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走向强大,是从十三翼之战开始的。不过,在和札木合的这一轮较量中,铁木真是以惨败收场。在札木合3万人马的追杀下,铁木真带着5千人马,溃逃300里,一直逃进鄂嫩河南岸一个叫哲列涅的峡谷中,并依靠天然的地形死守,才避开了札木合的疯狂进攻。
在十三翼之战中,为何说铁木真是虽败犹胜呢?从战术上来和札木合相比,铁木真的战术确实比札木合的高明。
铁木真到底做对什么了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从实力上来比较,此时的铁木真根本无法和札木合相比。
从军事经验来看,铁木真还很稚嫩。十三翼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190年,这一年,铁木真28岁,札木合26岁。可是,在草原争夺战中,由于札木合很早就成为札答阑部的首领,参与和指挥了很多战争,经验丰富,而铁木真和札木合的首次交锋,才是铁木真第一次独立指挥战争的开始,毫无经验可言。
从军队数量上来看,铁木真明显处于劣势。札木合是集结了十三个部落的力量,共计3万人马。铁木真仅仅只有5千人马。
这也导致铁木真被札木合打败,成为必然。
铁木真虽败犹胜的高明之处,他不和札木合比军事实力,而是比驾驭人心的本领。
在和札木合的战争中,铁木真非常清楚人马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他逃到峡谷中后,派人四处招兵买马,而且,凡是对来投靠自己的人,都礼贤下士,亲自迎接,亲自设宴款待,深得民心。
与铁木真相比,札木合采取的方法,却是暴虐。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札木合把抓到的70个俘虏,丢进滚烫的沸水中煮了。
札木合对待这些俘虏,有他的原因,因为这些人原来都是他的手下,没想到投靠了铁木真,让他很愤怒。札木合的残忍,让他的手下战战兢兢。
无论在任何一个团体中,当下属发现自己的领导有缺点时,就喜欢和他的竞争对手相比。这一比,大家都发现,铁木真是一个能善待部众的人,是一个仁义的首领,于是,大家瞒着札木合,三三两两偷偷逃到铁木真的阵营中去了,让铁木真的实力一下子增强,而札木合被众叛亲离后,实力一下子被削弱。
这就是历史上所评价的,铁木真虽败犹胜的整个过程。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谁能取得人心,谁就能取得成功。
铁木真的这些驭人方法,在《成吉思汗:要驭天下,必先驭人》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解。
我们从铁木真驭人的过程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驾驭手下将领;二是驾驭敌人。
对于手下将领,铁木真除了给予他们财富、地位上的奖励外,还不断向他们灌输“忠君”思想,从而将草原上的英雄豪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对于如何驾驭敌人,铁木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地忍让。但是,他的忍让让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铁木真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打击,直到其灭亡。
札木合虽然也是草原上的英雄,他军事能力出众,但缺乏驭人手段,怎能不失败呢?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下方卡片,直接订阅、购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