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写的《静夜思》,里面融入了25味中药材,你能找出哪几种?

辛弃疾写的《静夜思》,里面融入了25味中药材,你能找出哪几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烟幼旋说美食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4/1/9 16:22:19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天山挂斾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公元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在山东,靖康之难时,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受累于山东是辛家祖业,因此无法跟随宋国南下,为了家族的存续,无奈之下只好仕官于金国,尽管如此,辛赞却从未有放弃迎接王师的想法,一直在山东密谋组织迎接宋国军队的活动,可惜直到死,他也没能等到宋朝光复山东。

因此他只好将自己的希望寄予后辈,虽然他本人是金朝官员,但是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怎么覆灭金国,在辛弃疾的《美芹十论》中,辛弃疾记载辛赞曾多次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虽然是金国官员后代,但是在游历时,却经常对受到金人压迫的汉人感到悲伤,为此经常帮助受金人欺压的汉人,在齐鲁之地名望极高。公元1161年,趁着完颜亮率军南下的时机,为了响应南宋军队,辛弃疾在老家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加入了耿京率领的起义军,辛弃疾也被派去联络南宋朝廷,然而不久后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大部队回援,耿京的部下张安国因为害怕将耿京杀害,起义军宣告失败。

得知消息的辛弃疾闻言大怒,亲自率领50人袭击张安国两万人大营,生擒张安国带回了南宋朝廷惩治,宋高宗因此任命他为江阴签判,由于辛赞错误的引导和岳飞等人曾经杀到开锋的故事,辛弃疾眼中,南宋朝廷应该人人都想着光复北方才对,因此辛弃疾多次上表南宋朝廷请求北伐。然而此举自然与南宋人人怂而怯战的大环境相违背,辛弃疾也因此经常受到打压,经常被丢到前线面对金国大军,但辛弃疾丝毫不畏惧,多次在宋金冲突中局部取得战果,可惜大战略之下,宋军经常屡战屡退。

1162年,辛弃疾在南宋迎娶了南投的原金国新息县令范邦彦之女范如玉,然而新婚没多久,辛弃疾就因为写了主张反金的《美芹十论》而被丢到了宋金前线作战,两人因此分居两地,与寻常女子不同的是,范如玉是一位知书通文艺的女子,两人因此经常使用书信交流,辛弃疾也经常为范如玉写诗,比如《满庭芳·静夜思》相传这首诗是辛弃疾得胜归来后,一回到营垒便收到了范如玉写的数十封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因此辛弃疾利用行军间隙作词一首,回信一封,因为辛弃疾常年处于前线,经常受伤,和军医经常打交道,知晓许多药物,相传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在疗伤时所作。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短短94字,被辛弃疾塞入了25种中药名,分别是: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磺、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仁、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

更绝的是,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相对应的意思蕴含在诗词中,如‘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乌头本身是一种名叫川乌的多年生草本中药,乌头只是他的一个别名,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然而其词意中本身就带有乌黑的头发一意,‘乌头白’便是思念爱人思念到头发都白了。当归是一种非常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干归,《神农本草经》中称其为乾归,《吴普本草》中记载他能治疗虚寒腹痛、症瘕结聚,参商则代表思恋想念之意,翻译的直白一些便是:最苦的想念,莫过于当过那样苦涩。整首诗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用中药作诗之最了。

更多文章

  • 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年轻时读不懂,历尽沧桑后再读却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鼠兄猫弟标签:辛弃疾,诗词,诗人,岳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是最深情的诗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是最勇猛的战士。“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他又是一个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他是谁?他便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将领、

  • 本该沙场霍去病,奈何从文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富书标签:金人,岳飞,苏轼,赵构,汉朝,辛弃疾,霍去病,从文辛,御史中丞,千古名句

    作者:蒌蒿满地(富书作者)有这么一位词人,他与苏轼齐名,被称为“词中之龙”。然而,为众人所不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将领,敢于率领50轻骑孤军直入敌方5万人的阵营,成功斩杀叛徒。可谓上马能杀贼,下马能写诗,这样文武双全的男人,很难让人不爱。然而,终其一生,他的文武全才,却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转换,本该在战

  • 钢铁直男如何哄老婆开心?辛弃疾一首《浣溪沙》,尽显似水柔情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辛弃疾,朱颜,苏轼,白居易,一首,张浚,皇帝,浣溪沙,南宋,声乐,宋朝

    俗语说得好:妻贤夫贵重,家和万事兴。一个男子在外拼事业,在家里没一个贤内助是不行的。作为南宋最有名的爱国词人,曾鏖战沙场的武将、“钢铁直男”辛弃疾也深知这个道理。他少年归国,沉浮官场,即使后来被迫隐居乡间时,也一直忙着四处活动郊游。夫妇聚少离多,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柔情。唯有在妻子大寿之时,奉上词作一

  • 辛弃疾的绝笔词,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读懂受益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岳飞,绝笔,开禧,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宋宁宗,古典乐

    公元1205年,宋宁宗改元开禧。“开禧”是宋太祖的开宝年号和宋真宗的天禧年号各取一字,宋宁宗以此命名,是准备北伐金国,收复失地,再开大宋盛世。而这一切,都是当时权臣韩侂胄在背后大力筹划推动。韩侂胄是名相韩琦之后,因拥立宁宗即位有从龙之功,最后官至平章军国事,成为了当时实权在握的丞相。韩侂胄一力主战,

  • 辛弃疾水平最高的10首词,每一首都堪称千古绝唱的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辛弃疾,孙权,刘裕,曹操,清平乐·村居,刘备

    “词中之龙”辛弃疾:文能提遍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辛弃疾水平最高的十首词,每一首都很经典,堪称千古绝唱!第十首:最沉痛悲愤的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

  • 辛弃疾生在敌国,满清热血为大宋却执意北伐,宋高宗:人才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赵构,金人,大宋,书生,金国,金朝,南宋,辛弃疾,宋高宗,古典乐,官宦世家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是辛弃疾留宿博山而作,谈到辛弃疾,或许太多人会认为他是宋代一个著名的大文豪,其实历史往往记下的都是这个人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诗词方面的辉煌,却并不是辛弃疾最想要的功绩。辛弃疾的人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祖父;辛弃疾从出生开始,自己的父亲就早逝,自己跟着祖父生活;

  • 他是杨过的原型,辛弃疾的莫逆之交,写给稼轩的两首词豪放又深情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杨过,苏轼,刘过,诗人,稼轩,南宋,辛弃疾,白居易,古典乐,千古名句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文学家。他是《神雕侠侣》中大侠杨过的原型,终身未入仕,布衣行走江湖,却时刻关心着河山收复和驱逐金人的大计,与稼轩为友,为岳飞喊冤,始终满怀热血。刘过词风与辛弃疾相近,狂逸俊致、豪放潇洒,与刘克庄、刘辰翁合称“辛派三刘”。他的笔下,既能写出“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

  • 辛弃疾俯瞰江水,写一首《菩萨蛮》,堪称词中瑰宝,媲美李白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辛弃疾,李白,杜甫,菩萨蛮,宋哲宗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三十五岁的辛弃疾驻节赣州,写下了一首满怀激愤的《菩萨蛮》。词中涉及两宋之间,一位传奇太后的往事。全词抑扬顿挫,沉郁中带着激愤。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因此梁启超评此词:如此大声镗鞳,(前)未曾有也。有学者认为,辛弃疾此词抒写爱国情怀,兼有杜甫《长江二首》之长,表达了惆

  • 辛弃疾一首冷门“剑诗”,仅仅4句,却蕴含无限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辛弃疾,苏轼,诗词,河山,豪放词,诗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论豪放,古今词人都不及词中之龙辛弃疾。豪放词自北宋苏东坡首倡,至南宋方才发展壮大,到辛弃疾手中成就了豪放词的巅峰。在辛弃疾的笔下,豪放词可谓慷慨高亢,气象恢弘,波澜壮阔,震烁了整个南宋词坛。南宋国破偏安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慷慨激昂的豪放词风,但不得不说,辛弃疾的豪放词几乎每一首都

  •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20句辛弃疾的小众诗词,不只豪迈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辛弃疾,停云,离骚,诗词,桃花,稼轩

    心如素简,静数流年,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胡适曾经评价辛弃疾:他是词中第一大家。他的才气纵横,见解超脱,情感浓挚。他是词中名家,更是一位帅才。但可惜的是,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却不得重用,郁郁半生。稼轩词中歌咏最多的,是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比如回忆昔日战场上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