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红巾军
红巾军
明朝韩林儿简介-明朝韩林儿(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9:21:08阅读:4600
韩林儿简介: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韩林儿,历史上评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韩林儿,明朝历史韩林儿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韩林儿,别名:小明王,国籍:韩宋韩林儿(?-1366年),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
为何朱元璋在修元史的时候要奉元为正统称红巾军为贼?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6:25:09阅读:213
宋元明清,是公认的历史统一朝代顺序,其中关于元朝的争议其实是很大的。元朝毕竟对中原汉人进行了很多精神上的打击,中原汉人地位一度低下终日暗无天日。直到明朝朱元璋统治后,汉人才有种恍惚回神之意。 按道理来说,朱元璋好不容易恢复汉人统治,应当极其厌恶元朝,但最后却承认元朝是正统统治,反过来说红巾军是
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起义究竟遭遇了什么重大挫折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3 21:41:01阅读:117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
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2 23:55:34阅读:4572
可是,朝廷却因为洪水泛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想起治理黄河了,于是从各地征调了15万民工,强迫他们去疏通黄河。这就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情绪。这时候,黄河两岸流传开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谣在治河民工中也广为传唱着,不久,一些民工果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一个独眼石人,消息立刻在民工中传
元朝末年红巾军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59:03阅读:2844
可能很多人觉得,末路王朝还是很容易打的,那么元朝末年红巾军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依靠成吉思汗的绝对武力,曾经一度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可是后来,元朝的朝廷就乱了。因为他们的皇帝是选举制度,要经过贵族议会的选举,短短90年时间,元朝的皇
元末红巾军起义介绍 红巾军起事事件经过 红巾军起事的结果和影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3:11:31阅读:597
红巾军起事事件经过:红巾军起事的结果和影响名称:红巾军起事时间:1351年-1366年主要领导者: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
汤和年迈还乡,却娶了上百个妻妾,几年后子孙富贵,学者:真高明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8:19:59阅读:1234
乞丐皇帝朱元璋,想必众读者都很熟悉。对于此人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一点应该就是平民出生,最终飞黄腾达坐上皇帝宝座。这个皇帝还有个名字叫做朱重八,庙号太祖,很多人也曾叫他土皇帝,他统治之时被叫做"洪武之治"。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皇帝,这样大的飞跃不能忽视朱元璋本人的努力和能力,但是如果仅仅只靠他自己一个人想
汤和63岁辞官,朱元璋问要何赏赐,他要了100个美人,成功保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20:22:48阅读:2560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的国家。不过也正因为皇帝的权力过高有太多人觊觎,因此历代皇帝上位后最先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要巩固皇权,对于巩固皇权的最好方法便是要削弱相权。因为许多大臣追随着皇帝开国上位有着功不可没的功绩,并且他们在军中也具有一定的威望,这样一来他们便极易成为篡位的人。而我们所熟
朱元璋生性多疑,开国功臣如履薄冰,为何唯独汤和能得帝王青眼?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7:27:05阅读:2530
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生性多疑,始终担心的手下官员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明朝的开国功臣大杀特杀,有功之臣能够有个善终结局之人寥寥无几。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汤和,此人有着“大明王朝不倒翁”之称,他就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表现不俗、立下战功无数,像他这样功绩显赫之人,其实很难逃
关于汤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12:25阅读:2475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汤和病逝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夏天,终年七十岁。朱元璋还特地下诏书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史书上还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时候,汤和病重。朱元璋十分想念发小汤和,于是命人用车载着汤和
63岁时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何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7:38:39阅读:4693
功高盖主,君臣相忌,在历朝历代的轮回中已不知上演了多少回。而要说历代君王中对功臣最狠的,莫过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这个人为了后代儿孙的政权稳固,不惜对当年的功臣痛下杀手,其中最出名的案子当属胡惟庸一案,牵连者达三万余人,可见朱元璋的心狠程度。但是开国的诸位功臣内,朱元璋却对汤和格外开恩一般,不但
廖永安:开国名将廖永忠的哥哥,原本前途无限,却不料英雄气短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3:37:14阅读:829
廖永安是大明开国名将廖永忠的哥哥,他们兄弟都是巢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两人都是水军将领,在元末的那个动乱的时期里,他们纠集起一支部队盘踞在巢湖水寨,抵抗盗贼的入侵,以来保卫乡里。然而随着元末红巾军将领左君弼在庐州的作乱,廖永安他们兄弟两人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到了元至正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55
名将廖永忠: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还救过他一命,最后却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1:24:58阅读:1695
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分寸,处事谨慎,为人低调,这些道理要时刻记在心间,如果太狂妄,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廖永忠,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此人在开国时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由于后来自己做了很多出格的荒唐事,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天意
1374年,方国珍忧思成疾、仰天叹息而亡,朱元璋:他投降的有点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1:42:51阅读:3506
1374年,方国珍忧思成疾、仰天叹息而亡,朱元璋:他投降的有点晚史笔似尘钩2022-06-2017:37山东店主,何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1367年11月,方国珍匆匆赶往南京,面见朱元璋,负荆请罪。当他看到朱元璋时,发现他脸色阴沉,嘴角忍不住地冷笑。即使让一个胆大泼天的人来看,都会觉着有些毛骨悚
方国珍委任为大明行省左丞,却不满山高路远,朱元璋:他不用死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9:34:02阅读:1947
1367年11月,方国珍匆匆赶往南京,面见朱元璋,负荆请罪。当他看到朱元璋时,发现他脸色阴沉,嘴角忍不住地冷笑。即使让一个胆大泼天的人来看,都会觉着有些毛骨悚然。朱元璋见到他后,下诏晋封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特赐宅院一座。然而,在说到汤和平定浙东时,朱元璋却突然面露凶相,责备方国珍道:“你投降的时间
方国珍:元末第一位义军领袖,走投无路才投降朱元璋,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1:58:29阅读:494
前言:说起朱元璋,很多人会津津乐道于“明初四大案”死了多少人。在大家的心目中,老朱就是一个屠夫。本文的主人公方国珍,是元末第一位义军领袖,为何他在向朱元璋投降之后能够善终呢?其实方国珍能够善终,主要原因是朱元璋要树立他做一个典型,次要原因是他本人能力足够弱。不过从一个刀尖舔血的私盐贩子,到称霸浙东的
【3M.US】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傅少森诗歌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13:52:26阅读:3508
3M(相遇—相携—相传)(3M主要编辑及发布IP地址:中国香港、上海、湖北、江苏、江西以及美国、奥地利、新加披等地)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文/傅少森85、刘福通出生巨富性豪爽,聪明过人雄心壮。国仇家恨谋造反,灭元统治大志敞。揭竿而起白莲教,起誓天地组织忙。消息走漏遭围捕,侥幸逃脱烽火扬。元末
【国际联合报】香港分社|| 傅少森诗《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2:04:32阅读:4480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刘福通文/傅少森出生巨富性豪爽,聪明过人雄心壮。国仇家恨谋造反,灭元统治大志敞。揭竿而起白莲教,起誓天地组织忙。消息走漏遭围捕,侥幸逃脱烽火扬。元末农民大起义,取州克城屡胜仗。红巾军达数十万,迎韩立为小明王。三路北伐如破竹,攻城略地势难挡。骄傲自满连失利,盛极而衰困汴梁。坚守安
龙凤政权始终在刘福通控制下,小明王之死或为朱元璋授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19:53:28阅读:825
红巾军和其所建立的龙凤政权中,少不更事的韩林儿始终就是一个傀儡角色,不管是刘福通还是朱元璋都是如此,自然不可能真正实际控制军队,实际上,龙凤政权的军权在刘福通的控制下。下面我们就详细说一下:红巾军与龙凤政权1、“明王”韩山童领导下的红巾军韩山童是红巾军的早期倡导人和组织者。韩山童的祖先原是栾城人,他
元顺帝总结:我们最大失误,就是以为朱元璋的战力等于二流刘福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0:42:42阅读:4256
在清朝领班军机大臣张廷玉以及史学家万斯同共同编写的《明史》中,他们指出,元顺帝之所以在元末战场遭遇那么大的军事灾难,很大程度就是低估了朱元璋的战斗力,认为他们远不如刘福通的红巾军,只能与张士诚相比。事实上,不仅蒙古人这么认为,陈友谅同样这么认为,甚至韩林儿也深以为然。红巾军的表面实力从表面上看,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