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铁木真札木合反目与“十三翼”之战之谜,谁才是失败者?

揭秘铁木真札木合反目与“十三翼”之战之谜,谁才是失败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明月踏清风x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1/19 9:04:59

铁木真和扎木合在年幼时就交换过礼物,成为“安答”(义兄弟),扎木合略长,成为干哥哥。扎木合为人很讲义气,有谋略,作战也骁勇。当铁木真还到处被人追杀的时候,扎木合已是当时黑龙江流域上游的一只雄鹰,一个王者。

成吉思汗画像铁木真与孛儿帖成婚并取得弘吉剌部的支持后,又依附上克烈部的王汗(脱斡邻勒汗,译为王汗),并认王汗为“义父”。有趣的是,札木合居然是王汗的“安答”,这样铁木真与扎木合重逢并结为盟友。有“义父”撑腰,又有“安答”支持,铁木真很快和扎木合成为当时的“草原双雄”。很快,一次偷袭事件考验了他们的情谊。昔日的宿敌蔑儿乞惕部为报昔日仇恨偷袭了乞颜部。原来,早年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从蔑儿乞惕部人也客赤列都手中抢了女子诃额仑做老婆,诃额伦也就是铁木真的母亲。蔑儿乞惕人对此引以为奇耻大辱,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时机报仇雪恨。这次,也客赤列都的哥哥脱墨脱阿(蔑儿乞惕部当时首领)趁机掳走了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铁木真怒不可遏,立即向蔑儿乞惕部宣战!脱墨脱阿做梦也没想到,王汗和扎木合倾力相助,一起出兵,扎木合动员了两万多兵力。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札木合的两万兵力几乎有一半是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的旧部,也速该死后他们迁徙到北边和扎木合的领地。这些人的动向,将是埋在铁木真和扎木合友谊的小船边的一颗“雷”。蔑儿乞惕部部在铁木真、扎木合和王汗三方联合打击下,溃不成军,脱墨脱阿逃到巴尔古津河流域,其子女或被杀,或被俘虏。经此一役,铁木真实力大涨,许多旧时的属民、奴隶也纷纷前往投靠。铁木真、王汗和扎木合的关系也更加亲密,铁木真和扎木合也迎来长达一年半的“蜜月期”。但是,这可能是表面现象。铁木真和扎木合都不是庸常之辈,都是有问鼎草原王者之志的少年英雄。自古以来,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话放在铁木真和扎木合身上同样成立。有一次扎木合对铁木真说:“依山扎营,我们放马的可以有帐房住;傍水扎营,我们放羊的可以有水吃。”不明其意的铁木真把这话传给母亲诃额伦和妻子孛儿帖,孛儿帖的解读就是扎木合对铁木真有所图,铁木真选择了相信孛儿帖。这也从侧面证明,铁木真早已和扎木合心生嫌隙,不再是无话不说的“好安答”了。铁木真下定决定与扎木合分道扬镳。听信了孛儿帖的解读后,铁木真悄无声息地带领队伍和眷属连夜赶赴“哈剌只鲁坚小山,阔阔纳浯剌”(黑色小孤山旁边的蓝色小湖),才驻扎下来放牧。铁木真没有与扎木合告别,扎木合也没有骑马追赶质问,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显得那么波澜不惊。正如火山喷发的前夜,大地和天空会显得特别的阒静。札木合属下军队里那一万余人的也速该旧部,也“日久思归”,绝大多数选择追随铁木真而去。而且,铁木真在迁徙过程中,沿途搜罗人才并给于优待,因此不少人不远千里投奔而来。这其中就有和扎木合同属一个氏族(札答阑氏)木勒合勒忽。铁木真没有顾及扎木合的感受,对这些人予以劝退,反而是“既来之,全受之”。

铁木真征战图随着人才的聚集、势力的强大,宋孝宗淳熙十六年,铁木真在豁尔赤、忽察儿、阿勒坛、撤察别乞等人的拥戴下,自立为“蒙古大汗”。而扎木合却是“蒙”在“鼓”里出“大汗”。事后也觉得不妥的铁木真派人去知会扎木合,但扎木合气愤已极,不予原谅。铁木真称汗之后,并没有认为高枕无忧,反而觉得危机四伏。他着强力推进以下四项工作:一、整饬军队,设立专门机构训练战马、管理战车,大幅提升军队战力;二、加强安保,成立专门警卫他的侍卫队,确保这只草原雄鹰绝对安全;三、修好王汗,继续争取克烈部的支持,用以制衡面和心不和的扎木合;四、扩展势力,创建以铁木真为首的乞颜部,与克烈部和札答阑部抗礼。很快,以铁木真为首乞颜部,和以王汗为首的克烈部以及以扎木合为首的札答阑部三足鼎立的蒙古新势力。此后四年间,三大部族之间表面一片祥和,但实际上暗潮汹涌,互相忌惮。尤其是扎木合,眼见铁木真这个仅有九匹骟马千户长华丽丽的变成“蒙古大汗”,且铁木真在此过程中对他这个“安答”很不道义,因此视铁木真为眼中钉、肉中刺。但碍于与王汗是“安答”、王汗又是铁木真“义父”这层特殊关系,所以暂时隐忍不作,不过仇恨的种子还是埋下了,早晚有一天都要爆发。铁木真与扎木合开始了暗地里“掰手腕”,各自大力游说并吞并周边弱小部落发展壮大,以期日后在“拳头碰拳头”中获胜。扎木合的亲弟弟绐察儿的鲜血成了点燃铁木真和扎木合战火的“助燃剂”,战争一触即发!

蒙古山水画原来绐察儿无脑的去劫掠铁木真的马群,被铁木真的部下赤答尔射杀。扎木合闻讯,怒火中烧,决定旧仇新恨一起报!扎木合趁机联合泰亦赤兀惕兀、亦乞列思等13个部落组成联合军队共3万余人杀向铁木真的乞颜部,扎木合的怒火早已将当年两人结拜“安答”的温馨誓言焚毁得一干二净!铁木真急忙召集部众,凡是能参加战斗的,不论男女,无分贵贱,一律编入军队,也凑够了3万余人,这其中还包含归顺的宿敌蔑儿乞惕部。铁木真也将3万余人分成十三支,以对抗扎木合率领的十三个部落。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战”,这次战争,彻底改变了蒙古草原的势力版图,也决定了铁木真和扎木合的最终命运。来势汹汹扎木合大军对铁木真匆忙应战的“十三翼”军队呈现碾压之势,加上归顺不久的蔑儿乞惕部“出工不出力”的“磨洋工”态度,铁木真连连吃了败仗,有被“团灭”的危险。但铁木真明白,自己志在蒙古大草原,不能逞一时之气与扎木合拼个鱼死网破,应保存实力,因此铁木真在扎木合的步步紧逼之下,采取“边退边战,边战边退”的策略,与扎木合展开强攻与防御的拉锯战,比拼前瞻视野,比拼耐心冷静,借以消耗对方实力。铁木真大军退到哲裂谷时,当地的沼泽地给了他喘息的时间:不熟地形的扎木合先头追兵行动受限,更受到先达一步的铁木真军队的强力阻击,即便随后赶来的扎木合的主力大军也一筹莫展。报仇心切的扎木合陷入深深的愤怒之中,暴躁不安,焦虑异常,这是兵家之大忌。失去理智的扎木合祭出昏招:他下令在哲裂谷谷口前的空地支起70口大锅,将抓获的“十三翼”俘虏丢进锅里活活烫死,直至烹煮成肉酱,居然还公开食用。札木合又下令,将俘获的捏兀歹部首领察合安兀阿阵前斩首,然后将其头颅绑在自己的马尾上来回奔驰拖曳,让人不忍目视。扎木合的残暴,激起“十三翼”的莫大愤慨,同时也令其部属侧目担忧,谁愿意豺狼般毫无人性的人效劳?

蒙古军队战争想象画面扎木合很快尝到自己昏聩残暴的“苦果”:联军暂时的紧密团结顷刻间土崩瓦解,进攻时士兵不再舍命杀敌,而是“出工不出力”,更有4个部落整族反水投奔之铁木真麾下。而铁木真那边的“哀兵”又被激起内心最深处的怒火,一致同仇敌忾,他们表现出来的异常战斗力让扎木合胆战心惊。无奈之下,札木合只能放弃一举灭掉铁木真的计划,下令退兵。由于人心离散,扎木合被其它部落首领疏远,而以其为首的札答阑部也最终走向没落。这也让铁木真看到人心和道义的重要,此后他极力采取笼络人心的做法,继续吸收弱小部落并真诚相待。“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虽败犹荣,尤其是战后收获更丰。他的“安答”扎木合成全了他。也许扎木合至死都不明白,自己居然以“剿而不灭”的方式,助力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札木合有两次机会可以消灭成吉思汗,他为何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成吉思汗,札木合,手下,俘虏

    札木合和成吉思汗都是草原英雄,两人都是当时最有资格成为草原霸主的人物。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札木合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最大的敌人。从札木合和成吉思汗之间的竞争来看,两人刚刚反目成仇的时候,札木合兵强马壮,更占据优势,而且,札木合有两次机会可以消灭成吉思汗,可是,他为何放弃了,将机会留给成吉思汗了呢?并

  • 铁木真与札木合.铁木真平定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成吉思汗,札木合,蒙古,王罕,克烈部,乃蛮

    大约1180年左右,年轻的铁木真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危机。他的部落遭到了另一个蒙古部落——篾儿乞惕人的突然袭击。事情的起因是篾儿乞惕人要报当年也速该(铁木真之父)从他们那里抢走迎娶的新娘月伦(铁木真之母)的一箭之仇。篾儿乞惕部的军队乘夜袭击了铁木真家族的营地,铁木真猝不及防,虽幸免于难,妻子孛儿帖却落

  • 成吉思汗吃败仗后的痛苦:下属被札木合俘虏后,煮成七十锅人肉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札木合,成吉思汗,俘虏,蒙古,联军

    成吉思汗败仗后的惨痛,被俘下属被煮成七十锅人肉札木合曾经是蒙古札达兰部首领,三次与铁木真结为安答,并屡次为铁木真赴汤蹈火,他与铁木真都希望统一蒙古,而铁木真的胜利也少不了札木合的鼎力支持。但是后来铁木真称汗后,两人关系开始逐步恶化。札木合的兄弟有一天领着一帮人,跑到铁木真的部落里,去偷铁木真叔叔--

  • 徐寿辉曾是起义军首领,为何他的石像,被暗中刻在长江边的弹子石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明玉珍,元军

    元末起义首领徐寿辉曾做过十年的皇帝,建立了天完政权,但他后来却被奸人害死,秘密居然被手下人刻在了弹子石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徐寿辉是谁?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听

  • 笑谈大明(石榴)陈友谅杀徐寿辉使军心涣散,失败结果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汉军,大军,兵变,大明,元朝,陈友谅,徐寿辉,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陈友谅所统率的江南汉军是朱元璋在征战天下中遇到的最大对手,其对金陵西吴政权造成的威胁,远在其它各路诸侯之上。在江东桥被康茂才的诈降计所误,中朱元璋的埋伏而兵败之前,汉军对西吴军在战略上处于极度优势的地位。反观西吴一边人心惶惶,军心士气全无,投降的和迁都的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然而在

  • 比朱元璋稳,比陈友谅狠,比张士诚富,比徐寿辉强,比方国珍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明朝,陈友谅,张士诚,徐寿辉,明玉珍,方国珍,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玉珍 塑像)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湖广随州平林村,一个叫做明玉珍的小朋友出生了。这位小朋友,很不一般。虽然出身农家,但他自小胸怀大志,长相更是非同寻常。或许每个人生来都有大志向,但有没有大志向是一回事儿, 能不能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明史》: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史书说他身高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却遭心腹陈友谅背叛,丧命大锤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元朝,红巾军起义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都是与时俱进的,风起云涌的朝堂直观地展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波涛汹涌。在每次动荡过后,不仅老百姓们不得安稳,也有无数的青年才俊当了政治的牺牲品。当然,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在这漫漫长河中,后起之秀的杰出事迹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当年那个蓄势待发,草根皇帝朱元璋的逆袭,至今都家喻户晓,

  • 元末义军领袖徐寿辉奇怪的国号“天完”,是没文化还是有人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寿辉,元朝,朱元璋,明玉珍,国号,元末,义军

    前言:徐寿辉又名徐真一,蕲州罗田人。以贩布为生,元末著名的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对于“天完”这个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国号,有专家认为其寓意是在在“大元”上面各加个盖子,表示要压住元朝一头。也有专家认为“天完”实际上是“大宋”的变体字。俗话是事出反常必

  • 因为野外洗澡引起的误会,造就了徐寿辉这一元末豪雄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倪文俊

    徐寿辉在元末群雄中虽然不能称之为枭雄,但他却是元末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蕲黄一脉的红巾军,属于承前启后、过渡式的人物。上启彭莹玉、邹普胜,下启陈友谅与明玉珍。徐寿辉,湖北蕲州罗田人,一名徐真一,或者徐贞。他除了体貌魁岸外,没有其他的特殊能力。平常是以贩布为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商贩。他不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记了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寿辉,朱元璋,陈友谅,百万,元朝,红巾军,明朝,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朱元璋自此以后再没有了真正的对手。每每人们回忆到这一段,无不扼腕叹息,都感慨于陈友谅失败的可惜,甚至还引出了三国演义的火烧赤壁。但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其实我们还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