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兀鲁思帝国一共有三次的西征行为,其中蒙古第一次西征,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发动征服花剌子模之战。
背景及起因
开禧二年(1206年),铁木真终于统一了蒙古诸部,并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了蒙古贵族会议,会议上诸王及贵族们一致推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并建立大蒙古兀鲁思帝国(兀鲁思的意思是大、浩瀚的意思,若是翻译成汉语,就是大蒙古大帝国,所以在南宋时期,给蒙古写国书时,称呼它为大国或大大国)。
金国夺取了辽国之后,作为辽国的藩属的蒙古一直都是金国所防备的对象,历经百年的恩怨。金已经成为蒙古的世仇。
为了对战庞大的金国,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准备及对周围小国进行战争式的练兵。如攻伐西夏和征讨西面的高昌回鹘及西辽国。
嘉定二年(1209年),蒙古人征服了高昌回鹘,并攻占了西辽,西辽国的残余势力向西撤退。
历经六年的练军及准备,嘉定五年(1212年),成吉思汗发动了对金国的复仇国战。
蒙古国在征伐高昌回鹘和西辽时,发现了古丝绸之路这一商路,同时蒙古军队在追击西辽残部时,进入到了花剌子模的地界,其实这个时候追击的蒙古军并没有发动对花剌子模边防的战争,而是选择与之交谈,因此花剌子模开始与蒙古开展了商贸体系。
铁木真
嘉定八年(1215年)时,蒙古军队攻破并占据了金国中都,同年花剌子模的使团到达中都并与成吉思汗缔结了商业贸易的协议——成吉思汗:“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行”。
嘉定十一年(1218年),蒙古军队终于全面征服了西辽全境并肃清了反对者后,蒙古与花剌子模的国境开始了接壤。嘉定十一年(1218年)春,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并接受了成吉思汗的国书“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商人们可以安全地和无约束地来往”。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如火如荼进行着。
可就在此时就发生了一件致使花剌子模灭国的大案。
成吉思汗派遣了一支约400人的商队携带着金银、丝绸等物资,沿着古丝绸之路到达花剌子模的边境城市讹答剌城时,守将贪婪商队的财物,因此诬陷这支商队为蒙古间谍,并告知国王,国王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也有记载是城主贪婪蒙古商队的财物,私自出兵截杀了商队,记载于《蒙古秘史》和《元史》)。商队仅有一人逃过劫难跑回蒙古报信。
但此时的蒙古还在全面攻击金国,因此成吉思汗并没有想发动战争,而是派遣使者去花剌子模质问,并请求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交出凶手,给个公道。可花剌子模摩诃末并没有理会使者的要求,反而以使者无理为由,将正使枭首,剃了一个副使的胡子和耳朵,另外一个副使则也被剃掉胡子和削掉鼻子。让这两个副使拿着正使的脑袋回去复命。
花剌子模的做法彻底激怒了整个蒙古帝国
游牧民族有个特性,一般很少劫掠商队(就算劫掠也要做到干净利索,好诬告给马匪)。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就是,蒙古草原浩瀚庞大,大大小小的部落分布在各地,相互间的联系极其困难,因此各部落的产出很难运输及进行贸易往来。而商队就是让诸部对外的一个窗口,也是解决蒙古诸部生产所出的贸易体系中为数不多的通道。因此若是贪婪的部落想劫掠商队时,都会要考虑防止消息外露,以免商队不敢再来,同时劫掠商队也会被其他部落集体讨伐的。
花剌子模疆域图
所以当花剌子模的守将劫掠商队时,已经触犯了游牧民族特性,而后的做法又羞辱了整个蒙古帝国,等同于宣战的宣言。
因此,当两个副使回到蒙古和林后,愤怒的成吉思汗不顾灭亡世仇金国战事,迅速集结了军队,同时册封“四怯薛”之一的木华黎为太师、汉地国王,只留给木华黎1.5万(有说是1.2万)蒙古军以及投诚过来的汉军和唐兀军(党项人),全面放权给予木华黎国王攻打金国(这也是后来蒙古灭金时政策改变的因素,木华黎一改之前劫掠、烧杀的政策,进行了安抚各地,启用汉臣,并招募流民屯田,恢复秩序等等,可以说是花剌子模的操作,间接保住了汉家北地的汉文化)。
此时的成吉思汗于嘉定十二年(1219年)六月,在克鲁伦河畔集结了15万军队(有说是20万或12万),号称60万大军,全军征讨花剌子模,史称蒙古第一次西征。也是成吉思汗亲率的唯一一次西征。
蒙古西征军的行军路线
嘉定十二年(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沿着河流一直到达阿尔泰山脉,并越过它后,到达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经过三个月的行军后,在天山山脉的虎思斡耳朵,进行了休整。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成吉思汗就率领大军越过了锡尔河攻打讹答剌城,并在此进行了分四路兵马全面攻击花剌子模各部,这里很像是蒙古在攻打金国时的常用围点打援战术。只是花剌子模的上下并没有选择救援讹答剌城,反而是聚兵固守各城。
一路是由皇子察合台和窝阔台统帅的军队留守并包围攻打讹答剌城;强攻六个月才攻下讹答剌城,歼灭守军三万人,全城百姓被屠杀殆尽,城主被滚烫的金、银溶液灌头而死(《蒙古秘史》的说法是因他的贪婪,给予他金银灌头)。
一路由长子术赤统帅,沿着锡尔河向西攻打,一直打到毡地,全面攻破锡尔河西面的所有城市。
一路由塔孩、阿剌速等率5000骑兵沿着锡尔河向东攻打, 一直打到忽毯(今纳巴德)等城。
第四路则是成吉思汗统帅的主力部队,由成吉思汗和幼子托雷所指挥,强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花剌子模都城布哈拉城。
嘉定十三年(1220年)三月,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汉籍曾写为兀龙格赤)之间的交通。
嘉定十三年(1220年)五月,成吉思汗统帅的主力部队围住了撒马尔罕(另外一种说法是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只是根据后来的时间推算,应该只是塔孩所部赶到,其他两路如察合台和术赤还在外围策应,好围点打援)。战斗只进行了6天,拥有11万守军的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就选择了投降,其君主携带一支骑兵外逃,留下了家眷在城中,因为抵抗不算太激烈,城市只是被蒙古人所劫掠(蒙古秘史的说法是后来,成吉思汗还下令杀死花剌子模国君的所有男性子嗣和大臣们。而穆斯林的记载则是城破后,还有20万人被蒙古人所屠杀)。
术赤
攻占了撒马尔罕后,成吉思汗命令外围的术赤和窝阔台合兵,全力攻击花剌子模旧都乌尔根奇(汉译为兀龙格赤或玉龙杰赤)。并将守军及城内百姓120万人全部屠杀殆尽(穆斯林记载)(但根据《蒙古秘史》和《元史》以及《世界征服史》的考究,蒙古人屠杀了守军和百姓,将工匠和妇女、儿童被当作俘虏,运送到蒙古)。
这次屠城根据史料应该是成吉思汗所下的命令,因为此前术赤所占领的城池,当他领军一离开,就出现城内百姓杀死蒙古驻军,并起义占据全城。而且在成吉思汗攻打撒马尔罕时,外城已经投降,可内城的近卫军还在抵抗,致使几千蒙古军死伤。因此成吉思汗占据撒马尔罕后,曾经因术赤所占领的地区所爆发的反抗而愤怒,并训斥了各路主将。
由于之前的花剌子模国王弃城逃跑,所以托雷率领军队在后追击。其中一路由驸马脱胡察儿追击到了你沙不儿城,在攻城时,驸马脱胡察儿被射杀,随后托雷赶到,用3000架床弩、30架投石机、400架冲城车、700架云梯攻城。愤怒的大汗公主在破城之后, 亲率万人队攻入城中,并下令不留任何生灵。你沙不儿城被屠,城内连猫狗都不放过,只余下4000工匠。
就在驸马脱胡察儿围住你沙不儿城时,发现花剌子模国王并不在城内,因此分兵由哲别、速不台两人率领先锋军,越过你沙不儿城,继续沿着山脉追击到达里海,在里海时截获了花剌子模国王的母亲和后宫,以及金库等等皇家物资,随后哲别和速不台将这些俘虏和物资送到了撒马尔罕,成吉思汗的大本营。
在历经灭国之痛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病逝,死前传位给札兰丁,札兰丁辗转来到申河,并收拢到了4万军队。得知消息的成吉思汗亲率察合台、窝阔台、托雷等进军申河。
札兰丁·明布尔努
嘉定十四年(1221年),蒙古军队在印度河畔与札兰丁的部队展开了决战 。札兰丁的几万万大军全部覆没,札兰丁纵马入河,游至对岸,仅剩4000余名跟随者逃往印度。
嘉定十五年(1222年),经历了冬季的休整之后,成吉思汗再次亲率大军继续追击札兰丁,到达白沙瓦(今巴基斯坦北部),根据蒙古秘史和元史的记载是,在这里准备渡河时,成吉思汗见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庞大生物,他命人射杀该生物时,这个生物竟然毫发无损,并且发出“早归”的音符。
这几年的探究则认为,当时的蒙古军历经几年的攻城略地已经出现颓势,而巴基斯坦的地形为山区,且较为闷热,使得蒙古人不太适应,且军中同时出现了瘟疫,因此成吉思汗在耶律楚材等人的建议之下,开始退兵并没进入印度。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蒙古人在进攻之时,都会对需要攻击的区域进行各种侦查,如派遣商队、或者是外来商队、或是派遣间谍、或牧民、或军队直接越境侦查等等手段,去获取该区域内的山川、河流等情报。而印度境内,则是蒙古人并未涉及到的区域,加上山区地形和闷热、瘟疫、以及战略目标已经达成等等因素之下, 蒙古选择了暂时退兵。
覆灭花剌子模后,为了歼灭其残部,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时成吉思汗命令哲别、速不台,统帅三万军队继续西征
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三万大军,从南面沿着山脉一路横扫花剌子模的残余势力,并攻入塞尔拜然地区,并扫荡了高加索地区的北部。
哲别
嘉定十六年(1223年),哲别从高加索地区攻入钦察,钦察人请求幹罗思救援,南罗斯的密赤思老公爵率领八万军队赶到第聂伯河,同时弗拉基米尔大公也率领7万北方罗斯军队赶来(直到战役结束都没人影)。
夏季时分,哲别、速不台派出10名使者到基辅会见各位王公,表示蒙古没有进犯罗斯的意图,只是讨伐钦察人,不要听信钦察人的挑拨。况且钦察人常年侵扰罗斯境内,不如与蒙古和兵同伐钦察,共分果实。罗斯诸王认为这是蒙古人的离间计,杀死蒙古使者,
密赤思老公爵率领南罗斯和钦察联军越过第聂伯河,攻击蒙古哲别和速不台军,并俘虏了蒙古军前锋军统帅(不知道叫什么)。
哲别和速不台不敌,被迫后撤。同时镇守花剌子模的大皇子术赤也得到了他们的求援信,正率领大军急速赶往战场。
嘉定十六年(1223年)冬,著名的迦勒迦河之战爆发了。此战罗斯联军八万多人,而蒙古会合了后才三万人左右。可联军内部并非一条心,因基辅王公曾和密赤思老公爵争吵过,在战争时期竟按兵不动。
很快蒙古人就击溃了钦察人,并借用钦察溃兵冲击密赤思老公爵的本阵,俄罗斯军遂大溃。此时基辅王公依旧在阿里吉河对岸高岗上按兵不动,见危不救。此战六个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阵亡,只有密赤思老公爵和沃伦王公渡过了第聂伯河,并焚烧了船只,才阻止了蒙古军扩大战果。
而南罗斯的溃兵们(骑兵)则四散逃窜,只有部分人能退回本部。
隔岸观火的基辅王公则被蒙古人欺骗。在蒙古人围攻其大营三天后,蒙古人欺骗地同意放他们回家的条件,结果走出大营后,就被蒙古人全部杀掉。
此役,南罗斯军队损失5万多人,整个钦察和南罗斯从此一蹶不振。而蒙古军则以极少损失的前提之下,继续越过第聂伯河,进入到克里木半岛,攻陷达黑城,洗劫一空后,又回师扫荡不里阿尔,占据了整个钦察(高加索地区)返回蒙古和林本部。此次西征完成了几百年前突厥人所作的一切。并为之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