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著色,螺青拂石上,藤黄入墨树,甚色润好看。

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下面的话也是黄宾虹先生经常说的。

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

上图为黄宾虹山水

结语,黄公望作为历史上伟大的山水画家,他的画与画语都对后世的山水画家影响深远,他的话虽然寥寥数语,却总括了山水画的要点,学者应烂读于胸,方不负其良苦用心。

更多文章

  •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5分享标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倪瓒,董源,王蒙,山水画,画家,艺术家

    《天池石壁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公望(公元1269—1354年),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出继永嘉(今属浙江温州)黄氏为义子。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稔经史,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受过赵孟煽教

  •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里藏了8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历史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家,山水画

    公元1650年,临死前,江苏宜兴人吴洪裕特别叮嘱家人,要将他最喜爱的两件传世宝贝烧掉陪葬。吴洪裕死后,家人开始执行遗嘱,先烧掉了隋朝僧人智永的草书《千字文》,第二天,再烧元朝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刚入火炉,吴洪裕的侄子急速跑过去,把画抢了出来。画基本保住了,但从此断为大、小两截

  • 王翚三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从为古人法度所束到适合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黄公望,王翚,富春山居图,王时敏,画家,王鉴

    导语:王翚,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老人、乌目山人等,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也是“虞山派”的创人。王翚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清初画坛正统派“四王”之一在艺术上尤爱古人笔墨画风《夏山烟雨图》绘《康熙南巡图》,得山水清晖明崇祯五年,王翚出生于苏州以北常

  • 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50年黄公望研究成果,珍贵手稿资料,一篇看完!

    历史解密编辑:民国画事标签:黄公望,黄公望研究,傅申,王时敏,王翚,秋山图

    《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画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中的唯二两件山水画代表,不断为后世的文艺创作提供灵感源泉。2022年央视春晚上,以《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为灵感创作的歌舞作品《只此青绿》和《忆江南》它们一青绿,一水墨,一展现宋代皇室的江山瑰丽,一描述元代文人的

  • 赵孟頫难得一见的大字行书,送给大画家黄公望,这字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还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行书,晋朝,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王羲之,书法家,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

    书法“集大成者”一般指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人,至今为止,王羲之已无真迹传世,颜真卿寥寥几件作品还总被质疑是后人伪作,只有赵孟頫有不少书法真迹传世。它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国内的真迹基本存于北京故宫和中国台北故宫,都享受“镇馆之宝”的待遇。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赵孟頫行书、楷书字帖很多,其中以《胆巴碑》

  • 黄公望:五十岁前一事无成,八十岁成一代宗师,余秋雨如此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黄公望,余秋雨,陶渊明,富春山居图,孔子,张三丰

    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农历八月十五(1269年9月12日),明月高悬,如水铺地,黄公望出生于平江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子游巷一户姓陆的贫苦人家。子游名言偃,孔子在鲁国开坛讲学,各国好学之士慕名而来,吴人言偃不远千里北上,成为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个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人称“言子”。学成归来,子游便在家乡

  • 黄公望的人生,治愈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李成,王蒙,沈周,画家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明末年间,有一幅画传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

  • 大痴:黄公望的人生本色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黄公望,倪瓒,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画家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局部曾经一大波文化人高呼,如果能穿越,一定去宋代。不好意思,如果你一不小心生在了南宋末年,一定哭都来不及。因为过不了多久,北边的马蹄声就敲碎了汉人的梦,从此你将沦为这个国家最没地位的一群人。不仅如此,你从前的学识,甚至也随着科举的废除,变得百无一用。而这其中,

  • 黄公望 | 我只是想当个官,没想过当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画家,黄公望,赵孟頫,书法作品,富春山居图

    曾经一大波文化人高呼,如果能穿越,一定去宋代。不好意思,如果你一不小心生在了南宋末年,一定哭都来不及。因为过不了多久,北边的马蹄声就敲碎了汉人的梦,从此你将沦为这个国家最没地位的一群人。不仅如此,你从前的学识,甚至也随着科举的废除,变得百无一用。而这其中,就包括被后世评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黄公

  • 人生若觉无作为,请君读读黄公望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李成,王蒙,沈周,画家,黄公望,书法作品,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世上只有一 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明末年间,有一幅画传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 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