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看到天净沙这个曲牌,就会想起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只有28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和马致远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白朴,用天净沙这个曲牌,以四季为主题,各写下一首曲子。白朴的这首《天净沙.冬》堪称一首诗情画意浓重的佳作。这首散曲,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写尽冬日萧瑟。
《天净沙·冬》
白朴 〔元代〕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
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此曲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水墨丹青,可以想象,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至极,淡烟衰草,茅舍孤村,更显寂寥之感,表达出了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开篇首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氛苍凉的环境之中:在暮色中显出轮廓的谯门,萦绕在谯门内外悠远而哀婉的角声,这是画面的一侧。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四方:随着黄昏夜幕的降临,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山坡上覆盖着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虽然画角声打破了这冬季黄昏的寂静,却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种肃杀森严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全曲字字写景,作者用很短的话语表现了丰富的内容。文字朴素而又简练。从构思上来分析,作者匠心独运,把零碎的事物裁剪组合成一幅精美的图画。此外,从作者选择的景物,我们可以体会出他那哀婉淡泊的心境来。作者既写了冬景,又寄寓了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