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将郭子兴离世后,朱元璋实至名归,代领其军仍不忘旧恩!

大将郭子兴离世后,朱元璋实至名归,代领其军仍不忘旧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洪都烟客 访问量:2187 更新时间:2024/1/23 12:03:27

朱元璋带兵守住和州之后,和州发生严重粮荒,濠州节制元帅孙德崖也正为缺粮犯愁,得到朱元璋镇守和州的消息,率部前来就食。他将部队安置在和州城外的民家,自己带着亲兵请求入城暂住3个月。朱元璋担心他另有企图,想拒绝,又怕他人多势众,只好应允。几个嫉妒朱元璋的将领向郭子兴进谗言,说他投靠了孙德崖。郭子兴立刻从滁州赶来,准备找他算账。朱元璋得到消息,吩咐部众说:主公早上不来,晚上必到。他一到和州,马上向我报告,我将亲自迎接。

夜间郭子兴到达和州,看守城门的人刚好同朱元璋有矛盾,故意先打开城门迎进郭子兴,再报告朱元璋。朱元璋赶紧去见郭子兴,看他满脸愠色,跪在地上不敢吭声。过了好长时间,郭子兴怒气冲冲地问道:你是谁?朱元璋报上姓名,郭子兴厉声喝问:汝罪何逃?朱元璋说:我诚然有罪,但家事可以慢慢厘清,外事必须赶快决断。郭子兴问:什么外事?他压低声音说:孙德崖在此,往昔主公困辱濠梁,是我破其家救出主公,现今相见宁无宿憾?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快想办法,防止他报复。郭子兴听后,沉默不语,算是解除了对他的怀疑。

孙德崖得知郭子兴到达和州,非常不安,决定率部移往他处。朱元璋担心有变,连忙让郭子兴做好防备,自己赶去见孙德崖。朱元璋问孙德崖为什么才住这些日子就急着要走。孙德崖说:你老丈人很难相处,所以我只得返回濠州。朱元璋看他的辞色,似乎不想动武,就说:现在两军合住一座城池,而一支部队要走,恐怕会发生一些摩擦,应该让部队先走,元帅你亲自殿后,万一出事,好出面处理。孙德崖应许了。

孙德崖

孙德崖的部队开始从城里撤出,朱元璋才放了心。这时,有个熟人邀他一道去送朋友,刚走出20多里,接到报告,说城里两支部队打起来了,伤亡不小。朱元璋忙叫随从耿炳文、吴祯牵过马来,跃马飞奔回城,半道上被孙德崖的弟弟逮住。孙德崖的弟弟想杀他,旁边一个姓张的说:我们杀了朱公子,孙元帅也活不成,不如先派人进城看看再说。孙德崖的弟弟让姓张的飞马进城。姓张的到城里看过之后,回来说孙德崖已被郭子兴逮住,锁着脖子,和郭子兴对饮。孙德崖弟弟这才没杀朱元璋。郭子兴听说朱元璋被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忙派徐达等人去换朱元璋。过了两天,徐达等人来到孙德崖军中,孙军将士不肯换,还是那个姓张的说,不如放朱公子回去,让他们放孙元帅回来。朱元璋这才脱险回城,孙德崖也被郭子兴放出城去,一场风波算是平息下来了。

郭子兴当初逮住孙德崖,本想将他杀掉,以报上次在濠州被囚之辱,无奈朱元璋被孙德崖之弟所执,只得放了孙德崖,用以换回朱元璋。郭子兴因此心中闷闷不乐,不久病倒,于三月间不治身亡。郭子兴虽然没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心胸狭窄,曾经猜忌关过朱元璋,但他毕竟有恩于朱元璋,朱元璋对他的病逝还是很悲痛的。朱元璋、张天祐和郭子兴的夫人、儿子护送郭子兴的遗体回滁州安葬。后来,朱元璋称帝,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

郭子兴

郭子兴病逝后,孙德崖想趁机吞并他的部队。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自觉无力应对,捎信给外出作战的朱元璋,让他前往濠州同孙德崖理论。朱元璋手下将领闻讯力加劝阻,他只好作罢。此时,宋政权丞相杜遵道从亳州派来使者,让去人商议论功封帅之事。诸将问张天祐:你能率领大家抵挡元兵的进攻吗?不行的话,你去亳州一趟。张天祐自度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只得动身前往亳州。朱元璋在和阳带兵戍守,并出击西南诸寨,接连获胜,巩固了和州的阵地。四月下旬,常遇春前来投奔。常遇春,怀远人,相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他年纪23岁,为“群盗”刘聚所得,拔居左右。他见刘聚日事剽掠,胸无远图,估计成不了大事,又听说朱元璋在和州声威日著,兵行有律,就带着10人前来投奔。在半道上遇到朱元璋,常遇春跪地迎拜,自请为前锋。朱元璋说:你是饿坏了前来就食的,我怎么留你呢?常遇春再三乞请,朱元璋喜其壮勇,遂用为前锋。后来,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常遇春位列第,成为仅次于徐达的勇将。

就在四月下旬,张天祐从亳州带回小明王的敕书,册封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看到敕书,对自己的封号位列第三很不满意,又担心接受册封会受制于人,想拒绝不受。但郭天叙、张天祐都主张接受册封,朱元璋考虑到“林儿势盛可倚藉”,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自己的队伍实力有限,四面受敌,接受小明王的册封,可以利用他的旗号掩护自己,借助他的威望来号令群众,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便和郭天叙、张天祐一道接受了册封,奉龙凤为正朔,以号令军中。

朱元璋和郭天叙、张天祐接受小明王的册封后,在和州建立都元帅府。都元帅府的三个元帅,都元帅郭天叙年轻没经验,右副元帅张天祐虽然年岁大,但缺乏智谋,优柔寡断,指挥大权便落在左副元帅朱元璋的手里。和州的部队大多数是朱元璋招募或招降来的,并经过他的训练,听从他的号令,加上他身边又有一批亲信,战将如徐达、汤和、冯胜、邓愈、胡大海、常遇春等,谋士如李士元、毛麒、冯国用、范常等,因此他虽位列第三,实际上却成了都元帅府的主帅。“是时三帅虽共府置事,运筹决策皆自上(指朱元璋)裁。将士乐战,军民倾向,权归于上矣。”接受小明王的封号后,他名义上是宋政权辖下的一员红巾军将领,“纪年称龙凤,然事皆不禀其节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调动部队的权力,成为号令一方的首领。

几万红巾军在和州一住几个月,粮饷的供应非常紧张。四月,在打退元兵的几次进攻后,和州缺粮,发生饥荒,朱元璋便与部将谋划渡江。诸将之所以欲谋渡江,目的当然是为了解决粮饷的供应问题,因为以集庆路(治上元、江宁,今江苏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不仅是当时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且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产粮区,在和州对岸距太平不远的丹阳湖一带,即以出产大米而著称,攻占这个地区,粮饷供应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朱元璋欲谋渡江,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这就是夺取龙盘虎踞、形势险要的金陵,以之作为四出征伐的根据地,进而谋取天下。不过,当朱元璋把渡江的谋划告诉李士元时,李士元虽然非常赞赏,却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说:“我兵众而食少,舟楫不备,不足以争江左,利姑小俟之。”他指出,朱元璋作为宋政权辖下的一名红巾军将领,虽然已经拥有一支听从自己指挥调遣的部队,但和州当前缺粮,士兵吃不饱,无法打仗,而且士兵都是步卒,属旱鸭子,不习水战,没有水师,缺少舟楫,根本无法横渡水域宽阔的长江,劝他先缓一缓,等时机成熟时再说。

正当朱元璋与诸将为粮饷和舟楫发愁之时,巢湖水寨的红巾军首领派俞通海前来求援。

巢湖地区很早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后)至元四年(1338年)南方白莲教首领彭莹玉与i]徒周子旺在袁州起义,失败后,彭莹玉逃到淮西,受到淮民的暗中保护。他在淮西住下,有时也到鄂东、湘、赣一带,继续传播白莲教,从事反元活动。刘福通起义攻占颍州后,彭莹玉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夏在江淮再度起义,其门徒金花小姐与赵普胜(因善使双刀,人称“双刀赵”)、李普胜(又名李国胜,别号”李扒头”)起兵响应。巢县俞廷玉与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父子“亦操戈起田间,从其徒李普胜”。

刘福通

李普胜据无为州,赵普胜据含山县,"聚众结水寨,俱称彭祖家”。此外,庐州的左君弼也聚众响应彭莹玉。赵普胜、李普胜联合附近的廖永安和廖永忠兄弟、赵仲中和赵庸兄弟、桑世杰、张德胜、金朝兴、华高等起义队伍,与左君弼遥相呼应,共同抗击元朝官军。后来,金花小姐战败,赵普胜、李普胜、俞通海父子、廖永安兄弟等又遭到濠州红巾军的攻击,遂退据巢湖,结为水寨,“拥众万余,船千艘”,还有大量粮食。左君弼则独据庐州,同巢湖水寨发生矛盾,不时出兵击之。赵普胜、李普胜、俞通海父子屡遭困厄,郁郁不得志。至正十五年五月,他们担心遭到左君弼的袭击,派俞通海从小道前往和州,向朱元璋求救,请朱元璋出兵护送他们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以避开左君弼的兵锋。

经俞通海的再三请求,朱元璋接见了他。俞通海表示巢湖水寨愿以舟师万余、粮数万石请降。朱元璋喜出望外,对徐达说:我谋划南渡长江,正为缺乏水师而发愁,巢湖水师前来归附,这事就成了!他当即随俞通海前往巢湖,同水寨的众首领见面,并实地考察水道。巢湖诸将迎朱元璋登上一条大船,由他指挥水师东出湖口,直奔铜城闸(今安徽铜闸),拟入长江前往和州。但未等他们的船队驶入长江,元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已察觉他们的意图,调集楼船阻塞马场河口。巢湖水师见水道受阻,只得退屯黄墩(今安徽运漕)。

此时赵普胜又反悔,不想归附朱元璋。俞通海父子及廖永安、桑世杰、张德胜、华高、赵馘等人察觉赵普胜的阴谋,偷偷将消息泄露给朱元璋。朱元璋脱身返回和州后,调集一批商船,装载精锐壮士,再到黄墩,指挥巢湖水师发起攻击,一举击败蛮子海牙,然后乘大雨过后江水暴涨之机,从小港汉纵舟而出。赵普胜见蛮子海牙败退,自己势孤力弱,不敢有异动。蛮子海牙挥师追击,无奈楼船高大,进退不便。俞通海、廖永安、张德胜等人素习水战,操舟若飞,再次挫败蛮子海牙,纵舟进入长江,驶抵和州。

从至正十五年正月计取和州,到五月收编巢湖水师,朱元璋在巢湖地区活动的几个月里,先是继续发挥其优异的军事才能和灵活的斗争策略,化解内部矛盾,击败元兵进攻,巩固和州阵地,获得广大将士的拥戴,在郭子兴病逝后顺理成章地代领其部。被宋小明王授为左副元帅,名义上成为宋政权辖下的一员战将,”然事皆不禀其节制”,实际上已成为号令一方的起义首领。接着,他亲至巢湖接受巢湖水师的归附,在原有的步卒之外,增添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和数量可观的舟楫,从而具备了实施先拔金陵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谋取天下的基本条件。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在成为开国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曾经的伯乐郭子兴的?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朱元璋,郭子兴,皇帝,惠妃,马皇后,陈友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这一生要想成功,除了需要一身的本事,人生中的伯乐当然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明太祖朱元璋能从当初一个放牛娃,一跃成为至高无上的君王,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郭子兴这个伯乐的赏识。话说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因为战乱不得不四处流浪化缘,这时儿时的玩伴汤和给他送来一封信,信中内容大致说的是让朱

  • 只许皇帝认爹不许百姓认祖宗-明朝郭子兴后人无奈放弃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三娃家的彩虹标签:明朝,元朝,郭子兴,明孝宗,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这一年淮北发生了大旱,颗粒无收,靠着租用地主土地谋生的朱元璋家顿时陷入大难。朱元璋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不到半个月相继病饿而死。朱元璋为了活命只能去皇觉寺出家,其他亲人四散讨饭去了。朱元璋当了和尚之后被派到外面云游一番后来回到了皇觉寺,本来对于朱元璋来说或许将来的命运就是当

  • 对明太祖来说,郭子兴究竟是他的贵人,还是绊脚石呢?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汤和,元朝,明朝,郭子兴,李韩公,孙德崖,明太祖,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元末这样一个乱世中,无数英雄豪杰挺身起义,其中最让人崇敬的就是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了,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家人都死光了,最后却凭借着自己的胆识谋略抗击元朝,平定天下,登上了至尊皇位。这样一个人,他是如何起步,如何一步步走到成功的呢?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朱元璋一生中的伯乐,也是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对

  • 朱元璋是依靠郭子兴起家打下江山的,他对郭子兴的后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邦,元朝,明朝,郭子兴,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养女婿和部下,当年依靠郭子兴发展起自己的势力。郭子兴去世以后,朱元璋逐步夺取了郭子兴的所有权力,把郭家军完全变成了朱家军,并在后来取得成功,登基当了皇帝。(郭子兴剧照)那么,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郭子兴及其后人的呢?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忌惮开国功臣的人。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找那

  • 1355年,郭子兴困居和州、悲伤叹息而亡,朱元璋:杀其子,娶其女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徐达,元朝,元军

    晚唐诗人秦桃玉曾有“年年恨压金缕,为人做嫁衣”的诗句,意思是忙忙碌碌,得不到好处,而是为他人的善行做出贡献。元朝末年的乱世,领导起义的郭子兴亲自拥护朱元璋登基,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1370年,徐达北伐归来,朱元璋下诏授勋。在李善长和徐达之前,朱元璋故意封死了15年的郭子兴

  • 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如何对待其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元军,红巾军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道出了历朝历代皇帝们的小心思,普天之下,唯我独尊,而明太祖朱元璋同样也信奉这句话。起初朱元璋只是郭子兴手下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兵,后来逐步受到郭子兴的重用,成为其养女婿才得以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更是接手了郭子兴的势力,才拥

  • 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名人堂标签:彭大,元军,元朝,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要说郭子兴的一生是怎样的?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也曾风光过,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成就。最大的成就就是误打误撞认了朱元璋这样一个开国的皇帝做女婿,最后还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导致他闷闷不乐,郁郁而终。他死后倒是很风光,干女儿也做了皇后,但是,儿子却因为谋反被朱元璋杀害。提到郭子兴这个人,如果不是完全熟悉明朝的

  • 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元璋,郭子,郭子兴,郭子仪,元帅,小说家,明朝,元朝

    郭子兴是元末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更是朱元璋生命中的一个贵人,虽然他对朱元璋的猜忌心一直都有,但却是为朱元璋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我们都知道,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算是郭子兴的女婿,而郭子兴去世之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大部分的势力,并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明朝的建立者。那么,为什么郭子兴去世之后,会

  • 郭子兴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可朱元璋却恩将仇报,绝了郭子兴的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徐达,孙德崖

    郭子兴的一生总共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在他发展的过程中战死,只剩下两个儿子,分别是二儿子郭天叙、三儿子郭天爵。郭子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仅有的那两个儿子都一一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中。贵人朱元璋能够快速在红巾军中崛起,其中主要靠的就是郭子兴的力量。当时郭子兴所在的濠州城内总共有五股势力,郭子兴只是其中的一股

  • 郭子兴为何愿意重用刚来投靠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郭子兴,朱元璋,红巾军,元朝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从最底层崛起的封建帝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祖辈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背景和势力可言,为什么在投靠郭子兴之后,可以得到郭子兴的重用,而且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他,今天来简单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原因!简略郭子兴的一生据说郭子兴的父亲是一位占卜的行家,后来因为一个富商把自己失明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