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有轮回报应?有人说元顺帝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的儿子

真有轮回报应?有人说元顺帝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宠不求人 访问量:886 更新时间:2023/12/22 16:26:59

通过禅让改朝换代,却又残杀前朝君王的恶例始自南朝宋武帝刘裕。

说起来,为登上帝位,残杀最多皇帝的人也是刘裕。

刘裕为东晋猛臣、权臣时,就先后擒杀了伪楚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后秦姚泓;等要篡位自立了,就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晋恭帝司马德文继位。等司马德文禅位不足一年,又杀掉司马德文以去心头之患。

刘裕在有生之年,一共杀了六位皇帝,创历史之最。

不过,刘裕杀东晋的皇帝杀得狠,自己的子孙也死得很惨,干干净净,一个不剩。

以后的各朝各代,有样学样,帝位一经禅让,新朝皇帝必杀前朝皇帝。

如南朝宋刘准禅让给萧道成,南朝齐萧宝融禅让萧衍,南朝梁萧方智禅让陈霸先,东魏元善见禅让给高洋,西魏元廓禅让给宇文觉,北周宇文衍禅让给杨坚,隋杨侑禅让给李渊等等,无一能脱逃被杀噩运,所有的政权交替都在血光中完成。

隋恭帝杨侑禅位给唐高祖李渊,自知难逃一死,怆然发出“我何生于帝王家”之叹。

貌似忠厚敦实的李渊严格遵守前朝游戏规则,鸠杀了杨侑。

到了残唐五代,朱温屠唐,李渊的子孙一个个被人割喉放血,犹如杀鸡宰鹅,惨不堪言。

当然,朱温本人和他的子孙也难逃过历史怪圈,报应落在了子孙身上。

终止毒害前朝皇帝恶例的人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在一代雄主后周世宗柴荣死后,欺负后周寡妇孤儿,在陈桥驿自导自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兵变,夺了后周的天下、建立了北宋。

但赵匡胤对柴荣的后代非常宽容。

周世宗柴荣总共有七个儿子,其中越王柴宗谊、韩王柴宗諴和吴王柴宗诚早年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四子恭帝柴宗训禅位后降封为郑王,于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病逝。曹王柴熙让不知所终。纪王柴熙谨由北宋大将潘美收养。柴熙诲则后周开国上将军卢琰收养。

赵匡胤自己不但没有加害柴荣的儿子,还专门在太庙里立下誓碑,命令子孙为皇帝者,要优待前朝宗室之后裔,且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天必讨灭之。

从这一点来说,赵匡胤是极有帝王气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水浒传》里会塑造出持丹书铁劵的沧州横海郡好汉小旋风柴荣这么一号人物。

不过,宋太祖赵匡胤人虽好,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却不是个东西。

民间猜测,宋太宗赵光义就是在烛影斧声疑案中干掉了哥哥赵匡胤,登上帝位的。

赵光义哄骗无知群众,宣称哥哥是自然死亡,死前有交代,订有 “兄终弟及”的继承法则。

但是,他并没有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廷美,也没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只传给自己的儿子。

而赵廷美和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相继神秘死亡。

赵光义杀害南唐后主的手法也特别残忍,用的是毒药千机散。

李后主死时,四肢抽搐卷缩,最后缩成一个小圆球,痛苦万分。

传说,赵光义还强暴了李后主的小周后。

于是,百年之后,当“靖康之难”的大风暴卷来,人们都说这是一场报应。

赵光义的子孙基本被金国女真人一窝端掉,在北方黄龙府受惊蹂躏、折磨,生不如死。

当时,还有人说,金主吴乞买相貌与宋太祖出奇相似,金兵南下灭宋,是宋太祖转世讨债来了。

这也使得在临安立国的赵光义之后宋高宗赵构心动肉跳,坐立不安。

赵构没有儿子,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他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

朝臣们经过千辛万苦,找出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

这样,宋朝的国祚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这一脉当中。

奇怪的是,南宋被蒙元所亡,作为宋太祖赵匡胤这一脉的宋恭帝赵显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优待,没有陷入新旧王朝交替的恶性喋血中。

于是,有人说,这是由于赵匡胤当年优待柴荣子孙积下的厚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屠杀北宋王室成员的金帝国王室后裔,也被蒙兵大批屠杀,情形和北宋王室当年遭受的“靖康之难”差不多。

不过,最为诡谲的是,世间还有一个“元灭宋而终为宋所灭”的故事。

即宋恭帝在元朝生活得很好,还被元世祖忽必列招为驸马,将信伊斯兰教的阿尔斯兰汗的裔孙女罕禄鲁公主相许配。

宋恭帝和罕禄鲁公主婚后第二年生了长子普完。

尽管这样,宋恭帝为了消除忽必烈对自己的戒心,主动请求剃度为僧,永脱尘世。忽必烈应允,“赐钞百锭”,遣送他入吐蕃(今西藏)。

宋恭帝入藏后,居住于萨迦大寺(位于今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内),更名为合尊法师,号本波讲师。

不久,宋恭帝又与罕禄鲁公主奉诏迁居甘州山寺(今张掖大佛寺)。

甘州山寺原名迦叶寺,始建于西夏,又叫十字寺,俗称大佛寺。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贴尼别吉太后就是在大佛寺生下忽必烈的。

元廷佑七年(1320年),尚未登帝位的元明宗,时为周王的孛儿只斤和世剌巡行至宋恭帝居住的甘州山寺,恰逢公主夜间生了一个儿子。元明宗无子,得此消息,认为是世祖转世,当即收养此子,赐名妥欢贴睦尔。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元代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

明朝洪武间正和人余应(号虚庵)曾作《遗事歌》一首咏此事,云:“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诏令尚公主……”

此外,除诸如《宋稗类钞》(清初.潘永因编)等等明清稗史也都对此事有大致相近的记载外,《元史.顺帝纪》也载:“顺帝名妥欢贴睦尔,明宗之长子,母姓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斯兰之裔孙也。……及明帝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

《元史.虞集传》中也有提到:“明宗在日,素谓太子非其子,黜之江南。”

《续通鉴.元纪二十四》亦归录其文字,载“明宗在日,素谓太子非其子,黜之江南。”

话说,将儿子送元明宗抚养后,1323年,宋恭帝死于甘州(今甘肃张掖),时年54岁。

再说回元顺帝,元顺帝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36年,荒淫无度,可劲折腾,把元朝江山糟蹋得不成样子。

1368年8月,当明朝军队逼近北京,元顺帝主动弃城北逃,两年后(1370年)病死于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时年51岁。

明太祖认为此人识趣,能顺应天命,不拼死固守,遂谥号“顺帝”。

不过,说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儿子还多少让人难以置信,要说“元灭宋而终为宋所灭”,我们宁愿相信元朝是亡于高喊 “山河奄有神州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元末大起义。这其中,号称宋徽宗九世孙,称小明王、建国大宋的韩林儿所起作用最大。

更多文章

  • 元朝末年的高深玩家,白天黑夜朝里朝外都得心应手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标签:皇帝,元朝,末年,后宫,二战,元顺帝,朱由校,小说家,台湾清治时期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说起那些不务正业的皇帝,不免想起书画皇帝宋徽宗、诗歌皇帝南唐后主李煜,还有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但是和今天这位主角相比,他们只能算个“大师”玩家,而元顺帝才是真正的“王者”级玩家。那么他是有多能玩呢?让小编我一一道来。首先,不仅明朝末年的皇帝朱由校善于木匠之活

  • 朱棣的“生母不详”,那么元顺帝会不会是朱棣的亲生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元朝,宋恭帝,明朝

    朱元璋不会迷糊到这种程度,之所以闹这个传闻,还是跟,有关。在正史中,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皇后,这就意味着,朱棣和哥哥朱标乃是“同母弟”。但实际上,朱棣究竟是尊马皇后为“嫡母”,还是就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这件事情是很难搞清楚的,朱棣于1402年进入南京后,被当时的一些文人留下笔墨,指责他篡改历史,连血

  • 朱棣是元顺帝之子是真的吗?为何有人执意兴风作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皇位,朱允炆

    “朱棣是元顺帝之子”,这显然是一条可信度极低的传说,但偏偏就有人执意兴风作浪。这个说法在《蒙古黄金史略》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认为朱棣的亲生母亲是元顺帝之妃弘吉剌氏,这个妃子在被朱元璋收纳之前已经怀有身孕,这个荒谬的说法在民国时期已经被傅斯年、朱希祖、吴晗等学者证明是错误的,朱棣不可能是弘吉剌氏

  • 拥有鲁班情结的元顺帝:皇帝里的杰出木工设计师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元顺帝,鲁班,元朝,朱元璋,皇帝,明朝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木匠皇帝,大家自然会想到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殊不知,在其之前的元朝,有一位相同职业者比他还要厉害。由于其在木工和建筑方面才能过于杰出,从而被后人称为“鲁班天子”。他就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今天的人们来到售楼处看楼盘的时候,往往会被预售处摆放的精美沙盘和惟妙惟肖的建筑模型所吸引,惊

  • 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吗?他的出身为何总是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遗腹子,马皇后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残部北逃,元朝结束了对汉民近百年的统治历史。因为逃得太仓促,加上后宫太庞大,所以元顺帝留下了大量的后宫佳丽,结果“便宜了”朱元璋。这其中有个叫格呼勒德的弘吉剌美女,被送到朱元璋的面前。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

  • 据说元顺帝才是朱棣的亲生父亲,而不是朱元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棣,朱元璋,元顺帝,马皇后

    朱棣在黄袍加身后,大规模纂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没想到这一篡改,给历史留下了好多未解之谜,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朱棣的身世之谜。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使本来明明白白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在元朝末期,天下四处起义,两仗打完了,元朝的江山

  • 大元王朝的末世君王,“鲁班天子”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元朝,皇帝,元顺帝,忽必烈,朱元璋,小说家,大元王朝,鲁班天子,金庸笔下角色

    王朝兴衰更替,潮起潮落,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王朝的覆灭是逃不掉的铁律。当一个王朝从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时,它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狼狈与不堪,有遗憾,有悲哀,有不幸,而备受谴责的第一责任人都会是末世君王。但在所有的王朝亡国之君中,却有两个末世君王很是值得同情,一个是崇祯,一个就是元

  • 前有婶母、权臣当道,后有皇后乱朝,元顺帝步步为营却已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伯颜,皇帝,明宗,元顺帝,小说家,皇后乱朝

    元朝国祚98年,传5世11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36年。身为末代皇帝,元顺帝常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昏君,可从某种角度来说,用“昏君”来评价元顺帝这个人并不公允,从登基的那天起,他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势单力薄却能够在混沌的权位之争中,据守帝位36年纹丝不

  •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皇帝,元朝,明朝,谥号,元顺帝,朱元璋,忽必烈,元惠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北方游牧民族

    文|飞鱼说史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他继位后决定对南宋用兵,但鉴于之前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哥便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先进攻大理和吐蕃之地,然后对南宋形成三面合围之势。1252年,蒙哥命令忽必烈南征大理,仅用两年的时间,忽必烈就占领了大理,逼迫吐蕃称臣,对南宋的合围之势,遂成。明军的攻

  • 靠三次逃跑留名的元顺帝,“贪生怕死”却为元朝续命2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顺帝,伯颜,元朝,仁宗,皇帝,文帝,皇位,文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曾几何时韩信胯下受辱,虽然羞耻但是待到多年之后,风水轮流转之时,韩信还是一代骁勇,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折辱几分颜面,后人反倒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将帅之才。这是个人之间的审时度势,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就像元顺帝,因为他的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