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取法魏碑,写下这篇精绝的楷书!

赵孟頫取法魏碑,写下这篇精绝的楷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小教程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4/15 14:53:24

赵孟頫《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纸本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以之为底本的石刻位于苏州玄妙观正山门内。该书法作品的文章由宋末元初文人牟巘撰写,记载了苏州玄妙观重新修缮殿门一事。

作为赵孟頫代表作品,汲取了魏碑笔法,方圆并行,遒劲开张,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笔面间偶露行草笔致。明代李日华认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有太和(李邕)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徐浩)之重,而无其一钝;不用平原(颜真卿)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也。”

赵孟頫《三门记》高清大图

3M大图加载较慢,请耐心等候

全文

天地阖辟,运乎鸿枢,而乾坤为之户;日月出入,经乎黄道,而卯酉为之门。是故建设琳宫,摹宪玄象,外则周垣之联属,灵星之横陈;内则重闼之划开,阊阖之仿佛。非崇严无以备制度,非巨丽无以竦视瞻。惟是勾吴之邦,玄妙之观,赐额改矣,广殿新矣,而三门甚陋。万目所观,辟之于人,神观不足,一身之内,强弱弗侔,非欠欤?观之徒严焕文深念前功,是图是究。

时则有夫人胡氏妙能,捐其簪珥,给其资用。爰壬辰之纪,岁亟先甲以庀徒。曾几何时,悉更其旧。翚飞丹栱,檐牙高矗于层霄;兽啮铜环,铺首辉煌于朝日。大庭中敞,峻殿周罗,可以树羽节,可以容鸾驭;可以陟三成之坛,可以通九关之奏;可以鸣千石之虡,受百灵之朝。气象伟然,始与殿称矣。

于是吴兴赵孟頫复求记于陵阳牟巘。土木云乎哉,言语云乎哉。惟帝降衷,惟皇建极,因人心固有,与天下为公,初无侧颇,无充塞然。或者舍近而求诸远,既昧厥元;欲入而闭之门,复迷所向。孰与抽关钥,何异擿埴索涂。是未知玄之又玄,户之不户也。

夫始乎冲漠者,造化之枢纽;极乎高明者,中庸之阃奥。盖所谓会归之极,所谓众妙之门。庸作铭诗,具刊乐石,其词曰:

天之牗民,道若大路。未有出入,不由于户。而彼昧者,他岐是骛。如面墙壁,惟弗瞩故。脱扃剖鐍,孰发真悟。乃崇珍馆,乃延飙驭。閈闳洞启,端倪呈露。四达民迷,有赫临顾。咨尔羽䙱,壹尔志虑。阴阖阳辟,恪守常度。

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吴兴赵孟頫书并篆额

赵孟頫《三门记》赏析

李日华:天下赵碑第一也

一、笔法

此书显露出来的赵字用笔风格,与《妙严寺记》《胆巴碑》等如出一辙。

赵字的用笔,一方面恪守中锋、顺势的原则,一方面又杂糅行书的笔法,从而形成了或藏锋痕迹含蓄,或露锋意味明朗的风格。既不同于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工整、严谨,也不同于唐楷的法度森严与精雕细琢。 从单个字的处理来看,线与线之间的顾盼承接,空间与空间的虚实对比,无不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如涓涓细流永无休止之势,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线条娴熟的驾驭能力,如“臣”字,其中虽少一笔,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势的处理上一笔到底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律动。

二、结体

此书结字方正,左右、上下之间的呼应紧密,字形大小因其自然而由之,布白在匀称之中却又能够表现虚实之间的和谐相处。 [7] 有些字分别添加、减省笔画,或者变形书写。添加笔画的有“鸿、建、象、氏、民、旧、陟、土”等字。如“旧”字应当是王羲之王献之该字写法的杂糅与合成,字形取势则模仿了李邕的写法,即将字底“臼”字作“旧”形,藏在右下角落里。减省笔画的有“摹、念、矗、曾、飙、层、度、远、罗、宪、严”等字,有些是合理运用异体字,有些则为其独创。笔画变位或变形书写的有“悉、旧、几、受、化”等字,大多是唐楷已有之。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更多文章

  • 艺术人物 | 赵孟頫:全才的隐痛

    历史解密编辑:得艺ARTPLUS标签:赵孟頫,董其昌,傅山,书法,黄公望,赵子昂

    赵孟頫 兰亭十三跋(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高岛菊次郎氏寄赠很多时候,看见的是光环,看不见的才是自己。成长中的有些痛,只能自个兜。擅画工书、懂经济、通佛志、嗜篆刻、明音律、冠文章、善鉴定的全才赵孟頫,就用一生展示了生而为人的某种悲欣交集。赵孟頫,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

  • 赵孟頫晚年作品《蜀山图歌》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蜀山图歌,舍人,蓬莱

    《蜀山图歌》书迹显系赵孟頫晚年书写,它字形修长,笔划舒美,气势挺拔,似飘飘然具凌云势态。赵孟頫60 岁以后书法已达精美程度,遒劲、丰秀、飘逸,雅正,尤具苍劲雄放之风,这是为过去不曾企及的。本篇拓本笔法方圆并用,体貌圆润健朗,苍劲奔放,纵逸中自欹侧,激越中有徐缓,总见点划多变,跌宕多致,整体雍容平和而

  • 赵孟頫行书集字《宋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草书,王羲之,颜平原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

  •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书画,钟繇,住持,书法作品

    写完这幅书法, 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去世前的书法名帖, 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住持祖瑛和尚。 赵氏特书此疏。 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 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 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

  • 元 赵孟頫 | 高清《右军四事帖》荐赏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赵孟頫,右军四事帖,章草,王羲之,行书

    作品:王羲之轶事帖(行书)作者:赵孟頫朝代:元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尺寸:帖芯24.4×117cm全卷含题跋26.5×851.2cm材质:纸本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

  • 赵孟頫酒后佳作,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王世贞,董其昌,王羲之,陈继儒

    提起赵孟頫,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下笔神韵直逼王羲之,二王笔法在赵孟頫笔下简直熟透了!熟只是一方面,赵孟頫对于二王笔法的汲取才是关键所在。我们很需要一件生动细腻的高清作品,去观摩赵孟頫笔法的细节。首推《太湖石赞》,作为赵孟頫酒后佳作,兴之所至,笔下全是自家功夫。尤其此帖墨色微淡,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赵氏笔法

  • 赵孟頫74字小行书,妥妥的美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行书,设色,传世,通篇

    《万松金阙图》,绢本青绿设色画,南宋画家赵伯骕创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的出现,成为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的重要标志。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南宋赵伯骕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元代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对于高祖父的传世之作,赵孟頫见到后,自然颇为欣喜,也十分

  • 赵孟頫:只要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它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千字文,书家

    据说,智永和尚写过《真草千字文》八百本,赵孟頫不像老和尚那么悠闲,但也写过百来本。千字文是古代认字范本,也很考验书家的功力,因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只给书家一次机会。因此自从千字文诞生以来,书家们都想拿千字文挑战自己,就像登山家如果不冲击一下珠峰,就不好意思说自己登山一样。严格说起来,赵孟頫这篇《真草千

  • 赵孟頫的书法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王羲之,小楷,行书

    在湖州那所深宅大院里,赵孟頫从5岁就开始了对书艺的练习。每日习《千字文》,每天要写足500字,达一万字,十数年几乎从不停歇。但这样的训练只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而已,书艺自成一家,还要等到他遇见“二王”的法帖以后。赵孟頫行书《趵突泉诗》局部在吴兴隐逸的时候,好友牟应龙的父亲、前朝高官牟巘对他的提携,让他

  • 赵孟頫巅峰时期行楷书,老辣弥坚!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隶书,赵孟頫,行草书,行楷书,书法作品

    赵孟頫五十七岁书行楷书法《淮云通上人化缘序》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