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吃败仗后的痛苦:下属被札木合俘虏后,煮成七十锅人肉

成吉思汗吃败仗后的痛苦:下属被札木合俘虏后,煮成七十锅人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558 更新时间:2024/1/16 6:05:03

成吉思汗败仗后的惨痛,被俘下属被煮成七十锅人肉

札木合曾经是蒙古札达兰部首领,三次与铁木真结为安答,并屡次为铁木真赴汤蹈火,他与铁木真都希望统一蒙古,而铁木真的胜利也少不了札木合的鼎力支持。但是后来铁木真称汗后,两人关系开始逐步恶化。

札木合的兄弟有一天领着一帮人,跑到铁木真的部落里,去偷铁木真叔叔---拙赤的马。拙赤当时发现后,立即拿上弓箭追了出来。由于马是蒙古草原上牧民最珍贵的财产,因此心急的拙赤很快就追上了盗马贼,看到前方的盗贼没有停止的意思,便拿出弓箭来朝着札木合的弟弟射过来。由于拙赤平时本就是个技术不错的射箭手,再加上心急如焚,因此这一箭一下子就要了札木合的性命。

弟弟的噩耗传来,札木合感到非的气愤,只不过是几匹马,你铁木真的人居然把我弟弟给射死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札木合立刻发起部众,派人联络蒙古草原上其它与铁木真敌对的部落,组成了一个反铁木真联盟,共十三部人马,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汹涌磅礴带着血海深仇地铁木真杀过来了。

当时铁木真对盗马一事并不知情,因此没有防备。在听到札木合起兵的消息后,是又气又急,立即也组织了十三部人马。其中第一部是诃额仑的部属。他们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严重不足,连老太太都穿上牛皮的盔甲,上了战场。第二部是铁木真的兄弟们和他的箭筒士。从第三部到第十一部就是铁木真的叔叔、堂叔、堂兄弟们,这些人虽然是铁木真的族人亲戚,但是他们在战场上不会真的为他去玩儿命,能躲就躲。剩下的第十二部和第十三部是旁支尼鲁温蒙古人,更不会为铁木真浴血奋战。所以,铁木真组成的这十三部,基本上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极弱。

双方在草原上拉开了阵势,由于兵力和士气上的悬殊,札木合的联军,个个怀着对铁木真的血海深仇,举着明晃晃的战刀,骑着快马,一阵风就冲到了铁木真的队列面前,浴血奋战,奋力厮杀。铁木真的部下哪儿见过这阵仗,所以刚一交兵,就被杀得稀里哗啦,退到了斡难河岸。铁木真第一次单独指导的大战就以惨败而告终,这一仗就是蒙古历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战。

铁木真这一仗虽然败了,但是还未伤到元气,伤亡的人并不多。什么原因呢?铁木真的军队跟札木合的联军一照面,就兵败如山倒,大部分人都是见势头不对就跑。很多人都没跟札木合的联军交上手,一看前面的人都往后跑,本人也就撒腿跟着往后跑。再加上铁木真的守军也借助有利地形抵抗住了札木合的进攻屠城。

札木合联军打胜了之后,却对俘虏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他弄了七十口大锅,里面烧着滚烫的开水,然后把但凡支持铁木真部落的俘虏,全部扔到大锅里给活活煮死,据说是煮了七十锅人肉。然而,他这个心血来潮的“杰作”非但没有吓住蒙古部的军队,反而激起了铁木真的全体守军的愤怒,大家同仇敌忾,士气大增,反而抵抗得更加卖力了。而且,札木合也万万没有想到,那些被他强令吃下俘虏煮成的肉酱的各部首领们对这种残暴行径都心怀不满,许多人甚至公开在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在这一战役过后,札木合的许多将领都带着兵卒来投靠铁木真,铁木真经过十三翼战役后可以说是虽败犹荣,实力大增。

标签: 札木合成吉思汗俘虏蒙古联军

更多文章

  • 徐寿辉曾是起义军首领,为何他的石像,被暗中刻在长江边的弹子石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明玉珍,元军

    元末起义首领徐寿辉曾做过十年的皇帝,建立了天完政权,但他后来却被奸人害死,秘密居然被手下人刻在了弹子石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徐寿辉是谁?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听

  • 笑谈大明(石榴)陈友谅杀徐寿辉使军心涣散,失败结果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汉军,大军,兵变,大明,元朝,陈友谅,徐寿辉,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陈友谅所统率的江南汉军是朱元璋在征战天下中遇到的最大对手,其对金陵西吴政权造成的威胁,远在其它各路诸侯之上。在江东桥被康茂才的诈降计所误,中朱元璋的埋伏而兵败之前,汉军对西吴军在战略上处于极度优势的地位。反观西吴一边人心惶惶,军心士气全无,投降的和迁都的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然而在

  • 比朱元璋稳,比陈友谅狠,比张士诚富,比徐寿辉强,比方国珍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明朝,陈友谅,张士诚,徐寿辉,明玉珍,方国珍,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玉珍 塑像)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湖广随州平林村,一个叫做明玉珍的小朋友出生了。这位小朋友,很不一般。虽然出身农家,但他自小胸怀大志,长相更是非同寻常。或许每个人生来都有大志向,但有没有大志向是一回事儿, 能不能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明史》: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史书说他身高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却遭心腹陈友谅背叛,丧命大锤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元朝,红巾军起义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都是与时俱进的,风起云涌的朝堂直观地展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波涛汹涌。在每次动荡过后,不仅老百姓们不得安稳,也有无数的青年才俊当了政治的牺牲品。当然,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在这漫漫长河中,后起之秀的杰出事迹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当年那个蓄势待发,草根皇帝朱元璋的逆袭,至今都家喻户晓,

  • 元末义军领袖徐寿辉奇怪的国号“天完”,是没文化还是有人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寿辉,元朝,朱元璋,明玉珍,国号,元末,义军

    前言:徐寿辉又名徐真一,蕲州罗田人。以贩布为生,元末著名的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对于“天完”这个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国号,有专家认为其寓意是在在“大元”上面各加个盖子,表示要压住元朝一头。也有专家认为“天完”实际上是“大宋”的变体字。俗话是事出反常必

  • 因为野外洗澡引起的误会,造就了徐寿辉这一元末豪雄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倪文俊

    徐寿辉在元末群雄中虽然不能称之为枭雄,但他却是元末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蕲黄一脉的红巾军,属于承前启后、过渡式的人物。上启彭莹玉、邹普胜,下启陈友谅与明玉珍。徐寿辉,湖北蕲州罗田人,一名徐真一,或者徐贞。他除了体貌魁岸外,没有其他的特殊能力。平常是以贩布为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商贩。他不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记了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寿辉,朱元璋,陈友谅,百万,元朝,红巾军,明朝,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朱元璋自此以后再没有了真正的对手。每每人们回忆到这一段,无不扼腕叹息,都感慨于陈友谅失败的可惜,甚至还引出了三国演义的火烧赤壁。但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其实我们还忽略了

  • 1360年,徐寿辉脑后中杖、头骨碎裂而亡,朱元璋:陈友谅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元军,明朝,元朝,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在乱世之中,好人的下场往往比坏人要惨很多。元朝末年,自称“天万”皇帝的徐寿辉是个好人。他手执百万大军,挥鞭杀人,一生好事尽,结果却被斩首。 1360年,陈友谅收下徐寿辉,顺江而下,大兵直指金陵城。到了菜市集,陈友谅特意派人到徐寿辉的船上汇报军情。还不等徐寿辉探查,埋伏在两边的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了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美妃爆笑社标签:明朝,元朝,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徐寿辉:起义10年,有百万大军。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记了他的伟大。当时,全国正处于“反袁”起义的高潮之中,朱元璋的团队只是其中之一。鉴于当时的世界形势,造反者还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对手,相互制衡。朱元璋在进行了一系列操作之后,陆续消灭了这些强敌,拿下了陈友谅这根最难啃的骨头。最终,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最终却被自己人敲碎了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红巾军

    相信对中国历史有所涉猎的读者们深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八个字背后的道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朝代更迭,制度更替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毕竟世袭制的存在导致再强大的王朝也会碰上不务正业的败家子皇帝,所以王朝的更替如同自然规律那般正常。可是每逢王朝更替,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会发生无数战火。而在此期间,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