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梦华录》背后的关汉卿

《梦华录》背后的关汉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4/2/8 9:22:04

宋 佚名 杂剧打花鼓图

最近《梦华录》火得一塌糊涂,不过作为读书人,我居然才知道它的原著《救风尘》是出自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有“曲圣”之美誉的关汉卿

虽然后世对他的赞誉已经无以复加,但在他生活的当时,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他大约出生在宋朝江山岌岌可危的时候,不过父亲是个医生,条件还算优越,他从小便和别人一样熟读诗书,预备将来通过科举扶国家大厦之将倾。但意外总是比明天提前到来,待他成人之后,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文天祥慷慨就义,国家已然不在了。蒙古人的铁蹄不仅踏遍了故国南北,更是踏碎了读书人根深蒂固的理想。

有元一朝,统治者将全国各地人们划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当然是最高一等,色目人次之,汉人又次之,南人末之;并且还取消了科举,只把读书人置于乞丐之上,称为“九儒十丐”。

前所未有的绝望充斥在无数满腹才学的汉人士子身上,可是怀才如怀孕,到了一定时候,是憋不住的,于是他们只能在瓦肆勾栏之间将牢骚和才华尽情倾泻。

然而民间不是卖弄风雅之地,近乎直白的散曲和杂剧便应运而生了。

关汉卿自然也不例外,他经常流连于青楼和梨园,借此淡化心中的苦闷,去的次数多了,他便和那些伶人熟识了起来,大家都知道他很有才华,渐渐地开始邀请他写些剧本过来,他也并不推辞,为难的是写什么题材。作为接受过正统儒家思想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元人对于汉人的打压和歧视,并由此想起文天祥等人誓死不屈的气概,于是他灵感乍现,挥笔写就四折《单刀会》,其对关羽勇猛的塑造恰是对英雄再现的渴望。

戏剧一经演绎,立即博得全城喝彩,关汉卿也因此声名鹊起。有人说名或利是男人最有效的春药,我想此语诚不欺人,其时,城中大户万家的女儿万贞儿,对新兴的杂剧尤其热爱,再加上她本身颇有才情,便很是仰慕于他,而关汉卿才子风流,怎么忍心将其拒之门外?两人郎情妾意,遂结为百年之好。

婚后,万贞儿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经常在花前月下探讨散曲和杂剧,他每写下戏曲草稿,总是先交给妻子看过,希望提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她还支持他深入去民间真切体验和搜集素材,从不过问和干涉他的自由。

时间久了,他开始有些忘我起来,写下小令: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万贞儿也并不在意,因为她知道这不过是他才名虚荣的炫耀。

直到有一天,她在书房看到他新写的另外一首小令: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万贞儿万没有料到他竟然认真了起来,而且“解语花”还是自己当初的陪嫁丫鬟,当真是恼煞了奴家!

她没有着急着去找丈夫,而是也写了一首诗,压在他桌子上的镇纸下:

闻君偷看美人图,不似关羽大丈夫。

金屋若将阿娇贮,与君打破醋葫芦。

关汉卿回来之后,来到书房,正在思索如何跟妻子说想要纳妾的事,却看见了她写下的诗,顿时明了了她不允许的坚决,也想起了他崇敬的英雄关羽,护送两位皇嫂,千里走单骑,不曾动心分毫,很为自己的轻浮感到惭愧和后悔。于是他来到楼上,诚恳谢罪,两人便又合好如初了。

经过几年的市井阅历,关汉卿回顾以往所写的戏曲,皆有不满,他开始思考杂剧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一日他从梨园出来,忽然看见大街上的衙役成群结队,押着一辆囚车,上面是一个满脸血痕,背插斩标的弱女子,后面随行一位恸哭的老妇人,他急忙向围聚路旁的人们询问。

原来女子名唤朱小兰,是后面老妇人的儿媳,因邻居恶霸李宜垂涎朱小兰美色,谋杀了她的丈夫,强逼成婚,老妇人不允,他又设计投毒,意欲害死老妇人,不凑巧,所投毒物被他父亲吃下,他买通官府,栽赃状告朱小兰,朱小兰无愧于心,誓死不认罪,李宜便以老妇人威胁,朱小兰不忍,终于在莫须有的供词上签字画押,判了斩立决。

关汉卿听罢,怒发冲冠,他知道元朝官府的腐朽和黑暗,但实在想不到竟至于视人命如草芥的程度,可是他一介布衣,根本无力回天,能做的只是送她最后一程。

他回到家,便把自己锁了起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把这件事写成戏曲,以深刻揭露统治者丑恶的嘴脸,来唤起卑微大众对不公的反抗。

于是他情至而意至、意至而笔至,才思如泉涌,文势如刀锋,笔走如龙蛇,一气呵成,只是在结尾时,他不忍太苦,做了圆满。

他拟定了题目《窦娥冤》,然后照例把草稿交给妻子看过,妻子却说:“不甚完美,自古戏曲都是如是老套,此曲何妨就以悲剧结尾,岂不更为震撼?”他听从了妻子的建议,重新改写了结局。

他拿着写满他理想的心血,交到了他熟识的梨园去演绎,结果班头看过之后,婉言谢绝了,并好言相劝他,如要演绎,须重新改写,不然性命难保。他又去了几家梨园和妓馆,结果如出一辙。

无奈,他只好辞别妻子,只身前往戏曲繁盛的扬州,去寻找演绎的机会。

他此时不会知道,在那小桥画船,楼台烟雨的江南,成就了他元曲的巅峰,他更不会知道,在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他会遇见至死不能相忘的人。

初到扬州,他便到处寻找梨园妓馆,携《窦娥冤》自荐,结果屡屡仍是无人敢演。后来听说扬州路上有处最大的勾栏,当红伶人是个官妓,名唤朱秀帘,姿容姝丽,才学过人,杂剧演绎更为当今独步,每每令纨绔子弟趋之若鹜。关汉卿想,卓绝之人必有卓绝之识,兴许此人可以。

第二天,两人相见,所谈甚欢,他便以所携戏曲示之,朱秀帘看后,慨然道:“君不畏强权,敢执意为卑小呐喊,我何辞为?容我晚间准备,明日开演。”他很是由衷敬佩朱秀帘的侠肝义胆。

但当晚官府却找上门,下来死亡通碟,责令必须修改剧本,否则人头落地。关汉卿面不改色,凛然道:“头可断,剧本断不能改!”朱秀帘也心照不宣。

翌日,勾栏内锣鼓喧天,台下座无虚席,台上青衣压场,四折讫毕,观者无不落泪,不许其谢幕!

《窦娥冤》一战成名,各地纷纷奔走相告,争相演绎,霎时如燎原之火,席卷南北。但关汉卿和朱秀帘却被双双逮捕入狱,判秋后问斩。狱中,关汉卿觉得拖累了朱秀帘,跟狱卒要求见她一面,可是没有得到允许。后来数万百姓长跪府衙门前,为其二人请命,官府迫于压力,最终将二人无罪释放。

正义的伸张可能需要流血,正义的到来也可能会迟到,但总要有人去做,正义才不会缺席,如果向往光明,那就不能对黑暗视而不见。关汉卿和朱秀帘做到了。

经此一劫,两人情意更近,不但经常默契合作,而且他还以朱秀帘为原型,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江亭》和《救风尘》。日久必是要生情的,况且一个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一个是“色艺双全,杂剧为当今独步”,天作之合也不过如此,但关汉卿已有家室,不能再越雷池,于是,几年之后他惜别朱秀帘,黯然回乡。

杨柳江岸,兰舟催发,朱秀帘前来送别,未发一语,关汉卿舟上告别,一语未发。

离别之后,朱秀帘嫁给了钱塘江畔一个洪姓道士,夫妻感情淡薄,她日日思念关汉卿,终于写下一首小令寄去: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关汉卿回乡之后,再没有离开过了,他收到信笺,却只能含蓄地回信道: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自此他闭门续写《西厢记》,传说,当他写到其中唱词《鸳鸯煞》:“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莫道是旧恨连丝,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泄。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时,突然口喷鲜血,竟杳然西去。

关汉卿一生创作无数,几乎全是经典,他为劳苦大众的讴歌,正是对现实黑暗的斗争和痛斥。只是想不到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侠骨硬汉,最终亡于柔情,诚可唏嘘矣!

作者:范三问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标签: 关汉卿梦华录窦娥冤戏曲杂剧

更多文章

  • 关汉卿自己会写剧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一枚斜杠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关汉卿,救风尘,青楼,宋引章,周舍

    元朝时期,高富帅周舍竟被青楼女子玩弄于股掌之上,得知真像后他痛哭流涕:我活该!我这是放鹰的让鹰啄了眼!这是关汉卿的作品《救风尘》中的一个片断。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据说是关公的后代,他出身中医世家,从小饱读诗书。由于汉人在元代地位低下,而且当时还没有恢复科举制度,满腹经纶的关汉卿来到大都,开始了北漂

  • 关汉卿下场,S级制作“回春”?

    历史解密编辑:道总有理标签:关汉卿,梦华录,金庸,影视,短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道总有理】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梦华录》未播先火了将近半年,天仙姐姐在各类短视频里也转了无数回扇子。2022年,腾讯的S级制作接连翻车,前有3.9分的《镜双城》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最高不过8.01%,李易峰回归古偶也没有泛起太多水花。后有杨

  • 关汉卿:封建时代的反抗者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关汉卿,救风尘,窦娥冤,妓女,窦娥

    关汉卿是元朝伟大的剧作家,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窦娥冤》。窦娥背负冤屈,临终时许下三桩誓愿,最后一一实现,终于平反昭雪。对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深思,我们就能听到关汉卿在黑暗时代的大声疾呼。一、关汉卿生平元代,科举废止,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甚至到了“十儒九丐”的境地。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已经走

  • 除了追《梦华录》,还可以看看关汉卿的这些散曲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关汉卿,梦华录,谢安,散曲,题情

    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让人上头,这部电视剧以关汉卿创作的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电视剧以宋朝为故事背景,宋朝人雅致的生活情调、剧情进度的跌宕起伏,三姐妹情感命运的波折多喘,吸引了众多剧迷追剧。关汉卿所创作的元杂剧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窦娥冤》了。我们在此前出版的由“铲史官”团队

  • 《梦华录》剧情崩于原创?与关汉卿相比,真的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凌波痕湮逝标签:关汉卿,梦华录,救风尘,杂剧

    电视剧《梦华录》已经播完,热度逐渐退去,却仍有一些争议,有人抬出这样的观点:认为《梦华录》后面的剧情崩了,听说前面几集才是关汉卿原作,所以编剧就是不行啊,比不上关汉卿云云。真的如此吗?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看过关汉卿的《救风尘》吗?认为《救风尘》是《梦华录》原作的人,本身就已经大错特错,这部几百年前的

  • 神操作!《梦华录》编剧转发剧评:新时代乐府,立意超越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娱真像标签:梦华录,关汉卿,戏曲,剧评,乐府

    是不是嫌《梦华录》太热了?自己的编剧下场降温了!今天,该剧编剧张巍转发了一篇关于该剧的豆瓣剧评。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马上炸锅了!咱们来看看这篇剧评是怎么写的:这个剧评把本剧和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做了对比,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该剧的立意要比关汉卿高的太多了!这还不算,剧评还将该剧比做是新时代乐府!这是有多

  • 《梦华录》里的赵盼儿让人喜爱,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独一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读书标签:关汉卿,梦华录,赵盼儿,救风尘,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周舍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剧中宋代生活的美好画面惹人向往,而由刘亦菲扮演的赵盼儿,更因其敢爱敢恨、生动美丽的气质收获颇多喜爱。《梦华录》的故事母本、人物原型,乃至姓名,都来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经典杂剧作品《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而《梦华录》中所表现出的支持女性自强、反对男性压迫等等相对进步的性别意识

  • 赵盼儿之于关汉卿——元杂剧中的演绎者和笙歌者初探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关汉卿,赵盼儿,救风尘,谢天香,元杂剧

    最近很多朋友向我推荐影视剧《梦华录》,他们说作为一个戏曲理论研究者,我应该为《梦华录》点赞,因为这部电视剧把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带火了。诚然,让年青一代认识到侠肝义胆的赵盼儿,进而认识关汉卿,认识元杂剧,这份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当我看完《梦华录》,却心绪难平。因为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抓住赵盼儿这个灵魂的

  • 民间故事:关汉卿智斗宋员外

    历史解密编辑:字言字语标签:关汉卿,宋员外,知县,谢天香,恶少

    大戏剧家关汉卿,在元代就被誉为“杂剧班头”“梨园领袖”。 他风流倜傥,滑稽多智,又兼一身铮铮硬骨,不畏权,不畏势,自称“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偏、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晚年因作《窦娥冤》得罪当朝, 被逐出大都(北京);回到老家蒲阴五人村隐居。回到五人村以后, 把自己关在小楼上埋头写作,不

  • 关汉卿、“唐山事件”、女性友好型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救风尘,王国维

    · 这是第454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每周,我都会写一个人物。今天写的是关汉卿。最近随着改编自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梦华录》的热播,人们对于“女生帮女生”(Girls help girls.)非常有共情。周舍把宋引章娶回家,对其不断进行家暴,都快打断了腿。还是赵盼儿出手,有勇有谋地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