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致远描写重阳节的一首《夜行船·秋思》,情景交融,韵律和谐

马致远描写重阳节的一首《夜行船·秋思》,情景交融,韵律和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科记情说 访问量:558 更新时间:2023/12/12 22:53:15

我们通常研究的是唐诗宋词,往往忽略元曲,其实元代出类拔萃的文人雅客众多,元曲也有大量精美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本身就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所以完全可以和宋词平分秋色。

由于元朝是外族掌控国家政权,不是汉人,而那些儒生又有很深重的家国情怀,所以元曲多以老气横秋的悲伤情调创作,也许他们认为自己是亡国之奴,又对时局无可奈何,只能是在作品中宣泄情绪,在这种大背景下,几乎没有人去写什么盛世繁华,花前柳下的句子。

今天给大家赏析的是元曲的代表人物,马致远的另一首秋思,比《天净沙·秋思》,有过之而无不及。

夜行船·秋思

元朝 马致远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白话文赏析: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生命短暂,不到百年的一生转眼就过去了,时光如指间流水,匆匆而去不可留,往事如梦中蝴蝶,随时在脑海泛起,飘忽不定,一闪即逝。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过去的人生,那些过去的人和事不可追忆,既回不去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一声声叹息,才能表达心中遗憾。今天是草木繁茂的春天,到处繁花似锦生机勃勃,明天终归还是要花谢花飞一场空的。不想那么多了,我们还是及时行乐继续猜拳罚酒吧,夜色深沉,灯光忽明忽暗,暂时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现在想想,当年奢华壮丽的秦朝宫殿,和汉代皇宫,都变成了荒郊野岭,荆棘丛生,成了牧马人放牧牛羊的草场。当年的繁华气象哪里去了?帝王家的荣耀威仪什么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有传说,成了渔夫樵夫的谈笑话题。皇家墓地成了一片荒地,断裂的石碑和倒掉的雕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石碑上面笔走龙蛇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坚硬的石头也经不起千百年的风雨侵蚀。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为了建功立业奋斗终身,可是现在看看,他们高大雄伟的坟墓都成了狐狸和兔子的巢穴。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候,三国群雄是有着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可是,哪个朝代的结局不是半路夭折呢?现在的中国是魏国吗?是晋国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为谁停留,他们都白忙活了,改朝换代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如果你的命好,老天爷让你丰衣足食,千万不要奢侈浪费的过日子,如果夜夜笙歌,不知道精打细算,好日子过不了多久就完了。但是这并不是让你吝啬,你看那些爱财如命,一毛不拔的人,他们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只知道挖空心思敛财,白白辜负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做人一定要有精神寄托。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一转眼一天又过去了,太阳马上要下山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太阳就像从上坡上溜下来的车子一样,让人来不及做完手里的事情。临睡时我想起了早晨那一幕,我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头上又增添了一些白头发,岁月催人老啊。不想那些了,我要脱掉鞋子上床睡觉了。你不要笑我一天到晚傻乎乎的没个打算,就像搭窝很潦草的斑鸠一样,我只是不喜欢与人争长论短罢了,其实每天装醉装傻是一种策略,可以免去很多是非。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我不与人争夺名利,也就断绝了是是非非。人世间的尔我诈是不会到我门前来的。我的屋角该修补了,我就当作屋前那棵树是我的屋角,我的墙头掉了一块,从那缺口望去正好看见一座山,我用随处可见的竹子简单的把院子围了一圈,我的屋子上面搭的是不需要花钱的茅草,居所这么简陋,但是我很知足,因为我认为这些就是最好的。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进入睡梦中了人才会得以安宁,早晨鸡一叫,无休止的烦心事就都开始来了。人们不停地争夺名利,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看吧,人们熙熙攘攘的来来往往,就好像密密麻麻的蚂蚁大军搬运食物的场景,又好像蜜蜂乱纷纷飞来飞去采蜜的场面。还像一群苍蝇趴在尸体上争夺东吴尸体的血液。

裴度与朋友们饮酒对诗的绿野堂,陶渊明会见文人雅客的白莲社才是我向往的地方。我喜欢秋天,去摘取带着露水盛开的黄色菊花,大清早踏着霜雪就开始蒸煮螃蟹,炉灶里填上枯枝红叶开始煮酒,想一想人这一辈子能喝几杯酒啊,都是有数的,能过几个重阳佳节呀,好好珍惜这眼前时光吧。

我嘱咐身边这些调皮的孩子们,今天谁都不见,即便是自古以来最好客的孔融想见我,你也要告诉他,我马致远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独自扶着东篱观望秋天的风景。

#我的初秋故事##唐诗宋词#

更多文章

  • “枯藤老树昏鸦”是仿写,看过杨广的原句,才知马致远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聪聪扒历史标签:杨广,散曲,老树,昏鸦,编剧,马致远,曲作家,古典乐,剧作家,千古名句,天净沙·秋思

    在古典诗词里,模仿和借鉴一直是创作的一个“捷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稳了就能飞得更高;但如果仿得不好,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前笔者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例子,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很明显是借鉴了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因为写得太好,以致如今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诗仙还有这

  • 郑光祖:他一生不得志,却写出了惊艳世人的戏剧,历代经久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王实甫,戏剧,元曲

    郑光祖:倩女离魂伴,依稀兰麝香一直写历史人物,尤以文学人物为重,近期一直在写元朝,元曲四大家写了三个了,唯独这郑光祖一直没有动笔,因为,关于他的史实记载几乎是空白,实在是不知道从何写起。最怕的就是因为没有史料支撑而写成了艺术鉴赏,郑光祖在元曲上的贡献当然是很令人瞩目的,且不说他的散曲成就,就那一部杂

  • 南宋时期的郑光祖,他在书法领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小雪落的无尘标签:篆书,篆刻,隶书,行书,南宋,编剧,郑光祖,书法史,古典乐,曲作家,书法作品,中国传统音乐

    郑光祖(1256年-1321年),字行愚,号松雪堂主人,福建闽侯人,生于南宋末期,成长于元代初期,出生于书香世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篆书名家。郑光祖的家世背景非常优渥,他的父亲郑廷玉是南宋末期重要的文化名臣,家族世代传承书法艺术。在家族的熏陶下,郑光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培养了卓越的书法

  • 元代大儒柳贯书法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柳贯,赵孟頫,黄公望,司马光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婺州浦江(今浙江省兰溪)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柳贯题司马光《资

  • 元人画竹,风流只数顾安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顾安,柯九思,名家,墨竹,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 顾安 新篁图轴 纵91厘米 横3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四季长青的竹历来都是画家所钟爱的传统题材。在风云变幻的历代兴替中,最短的元代虽不足百年,但画坛名家辈出,如赵孟、吴镇、柯九思等都是名重一时的画竹名家,李衎更是将自己对前人和他自己生平画竹的经验进行总结,撰成《竹谱》一书,

  • 成吉思汗攻灭花剌子模后暂时退兵但命令哲别、速不台继续西征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成吉思汗,子模,速不台,哲别,花剌,木华黎

    大蒙古兀鲁思帝国一共有三次的西征行为,其中蒙古第一次西征,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发动征服花剌子模之战。背景及起因开禧二年(1206年),铁木真终于统一了蒙古诸部,并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了蒙古贵族会议,会议上诸王及贵族们一致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并建立大蒙古兀鲁思帝国(兀鲁思的意思是大、浩瀚的意思,

  • 金末抗蒙超级悍将,险些要了速不台性命,可惜难挡大金灭国之运!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金国,拖雷,金朝,金末,悍将,速不台,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孛儿只斤·窝阔台

    金末有能臣名“完颜陈和尚”(完颜彝,小名陈和尚,字良佐),在大金国风雨飘摇的形势之下,陈和尚率领一支仅仅四百人的“忠孝军”,却在逆境之中,给予无敌天下的蒙古大军以屡屡沉重打击,令蒙古人闻其名丧其胆。蒙古灭金之战从西元1211年至西元1234年,前后历时23年之久,此时金朝早已没有了太祖完颜阿骨打时期

  • 撒岳河之战,蒙古大将速不台施计大破十万匈牙利军,攻克佩斯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速不台,匈牙利,蒙古,拔都,佩斯,蒙古军

    序言 公元1236年——1240年间,蒙古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拔都汗率十余万大军相继攻掠钦察、罗斯(19世纪的罗斯并非今日俄罗斯,它只包括第聂伯河中游地区,以今日乌克兰首都基辅为核心)、阿速、孛烈儿(今波兰)等东欧诸国。蒙古军沿途势如破竹,连灭数国,烧杀抢掠,扰动很大。利格尼茨之战,蒙古军团灭三万孛烈儿

  • 征伐范围之广,卫青、霍去病、李靖不是他对手:速不台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青,霍去病,李靖,速不台,哲别

    1241年,地点匈牙利,速不台采取突袭战术,斩杀欧洲联军7万余人,贝拉四世狼狈逃跑,蒙古骑兵乘胜夺取布达佩斯。接着,速不台策划攻入中欧、西欧,饮马英吉利海峡。速不台,美国史学家杜派评价:“成吉思汗麾下最能打,最有谋略的名将”。蒙古铁骑纵横欧亚,横扫强敌,谁才是见证者。速不台,往北到达西伯利亚,往东到

  • 速不台:导致蒙古西征欧洲的关键人物,60岁时乘坐战车参加远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速不台,西征,蒙古,成吉思汗,拔都,哲别,孛儿只斤·窝阔台,远征

    公元1223年的秋天,在灭亡花剌子模王国之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东归。在此之前,成吉思汗派出的先锋军队已经攻打至东欧的克里米亚半岛,但是此时的成吉思汗并无继续西征的想法,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西夏王国。在成吉思汗去世仅仅十年之后,蒙古人开始再次西征欧洲,而导致蒙古西征欧洲的关键人物,则是成吉思汗的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