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手无实权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一直不禅让,要等朱元璋动手?

手无实权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一直不禅让,要等朱元璋动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空城遇梦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3/12/26 7:49:35

年轻时朱元璋还没有那么高明的政治,能当个开国将军就是最大梦想。所以,不惜冒险亲自去救韩林儿。韩林儿随即让他官升好几级,成为地方自治性质的吴国吴王,也算对得起朱元璋的冒死救驾之功。至于数年后,朱元璋的手下看出吴王的心事,替他干掉韩林儿,那就与他没有任何干系。对于手下干的这种事,而且纯属意外,相信谁都会怒在表面,笑在心里。然后,有机会封赏。如果一开始就认为朱元璋是利用韩林儿想干掉韩林儿,纯粹扯淡。这就好比朱元璋的手下大将想干掉朱元璋这个吴王,日后自己好当个皇帝一样。

韩林儿是韩山童之子,龙凤朝廷的小皇帝,朱元璋自封吴王之后,渐渐的就开始瞧不起这个小朝廷了,在鄱阳湖大战败杀陈友谅,大败占据平江的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加快了称帝的步伐,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韩林儿必须要死。韩宋的存在让朱元璋在政治上无法继承宋朝正统,在现实需求上,朱元璋也不想继承宋朝正统。

廖永忠替朱元璋杀了小明王,廖永忠的功绩有:鄱阳湖水战,灭明夏,平方国珍,平定福建陈友定,招降广东的何真。廖永忠作为主帅或者是副帅身份,平定四个割据政权(势力)。廖永忠兄弟,还有俞家三兄弟,是早期郭子兴时候就投靠过来的,郭子兴时代和朱元璋平级。他们两家人带的水师,同时打开了巢湖通路,朱元璋才有能力南下拿南京,后来朱元璋麾下水师作战基本也是这两家人的底子,这是合伙人级别的,被封为公爵一点问题没有。自古从南打到北的天子只有朱元璋,而原因就是,明王在北方把脱脱的精锐都消耗完了,北元已经没有可战之兵了,所以元顺帝连夜从北京出逃,大都是当时全天下最富庶最繁华的城市,有能力他会放弃掉吗?说明了明王的实力也消耗殆尽了,这个时候只要南方统一,北方顷刻间就可以收复了,南明也说明了这一点,北方被打下来了,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

朱元璋杀小明王时,北方红巾军已灭,朱元璋已经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也基本灭的差不多,仅仅围困苏州而已。请问这个时候朱元璋还要小明王干嘛,还怕元廷吗?天下仅剩下一个内斗不休的元廷。至于为什么杀小明王而不是让禅让跟朱元璋性格有关,朱性格多疑,斩草除根才是符合朱元璋的手段。

朱元璋的队伍,主要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武将,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文臣,都是朱元璋招募的。以史为镜,这是解读历史的乐趣。小明王与汉献帝比不太适合,人家那是正统帝王出身,楚汉相争的楚怀王与这小明王是有很多共同点。小明王非正统,朱元璋不是很看重那个所谓的禅让。反之,如果小明王是正统传承,朱元璋肯定需要禅让。

更多文章

  • 赵敏父亲察罕帖木儿被周芷若刺杀,王保保剖敌之心替父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保保,帖木儿,赵敏,周芷若,察罕,张无忌,元顺帝,察罕帖木儿,小说家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喜欢读书,考过进士,少年成名,胸怀大志。身长七尺,修眉覆目,左脸有三根长毛,生气时根根竖立。至正十一年,明教徒四处起事,焚烧城郭,残害官吏,朝廷多次派兵征讨,皆无功而返。至正十二年,帖木儿拉了一支队伍抵抗起义军(可以称之为民团,相当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曾国藩湘军和李鸿章淮军,也就是所

  • 朱元璋晚年羞于启齿的一件往事:畏惧察罕帖木儿,差点投降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朱元璋,帖木儿,元朝,红巾军,扩廓帖木儿,张士诚

    朱元璋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但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起兵之后,命运眷顾之神似乎一直站在他这边。尤其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这段时间里,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发展顺利,势头迅猛。盖其原因,主要是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的队伍,一支在北,一支在西,一支在

  •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两千万条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恒星,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光谱数据,郭守敬望远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3月31日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数据集DR10(v1.0版本),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达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他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郭守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

  • 让天文学观测大视场与大口径兼得——讲述郭守敬望远镜诞生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望远镜,郭守敬,天文,银河系,天文学,大口径

    王绶琯《LAMOST——一个典型的努力事例》手稿“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实习记者 娄玉琳【科学家手稿】1992年,我国一位天文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4篇文章探讨当时天文科学的发展,在这组文章的最后一节,他对我国天文设备建设提出了几则设想。3年后,他重读这4篇文章,在手稿中写道“……

  • 会议信息 | 第25届郭守敬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星系宇宙学前沿研讨会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虚拟天文台标签:郭守敬,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星系宇宙学

    最新学术会议信息第25届郭守敬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星系宇宙学前沿研讨会近年来我国星系宇宙学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成绩。为此在中国天文学会的支持下,星系宇宙学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举办郭守敬系列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一个研究人员交流合作、青年人才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经中国天文学会批准,拟定于 202

  • 邢台医专二院到郭守敬纪念馆开展党建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甜鑫儿童编发标签:党员,医专,党支部,邢台市,科学家,数学家,党建活动,天文学家,基层党组织,郭守敬纪念馆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争做“五个模范”带头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医院“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近日,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党支部与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开展联合党建活动。健康体检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素霞,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党委副书记马瑞红及80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参观展览唤醒了党员干部心中

  •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两千万条,解读宇宙再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宇宙,恒星,类星体,光谱数据,人类文明,郭守敬望远镜

    3月3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LAMOST(郭守敬望远镜)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条,是目前国际上其他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LAMOST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千万光谱再翻倍,十年居世界之最此次发

  •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国乐跨界-扬琴公益沙龙活动圆满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张侠,扬琴,国乐,演奏,音乐会,北京市,科学家,数学家,公益沙龙,天文学家,郭守敬纪念馆

    5月20日,在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内举办了一场“国乐跨界-扬琴公益沙龙”活动,此次活动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之一,更是响应“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的开展。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张侠老师和“豆蔻年华”扬琴室内乐团,乐团成员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

  • 位于承德兴隆县的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承德帮标签:光谱,兴隆县,科学家,数学家,世界纪录,天文学家,人类文明,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助力全球天文学家“解读”宇宙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该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3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标志着郭守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

  •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2000万条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天文学家,光谱数据,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吴月辉3月31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郭首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