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悉心培养“现代的关汉卿” | 讲特立故事⑤

悉心培养“现代的关汉卿” | 讲特立故事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湖南教育网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4/2/22 16:47:47

编 者 按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2023年湖南将动“徐特立项目”建设,计划用2年时间支持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开展标准化建设,该项目位列省政府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湖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的故乡,他终生从事教育,热爱教育,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师德给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特立精神”已成为湖南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精神符号和价值引领。为擦亮“徐特立项目”建设品牌,唱响湖南教育好声音,在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湘微教育联合推出《探寻“特立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全媒体策划,立体、全面展示“特立精神”在湖湘大地的百年传承,探寻新时代“特立精神”的发展方向,让“特立精神”深入人心。敬请关注!

青年田汉

徐特立对学生关怀备至,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对家庭贫困而有志向学的青年,总是极力给予支持和照顾,田汉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田汉是我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国歌歌词作者,被称为“现代的关汉卿”。他就读长沙师范时,曾得到徐特立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1912年,14岁的田汉考入长沙师范本科第一班。田汉自幼丧父,家境极为困难。为了供他读书,母亲也从乡下来到城里,起先在北门外摆了个小茶摊,后来在彭家井替人洗衣,赚取零用。夏天的长沙蚊虫特别多,田汉因家庭经济拮据,没钱购买蚊帐,晚上根本休息不好。徐特立检查宿舍时,发现田汉把自己严严实实地捂在被子里,捂出了一身痱子,第二天马上给他买了一顶蚊帐,对他说:“你有困难,要对我说呀!这样子,晚上休息不好,白天怎么能好好读书呢?”

田汉特别喜爱读书,可是没钱买书,只好假日里到长沙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须门票钱一个铜板。为了省钱,田汉常常早餐只吃一个烧饼,留一个铜板买门票,常常一看书就是一整天,连中餐都不舍得出门吃。

徐特立看到田汉爱读书而无钱买书,就把自己的购书折子给田汉,让他去选购自己喜爱的书籍,购书款就记到折子上,年底由徐特立去结账。

田汉爱好文学,喜欢写一些打油诗和剧本,徐特立支持他办起了“窗户报”。当欧阳予倩和春柳社话剧团的部分成员,到长沙文庙排演《热血》《不如归》《猛回头》等新剧时,徐特立便带着田汉和一些爱好文学的同学去观看,并鼓励他们大胆写作和排练戏剧。

在徐特立的支持下,田汉在学校恣意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于1912年写成戏剧文学处女作《新教子》,发表在《长沙日报》上。1914年,他与黄芝冈等同学一起编《青年》杂志,并在上面发表了两个剧本。1915年,他仿照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构思上模仿梁启超的《新罗马传奇》,写作了戏曲剧本《新桃花扇》,连载于上海《时报》副刊。田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文学家,与徐特立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田汉对徐特立的教导之恩铭记在心,终身不忘。1947年徐特立70大寿时,田汉特意从上海寄来一首长诗,热情歌颂老师在教育方面的光辉业绩,其中有两句是:“学生遍天下,春风无不被。……海上举金尊,共为老人醉。”

(摘自《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梁堂华 彭红霞 刘宏伟 著)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更多文章

  • 最经典的10首元曲,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关汉卿,马致远,元好问,王实甫,一首

    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河大卫与您分享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曲圣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0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 关汉卿调研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和“一难两乱”整治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标签:关汉卿,城投公司,规划设计

    9月19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汉卿实地调研县城基础设施强弱项补短板PPP项目建设情况和全县“一难两乱”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在老西街道路改造项目现场,关汉卿对道路改造规划设计、建设进度等工作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了工作专班当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针对当前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搬迁安置

  • 《中国古代戏曲》| 元曲第一大家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晓梅讲资讯标签:杂剧,编剧,关汉卿,录鬼簿,王国维,曲作家,古典乐,剧作家,莎士比亚,中国古代戏曲

    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元杂剧作家,不仅在我国戏曲史上名垂千古,就是列入世界上最优秀的剧作家行列中也当之无愧。由于他不属于正统派文人,关于他的生平、身世,文字记载很少,而且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他是大都人,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出身于医户人家。汉卿是他的字,已斋叟是他的号。《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

  • 《梦华录》:关汉卿《救风尘》改编,宋朝3姐妹开茶馆的创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关汉卿,救风尘,梦华录,宋朝,茶馆,赵恒

    宋真宗年间,汴梁城中有名妓宋引章与安秀才相恋,后被周同知公子周舍所迷,发誓要嫁给他。闺蜜赵盼儿苦劝,宋引章却说:“我以后嫁了安秀才,只好一起当乞丐!周公子既英俊,又体贴,嫁给他才是享福嘞。”“公子哥都是这个德行,别看他现在对你好,娶回家不用两年,就会厌弃你,对你拳脚相加,那时别哭鼻子!”宋引章不听,

  • 他与关汉卿齐名,写下一支曲子劝友人辞官,不料竟成为传世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关汉卿,辛弃疾,临江仙,张华,马致远,元好问

    我是一名历史作者,同时也很喜欢听古风歌。多年以前,曾经听过一首活泼的《贺新婚》,唱出了新婚燕尔的甜蜜美好。这首歌的第一句就是"忘忧草,含笑花,良辰美景惜韶华",虽然听的时候并没有去细细揣测词中"忘忧草,含笑花"是什么意思,但是就是觉得写得很好,可能是因为新婚快乐,就可以忘掉忧愁,满脸笑颜了吧。直到后

  • 关汉卿等:《元刊杂剧三十种》

    历史解密编辑:古代小说研究标签:关汉卿,元刊杂剧三十种,杂剧,元杂剧,马致远

    《元刊杂剧三十种》,关汉卿等撰,凤凰出版社2022年7月版。内容简介《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杂剧的原始样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三十种杂剧包括《李太白贬夜郎》《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楚昭王踈者下船》等,其中不见于后世流传的孤本有十四种,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

  • 铜豌豆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山西戏剧网标签:关汉卿,铜豌豆,章台柳,杂剧,元曲

    有一天翻知乎,忽然看到一句神评:“元朝在文化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出了个关汉卿,可惜《赵氏孤儿》不是他写的,否则元和关汉卿都圆满了!”这家伙得是多爱关汉卿啊,就像我一样。此身憾为现代女子,行止间再是轻狂落拓桀骜,都不如关汉卿、王实甫、金圣叹、唐伯虎们,带一点才华盖世,带一点市民趣味,带一点乱世忧伤,带一

  • 关汉卿写过的风俗喜剧和大女主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关汉卿,谢天香,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

    还是要感谢《梦华录》,即便它完全背弃《救风尘》的精气神,但“赵盼儿”这个名字,把关汉卿带进大众的视野,是时候了解一下在《窦娥冤》之外,关汉卿写过的那些爆发着生命力的大女主们。▲《梦华录》剧照。玩世不恭的铁汉子,写出了妇女们的志气田汉写《关汉卿》时,请教了历史学家翦伯赞。翦伯赞提醒他,关汉卿是“郎君班

  • 关汉卿检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标签:关汉卿,地质灾害,搬迁,安全隐患,自建房

    7月29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汉卿带领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负责人深入衙下集、玉井两乡镇检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关汉卿先后来到衙下集镇下何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玉井镇韩家寨子村地质灾害隐患点,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搬迁政策、征求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地质灾害隐患成

  • 《梦华录》背后的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关汉卿,梦华录,窦娥冤,戏曲,杂剧

    宋 佚名 杂剧打花鼓图最近《梦华录》火得一塌糊涂,不过作为读书人,我居然才知道它的原著《救风尘》是出自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有“曲圣”之美誉的关汉卿。壹虽然后世对他的赞誉已经无以复加,但在他生活的当时,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他大约出生在宋朝江山岌岌可危的时候,不过父亲是个医生,条件还算优越,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