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六首温暖入心的诗词,把日子过成诗

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六首温暖入心的诗词,把日子过成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3/12/12 14:41:36

心如素简,静数流年,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

人生于世,难免艰辛苦难。

回首往来萧瑟处,总有温暖存于心。

或友情,或爱情,或亲情,或乡情,

令人每每回想,忍不住心生暖意。

六首温暖入心的诗词,把日子过成诗。

相聚的温暖: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宋】杜耒《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夜漫漫,有客来访,一杯热茶当美酒,

围坐炉前,炭火刚红,壶中水汽正蒸腾。

月光照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多了几支梅花,夜色好似大有不同。

其实,哪是月色有了不同呢?

是好友的相聚,让寒冷的冬夜变得温暖。

原以为太久不见,彼此渐渐疏远,

一盏清茶,几句闲谈,情意便愈加深远。

感情,是需要见面、需要倾诉与倾听的,

更何况还有炉火冉冉、暖意融融。

哪怕没有好酒好菜,只是一碗热腾腾的茶,

空气里便多了几分温柔与沉醉。

亲情的温暖: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宋】王安石《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长安君即王安石的大妹王文淑,受封长安县君。

王安石与她的感情极深,但两地分离,三年才见一面,

而这一次会面后,他又马上要出发,前去出使辽国。

灯火昏昏,杯盘草草,笑语盈盈,忍不住万般感慨。

年少时的别离已然不轻,何况年将老迈?

心中彼此牵挂,所以只是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

灯油渐干、灯火渐暗,细细地谈着离别时的事,知心话聊不完。

想到明日又要冒着风沙,前去万里之外遥远的辽国,

妹妹担心提问:什么时候才能再会呢?

哥哥含糊安慰:等到大雁南飞,应该能带来我的信。

富贵似风前烛,名利如瓦上霜,

而亲情却是心中深藏不败的花。

走过千山万水,才发现最让人牵肠挂肚的,

确实那一个小小屋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爱情的温暖: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个潋滟的春天,一对新婚的有情人。

妻子在卖花人的担子上挑挑拣拣,选了一支最美的花。

那如朝霞般鲜艳的花朵上,带着清晨的露珠,

就像一位含羞带怯的美人,烛泪盈盈,楚楚动人。

花儿如此娇艳,女子忍不住猜想:

我心爱的郎君,会觉得我的容颜比不上花朵吗?

忙忙地将花斜插在鬓发之侧,

好教他看一看,人和花到底哪个更美。

在相爱的人眼里,无事也能醋三分,

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才是对方最重要的存在。

等一起经历了欢笑和泪水,共度了生离和死别。

还能感受到那甜中带酸的滋味,才是最美好的爱情。

家庭的温暖: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青翠的小草,

满头白发的老人,饮酒聊天,用吴地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顽皮的小儿子最为天真可爱,趴在溪头的草丛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茅屋虽小,却在青草碧溪的映衬下显得清新优美。

父母虽老,却老有所依,悠然自得其乐,

儿子成年,便知道辛苦耕田,供养家人,

未成年的孩子也早早学会了帮忙家事,

只有不谙世事的小童,快乐地吃着莲蓬。

辛弃疾笔下这普通乡村的一家五口,

家境并不富裕,却显得如此平静美好,令人向往。

没有不劳而获的闲人,也没有勾心斗角的争斗,

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是最朴素最恬静的幸福。

故乡的温暖: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重重叠叠的山峦后,绿柳红花的掩映中,

茅舍隐隐约约,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

异乡的客人啊,不要笑农家腊月的酿的酒浑浊,

丰收之时,他们杀鸡宰猪,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

人们布衣素冠,衣着简朴,淳朴的风俗却依然保留。

如同一幅画卷轻轻展开,烟火气扑面而来,

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岂不乐哉?

虽然没有美酒珍馐,却有自酿腊酒,菜蔬鸡豚,

虽然没有丝竹悦耳,却有鸡犬相闻,笑语欢声。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乡村的烟火气反而变得珍贵,

淳朴的风土人情,朴素又温馨,充满了治愈力。

思念的温暖: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本姓步六孤,字智君,代郡(今山西)人,鲜卑族,北魏名门之后。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人,士族范家的庶子。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著作《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陆凯效力北魏,而范晔却是江南刘宋王朝的臣子。两国敌对,但二人却志趣相投,经常互通书信。

陆凯率兵南征,度过梅岭时,正值梅花盛放。

梅香浮动间,回首北望,忍不住想起远在长安的范晔,

于是折下一枝梅花,请北去的驿使送给友人。

他在信中赋诗一首,对友人说:

江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

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带去我的思念。

每个人心中一定都有这样一位老友吧?

即使相隔千里,想到他时,也会泛起微笑,

想把身边的美好与他分享,让他也感受到同样的美好,

就像陆凯手中那一支写作春天的梅花。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标签: 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范晔诗词

更多文章

  • 你绝对想不到,辛弃疾的人生有多么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辛弃疾,金人,金兵,张安国,北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整首词里都透露出一种壮士欲杀敌建功,收复祖国大好河山,却被环境和局势所迫,报国无门,到最后英

  • 辛弃疾5首鹧鸪天温婉无限。学其步韵5首,风流雅致,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秋云,李白,苏轼,诗人,宋朝,金朝,辛弃疾,杨万里,古典乐,千古名句

    笔耕不辍,练笔是积累文字的最好方法。辛弃疾的词本人很喜欢,故此其63首鹧鸪天全部都有步韵学习。此组为写秋的一组,虽是练笔,但也全都有中年之秋天感怀,诸友不妨一读,不妨一笑。如有兴趣,也不妨一写。鹧鸪天 其一 鹅湖寺道中 南宋·辛弃疾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冲急雨

  • 杜甫vs辛弃疾,能忧国忧民,也能甜言蜜语,写给老妻的诗词好温情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杜甫,诗词,高适,进艇,元稹,南宋,宋朝,辛弃疾,李商隐,千古名句

    自古文人多风流。在封建时代,普通人秋天多收了几斗米尚且想纳个妾,文人更是以红袖添香为雅事。他们喜欢在诗词中赞颂美人,不厌其烦地描写歌伎与青楼女子,很多人却忘了家中的发妻。那么,你知道在诗词中提到妻子最多次的人是谁吗?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不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李商隐,而是那个看起来似乎总是

  • 丑奴儿·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新词,南宋,辛弃疾,古典乐,欲说还休,音乐专辑,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专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的一首冷门婉约词,每一句都写到人的心坎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惜春,晏殊,诗人,宋朝,金朝,辛弃疾,婉约词,玉楼春,古典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自古诗人都爱咏春颂春,所咏所颂的是春的万紫千红、一派生机。每逢春末,又会惜春伤春,所惜所伤者是春之将去,落红成泥,便如人之时光不复,青春不再。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苏东坡的“春色三分,二

  • 苏轼一名句比喻精妙,辛弃疾不服,作出相反之句,亦成为传世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苏轼,李白,诗词,传世,诗人,辛弃疾,古典乐,王安石,千古名句,中国传统音乐

    提起诗词,映入我脑海中的便是李白与苏轼。唐诗无人能出李白之右,而宋词里面,当以苏东坡称最。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当年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拉开了豪放词的序幕,自此宋代文坛婉约不再独霸天下,豪放词亦占据了半壁江山。要说豪放派的代表,苏轼与辛弃疾当属前排。苏轼本是一文人,但由于其在仕途上由

  • 辛弃疾最经典的三首中秋词,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辛弃疾,一剪梅,诗词,太常引,木兰花慢

    中秋节源于唐代赏月玩月的习俗,而在宋代时在民间盛行,成为颇有盛况的节日。因而宋诗宋词中有很多描写中秋节的诗词。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可谓旷世绝唱。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固然经典无可比拟,但两宋也还有许多中秋词佳作,虽无法超越东坡词,却也各具风骚,值得一读。尤其是两宋存词最多的词人辛弃疾

  • 5首最经典的元宵诗词,邂逅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笔下的元夕之夜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苏轼,盈盈,李清照,辛弃疾,齐特琴,元宵诗词,千古名句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元宵节。正月在农历中被称为“元月”,而夜在古代被称为“宵”。所以古人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称作“元夕”、“元夜”。作为古代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人们观灯赏月、歌舞游戏,庆祝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从唐朝的“火树银花合”,到宋代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节的繁华灯市,一直

  • 最狂的十首宋词——论硬气丝毫不输唐诗,辛弃疾独占五首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辛弃疾,唐诗,贺新郎,岳飞,宋词

    大唐雄风,光耀青史,四方番邦无不称臣纳贡。所以李杜的诗篇中,充满了霸气与豪情,把大唐的风骨传唱千年。那么宋词呢?宋朝虽然富庶,但是山河破碎,大好江山惨被荼毒。故而有些人说宋词温软柔和,远没有唐诗的风骨,远没有唐诗的硬朗。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最狂放最豪迈的十首宋词,看一看宋词中

  • 辛弃疾写的《静夜思》,里面融入了25味中药材,你能找出哪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烟幼旋说美食标签:当归,陆游,乌头,桂枝,续断,金朝,宋朝,诗人,南宋,辛弃疾,静夜思,中药材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天山挂斾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公元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在山东,靖康之难时,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受累于山东是辛家祖业,因此无法跟随宋国南下,为了家族的存续,无奈之下只好仕官于金国,尽管如此,辛赞却从未有放弃迎接王师的想法,一直在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