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皇帝的尴尬:执意改革的元英宗,遭遇了“南坡之变”

元朝皇帝的尴尬:执意改革的元英宗,遭遇了“南坡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呆故事会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3/12/16 1:46:52

元英宗至治三年(西元1323年)秋季,元朝贵族铁失等十多个贵族,在南坡店附近发动政变,杀死了熟睡中的元英宗。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给后来的元朝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元朝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元史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关于南坡之变的关注也相对不多。

1、大汗,还是皇帝

其实打从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开始,元朝皇帝就面对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元朝皇帝想做的是中原皇帝那样一言九鼎的皇帝,但是事实上,由于元朝的立国背景较为特殊,所以事实上,元朝皇帝的权力,其实更相当于大汗的权力——蒙古大汗虽然名义上是蒙古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要被蒙古贵族所制约。所以,从忽必烈时代以后,元朝皇帝都希望能够摆脱蒙古贵族的约束,成为一个像中原皇帝那样的实权皇帝。

而南坡之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2、元英宗面对的局面

元仁宗延祐七年(西元1320年)正月,元仁宗驾崩,元英宗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不过,此时的元英宗形同傀儡:当时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而元英宗身边也没有多少值得信任的大臣,来帮助自己夺回权力。这一局面,一直在至治二年才出现转机:随着太皇太后去世,元英宗掌握了皇帝该有的权力。于是元英宗开始对元朝朝政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核心,其实大致概括就是:重用儒家集团,并通过儒家集团的治国模式、稀释、弱化蒙古贵族的权限,当然这一切的目的核心是强化元朝皇帝的权力,让蒙古贵族的权力,无法约束元朝皇帝。

元英宗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支持。不过在元朝社会,儒家知识分子的势力并不大,反倒是蒙古贵族由于得到色目商人集团的支持,其势力相对根深蒂固。所以,当元英宗的改革触怒了蒙古贵族以后,元英宗和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激化起来。

其实皇帝注定是孤独者。很多人对于皇权的本质并没有根本的认识。对于皇帝来说,自己的地盘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臣民,无所谓什么族群。所以,事实上元英宗和蒙古贵族的矛盾是很深的。

事实上在后世清朝,清朝皇帝和女真八旗贵族也一度爆发很尖锐的矛盾:比如雍正帝时代,雍正帝渴望强化君主权力,但是女真八旗贵族却渴望能够限制皇帝权力,这才导致了雍正时期出现了很严重的大清洗活动。其实汉唐也好,元清也罢,权力的核心逻辑始终没变。

和后世的雍正帝能够驾驭局势不同,元英宗没有驾驭局势的条件和能力,所以,这一切都注定了元英宗的悲剧。

3、南坡之变

元英宗至治三年秋季,元英宗从元朝的上都返回元大都,在一个叫南坡店的地方休息。这一时期,元英宗的安保工作较为松懈。于是,元英宗身边的十六个蒙古贵族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元英宗的大好机会,于是,这十六个贵族突袭元英宗的住处,杀死了还在睡梦中的元英宗。这便是历史上的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后不久,元朝陷入了动荡,直到元文宗时代,元朝的局势才暂时趋于稳定。而元文宗时代,朱元璋已经诞生了。

元朝的历史,让人感到堪比南柯一梦。

更多文章

  • 元英宗南坡遇刺案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英宗,忽必烈,拜住,铁失,元朝,右丞相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朝代,除了开国几代君主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以及从郭德纲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里听到一位“元顺帝至正天子荒淫无道”以外,元朝中期的皇帝几乎不为人所知。实际上,元朝自从忽必烈定鼎中原以来,一直就在汉化和守旧之间徘徊,雄才大略的元世祖凭借崇高的威望和高超的政治权谋

  • 元英宗为何会被小舅子弑杀?“南坡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英宗,南坡,皇位,忽必烈,铁失,元武宗

    元朝至治三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硕德八剌”从元上都出发,向南返回大都(北京),走到一个叫南坡店的地方,全军驻跸休息。当天夜里,元英宗正在酣睡中,御史大夫兼阿速卫亲军指挥使“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等十六人,发动南坡之变,诛杀右丞相“拜柱”,并弑杀了

  • 心怀仁慈泰定帝,偏偏遭遇中山狼(7)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八剌,帖木儿,拜住,硕德,诸王,图帖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显属于草原方,依靠自身的实力穿上了中土方大臣们做的嫁衣,他的政府状态比堂兄海山更草原化,主要官员基本都是从漠北来的晋邸高官。因为也孙铁木儿的宠臣是回回人倒剌沙,在仁宗英宗几朝颇受打压的色目贵族抬起头来,和倒剌沙有关系的不少获得重要官职。他的哥哥马某沙知枢密院事,回回人乌伯都剌任中书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谈笑之间诛佞臣灭权贵,大元皇帝里的铁血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皇帝,孙铁木,元朝,忽必烈,英宗

    公元1323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癸亥年。上半年,桂林郡、南宁郡、泉州郡三地百姓揭竿而起,发动叛乱,但很快被平定。一连三郡叛乱,本应引起朝廷重视,但依本朝疆域之大,幅员之辽阔,区区三处蛮夷之地动乱,实在不值得专门上道折子奏禀皇帝。所以总体来说,上半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年。同年八月五日,

  • 泰定帝除弑君诸逆,蒙古亲贵漠视英宗遇刺之原因(6)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铁失,右丞相,八剌,皇位,帖木儿,诸王

    在南坡之变的前两天的八月初二,铁失的密使斡罗思去漠北私会晋王也孙铁木儿,告诉也孙铁木儿他们那个小团伙准备发动政变,事成后推举晋王为皇帝。也孙铁木儿囚禁了大逆不道的斡罗思,派遣别烈迷失等奔赴上都向皇帝硕德八剌禀报,使者没到上都呢,政变就发生了。很多人都认为,包括元文宗图帖睦尔都攻击也孙铁木儿交结铁失,

  • 泰永王苏胡理多尔:元明宗百科多出来的儿子,史料却查无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明宗,王苏,多尔,元顺帝,忽必烈,刘彻

    杜撰史料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存在,司马缸还能在通鉴中整出个汉武帝晚年悔悟自扇耳光的事,现代社会自媒体流行的时代,瞎编乱造、捕风捉影的更多,比如有的文章,内容毫无出处,还堂而皇之在文章结尾瞎编一本所谓的参考书;历史人物的百度百科也不例外,更是杜撰的重灾区,让通过百科学史或者写文的人很容易跳坑。那天点进元

  • 天顺帝和元明宗进行“两都之战”,战后元明宗突然暴崩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明宗,皇位,上都,丞相,武宗,英宗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元朝皇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驾崩,享年36岁。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大都,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拥立武宗第二子图帖睦尔发动政变。九月,图帖睦尔称帝,改元天历。图帖睦尔的父亲武宗当年在成宗驾崩后,依靠弟弟仁宗在大都发动政变夺得了皇位。武宗登基后封弟弟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 悲剧元宁宗:父母先后遇害,庶长兄惨遭流放,7龄童登基就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宁宗,八不沙,帖木儿,明宗,文宗,顺帝

    在中国历史上,幼童冲龄天子并不少见,像东汉、北魏、南宋、清朝都有多位小皇帝。煌煌大元也有几位少年天子,比如天顺帝9岁继位,元顺帝13岁继位,继位年龄最小的则是7龄童元宁宗。在所有的小皇帝中,元宁宗是比较悲剧的一位,父母双亲先后遇害,庶长兄惨遭流放,他本人还是懵懂幼童就被推上皇位,在位月余即龙驭宾天,

  • 短命皇帝元宁宗是怎么死的?继承人是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皇帝,皇位,皇后,失里,元宁宗,元明宗,平民百姓

    元宁宗的继承人元宁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皇帝,在位仅仅53天的时间就病死了。众所周知,他死的时候只有7岁。这就说明他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那么元宁宗的继承人是谁谁是下一个被选中的皇帝元宁宗并不是元文宗的孩子,而是元文宗兄长元明宗的次子。但是因为元文宗对兄长有愧,所以他决定将皇位还给元明宗的孩子。而元宁宗

  • 从云端跌落泥坑,权臣不死就不得继位的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仁宗,权臣,文宗,武宗,云端,元顺帝,小说家

    【猴格蒙古元朝系列文之第3话/元顺帝之第1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继位之前,从平静的宗室小王子生活,随着两都之战跳到云端,成为备受巴结的对象,又因为天历之变父亲被杀,落到泥坑里,惨遭流放朝不保夕时,又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是福是祸,他能掌控么?颠簸流离的童年时代妥欢帖木儿(1320-1370,后边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