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位于承德兴隆县的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

位于承德兴隆县的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承德帮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3/12/11 4:11:59

助力全球天学家“解读”宇宙

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

该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

3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标志着郭守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管理和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研制的一架主动反射施密特天文望远镜,突破了天文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该望远镜建在兴隆县境内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这里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优越,大气透明度好,晴夜天数多,具备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

此次发布的DR10数据集是2011年10月至2022年6月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观测获取的光谱数据,其中包含5923个低分辨率观测天区,1951个中分辨率观测天区。此次发布的2229万条光谱数据包括1181万条低分辨率光谱,1048万条中分辨率光谱,中低分辨率光谱数均突破千万,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

在过去十年间,郭守敬望远镜开并引领了国际大规模光谱巡天之路,帮助全球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结构与形成演化、恒星物理的探究、特殊天体和致密天体的搜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刷新纪录、提高量级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截至目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194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1385位用户正在利用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已发表高质量论文1200余篇,引用13000余次,彰显了郭守敬望远镜数据的国际影响

温馨提醒

点击“承德帮”微信公众号

底部菜单“核酸查询”

即可查询核酸检测结果

▌综合整理:承德帮

▌信息来源:承德日报社 记者关鹏玉 张青龙 潘超等,感谢各位同仁的努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更多文章

  •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2000万条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天文学家,光谱数据,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吴月辉3月31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郭首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LA

  • 京城小学生志愿者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传播运河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大运河,小学生,博物馆,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纪念馆

    图为小学生志愿者在郭守敬纪念馆进行讲解。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徐婧)13日,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讲解员。十余名小学生作为志愿者走进纪念馆,向前来参观的民众介绍郭守敬的求学和治水经历、北京的建城与建都史以及大运河的由来等内容,讲解水利知识,传播运河文化。元代杰出科学家郭

  • 郭守敬是怎样一个人?他编 《授时历》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郭守敬,授时历,大明历,忽必烈,祖冲之,刘秉忠,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南面,有一座雄伟古朴的古观象台,台子上面安放着一些巨大而精密的古代天文仪器,人们 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它们。这座古观象合,就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郭守敬(1231—1316)是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由于他的祖父郭荣在数学和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

  • 郭守敬:将毕生献给星空和大地的古代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郭守敬,授时历,祖冲之,忽必烈,徐光启,数学家,天文学家,古代科学家

    郭守敬:授时算学业,运水行天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对科学家是极为不重视的,不说是古代,即使是在现代,同那些小鲜肉们的名声相比也相去甚远,没见哪个科学家会被一堆保安手挽手地围着踱步的。为写郭守敬,专门去知乎查资料,有一个讨论郭守敬是如何走到北极圈的专题,点击量很高,让人尴尬的是,很多人是误看成郭敬

  • 月球上有座“郭守敬环形山”,这位元朝天文学家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博雅小学堂标签:郭守敬,天文学家,授时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浑仪

    文 | 河马老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中国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北师大最受学生喜爱的天文系老师)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河马老师讲天文》“组成宇宙的不是原子,而是故事”,欢迎大家收听河马老师讲50位天文学家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位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01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

  • 佟怡天:小暑新阅历,走近低调而伟大的古代科学家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Tech标签:郭守敬,佟怡天,授时历,天文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林聿 刘思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唐代诗人元稹的《小暑六月节》,生动描述了热风伴随着小暑节气而来,竹叶喧响、雷声隆隆、山雨将至的自然景象。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中子星,郭守敬,天文学家,望远镜,双星系统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时域巡天数据,LAMOST黑洞猎手计划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1037光年、处于双星系统中的宁静态中子星。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布了这项重要发现。这是继2019

  • 恒星“批量生产”使用同一参数模板?郭守敬望远镜重磅成果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郭守敬,恒星,望远镜,星系,银河系,天文学

    宇宙中的恒星“摇篮”区域在孕育恒星时,往往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在进行恒星的“批量生产”时,每次都会使用同一个参数模板吗?1月19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的最新发现:恒星

  •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谁是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郭守敬,望远镜,黑洞,恒星级,授时历

    11月28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在天文学领域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用黑洞发现者刘继峰老师的话来说,“天文学因为这个黑洞的出现,进入了禁区”。这个恒星级黑洞之所以能被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首要功臣当属一台叫“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1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杨坚,隋炀帝,郭守敬,大运河,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1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