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木真与札木合.铁木真平定蒙古

铁木真与札木合.铁木真平定蒙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343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30

大约1180年左右,年轻的铁木真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危机。他的部落遭到了另一个蒙古部落——篾儿乞惕人的突然袭击。事情的起因是篾儿乞惕人要报当年也速该(铁木真之父)从他们那里抢走迎娶的新娘月伦(铁木真之母)的一箭之仇。篾儿乞惕部的军队乘夜袭击了铁木真家族的营地,铁木真猝不及防,虽幸免于难,妻子孛儿帖却落入敌手。

为报仇雪恨,实力不足的铁木真只能向两个人求助:强大的克烈部首领、义父王罕与自己儿时的“安答(结拜兄弟)”——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老谋深算的王罕还在犹豫之际,札木合却立即应允出兵帮助铁木真这位“安答”,随后,札木合出兵两万,与王罕的两万军队汇合之后,指挥联军乘夜从背后突袭篾儿乞惕部驻地。结果毫无戒备的篾儿乞惕部大败,首领脱黑脱阿仓皇而逃,孛儿帖夫人也失而夏归。

如愿复仇的铁木真和札木合两人一同在札木合的驻地,互赠了战马和金腰带,重申安答之情谊。是为两人的第三次结拜。

《蒙古秘史》载,二人最初结拜为安答时,铁木真十一岁。第二年春天,两人举行第二次结拜。

在又一次结为安答之后,铁木真与札木合“盛宴相庆,夜间同衾而眠。”但仅一年半之后,双方的“蜜月”就结束了。原因就是:铁木真要收集旧部重整家业,札木合则说,咱们各有各自的情况,应该分开来各奔前程。这次两人是善合善散,就此分道扬镳。

1189年,羽翼丰满的铁木真登上汗位,对此,札木合这位安答却是不快。如今铁木真捷足先登,札木合焉能容忍,大起兵马,要与铁木真安答兵戎相见了。

札答兰部人马众多,札木合又纠集了其他部落,麾下有3万骑向铁木真杀来。当时铁木真仅1.3万骑,不足敌军一半。铁木真将所部分成十三“翼”,全军向东北迎击札木合。

这一战,铁木真以弓箭武装起来的妇女、儿童和一部分兵力部署在古列延内,发箭射击,作为阻止札木合军冲击的正面屏障,自率主力冲击敌军,展开激烈厮杀,由于兵力悬殊,铁木真大败,退守至斡难河附近地势险要之地。

在战场上获胜的札木合却做了失掉民心的蠢事。杀过去投奔铁木真的部属,用七十口大镬,活活煮死战俘。札木合的暴行令部属所震惊,纷纷离开札木合去投奔铁木真。结果,铁木真虽然战败,却得到人心,实力反而大增。

“十三翼之战”后,铁木真与克烈部的王罕结成联盟。数年之中,联军大胜,1200年,铁木真大破宿敌泰赤乌部。

1201年,草原上的12个部落会盟,组成大联盟,对抗铁木真和王罕,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众汗之汗)。

1202年,各部同盟军与铁木真和王罕的联军对阵,札木合大败,走投无路之际,札木合投靠了王罕的儿子桑昆,堂堂“古儿汗”竟然沦落到寄人篱下的境地,从此失去了独自对抗铁木真的能力。

大获全胜的铁木真发动了对泰赤乌部和塔塔儿部的战争。铁木下令将泰赤乌氏血统的贵族都杀死;至于曾经杀害铁木真父、祖的塔塔儿部,更是整个部落遭到了噩运,所有“高过车轴的青年男子”都被杀尽,其余老弱妇孺也都沦为奴隶。此战过后,蒙古草原的战国时代行将结束,只剩下东部的蒙古乞颜部、中部的克烈部与西部的乃蛮部三足鼎立。

和历史上许多同盟一样,铁木真

和“义父”王罕之间最后也从同舟共济走到了同室操戈。王罕决定,克烈部遂发兵突袭铁木真驻地。双方在恶战中损失巨大,铁木真撤退,克烈部苦战获胜,那桑昆也险些死于战场。眼看时机成熟,札木合准备动手除掉王罕取而代之,却事情败露,王罕起兵击之,札木合仍远遁,投奔乃蛮。

克烈部王罕获胜之后,上下志得意满,整天都由美女陪伴,以酒为饮。铁木真连夜进军,包围了王罕的大金帐,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经三天恶战,克烈部才被征服。王罕、桑昆,仓皇逃往西方,后来分别为乃蛮人和西辽人所杀。

消灭克烈部之后,铁木真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未臣服代只剩下札木合去投奔的乃蛮部。乃蛮部轻率决定对铁木真开战。

1204年4月16日,铁木真率五万蒙古军西征,和十万多乃蛮军在纳忽山相遇。两军交战。乃蛮军败,那太阳汗重伤而死,强盛一时的乃蛮部不复存在了。

札木合的部众也随之失散,他的5个手下将他绑了起来,献给铁木真。

铁木真先以叛逆主上的罪名斩杀了札木合的五个随从。札木合自知如今(铁木真)安答你已平定全国,兼并邻部,汗位已归属于你,天下已定,遂求“不流血而死”。铁木真仍下令将札木合装入袋中窒息而死。

1206年,蒙古各部聚会于斡难河源头,竖立起九脚白旄纛,将铁木真尊为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吃败仗后的痛苦:下属被札木合俘虏后,煮成七十锅人肉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札木合,成吉思汗,俘虏,蒙古,联军

    成吉思汗败仗后的惨痛,被俘下属被煮成七十锅人肉札木合曾经是蒙古札达兰部首领,三次与铁木真结为安答,并屡次为铁木真赴汤蹈火,他与铁木真都希望统一蒙古,而铁木真的胜利也少不了札木合的鼎力支持。但是后来铁木真称汗后,两人关系开始逐步恶化。札木合的兄弟有一天领着一帮人,跑到铁木真的部落里,去偷铁木真叔叔--

  • 徐寿辉曾是起义军首领,为何他的石像,被暗中刻在长江边的弹子石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明玉珍,元军

    元末起义首领徐寿辉曾做过十年的皇帝,建立了天完政权,但他后来却被奸人害死,秘密居然被手下人刻在了弹子石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徐寿辉是谁?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听

  • 笑谈大明(石榴)陈友谅杀徐寿辉使军心涣散,失败结果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汉军,大军,兵变,大明,元朝,陈友谅,徐寿辉,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陈友谅所统率的江南汉军是朱元璋在征战天下中遇到的最大对手,其对金陵西吴政权造成的威胁,远在其它各路诸侯之上。在江东桥被康茂才的诈降计所误,中朱元璋的埋伏而兵败之前,汉军对西吴军在战略上处于极度优势的地位。反观西吴一边人心惶惶,军心士气全无,投降的和迁都的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然而在

  • 比朱元璋稳,比陈友谅狠,比张士诚富,比徐寿辉强,比方国珍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明朝,陈友谅,张士诚,徐寿辉,明玉珍,方国珍,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玉珍 塑像)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湖广随州平林村,一个叫做明玉珍的小朋友出生了。这位小朋友,很不一般。虽然出身农家,但他自小胸怀大志,长相更是非同寻常。或许每个人生来都有大志向,但有没有大志向是一回事儿, 能不能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明史》: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史书说他身高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却遭心腹陈友谅背叛,丧命大锤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元朝,红巾军起义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都是与时俱进的,风起云涌的朝堂直观地展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波涛汹涌。在每次动荡过后,不仅老百姓们不得安稳,也有无数的青年才俊当了政治的牺牲品。当然,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在这漫漫长河中,后起之秀的杰出事迹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当年那个蓄势待发,草根皇帝朱元璋的逆袭,至今都家喻户晓,

  • 元末义军领袖徐寿辉奇怪的国号“天完”,是没文化还是有人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徐寿辉,元朝,朱元璋,明玉珍,国号,元末,义军

    前言:徐寿辉又名徐真一,蕲州罗田人。以贩布为生,元末著名的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对于“天完”这个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国号,有专家认为其寓意是在在“大元”上面各加个盖子,表示要压住元朝一头。也有专家认为“天完”实际上是“大宋”的变体字。俗话是事出反常必

  • 因为野外洗澡引起的误会,造就了徐寿辉这一元末豪雄

    历史解密编辑:胆大的小虫标签: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朱元璋,倪文俊

    徐寿辉在元末群雄中虽然不能称之为枭雄,但他却是元末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蕲黄一脉的红巾军,属于承前启后、过渡式的人物。上启彭莹玉、邹普胜,下启陈友谅与明玉珍。徐寿辉,湖北蕲州罗田人,一名徐真一,或者徐贞。他除了体貌魁岸外,没有其他的特殊能力。平常是以贩布为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商贩。他不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记了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寿辉,朱元璋,陈友谅,百万,元朝,红巾军,明朝,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朱元璋自此以后再没有了真正的对手。每每人们回忆到这一段,无不扼腕叹息,都感慨于陈友谅失败的可惜,甚至还引出了三国演义的火烧赤壁。但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其实我们还忽略了

  • 1360年,徐寿辉脑后中杖、头骨碎裂而亡,朱元璋:陈友谅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元军,明朝,元朝,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在乱世之中,好人的下场往往比坏人要惨很多。元朝末年,自称“天万”皇帝的徐寿辉是个好人。他手执百万大军,挥鞭杀人,一生好事尽,结果却被斩首。 1360年,陈友谅收下徐寿辉,顺江而下,大兵直指金陵城。到了菜市集,陈友谅特意派人到徐寿辉的船上汇报军情。还不等徐寿辉探查,埋伏在两边的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了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美妃爆笑社标签:明朝,元朝,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徐寿辉:起义10年,有百万大军。人们只记得朱元璋,却忘记了他的伟大。当时,全国正处于“反袁”起义的高潮之中,朱元璋的团队只是其中之一。鉴于当时的世界形势,造反者还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对手,相互制衡。朱元璋在进行了一系列操作之后,陆续消灭了这些强敌,拿下了陈友谅这根最难啃的骨头。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