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国乐跨界-扬琴公益沙龙活动圆满成功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国乐跨界-扬琴公益沙龙活动圆满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访问量:1842 更新时间:2023/12/16 7:02:35

5月20日,在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内举办了一场“国乐跨界-扬琴公益沙龙”活动,此次活动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之一,更是响应“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的开展。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张侠老师和“豆蔻年华”扬琴室内乐团,乐团成员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们。

活动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认识扬琴,乐队成员雨琦给大家科普的扬琴的历史和基本弹奏知识,并由张侠老师和姜赵佳鑫、金怡彤、赵善如意为我们带来扬琴的传统曲目《弹词三六》。由韩梦菲、赵善如意、金怡彤为大家带来《离骚》和《苏武牧羊》、《双手开出幸福泉》。

第二个板块为国乐跨界,“豆蔻年华”扬琴室内乐团成员王晓冉、杨家祎、韬、陈嘉仪、崔汉林、等为大家演奏了各种风格的电影音乐《碟中谍》、爵士乐《演艺人》、流行歌《万疆》,张侠老师特别为此次活动编曲了扬琴版的《运河谣》,这首曲目是来自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的片段,以京杭大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人就是水利专家郭守敬。

第三个板块是乐享童年,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借此活动,更是为大家带来了充满童年回忆的扬琴版《劳动最光荣》、《哆啦A梦》。所有曲目演奏结束,张侠老师现场教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如演奏儿歌《小星星》。

此次音乐会的主办方表示,这场音乐会旨在通过音乐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扬琴这一中国传统乐器。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把博物馆作为终生学习的地方。他们将会继续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并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次扬琴音乐会的精彩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更多文章

  • 位于承德兴隆县的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承德帮标签:光谱,兴隆县,科学家,数学家,世界纪录,天文学家,人类文明,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助力全球天文学家“解读”宇宙郭守敬望远镜创造世界纪录该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3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标志着郭守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

  •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2000万条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天文学家,光谱数据,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吴月辉3月31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光谱总数2229万余条,是目前国际上其它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郭首敬望远镜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LA

  • 京城小学生志愿者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传播运河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大运河,小学生,博物馆,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纪念馆

    图为小学生志愿者在郭守敬纪念馆进行讲解。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徐婧)13日,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讲解员。十余名小学生作为志愿者走进纪念馆,向前来参观的民众介绍郭守敬的求学和治水经历、北京的建城与建都史以及大运河的由来等内容,讲解水利知识,传播运河文化。元代杰出科学家郭

  • 郭守敬是怎样一个人?他编 《授时历》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郭守敬,授时历,大明历,忽必烈,祖冲之,刘秉忠,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南面,有一座雄伟古朴的古观象台,台子上面安放着一些巨大而精密的古代天文仪器,人们 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它们。这座古观象合,就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郭守敬(1231—1316)是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由于他的祖父郭荣在数学和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

  • 郭守敬:将毕生献给星空和大地的古代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郭守敬,授时历,祖冲之,忽必烈,徐光启,数学家,天文学家,古代科学家

    郭守敬:授时算学业,运水行天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对科学家是极为不重视的,不说是古代,即使是在现代,同那些小鲜肉们的名声相比也相去甚远,没见哪个科学家会被一堆保安手挽手地围着踱步的。为写郭守敬,专门去知乎查资料,有一个讨论郭守敬是如何走到北极圈的专题,点击量很高,让人尴尬的是,很多人是误看成郭敬

  • 月球上有座“郭守敬环形山”,这位元朝天文学家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博雅小学堂标签:郭守敬,天文学家,授时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浑仪

    文 | 河马老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中国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北师大最受学生喜爱的天文系老师)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河马老师讲天文》“组成宇宙的不是原子,而是故事”,欢迎大家收听河马老师讲50位天文学家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位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01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

  • 佟怡天:小暑新阅历,走近低调而伟大的古代科学家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Tech标签:郭守敬,佟怡天,授时历,天文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林聿 刘思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唐代诗人元稹的《小暑六月节》,生动描述了热风伴随着小暑节气而来,竹叶喧响、雷声隆隆、山雨将至的自然景象。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中子星,郭守敬,天文学家,望远镜,双星系统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时域巡天数据,LAMOST黑洞猎手计划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1037光年、处于双星系统中的宁静态中子星。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布了这项重要发现。这是继2019

  • 恒星“批量生产”使用同一参数模板?郭守敬望远镜重磅成果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郭守敬,恒星,望远镜,星系,银河系,天文学

    宇宙中的恒星“摇篮”区域在孕育恒星时,往往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在进行恒星的“批量生产”时,每次都会使用同一个参数模板吗?1月19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的最新发现:恒星

  •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谁是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郭守敬,望远镜,黑洞,恒星级,授时历

    11月28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在天文学领域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用黑洞发现者刘继峰老师的话来说,“天文学因为这个黑洞的出现,进入了禁区”。这个恒星级黑洞之所以能被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首要功臣当属一台叫“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