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M.US】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傅少森诗歌

【3M.US】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傅少森诗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经典诗书画 访问量:3508 更新时间:2023/12/25 13:52:26

3M(相遇—相携—相传)

(3M主要编辑及发布IP地址:中国香港、上海、湖北、江苏、江西以及美国、奥地利、新加披等地)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

文/傅少森

85、刘福通

出生巨富性豪爽,聪明过人雄心壮。

国仇家恨谋造反,灭元统治大志敞。

揭竿而起白莲教,起誓天地组织忙。

消息走漏遭围捕,侥幸逃脱烽火扬。

元末农民大起义,取州克城屡胜仗。

红巾军达数十万,迎韩立为小明王。

三路北伐如破竹,攻城略地势难挡。

骄傲自满连失利,盛极而衰困汴梁。

坚守安丰艰难度,遭遇突袭命险丧。

盖世英雄运不济,风云不测沉江亡。

注:1)刘福通(1321-1366),元末红巾军领袖。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1351年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后举兵占颍州,连克多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2)迎接韩林儿至亳州,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3)连续转战各地,后被元军围困在汴梁,败退坚守安丰;1363年遭张士诚部围攻,被朱元璋救出,安置于滁州;两年后被朱元璋部将沉溺瓜洲江中亡。

作者简介:傅少森,安徽合肥人,长期从事高等教育,高级职称,著述数部。业绩与作品多有获奖及入编典籍。

3M包含两层含义:一、是3MING(三名)的缩写即名师名家名人坛的简称;二、是相遇、相携、相传(文艺平台口号)英文的缩写。本平台标识的【3M.US】是中美华人联合编辑并在美国发布的特色专栏!

(世界各地文友作品链接)排名不分先后

【3M.US】

荣誉主编:吴洪滨(维也纳)、何达权(美国)、张立萍(美国)

联合主编:大贺、思乡(美国)、彼岸流年(美国)

栏目编委主任:吴洪滨(维也纳)、谢宁(中国香港)、张浩岚、禅心

首席顾问:胡金全

更多文章

  • 【国际联合报】香港分社|| 傅少森诗《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傅少森,香港分社,朱元璋,红巾军,编委会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文/傅少森出生巨富性豪爽,聪明过人雄心壮。国仇家恨谋造反,灭元统治大志敞。揭竿而起白莲教,起誓天地组织忙。消息走漏遭围捕,侥幸逃脱烽火扬。元末农民大起义,取州克城屡胜仗。红巾军达数十万,迎韩立为小明王。三路北伐如破竹,攻城略地势难挡。骄傲自满连失利,盛极而衰困汴梁。坚守安

  • 龙凤政权始终在刘福通控制下,小明王之死或为朱元璋授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刘福通,朱元璋,红巾军,元朝,元军,韩林儿

    红巾军和其所建立的龙凤政权中,少不更事的韩林儿始终就是一个傀儡角色,不管是刘福通还是朱元璋都是如此,自然不可能真正实际控制军队,实际上,龙凤政权的军权在刘福通的控制下。下面我们就详细说一下:红巾军与龙凤政权1、“明王”韩山童领导下的红巾军韩山童是红巾军的早期倡导人和组织者。韩山童的祖先原是栾城人,他

  • 元顺帝总结:我们最大失误,就是以为朱元璋的战力等于二流刘福通

    历史解密编辑:林珂谈科技标签:朱元璋,刘福通,元顺帝,红巾军,徐达,元军

    在清朝领班军机大臣张廷玉以及史学家万斯同共同编写的《明史》中,他们指出,元顺帝之所以在元末战场遭遇那么大的军事灾难,很大程度就是低估了朱元璋的战斗力,认为他们远不如刘福通的红巾军,只能与张士诚相比。事实上,不仅蒙古人这么认为,陈友谅同样这么认为,甚至韩林儿也深以为然。红巾军的表面实力从表面上看,刘福

  • 元末大英雄刘福通,并非张士诚所杀,极可能是死于朱元璋阴狠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刘福通,张士诚,朱元璋,红巾军,常遇春

    论及元末起义军中第一大英雄,非刘福通莫属。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口号,“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刘福通和韩山童策划的。韩山童有异志,以白莲教主的身份鼓吹“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 广收门徒,积蓄力量。刘福通原是汝宁府颍州西刘营(今界首市城区颍河南岸旧刘兴镇)巨富,因遭元朝钦差贾鲁的欺压,

  • 朱元璋唯一要篡改历史的战斗:他协助蒙古人袭击了反元英雄刘福通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元璋,刘福通,元朝,陈友谅,徐达,元军

    攻灭安丰。可能提到安丰,绝大多数朋友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儿。为什么朱元璋围攻安丰会成为他军事生涯中最不光彩的一次军事行动。众所周知,元末农民起义的发起者是刘福通。刘福通原本是当地有名的大户,还曾经担任过元朝巡检这类的小武官,原本和农民起义八竿子打不着。当时元朝丞相脱脱有鉴于黄河经常泛滥,于是下令征发

  • 朱元璋淹死韩林儿,好兄弟张无忌为何不报仇,反把帝位让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朱元璋,韩林儿,张无忌,明教,金庸,陈友谅

    1999年,香港报纸采访金庸先生,问到在他的小说中,那位主角(注意是主角而不是配角)的武功最高,金庸回答:很大可能是张无忌,他集各家之长,比较全面。张无忌在金庸的众多主角中,显然不是最亮眼的一个,他论老实仁义不及郭靖,狂放又比不上杨过,属于那种性格上中不溜秋的人。身为明教教主,他号令百万教众,被武林

  • 小明王韩林儿死得冤?他为何不提早禅位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元朝,明朝,韩林儿,小明王,郭子兴,张士诚,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小明王本身就是一个傀儡,理想状态下禅位给他人,自己退居二线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不管他有没有这个觉悟,还是自己能不能做得了主,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因为还没等到他想禅位的那一天,他就提早被朱元璋的手下做掉了。1366年12月小明王在瓜洲渡沉船死亡。后来朱元璋销毁了一切有关于龙凤政权的史料,至今历

  •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如何爆发的?韩林儿为何成为了小明王?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韩林儿,红巾军,红巾军起义,元朝,朱元璋,郭子兴

    红巾军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领导的,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由于韩山童被元朝围剿牺牲,韩山童的部将刘福通起义成功后,将躲入武安山中的韩林儿接至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因此他们说建立的红巾军政权也被称为“韩宋政权”。红巾起义元朝末年,本就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元朝统治区内,元朝统治者变本加厉、横征暴敛

  • 赵匡胤能善待柴荣儿子,为何朱元璋却容不下韩林儿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宋太祖,后周世宗,朱元璋,韩林儿,赵匡胤,柴荣,唐朝,五代十国

    无论是赵匡胤善待柴氏,还是朱元璋杀掉韩林儿,都有其相应的政治考量,两个人所面临时代、形势各不相同,所以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无论是杀是放,都是最符合当时实际的选择。此外,帝王的心性还与其成长经历有关,无论是宽仁温厚,还是残忍好杀,无论是雄才大略,还是权谋机变,都与其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守成的帝王往往开

  • 朱元璋为何冒险去救韩林儿?真情还是假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元朝,朱元璋,韩林儿,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小说家,军事制度,开国皇帝

    吕海峰话说,如果我们提起韩林儿这个历史人物,相信知道的人还真不多。然而,他却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人物。甚至,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朱元璋的成功。正因如此,当韩林儿有一次身处危险的时候,朱元璋是冒险前往搭救。然而,朱元璋这番搭救,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韩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