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吗?他的出身为何总是遭到质疑?

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吗?他的出身为何总是遭到质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470 更新时间:2024/2/11 4:50:26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残部北逃,元朝结束了对汉民近百年的统治历史。

因为逃得太仓促,加上后宫太庞大,所以元顺帝留下了大量的后宫佳丽,结果“便宜了”朱元璋

这其中有个叫格呼勒德的弘吉剌美女,被送到朱元璋的面前。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妻子都出身于弘吉剌部。

不过,眼前的这位美女让朱皇帝有点犯难,她长得确实很诱人,可更夺人眼球的是她那气球般鼓起的肚皮。当然,那不是啤酒肚,而是孕育了一条新生命。

原来,格呼勒德已怀孕七个月。朱元璋发扬博爱的精神,将格呼勒德收入后宫,三个月后美女生下一子。

这个故事当然不会出现在《明史》上,但也绝不是民间版本,而是萨囊·彻辰的历史著作《蒙古源流》:

“先是,蒙古托兖特穆尔乌哈噶图汗岁次戊申,汉人朱葛诺延年二十五岁,袭取大都城,即汗位,称为大明朱洪武汗。其乌哈噶呼图汗之第三福晋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女,名格呼勒德哈屯,怀孕七月,洪武汗纳之。越三月,是岁戊申生一男。”

“乌哈噶呼图汗”就是元顺帝,“朱葛诺”即朱元璋,至于生下的这个孩子嘛,他被“加塞”排进了朱元璋的儿子们中间,并冒认马皇后为母,取名朱棣

清人的《广阳杂记》还惊呼:“难怪人们都说明成祖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旧宫中人都传说,明宫中暗藏着一个祭庙,明朝的皇帝世世代代偷偷摸摸祭祀。牌位肯定是元顺帝和格呼勒德的呀,我以前还不信,如今……”

对《广阳杂记》我们尽可一笑了之,可《蒙古源流》绝不是地摊货,而是学术价值极高的严肃史料。如果真的如它所记载,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汉人政权大明王朝,原来早就孛儿只斤氏李代桃僵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俩字——扯淡!

证据之一:朱棣出生的时间对不上

朱棣出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大都被攻破是洪武元年(1368)的事,那时候朱棣已经8岁了。

证据之二:朱元璋没那么“大公无私”

弘吉剌美女被送给朱元璋是已经怀孕七个月,傻子都知道那是谁的种。朱元璋有可能认他为皇子吗?就算老朱博爱,那也不能封他为燕王,还用他来对付“生父”元顺帝吧?

证据之三:美女们被俘的时间对不上

按《明史》记载,元顺帝逃跑的时候很从容,带走了所有的后宫及皇子。不过,后来确实发生了大批后宫佳丽被明军俘虏的事,只是那是发生在洪武三年(1370)的第一次北伐中。那一年,10岁的朱棣已经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

证据之四:弘吉拉美女的身份存疑

按《蒙古源流》记载,这位弘吉拉美女叫格呼勒德,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可我们查史料就会发现,元顺帝的三任皇后中,只有第二任皇后是弘吉剌氏,名叫伯颜忽都,在明军攻破大都前三年就去世了。

查继佐的《罪惟录》倒是记载了朱元璋有位弘吉剌氏妃嫔,不过她进宫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那年朱棣32岁,正追随傅友德在草原上追着蒙古人猛砍。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驾崩后,这位弘吉剌氏以“朝天女”身份,给朱元璋当了殉葬品。

证据之五:祭祀元顺帝更是无稽之谈

皇宫是最私密的地方,也是最公开的地方,因为皇家的生活都是通过官僚机构来帮着打理的,想藏住秘密太难了。

比如祭祀,古人的祭祀极其复杂,其程序如果不是太常寺的专家帮忙,谁也搞不清楚,也记不住那些繁琐的细节。偷摸祭祀二百多年,且不被外人所知,可能吗?

从以上疑点来看,假如真的有弘吉拉美女“夹带私货”进宫,那也一定不是朱棣。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皇子呢?

我查了一下,朱元璋有五个儿子出生的时间存在嫌疑:八子朱权1369年,九子朱杞1369年,十子朱檀1370年,十一子朱椿1371年,十二子朱柏1371年。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出生于1368年,只有朱檀出生于1370年。除了一岁早夭的朱杞,其余几个儿子都明确记载了生母,跟弘吉剌氏没半毛钱关系。

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谁,这是史学家争论了很久的话题,除了元顺帝妃嫔弘吉剌氏的说法外,还有碽妃之说,甚至碽妃是谁,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李淑妃,一说是高丽女子。

学术界的主流定论是,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皇后,其它的说法都站不住脚。不过,我们忍不住会追问一句,既然能下结论,为何关于朱棣的出身问题会成为热点?《蒙古源流》又为何提出“遗腹子”之说呢?

其实不难理解,这都源于朱棣的“得位不正”,和蒙古人的“阿Q精神”。

历史上有个共性,但凡名誉不佳的皇帝,总是会在血统问题,或者道德问题上出现一些真假难辨的故事。比如,秦始皇、乾隆、宋太宗等等。

这些所谓的传言,基本上起源于民间野史,经不起推敲,它无非是用舆论抹黑的方式来表达民众的立场。

比如朱棣,他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皇位,还对建文帝一朝的忠臣们采取了极其残忍的杀戮。那些受迫害士族集团,最擅长用笔来战斗,朱棣除非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干净,否则他一定会成为如椽巨笔下的小丑!

更多文章

  • 据说元顺帝才是朱棣的亲生父亲,而不是朱元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棣,朱元璋,元顺帝,马皇后

    朱棣在黄袍加身后,大规模纂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没想到这一篡改,给历史留下了好多未解之谜,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朱棣的身世之谜。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使本来明明白白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在元朝末期,天下四处起义,两仗打完了,元朝的江山

  • 大元王朝的末世君王,“鲁班天子”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元朝,皇帝,元顺帝,忽必烈,朱元璋,小说家,大元王朝,鲁班天子,金庸笔下角色

    王朝兴衰更替,潮起潮落,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王朝的覆灭是逃不掉的铁律。当一个王朝从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时,它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狼狈与不堪,有遗憾,有悲哀,有不幸,而备受谴责的第一责任人都会是末世君王。但在所有的王朝亡国之君中,却有两个末世君王很是值得同情,一个是崇祯,一个就是元

  • 前有婶母、权臣当道,后有皇后乱朝,元顺帝步步为营却已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伯颜,皇帝,明宗,元顺帝,小说家,皇后乱朝

    元朝国祚98年,传5世11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36年。身为末代皇帝,元顺帝常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昏君,可从某种角度来说,用“昏君”来评价元顺帝这个人并不公允,从登基的那天起,他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势单力薄却能够在混沌的权位之争中,据守帝位36年纹丝不

  •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皇帝,元朝,明朝,谥号,元顺帝,朱元璋,忽必烈,元惠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北方游牧民族

    文|飞鱼说史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他继位后决定对南宋用兵,但鉴于之前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哥便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先进攻大理和吐蕃之地,然后对南宋形成三面合围之势。1252年,蒙哥命令忽必烈南征大理,仅用两年的时间,忽必烈就占领了大理,逼迫吐蕃称臣,对南宋的合围之势,遂成。明军的攻

  • 靠三次逃跑留名的元顺帝,“贪生怕死”却为元朝续命2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顺帝,伯颜,元朝,仁宗,皇帝,文帝,皇位,文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曾几何时韩信胯下受辱,虽然羞耻但是待到多年之后,风水轮流转之时,韩信还是一代骁勇,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折辱几分颜面,后人反倒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将帅之才。这是个人之间的审时度势,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就像元顺帝,因为他的审时

  • 除忽必烈和元顺帝外,元朝其他皇帝相亲相杀,过程惨烈,来去匆匆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元顺帝,忽必烈,皇帝,元朝,帖木儿

    元史并不是蒙古史。元史只是蒙古史的一部分,指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为结束的本土中国史。即以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为止,元朝的时间长度只有97年。让人吃惊的是,这97年时间里,有24年属于忽必烈的统治时间;有36年属于元顺帝的统治时间,在剩

  • 元顺帝是什么身份?他与元明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明宗,元顺帝,宋恭帝,元朝,帖木儿,文宗,元明宗,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在位前期重用贤相脱脱,勤于政务,使得元朝局势一度好转。但他在位后期听信谗言,杀害脱脱,不理政务,使得元朝走向灭亡。有人认为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并非元明宗之子,那这是真的吗一,顺帝早年天历元年(1329年),元文宗采纳右丞相燕帖木儿的意见,让位给其兄元明宗。元明宗即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元王朝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悲情帝王,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顺帝,元朝,伯颜,忽必烈,朱元璋,王朝

    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按干支纪年来算,是癸酉年。这一年,隔海相望的日本,豪门旺族北条氏覆灭,镰仓幕府时代宣告终结。大洋彼岸的英国,苏格兰和英格兰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世界风云变幻,元朝也没闲着。从1308年元武宗海山登基,到1333年元朝顺帝即位,二十五年时间,元朝居然连换八位皇帝,内乱频繁,

  • 元顺帝想留宿大皇后处,却被拒绝,得知真相后,对大皇后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元顺帝,伯颜,皇后,帖木儿,忽都,奇氏

    一日深夜,元顺帝处理完工作,想到好久都没有去大皇后那里过夜了,就对宫人说道:“去告诉皇后,我今晚去她那里过夜。”谁料,不一会儿宫人回来禀告:“皇后不让你过去!”这让元顺帝很愤怒,然而皇后一番话却让他顿生敬意……对一个女人而言,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宠,被君王翻牌,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为何元顺帝的这位正宫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大发雷霆,朱元璋却暗暗点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皇帝,明朝,小说家

    历史上真正的布衣皇帝只有两个,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刘邦的出身其实还要高一些,好歹他还曾当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也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的话,朱元璋的出身就很低了,要过饭当过和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朱元璋从乞丐变成皇帝,除了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拼搏之外,还因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