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靖战死后,杨过之子孤身一人杀入王宫,却被忽必烈几句话劝退

郭靖战死后,杨过之子孤身一人杀入王宫,却被忽必烈几句话劝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3258 更新时间:2024/1/17 7:27:22

当年杨过用一粒飞石打死了蒙古皇帝蒙哥,蒙古士兵见状之后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由于群龙无首,蒙古大军的士气一落千丈,彻底丧失了作战能力。他们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蒙古。

在华山之巅,江湖群雄对“五绝”重新进行了排位。在黄蓉的建议下,新五绝诞生了,他们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

由于击退了蒙古大军,成功地守住了襄阳城,群侠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不料,杨过却带着小龙女和群侠作揖。原来,杨过和小龙女二人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如今蒙古大势已去,他们二人厌倦了江湖是非,想要退回古墓,从此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和群侠告别之后,杨过牵着小龙女的纤纤玉手缓缓地走下了华山。望着杨过、小龙女的背影,众人都是感慨万千。他们当年出现在大胜关英雄会的时候,男的丰神俊朗、女的貌若天仙。如今16年过去了,杨过早就没了当年的青春朝气,取而代之的是清癯憔悴、两鬓斑白。小龙女虽然和16年前一样清丽秀美,但她也没了当年的单纯率真,对这个江湖世界多了一丝戒备之心。

看着杨过、小龙女越走越远,最后变成两个小黑点再也看不见,郭靖、黄蓉二人也准备下山。让他们夫妻二人意外的是,身后的郭襄早就哭成了一个泪人……

13年之后,蒙古的忽必烈突然点起兵马,率领十万铁骑浩浩荡荡地越过边界,径直杀向了襄阳城。郭靖、黄蓉率领军民奋起反抗,无奈忽必烈的大军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襄阳城军民死伤无数、损失惨重。

在郭靖、黄蓉的浴血奋战之下,襄阳城终究还是守住了。但忽必烈的大军却没有丝毫退兵的意思,他们在襄阳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看样子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果然,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忽必烈又率领大军扑向了襄阳城。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他们又在天黑前如潮水一般纷纷退去。

连续好几日都是如此……

此时的郭靖不免焦急了起来,镇守襄阳城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他们在蒙古兵的连番厮杀之下早已叫苦连天。不仅如此,就连襄阳城的粮草也是捉襟见肘。更让郭靖如坐针毡的是,他早已向朝廷发出了多封求救信,可宋朝皇帝似乎像人间蒸发一样,依旧不管不问。

郭靖又苦苦撑了一个多月,终于因为弹尽粮绝,带着黄蓉、郭破虏、郭芙、耶律齐、武修、武敦儒等人一起战死在襄阳城。他的诸多子女当中,唯有郭襄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川,这才逃过一劫。

当郭襄得知父母姐弟战死的噩耗之后,万念俱灰的她来到峨眉山落发为尼……

7年之后,南宋早已灭亡,此时的中原武林也落入了蒙古人的手里。忽必烈将大都设为元朝的首都,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他自己则黄袍加身,整日在宫里夜夜笙歌、好不快活。

一日深夜,忽必烈刚要入寝,突然听到有人大叫:“有刺客啊!有刺客啊!”不一会儿,宫内就乱成一团,兵刃相击的锵锵声、士兵的呵斥声、宫女的尖叫声不绝于耳。

忽必烈心道:“我寝宫有精兵三千围绕,另有十名绝顶高手贴身保护。哪一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竟不知天高地厚、自投罗网!”

果然不出忽必烈所料,寝宫外的嘈杂声渐渐散去,想必刺客已经被侍卫一网打尽。

就在忽必烈打了个哈欠准备上龙床歇息之际,门却“呀”的一声打开了。忽必烈顿时龙颜大怒,哪一个太监竟不通报就擅自闯进我的寝室来?忽必烈正想发作,可映入眼帘的一幕却让他噤若寒蝉、如坠冰窖!

只见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年身穿白衣,手持一柄屠龙宝刀,潇洒飘逸地走近前来。忽必烈再仔细一瞧,只见他剑眉入鬓、气宇轩昂,一双眼睛犹如深夜里的寒星,容貌虽然俊美儒雅,只是肌肤间少了一丝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

“你就是忽必烈?”少年冷冷地道。

“正是。”忽必烈不慌不忙地说道。虽然忽必烈的外表看上去镇定自若,但心里却依旧七上八下:“我全副武装的三千精兵呢?我那十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绝顶高手呢?”

想到这里,忽必烈不由得朝门外看了一眼。

“在找你的贴身护卫么?”少年一眼就看穿了忽必烈的心思,“别找了,他们都死了。”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少年颇有玩味地看了忽必烈一眼。

“我寝宫周围有三千精兵日夜看守,寝室外有十大高手贴身保护……”

“哈哈哈!”还没等忽必烈说完,少年就仰天一阵大笑,笑声震得屋内横梁上的灰尘簌簌飞落。

望着眼前这位狂傲不羁的英俊少年,忽必烈开始相信他说的话。因为他手持利刃闯入寝室已有一段时间,可无论是侍卫还是那十名绝顶高手,都仿佛消失了一般。

“请问这位壮士大名?”

“我就是杨过、小龙女之子杨破天!”

少年此言一出,忽必烈心中大振。当年他踏平襄阳城,杀死郭靖黄蓉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四处打探杨过的下落。

原来当年杨过用一粒飞石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为了报仇雪恨,忽必烈厉兵秣马整整13年!

可让忽必烈费解的是,无论是古墓、绝情谷、华山还是中原各处,他都找不到杨过的踪迹。不料多年之后,他的儿子竟一人杀入王宫,真让人措手不及、唏嘘不已!

“当年我爹娘得知郭伯公战死沙场的噩耗之后,悲痛万分之下带着我连夜离开了古墓。我父亲杨过并不惧怕你,凭借他出神入化的神功,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你人头简直易如反掌。只不过他们二人曾立下誓言,再也不会踏出江湖一步。”

“爹娘带我来到一处杳无人烟的地方,我慢慢长大,武功也日渐增长。随后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郭靖郭伯公留下来的那把屠龙刀。”

杨破天望了望屠龙刀散发出来的锋芒之后,继续说道:“我服食腥臭无比的蛇胆、山洪里练刀练到几近虚脱,为的就是替郭伯公报仇雪恨!完成父母心中的夙愿!”

“你可知道杀了我之后,会发生什么吗?”忽必烈此话一出,顿时惊得杨破天微微动容。“你知不知道,如今的百姓人人有房住、有田种?你知不知道,比起昏庸腐败、不管百姓死活的南宋,如今的大元犹如人间天堂?”

见杨破天陷入沉思之中,忽必烈又接着说道:“郭靖的确是一位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他为国为民,是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可你知道他拥有一身绝世武功,为何他手中的襄阳城连两个月都顶不住?还不是因为宋钦宗担心郭靖拥兵自重,不仅不派援兵,就连粮草都不供应,任由郭靖自生自灭!”

“你以为凭你这几句花言巧语,我就真的不敢杀你吗!”杨破天突然怒目圆睁,他扬起手中的屠龙刀作势欲劈。

“我不怕死,你可以杀了我,但是天下百姓又要生灵涂炭,活在兵荒马乱的水深火热之中。郭靖所说的‘为国为民’,杨少侠,你真的做到了吗?”

“闭嘴!”杨破天突然大喝一声,他挥舞手中屠龙宝刀朝忽必烈的脑袋砍去……

一炷香之后,万人兵马涌入寝宫,为首的一人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他跪在一人面前道:“陛下,真的就让他这样离开?”

“让他去吧。”说话之人正是忽必烈,此时的他披头散发。

原来,刚才杨破天那一刀只是将他的头发斩落,并未伤及忽必烈。

“记住我们的承诺。”忽必烈望着杨破天离去的背景,喃喃自语。

更多文章

  • 忽必烈的噩梦,打不死的海都

    历史解密编辑:帝史标签:大汗,蒙哥,元朝,忽必烈,小说家,阿里不哥,蒙古帝国,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孛儿只斤·窝阔台

    对于征服能力过强,而统治能力过差的蒙古人来说,他们征服的土地过于庞大,这些土地能够维持统一是一种偶然,而分裂却是一种必然。1264年,忽必烈成功击败了弟弟阿里不哥,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于是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富庶的南宋,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后,一个远比弟弟阿里不哥难缠的对手正在成长,这个对手可不会像

  • 忽必烈创立了元朝,为什么蒙古人讨厌他?汉人却喜欢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忽必烈,蒙古人,元朝,蒙古帝国,蒙哥,阿里不哥

    序言忽必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是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也是元朝开国皇帝。因为蒙古帝国和元朝是当时世界范围内领土面积数一数二的超级帝国,所以忽必烈在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极具争议的人物。在中国历史的描述中,忽必烈虽来自游牧民族,但统一中国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延续宋代以来繁荣的

  • 元朝察必皇后在国库取了一匹丝帛。忽必烈笑道:国库不是私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宫女,元朝,国库,朱元璋,小说家,察必皇后,慈禧太后,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察必皇后,命宫女去国库取了一匹丝帛,丈夫元世祖忽必烈开玩笑说:国库又不是私人库房,你怎么能派人随便取东西呢?朴实的察必皇后却把玩笑话当了真,想着怎么节俭出丝帛来。经过反复考虑,她组织宫女把大量废弃的旧弓弦熬煮之后,加工成了帛衣,这一下子给宫里省出了许多经费。察必皇后煮弓弦织帛衣的事情,一时传为佳

  • 你可能不知道,忽必烈带着汉人屠杀了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温伯陵的烟火人间标签:蒙古,蒙哥,元朝,诸王,忽必烈,小说家,成吉思汗,阿里不哥,孛儿只斤·窝阔台

    伯陵说:在我们的印象中,忽必烈是纯正的蒙古皇帝,这么说是没错的,但不全对。忽必烈能做元朝皇帝,是因为得到汉人官僚和世侯的支持,为此不惜屠了蒙古圣地哈拉和林。而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对当下有深刻的参考价值。一、蒙古草原的历史,以成吉思汗为标志,被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早年间的草原部族,没有稳定的领导核

  • 奇皇后:外国贡女进入中国后宫,怎样花32年爬到皇后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皇后,奇皇后,后宫,丞相,元朝,皇帝

    古代帝王爱江山也爱美人,有不少人将江山的覆灭归咎到美人的身上,就出现了红颜祸水这一词,可女人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毁了帝王的江山吗?从古至今,有能力有魄力的女子不在少数,只不过她们的光芒被掩盖住了,或者说根本没有给她们施展才能的机会,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样取得一番成就。历朝历代的帝王后

  • 高丽奇皇后:手腕毒辣祸害朝政,为私欲恶化元朝与高丽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元朝,朝政,宦官,元史,元顺帝,高丽奇皇后

    奇皇后的人生轨迹就像她的姓氏一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身为高丽奇氏家族的幼女,幼年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依靠贡女制度,进入元朝宫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烹茶技艺赢得元顺帝的宠爱,一跃成为元朝的第二皇后。奇皇后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她不想仅限于后宫的成功,还插手元朝政治和高丽的政治,她通过结交宦官、大臣,影响

  • 成吉思汗临终托付拖雷:我的死讯封闭,灭西夏后都城中兴府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成吉思汗,西夏,拖雷,金国,木华黎,中兴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贴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起了蒙古帝国,但当时蒙古人都以游牧为生,他们生产力低下,所以生存只能靠抢夺资源,加上游牧民族勇猛的特性,这就造就了他们掠夺的本性,所以他登基后就开始四处掠夺

  • 成吉思汗宠爱拖雷,为何不把帝位传给他,是害怕蒙古帝国分裂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成吉思汗,拖雷,蒙古帝国,孛儿只斤·窝阔台,大汗,汗位,成吉,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成吉思汗那么喜欢拖雷,为什么不直接把帝传给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我们后世歌颂的内容来看,这位七百多年前的大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我们失去对他的喜爱。相反,我们随着历史的沉积对他产生了更多的敬意。蒙古人虽然比较流行小儿子继承家产,但是拖雷他不具备继承汗位的潜力,这是为什么呢?还

  • 铁木真去世后, 为何幼子拖雷只当了两年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术赤

    铁木真的崛起孛儿只斤·铁木真,他生长于蒙古草原之间。在年幼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蒙古部落的不幸。数代人被金国欺压。他们想兔子一样被射杀,原因是因为金国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邻居。为了进一步削弱他们,金国还将蒙古部落的分化。虽然有人反抗,但他们都失败了。在几代人的记忆里,金国都意味着屈辱和仇恨。铁木真要改

  • 儿子年纪还小,手握10万精兵却无缘蒙古大汗之位:拖雷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哥,成吉思汗,蒙古,忽必烈

    1229年,地点漠北草原,忽里勒台大会上,拖雷很想继承汗位,无奈自己实力不济,只能支持窝阔台。拖雷手握重兵,麾下兵马十余万,但综合实力不如窝阔台,无缘蒙古大汗位置。1217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考虑到年事已高,就想定下继承人。成吉思汗先问长子术赤的意见,次子察合台不服,说蒙古大汗的位置只能是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