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经典的10首元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最经典的10首元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河南卫视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3/12/31 15:21:40

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

河大卫与您分享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曲圣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01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旱灾,张养浩担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以赈灾。原本张养浩已经辞官归隐,但是这次为了赈济饥民,便不顾年老而出山。他在前往关中的途中,看到了饥殍遍野的局面,他“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目睹了元朝百姓的灾难,于是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之叹。这首怀古作品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感叹盛衰无常的束缚,而是将目光集中于天下苍生,可谓振聋发聩,有若金石掷地。

0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时期,由于贵族对科举制不重视,士人的晋升机会遭到了遏制,使得许多文人被迫从事于元杂剧的创造,反而推动了元曲的繁荣。

而马致远生活在这个时代,只得流浪天涯,郁郁不得志,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高度凝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境界凄凉,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03

汤式《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 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 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夜,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杭州是南宋的首都,曾经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到了元朝,杭州保持了繁荣的局面。

然而,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张士诚在此相互交战,导致江南经济严重被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路过此地,有感于杭州的衰败,于是写下这首散曲,表现历史的盛衰变化,天下的动荡,官僚贵族的腐败以及民生艰苦。

04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璧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首散曲开篇列举了霸王别姬、赤壁之战、班超从戎这些历史上被经常提起的故事。但是这些不过都是帝王将相的事情吧,和天下苍生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谁胜谁败,秦汉之交,三国时代,都是生民涂炭。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样,本词曲的作者已经将视角转向普通的黎民百姓。

05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年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水仙子·夜雨》写深秋夜雨之时,自己孤身羁旅于驿馆,彻夜难眠,想到了自己半生功名未成,而自己的父母又在家中老去,一切忧愁都涌上心头。

这首散曲可以说写尽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窘迫局面。徐再思善于用重词叠字,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06

王实甫《端正好·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曲,主要借萧瑟的秋景来烘托离别之苦。首句借用了范仲淹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最后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曲的点睛之笔,和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有几分相似之处。

07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塘阁,遍趁凉多。 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金朝灭亡之后,他失意落拓,写下了一些散曲来慰藉自己,其中以《骤雨打新荷》最为经典。

此曲上片写景,下片写情,全篇热烈喧闹,生机盎然,但是下片却说出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体现了自己的无奈。该曲产生于元朝初期,曲的写法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元好问是用填词的方法来作曲。

08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这首曲子借助秦汉之际的楚汉之争,表现了政治风波的险恶,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厌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为千古名言,是对人心险恶的表现。而“醉了由他”则体现了作者想退隐山林,逃避政治风波的意愿。马致远之所以发出如此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慰藉。

09

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蟾宫曲·春情》是一首闺怨之曲,该曲连用叠韵,婉转流美,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民国任讷在《曲谐·酸甜乐府》中说:“《春情》之词,首尾各以数语同押一韵,全属自然声籁,何可多得。末四句仅各四字,而唱叹转折,能一一尽其情致,真神来之笔。”

10

周浩《折桂令·题录鬼薄》

想贞元朝士无多, 满目江山,日月如梭。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该曲对元朝从事元曲创作的书生才人进行了肯定,也对新兴的通俗文学进行了认可,是元曲中少有的文学议论作品。全篇感慨深沉,议论精辟,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最后,作者认为繁荣富贵都是会被时间消磨掉,而文学成就才能够万古流传。

河南卫视《舞千年 》演绎 元曲经典《赵氏孤儿 》

作为曲圣,关汉卿创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等著名杂剧,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尽管其散曲并未跻身前十,但他的散曲“寓庄于谐”,表现出乐观的战斗精神,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我们找到关汉卿下面这首小令,以飨读者。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这首曲子倾诉了作者为何过隐居生活的苦衷。关汉卿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看到了贤愚颠倒的混沌现实。曲末一声“争甚么”,突出了与世无争的思想。虽然作者没有明言,但这首小令却让读者心中泛起深沉凝重的波澜。

上面这些散曲,哪一首让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

来源:北斗维斟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王一一

点亮在看,是个好习惯↓↓↓

更多文章

  • 关汉卿调研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和“一难两乱”整治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标签:关汉卿,城投公司,规划设计

    9月19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汉卿实地调研县城基础设施强弱项补短板PPP项目建设情况和全县“一难两乱”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在老西街道路改造项目现场,关汉卿对道路改造规划设计、建设进度等工作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了工作专班当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针对当前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搬迁安置

  • 《中国古代戏曲》| 元曲第一大家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晓梅讲资讯标签:杂剧,编剧,关汉卿,录鬼簿,王国维,曲作家,古典乐,剧作家,莎士比亚,中国古代戏曲

    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元杂剧作家,不仅在我国戏曲史上名垂千古,就是列入世界上最优秀的剧作家行列中也当之无愧。由于他不属于正统派文人,关于他的生平、身世,文字记载很少,而且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他是大都人,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出身于医户人家。汉卿是他的字,已斋叟是他的号。《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

  • 《梦华录》:关汉卿《救风尘》改编,宋朝3姐妹开茶馆的创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关汉卿,救风尘,梦华录,宋朝,茶馆,赵恒

    宋真宗年间,汴梁城中有名妓宋引章与安秀才相恋,后被周同知公子周舍所迷,发誓要嫁给他。闺蜜赵盼儿苦劝,宋引章却说:“我以后嫁了安秀才,只好一起当乞丐!周公子既英俊,又体贴,嫁给他才是享福嘞。”“公子哥都是这个德行,别看他现在对你好,娶回家不用两年,就会厌弃你,对你拳脚相加,那时别哭鼻子!”宋引章不听,

  • 他与关汉卿齐名,写下一支曲子劝友人辞官,不料竟成为传世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关汉卿,辛弃疾,临江仙,张华,马致远,元好问

    我是一名历史作者,同时也很喜欢听古风歌。多年以前,曾经听过一首活泼的《贺新婚》,唱出了新婚燕尔的甜蜜美好。这首歌的第一句就是"忘忧草,含笑花,良辰美景惜韶华",虽然听的时候并没有去细细揣测词中"忘忧草,含笑花"是什么意思,但是就是觉得写得很好,可能是因为新婚快乐,就可以忘掉忧愁,满脸笑颜了吧。直到后

  • 关汉卿等:《元刊杂剧三十种》

    历史解密编辑:古代小说研究标签:关汉卿,元刊杂剧三十种,杂剧,元杂剧,马致远

    《元刊杂剧三十种》,关汉卿等撰,凤凰出版社2022年7月版。内容简介《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杂剧的原始样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三十种杂剧包括《李太白贬夜郎》《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楚昭王踈者下船》等,其中不见于后世流传的孤本有十四种,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

  • 铜豌豆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山西戏剧网标签:关汉卿,铜豌豆,章台柳,杂剧,元曲

    有一天翻知乎,忽然看到一句神评:“元朝在文化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出了个关汉卿,可惜《赵氏孤儿》不是他写的,否则元和关汉卿都圆满了!”这家伙得是多爱关汉卿啊,就像我一样。此身憾为现代女子,行止间再是轻狂落拓桀骜,都不如关汉卿、王实甫、金圣叹、唐伯虎们,带一点才华盖世,带一点市民趣味,带一点乱世忧伤,带一

  • 关汉卿写过的风俗喜剧和大女主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关汉卿,谢天香,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

    还是要感谢《梦华录》,即便它完全背弃《救风尘》的精气神,但“赵盼儿”这个名字,把关汉卿带进大众的视野,是时候了解一下在《窦娥冤》之外,关汉卿写过的那些爆发着生命力的大女主们。▲《梦华录》剧照。玩世不恭的铁汉子,写出了妇女们的志气田汉写《关汉卿》时,请教了历史学家翦伯赞。翦伯赞提醒他,关汉卿是“郎君班

  • 关汉卿检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标签:关汉卿,地质灾害,搬迁,安全隐患,自建房

    7月29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汉卿带领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负责人深入衙下集、玉井两乡镇检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关汉卿先后来到衙下集镇下何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玉井镇韩家寨子村地质灾害隐患点,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搬迁政策、征求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地质灾害隐患成

  • 《梦华录》背后的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关汉卿,梦华录,窦娥冤,戏曲,杂剧

    宋 佚名 杂剧打花鼓图最近《梦华录》火得一塌糊涂,不过作为读书人,我居然才知道它的原著《救风尘》是出自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有“曲圣”之美誉的关汉卿。壹虽然后世对他的赞誉已经无以复加,但在他生活的当时,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他大约出生在宋朝江山岌岌可危的时候,不过父亲是个医生,条件还算优越,他从

  • 关汉卿自己会写剧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一枚斜杠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关汉卿,救风尘,青楼,宋引章,周舍

    元朝时期,高富帅周舍竟被青楼女子玩弄于股掌之上,得知真像后他痛哭流涕:我活该!我这是放鹰的让鹰啄了眼!这是关汉卿的作品《救风尘》中的一个片断。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据说是关公的后代,他出身中医世家,从小饱读诗书。由于汉人在元代地位低下,而且当时还没有恢复科举制度,满腹经纶的关汉卿来到大都,开始了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