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院长读书
今天请您一起来品读辛弃疾一首经典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大概是辛弃疾在失意闲居信州(今上饶)期间写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和金朝军事冲突不断,南宋江山风雨飘摇。辛弃疾是汉人,却出生在被金国占领的地区,他和祖辈都期待着国家有一天能够一雪国耻,收复失地。在辛弃疾21岁那年,长期受金朝压榨的汉族群众发起了反抗,辛弃疾也聚集了一些人参加了一支义军,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辛弃疾的英勇表现激励了很多人。
后来颇有才学的辛弃疾开始在南宋朝廷任职,他励精图治,还在那期间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书,但是南宋朝廷怯懦畏缩,没有人想去伐金,辛弃疾的仕途还没有走多远,就被撤职闲居在家,就在辛弃疾失意之时,他的同窗好友陈同甫也因为主张抗金,在朝中屡遭排挤,不久也返乡了,他们两个有着共同的抱负的人,曾在上饶见面,相互诉说关于抗金的思想抱负,他们分别之后也有信件往来,主要是写诗互赠表达渴望收复失地的理想,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辛弃疾写给陈同甫的。
他向好朋友抒发着心中的情怀,也表达着山河被侵,却报国无门,华发早生的心酸和感慨,千百年来,这首豪放的词,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大意是:有点醉了,挑亮油灯,看看心爱的宝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中,我回到了军营,四周响起了熟悉的号角声,士兵们欢欣鼓舞,吃着分发的烤牛肉,军中奏起了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检阅,战马跑得飞快,弓箭也像雷一样,声音震耳欲聋,我是多想帮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使自己生前死后都留下美名,可惜我已满头白发了。
在这首词里,辛弃疾回想了自己金戈铁马的青年时代,同时表达了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多年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心忧国家,难以入眠,即使喝醉了酒慢慢进入了梦乡,梦到的也还是梦回吹角连营,这样的句子读来是让人揪心的。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表现了英勇的军队以及士兵高昂的士气。这里的八百里指的是牛,辛弃疾在这里写的是梦中看到战士们在军营里分食牛肉,听见边塞回荡着雄壮悲凉的战歌,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军营昂扬的气势,战场肃杀的氛围都展现出他内心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了军队前行和武器装备的齐全和威力力,的卢表示快马,这个典故出自三国,的卢马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当中,一跃三丈,摆脱了后面的追兵,脱离了险境,这说明辛弃疾在梦里都希望能够骑上骏马,快马加鞭,奔赴前线,去驱赶侵略者。
几十年来,始终想替国家替君王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然而,这一切都是梦,一句可怜白发生,把他打回了现实,多少次上书的主张不被采纳,被迫闲居在家多年,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几十年的蹉跎,早已白发丛生了!
辛弃疾一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悲愤、无奈,都凝结在了这一声叹息之中,读来让人十分沉痛,辛弃疾不仅是词人,更是爱国将领,曾有后人评价他说,他的词不是笔写出来的,是血和泪写出来的,这些沉痛来自他对国家命运的始终关切,一句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无奈、痛苦和愤怒,直到今天,当我们读到这首词,仍然会为他的热血而感动。
最后和朋友们分享一句话,那就是很多时候,现实让我们很无奈,可我们不能放弃,如果现实冰冷,那就眼含热泪吧,如果现实黑暗,那就心中有光吧。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欢迎关注我,还有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也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感谢阅读,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