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535 更新时间:2023/12/21 17:44:11

文|飞鱼说史

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

他继位后决定对南宋用兵,但鉴于之前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哥便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先进攻大理和吐蕃之地,然后对南宋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1252年,蒙哥命令忽必烈南征大理,仅用两年的时间,忽必烈就占领了大理,逼迫吐蕃称臣,对南宋的合围之势,遂成。

明军的攻城

1258年,蒙哥决定对南宋采取诸路大军合围的方式,对南宋发动全面攻击,而忽必烈是其中的一路大军,但这次战争并没有蒙哥想象的顺利,不仅遭遇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蒙哥亲自率领的大军也损伤惨重。

在之后蒙哥亲自上阵督战,但却被南宋的炮石击中,死于军中,而蒙哥这路大军自然撤退,不过忽必烈的那路大军却所向披靡,不过蒙哥死后,蒙古政权一时间没有了领导人,而忽必烈又听闻蒙古诸王打算立阿里不哥为大汗,便匆匆班师。

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皆先后称帝,两人混战5年左右,最终在1264年,忽必烈胜出,并且建都于燕京,改国号为大元,之后于1272年扩建燕京,改称为元大都。

这是元朝的开始,但是在还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忽必烈打下的江山就被败光了,在1368年,元大都被朱元璋的明军攻破,也标志着元朝的全国政权宣告结束。

蒙古大汗

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过这名字也太难读了,人们往往更习惯叫他的谥号,但为何他有2个谥号,他的谥号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这两个谥号又有什么区别呢?

此事我们还得从孛儿只斤撤出元大都说起。

孛儿只斤被迫逃离元大都。

孛儿只斤统治的元朝已经日薄西山了,此时民不聊生,各地的起义军四起,而其中又数朱元璋的红巾军势头最盛,后来朱元璋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辅助下,成功地兼并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等势力,一举扫平了江南。

在之后,朱元璋决定北伐进攻元朝,当然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孛儿只斤见到势头不妙,于是果断携带元朝大臣和士兵退出元大都,一路向西北逃窜,并且在西北地区建立起了北元的政权,继续与明朝对抗。

影视中的朱元璋

朱元璋占领了元大都后,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政权,此时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还有广阔的疆土依然掌握在蒙古人的手里,而其中孛儿只斤的势力最大,也是对明朝最具威胁的。

孛儿只斤建立北元政权之后,依然意图南下恢复大元的社稷,但是为时已晚,后来孛儿只斤病逝,北元政权再无任何翻身的可能,而孛儿只斤死后,蒙古人给他的庙号是元惠宗,那么元顺帝又是怎么来的呢?

是朱元璋给的。

朱元璋给予孛儿只斤元顺帝的尊号。

元惠宗死后,朱元璋感觉到很“悲伤”,尽管这只是装出来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还真让别人感觉到了自己的悲伤,为了“表彰”元惠宗果断撤出元大都的功劳,朱元璋就以“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尊其为元顺帝。

说到这,不少人就说了,朱元璋脑袋烧糊涂了吗,尊元惠宗为元顺帝,这不是对于敌对政权的褒扬吗,朱元璋这一步棋走的究竟是为何呢?

影视中的蒙古人

其实朱元璋这步棋走的很是精妙,虽然这一行为并不为一些大臣所认可,但朱元璋就是这样做了,而且这一决定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为朱元璋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尊元惠宗为元顺帝,不仅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政权,而且降低了蒙古人对于明朝的敌对心理。

朱元璋在攻破元大都之后,就改变了对蒙古人的态度,从之前的驱逐和打击,变为了争取和认可,也就是从这时期,朱元璋显示出了一个帝王的眼光和手段。

朱元璋给予元顺帝尊号的背后。

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没错,但他却有天生的帝王之能,而给予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元顺帝,就是朱元璋睿智的表现,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诱因呢?

影视中的朱元璋

首先,朱元璋意识到了矛盾的变化。他攻破了元大都之后,矛盾已经由明朝和元朝的对立转变为了朱元璋如何坐稳江山,而他的江山,北元政权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他要积极正确北方蒙古人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彻底地从内部瓦解北元政权。

其次,朱元璋看到了元顺帝依然有军事实力。元顺帝从元大都撤退是主动撤走的,而是带着整套领导班子和军民走的,并不是被朱元璋打的无还手之力后逃跑的,这也就是说元顺帝手里依然握有军事力量,并且这力量让朱元璋很是忌惮。

最后,朱元璋想要争取蒙古人的支持。坚固的城堡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而这也是朱元璋要考虑的,他给予元顺帝尊号,意味着朱元璋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政权,肯定了元顺帝的合法性,当然也是肯定了蒙古人在中原的合法地位,这对于蒙古人的归附那是很有帮助的。

影视中蒙古政权的首领

也就是说,朱元璋尊孛儿只斤为元顺帝,并不是一件未经深思熟虑的临时性的决定,也并不是被孛儿只斤男人的魅力所吸引,而是想以简单的事情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说,朱元璋虽出身草根,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具有权谋的皇帝。

结束语: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其实这两个都是他的谥号,只不过一个是蒙古人给的,一个是朱元璋给的,这既不是褒扬他的功绩,也不是贬低他的实力。

不过从朱元璋对于元顺帝的态度,我们也能看出,朱元璋对于蒙古人的争取,其实还是很用心思的,而后来朱元璋也采取了更多切实可行的争取蒙古人的政策,这不仅瓦解了北元的政权,也降低了蒙古人的反抗心理,当然也稳固了明朝的江山。

对此,飞鱼只能说,朱元璋的做法,高,真高,实在是高!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元史》、《明实录》、《明史》、《北虏始末志》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靠三次逃跑留名的元顺帝,“贪生怕死”却为元朝续命2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顺帝,伯颜,元朝,仁宗,皇帝,文帝,皇位,文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曾几何时韩信胯下受辱,虽然羞耻但是待到多年之后,风水轮流转之时,韩信还是一代骁勇,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折辱几分颜面,后人反倒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将帅之才。这是个人之间的审时度势,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就像元顺帝,因为他的审时

  • 除忽必烈和元顺帝外,元朝其他皇帝相亲相杀,过程惨烈,来去匆匆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元顺帝,忽必烈,皇帝,元朝,帖木儿

    元史并不是蒙古史。元史只是蒙古史的一部分,指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为结束的本土中国史。即以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为止,元朝的时间长度只有97年。让人吃惊的是,这97年时间里,有24年属于忽必烈的统治时间;有36年属于元顺帝的统治时间,在剩

  • 元顺帝是什么身份?他与元明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明宗,元顺帝,宋恭帝,元朝,帖木儿,文宗,元明宗,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在位前期重用贤相脱脱,勤于政务,使得元朝局势一度好转。但他在位后期听信谗言,杀害脱脱,不理政务,使得元朝走向灭亡。有人认为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并非元明宗之子,那这是真的吗一,顺帝早年天历元年(1329年),元文宗采纳右丞相燕帖木儿的意见,让位给其兄元明宗。元明宗即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元王朝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悲情帝王,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顺帝,元朝,伯颜,忽必烈,朱元璋,王朝

    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按干支纪年来算,是癸酉年。这一年,隔海相望的日本,豪门旺族北条氏覆灭,镰仓幕府时代宣告终结。大洋彼岸的英国,苏格兰和英格兰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世界风云变幻,元朝也没闲着。从1308年元武宗海山登基,到1333年元朝顺帝即位,二十五年时间,元朝居然连换八位皇帝,内乱频繁,

  • 元顺帝想留宿大皇后处,却被拒绝,得知真相后,对大皇后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元顺帝,伯颜,皇后,帖木儿,忽都,奇氏

    一日深夜,元顺帝处理完工作,想到好久都没有去大皇后那里过夜了,就对宫人说道:“去告诉皇后,我今晚去她那里过夜。”谁料,不一会儿宫人回来禀告:“皇后不让你过去!”这让元顺帝很愤怒,然而皇后一番话却让他顿生敬意……对一个女人而言,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宠,被君王翻牌,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为何元顺帝的这位正宫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大发雷霆,朱元璋却暗暗点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皇帝,明朝,小说家

    历史上真正的布衣皇帝只有两个,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刘邦的出身其实还要高一些,好歹他还曾当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也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的话,朱元璋的出身就很低了,要过饭当过和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朱元璋从乞丐变成皇帝,除了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拼搏之外,还因为手

  • 明朝战争:明朝北伐大业即将告终,元顺帝奔袭逃亡上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元顺帝,徐达,元朝,朱元璋,明王朝,明朝

    公元1368年,对于朱元璋而言是具有空前意义的一年。扫山东、平河南、夺潼关,徐达所带领的北伐大军大有荡平华北的态势。而北伐的作战方案也是侵夺山东之地,威逼河南之地,扼守潼关重地,进而将元大都扼杀在摇篮之中。当徐达带领大军一步步的完成了以上的作战计划之后,远在应天的朱元璋奔赴汴梁之地,他不仅对于眼前硕

  • 被朱元璋赶走的元顺帝,到底做了些什么?而被称为鲁班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皇帝,明朝,元朝,元顺帝,朱元璋,小说家,鲁班天子,天子守国门

    一个好的皇帝,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木匠,可一个好的木匠,却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皇帝。说起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什么荒淫无道,贪恋女色,亡国之君,所有不好的,都可以往他头上扣,难道你亡国了,还要歌颂你吗?其实,这亡国之君元顺帝,真不是一无是处,他还有一个名称:鲁班天子。这名字听起来,要比明朝那位木匠皇帝高

  • 徐达攻克元大都故意放走元顺帝,常遇春很生气,朱元璋却大加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陈友谅,郭子兴

    常言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对于这点,种地的百姓知晓,而古代高高在上的帝王更深谙其理,毕竟在权力面前,哪能容得半分同情和想当然?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就对越王勾践想当然了,结果不仅被勾践翻了盘,而且小命也交代在了他的手上。相比较夫差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就做得比较干脆,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后,直接眼睛也不

  • 据蒙古史料记载,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是真的吗?朱棣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遗腹子,马皇后,朱允炆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残部北逃,元朝结束了对汉民近百年的统治历史。因为逃得太仓促,加上后宫太庞大,所以元顺帝留下了大量的后宫佳丽,结果“便宜了”朱元璋。这其中有个叫格呼勒德的弘吉剌美女,被送到朱元璋的面前。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