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拥有鲁班情结的元顺帝:皇帝里的杰出木工设计师

拥有鲁班情结的元顺帝:皇帝里的杰出木工设计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640 更新时间:2023/12/23 3:18:50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木匠皇帝,大家自然会想到明朝天皇帝朱由校。殊不知,在其之前的元朝,有一位相同职业者比他还要厉害。由于其在木工和建筑方面才能过于杰出,从而被后人称为“鲁班天子”。他就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

今天的人们来到售楼处看楼盘的时候,往往会被预售处摆放的精美沙盘和惟妙惟肖的建筑模型所吸引,惊叹之余不免对现代建筑设计师的心灵手巧心生羡意。其实,早在七百年前的元朝,元顺帝就有能力把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成精美的建筑模型。元顺帝设计制作的建筑模型不仅好看,而且非常科学。由于是严格按比例制作的,用来直接指导施工,其性效比更为突出。用按比例制作的立体模型来指导施工,远远比抽象的、平面的图纸要科学,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难掩其优越性。

说元顺帝是个天才的木工设计师,是因为凡是他喜欢的宦官在宫外建宅院时,一般他都要亲自动手设计出屋宅的模型。而且,模型并非后来明清宫廷建筑师用夹纸板制作的立体“烫样”,而是按比例缩小的真材实料的模型,其中有的还嵌黄金珠宝点缀。据史料记载,元顺帝常常自画屋样,自削木构,制作模型宫房皆高尺余,栋梁楹榱宛转如真,然后把模型交付匠人,嘱咐照此构建。为此,当时京中就有人戏称其为“鲁班天子”。更为难得的是元顺帝在“艺术”创造方面很谦虚,时常向人征询问对自己“作品”的意见。如有人指出了错误和瑕疵,他认为说的有理,就会立即动手毁掉重建。

据《元史》记载,元顺帝曾亲自造过龙船和宫漏(报时装置),而相当成功。比如,元顺帝自己设计制作的宫漏高约六、七尺,长度是高度的一半。各种漏壶都隐藏在一个特制的木柜中,柜子上还设置有三圣殿。据说,柜腰一侧立有一位身姿绰约的玉女,手捧着时刻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时浮出水面。另外一侧立有两位身着金甲的神人,一位悬挂着钲,另一位悬挂着钟,两位神人夜间就能够按照更点准时击钲鸣钟,没有半点差错。当钟钲齐鸣时,柜上的狮凤便翩翩起舞。木柜的两侧,有六位日月宫飞仙立于宫前,每当子午时至,飞仙就会双双前行,飞渡仙桥,到达三圣殿。由于文献记载的比较含糊,不是十分准确,今天的人们对元顺帝制造的这个宫漏其构造很有一个非常明晰的了解。但元顺帝设计制作的宫漏增添了各种自动报时装置,显得精巧绝伦,则是不争的事实。

公元1354年,元顺帝决定在内苑建造龙船。他亲自设计图纸,命令内宫供奉少监塔恩不花监工。这条龙船首尾长120尺,宽20尺,设计有瓦廉棚、暖阁、殿楼等,龙身和殿宇均用五彩金妆。船需要水手24人同时操作。龙船行走时,它的龙首、眼、口、爪、尾都能动弹,仿佛是真龙在水上嬉戏,奇妙无比。元顺帝常乘此船,游戏于从后宫至前宫山下的海子内。他曾不无骄傲地对妃嫔们说道:“即使隋炀帝再生,也设计不出来这样的作品。”其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当然,由于兴趣爱好与职业的严重错位,使元顺帝在治国理政方面泛善可陈。在他执政的后期,当他醉心于制作、心系歌舞、求仙访道的时,农民起义的烽火早已燃遍大江南北。在群雄争霸中,朱元璋脱颖而出,先后剪灭割据势力,于1367年分兵三路,进军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当朱元璋的军队占领通州后,元顺帝早已心如死灰,只想避兵北行,根本不想与朱元璋的军队决一死战,仓皇率领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公元1368年,明大将常遇春李文忠又率军直捣上都,元顺帝再次北逃。至此,元顺帝为自己的不务正业,荒怠国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面对祖先金戈铁马创下江山的沦陷,元顺帝除了泪流满面外,感到无能为力。从此便郁郁寡欢,一年以后便病死于漠北。

标签: 元顺帝鲁班元朝朱元璋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遗腹子吗?他的出身为何总是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遗腹子,马皇后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残部北逃,元朝结束了对汉民近百年的统治历史。因为逃得太仓促,加上后宫太庞大,所以元顺帝留下了大量的后宫佳丽,结果“便宜了”朱元璋。这其中有个叫格呼勒德的弘吉剌美女,被送到朱元璋的面前。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

  • 据说元顺帝才是朱棣的亲生父亲,而不是朱元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棣,朱元璋,元顺帝,马皇后

    朱棣在黄袍加身后,大规模纂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据,没想到这一篡改,给历史留下了好多未解之谜,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朱棣的身世之谜。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使本来明明白白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在元朝末期,天下四处起义,两仗打完了,元朝的江山

  • 大元王朝的末世君王,“鲁班天子”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元朝,皇帝,元顺帝,忽必烈,朱元璋,小说家,大元王朝,鲁班天子,金庸笔下角色

    王朝兴衰更替,潮起潮落,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王朝的覆灭是逃不掉的铁律。当一个王朝从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时,它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狼狈与不堪,有遗憾,有悲哀,有不幸,而备受谴责的第一责任人都会是末世君王。但在所有的王朝亡国之君中,却有两个末世君王很是值得同情,一个是崇祯,一个就是元

  • 前有婶母、权臣当道,后有皇后乱朝,元顺帝步步为营却已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伯颜,皇帝,明宗,元顺帝,小说家,皇后乱朝

    元朝国祚98年,传5世11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36年。身为末代皇帝,元顺帝常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昏君,可从某种角度来说,用“昏君”来评价元顺帝这个人并不公允,从登基的那天起,他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势单力薄却能够在混沌的权位之争中,据守帝位36年纹丝不

  •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为何有2个谥号,他究竟是元惠宗还是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皇帝,元朝,明朝,谥号,元顺帝,朱元璋,忽必烈,元惠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北方游牧民族

    文|飞鱼说史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他继位后决定对南宋用兵,但鉴于之前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哥便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先进攻大理和吐蕃之地,然后对南宋形成三面合围之势。1252年,蒙哥命令忽必烈南征大理,仅用两年的时间,忽必烈就占领了大理,逼迫吐蕃称臣,对南宋的合围之势,遂成。明军的攻

  • 靠三次逃跑留名的元顺帝,“贪生怕死”却为元朝续命2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元顺帝,伯颜,元朝,仁宗,皇帝,文帝,皇位,文宗,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曾几何时韩信胯下受辱,虽然羞耻但是待到多年之后,风水轮流转之时,韩信还是一代骁勇,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折辱几分颜面,后人反倒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将帅之才。这是个人之间的审时度势,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就像元顺帝,因为他的审时

  • 除忽必烈和元顺帝外,元朝其他皇帝相亲相杀,过程惨烈,来去匆匆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元顺帝,忽必烈,皇帝,元朝,帖木儿

    元史并不是蒙古史。元史只是蒙古史的一部分,指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为结束的本土中国史。即以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为止,元朝的时间长度只有97年。让人吃惊的是,这97年时间里,有24年属于忽必烈的统治时间;有36年属于元顺帝的统治时间,在剩

  • 元顺帝是什么身份?他与元明宗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明宗,元顺帝,宋恭帝,元朝,帖木儿,文宗,元明宗,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在位前期重用贤相脱脱,勤于政务,使得元朝局势一度好转。但他在位后期听信谗言,杀害脱脱,不理政务,使得元朝走向灭亡。有人认为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并非元明宗之子,那这是真的吗一,顺帝早年天历元年(1329年),元文宗采纳右丞相燕帖木儿的意见,让位给其兄元明宗。元明宗即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元王朝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悲情帝王,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顺帝,元朝,伯颜,忽必烈,朱元璋,王朝

    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按干支纪年来算,是癸酉年。这一年,隔海相望的日本,豪门旺族北条氏覆灭,镰仓幕府时代宣告终结。大洋彼岸的英国,苏格兰和英格兰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世界风云变幻,元朝也没闲着。从1308年元武宗海山登基,到1333年元朝顺帝即位,二十五年时间,元朝居然连换八位皇帝,内乱频繁,

  • 元顺帝想留宿大皇后处,却被拒绝,得知真相后,对大皇后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元顺帝,伯颜,皇后,帖木儿,忽都,奇氏

    一日深夜,元顺帝处理完工作,想到好久都没有去大皇后那里过夜了,就对宫人说道:“去告诉皇后,我今晚去她那里过夜。”谁料,不一会儿宫人回来禀告:“皇后不让你过去!”这让元顺帝很愤怒,然而皇后一番话却让他顿生敬意……对一个女人而言,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宠,被君王翻牌,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为何元顺帝的这位正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