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悲剧元宁宗:父母先后遇害,庶长兄惨遭流放,7龄童登基就驾崩

悲剧元宁宗:父母先后遇害,庶长兄惨遭流放,7龄童登基就驾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1:01

在中国历史上,幼童冲龄天子并不少见,像东汉、北魏、南宋、清朝都有多位小皇帝。煌煌大元也有几位少年天子,比如天顺帝9岁继位,元顺帝13岁继位,继位年龄最小的则是7龄童元宁宗

在所有的小皇帝中,元宁宗是比较悲剧的一位,父母双亲先后遇害,庶长兄惨遭流放,他本人还是懵懂幼童就被推上皇位,在位月余即龙驭宾天,在还是小学鸡的年龄就经历了诸多坎坷。

01,父母遇害长兄遭流放

元宁宗冲圣嗣孝皇帝(1326.3-1332.11),名字叫懿璘质班,也译为亦璘真班,是元明宗和世瓎的嫡长子,元文宗图帖睦尔的侄子,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嫡弟,生母是明宗第一皇后八不沙。

元明宗为了表示对背信弃义的亲叔叔仁宗的抗议,他没有去云南就藩,而是逃到西域察合台汗国做寓公,等到堂叔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继位后,才和朝廷搭上线。

泰定帝是个很仁慈的人,先后给俩堂侄子明宗、文宗娶老婆,元宁宗的母亲八不沙皇后,就是由泰定帝做主嫁给明宗的。

八不沙皇后是乃蛮人,生母是泰定帝的姐姐寿宁公主,也就是说,八不沙是泰定帝的亲外甥女,与丈夫明宗也算是表兄妹关系,八不沙的外公甘麻拉,和明宗的祖父答拉麻八剌是亲兄弟。

泰定元年(1324)五月,八不沙被舅舅泰定帝派人护送到西域嫁给流亡王子和世瓎。当时,和世瓎身边已经有一个哈剌鲁侍妾,即来自阿儿思兰汗后裔的迈来迪,迈来迪为和世瓎生育的庶长子妥欢帖木儿(顺帝)都6岁了。

泰定三年(1326)三月,八不沙在西域为和世瓎生下嫡长子懿璘质班,即元宁宗,已经7岁的妥欢帖木儿很疼爱小弟弟,在天历之变前,这一家人在西域的生活是平淡而又安静的。

懿璘质班3岁多的时候,也是天历二年(1329)正月二十八,他的父亲和世瓎登上大元朝的皇位,即明宗皇帝。随即在八月初六,不甘心让出皇位的文宗图帖睦尔毒杀亲哥哥明宗复位,才做了半年的皇帝儿子的懿璘质班又变成皇帝侄子。

天历三年(1330)二月二十四,不到5岁的懿璘质班被叔叔文宗封为鄜王,比他大6岁的庶长兄妥欢帖木儿却没有受封,小小的懿璘质班在母后八不沙的保护下,还不知道叔叔婶婶对他一家人的恶意。

在懿璘质班封王二个月后,当年四月,他亲爱的母后八不沙也被叔叔婶婶害死,至此,5岁的懿璘质班是父母双双死于非命,只能和11岁的哥哥妥欢帖木儿相依为命。

然而,厄运并没有停止,在母亲遇害后不久,哥哥就被叔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一年后,叔叔又说哥哥不是父亲的亲儿子,又把哥哥幽禁在广西静江。懿璘质班因为年幼,才躲过叔婶的迫害,得以留在宫中生活。

02,时来运转幼童登大位

由于文宗诸子连续早夭,迷信的文宗夫妻以为是哥哥嫂子的鬼魂索命,就决定把皇位还给哥哥的儿子。

至顺三年(1332)八月,28岁的元文宗驾崩,临死前再三对妻子卜答失里皇后叮嘱,要把皇位还给哥哥明宗的儿子。权臣燕帖木儿不同意还位明宗子,但他拗不过迷信的文宗皇后,就提出拥立明宗嫡子懿璘质班为帝。

就这样,7岁的幼童懿璘质班被婶婶卜答失里皇后及燕帖木儿推上皇位,成为大元天子。十月初四,懿璘质班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大赦天下。

7岁小孩做皇帝当然只是傀儡的命,朝政大权都在燕帖木儿手中,后宫大权则在皇太后婶婶卜答失里手中,小皇帝宁宗就是光杆司令一个。

卜答失里还在娘家弘吉剌氏家族找一个适龄的小闺女,名叫答里也忒迷失,嫁给小皇帝做皇后,好嘛,7岁皇帝7岁皇后,两个一年级小朋友,堪称史上年纪最小的帝后。

别扯汉昭帝上官皇后,上官是最年幼皇后,不到5岁就封后,但她丈夫年龄大,已经是少年人了,年龄相当的最小帝后是宁宗小两口。宁宗蹙眉:没想到我才7岁就是已婚男了。

没等这对小夫妻青梅竹马的培养感情,才继位43天(一说53天)的宁宗童鞋,他龙驭宾天了,通俗点说就是小孩死了。

一直有人阴谋论认为宁宗之死是燕帖木儿伙同文宗皇后下的毒手,是为了给文宗子燕帖古思腾位置,但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况,宁宗死于非命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文宗夫妻是迷信的人,以为兄嫂索命才还位给明宗子,如果卜答失里为了让儿子继位害死宁宗,之后又何必坚持迎立顺帝?直接立她儿子不就得了?所以,卜答失里的嫌疑就排除了。

其次,不管是燕帖古思继位还是宁宗在位,燕帖木儿都是一手遮天的权臣,在燕帖古思没有健康长大前,燕帖木儿何必害死宁宗这个挡箭牌?害死了他还要迎立年龄比较大的顺帝,对擅权的他来说并没有益处,毕竟控制小皇帝比控制成年皇帝更名正言顺,所以,燕帖木儿也没必要害宁宗。

那宁宗的死因是什么呢?以猴格之见,虽然宁宗不是卜答失里害死的,但也和她脱不了关系,为什么?

时为皇太后的卜答失里是大元的后宫之主,但皇帝却不是掌权太后的亲儿子,皇帝又是小傀儡,宫中的风向是可想而知的,那些宫婢侍从会尽心尽力服侍照顾这个没爹没娘的小屁孩吗?他(她)们对卜答失里忠心多?还是对小傀儡忠心多呢?结果不言而喻吧!

照顾小孩子是很费力的活,特别在古代,夭折率那么高,一场风寒就能要人命,宫廷里都是讨好皇太后的,有几个会真心去看护小皇帝呢?或许还有慢待以及虐待呢?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小孩子不可能总会逢凶化吉逃过一劫吧!

所以,宁宗大概率的是因为生病了,又在侍从们看护不经心的情况下,才夭折找爹娘团聚去的,是死于病患,而不是谋害。

宁宗驾崩,卜答失里不顾燕帖木儿的反对,迎立宁宗13岁的庶兄妥欢帖木儿,是为顺帝。并在至元二年(1336)十二月命省台议定宁宗的尊谥庙号,次年(1337)正月,宁宗被追上尊谥,升祔太庙。

宁宗那个小皇后就可怜了,在宫中成为小透明,从7岁守节36年,在43岁的时候死去,被大伯子升祔太庙配享早死的小丈夫,彼时大元朝已经穷途末路即将北迁了。

03,猴格说

从史料展现出来的内容看,顺帝妥欢帖木儿对小弟弟还是很有感情的,在他亲政后的至正三年(1343)十月告祭太庙时,曾询问礼官说:朕是宁宗的兄长,是否也要对宁宗行拜礼呢?

太常博士刘闻就说:宁宗虽然是弟弟,但他做皇帝时,陛下你还是他的臣子。春秋时,鲁闵公是弟弟,鲁僖公是哥哥,但闵公先做君主,鲁国进行宗庙致祭时,没听说过僖公不给弟弟行拜礼,所以,陛下也应该对宁宗皇帝行拜礼。

顺帝听了很利索的给弟弟行礼,从顺帝这个行为看,他对嫡弟的确有感情,如果他心里没有嫡弟,身为帝皇之尊,怎么可能给在位月余的小弟弟行拜礼?随便找个理由都能搪塞过去。

顺帝不但在太庙给弟弟行拜礼,在至正六年(1346)二月二十四还设立延徽寺,掌管宁宗的斡耳朵,以奉宁宗祭祀的事,又在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初九,为弟弟宁宗立影堂神御殿,安奉宁宗的御容。

总之,皇帝该享有的待遇,顺帝都让小弟弟享受,还爱屋及乌,对宁宗的乳母一家是恩宠有加,宁宗的奶公秃鲁被封冀国公,后来又加封太尉,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哈麻、雪雪兄弟俩是宁宗的奶兄,也在顺帝身边宿卫,深受顺帝眷宠,后来哈麻政斗失败,被政敌攻击,顺帝还念叨哈麻兄弟是宁宗奶兄,要宽恕哈麻兄弟,这都是看在亲弟弟宁宗懿璘质班的面子上啊!

如果说顺帝对弟弟宁宗有兄弟情,但是,对宁宗皇后答里也忒迷失却是无视之,在顺帝一朝,宁宗皇后处于透明状态,毫无存在感,不知道是顺帝避嫌,还是对这个弟媳妇不感冒。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女孩七岁进宫,禁锢深宫守寡36年,也实在是可怜可悲。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部分来自朋友鄜延路节度使李提供的连环画。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这厮虽然总是处于拖延症晚期,但写出来的东西尽量不会让读者菌失望!如果发现有失误之处,非常欢迎留言纠错。

标签: 宁宗八不沙帖木儿明宗文宗顺帝

更多文章

  • 短命皇帝元宁宗是怎么死的?继承人是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皇帝,皇位,皇后,失里,元宁宗,元明宗,平民百姓

    元宁宗的继承人元宁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皇帝,在位仅仅53天的时间就病死了。众所周知,他死的时候只有7岁。这就说明他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那么元宁宗的继承人是谁谁是下一个被选中的皇帝元宁宗并不是元文宗的孩子,而是元文宗兄长元明宗的次子。但是因为元文宗对兄长有愧,所以他决定将皇位还给元明宗的孩子。而元宁宗

  • 从云端跌落泥坑,权臣不死就不得继位的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仁宗,权臣,文宗,武宗,云端,元顺帝,小说家

    【猴格蒙古元朝系列文之第3话/元顺帝之第1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继位之前,从平静的宗室小王子生活,随着两都之战跳到云端,成为备受巴结的对象,又因为天历之变父亲被杀,落到泥坑里,惨遭流放朝不保夕时,又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是福是祸,他能掌控么?颠簸流离的童年时代妥欢帖木儿(1320-1370,后边简称

  • 卜答失里以婶母身份被尊为太皇太后,曾想和伯颜合力废黜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伯颜,元顺帝,卜答,皇太后,失里

    元朝最后一个临朝称制的太皇太后是卜答失里,她是元文宗图帖睦尔的皇后,元宁宗和元顺帝兄弟俩的婶婶,是元朝唯一一个以婶母的身份被尊为太皇太后的人。卜答失里(1305年——1340年)梵语意为“佛吉祥”,但从她一生经历来说,她并不符合这个名字。卜答失里出身大元朝的顶级豪门“男尚公主,女为后妃”的弘吉剌家族

  • 荒淫昏庸元顺帝打仗让绝色美女御敌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

    元顺帝曾经让十个绝色美女从军,据说这十个美女是从南夷魁离国进贡的。这些美女们貌美体健不说,还会迷心舞。征伐张士诚的时候,十个美女阵前一舞,两军都把武器撂下了。多和谐的场面啊!偏偏出了个粗鄙汉子,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斜刺里杀出,拿个大戟一通乱戳,小可怜的,一群女娃娃全挂了。两个不解风情的东西,暴殄天物

  • 蒙古人不吃月饼造反刘伯温给元顺帝写赞歌元末历史就这么魔幻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刘伯温,元顺帝,蒙古人,元朝,忽必烈,朱元璋

    中秋快到了,估计不少人又想起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段子,这个段子其实是近代人编造的。在元朝末年普通蒙古人和汉人没啥区别,蒙古人就算不吃月饼(元朝蒙古宫廷也有月饼),也一样造元顺帝的反,造反的力度还很大。民间故事中发明月饼的刘伯温却是元顺帝的铁粉,不光给元顺帝写了赞美诗,还是浙江一代元朝镇压起义军的干将。

  • 大将军徐达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却放了他,朱元璋岂能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大将军,常遇春,陈友谅

    朱元璋起兵造反,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大将军徐达却放了他,朱元璋能答应吗?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这年,大将军徐达带领着北伐大军,直捣元大都,眼看就要到城下了,徐达却驻扎大军停止行军,直到元顺帝逃到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徐达才率大军围困开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达再

  • 了解和学习元顺帝的教育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元顺帝,伯颜,忽必烈,顺帝,皇太子,下诏,教育思想,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顺帝作为元末的最后一个皇帝,其对于儒家学说之治国之道虽然未有完全给以吸收采纳,但却一直未有忘却招纳名儒进入经筵,让其负责自己对儒学的学习。这种经筵制度自元世祖时代即已开始,到元文宗时几乎成为定制。经筵教育思想元文宗每日在奎章阁与其儒士谈论诗文治国之道,在当时燕铁木儿等保守派官员的高压下,倒也自己寻找

  •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朝,右丞相,帖木儿,元顺帝,脱脱,文宗

    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明宗是武宗的长子,武宗死后,明宗之弟仁宗继承皇位。仁宗死后,其嫡子英宗即位。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英宗因推行新政被杀。英宗死后的5年时间内,先后有泰定帝、天顺帝、文宗即位,皇权争斗的残酷可见一斑。天历二年(1329年),明宗在武宗旧部的支

  • 宋恭帝赵显, 出过家 去过蒙古、西藏 被朱棣认为长得像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朱棣,赵显,元朝,宋恭帝,元顺帝,忽必烈,明成祖,科学家

    宋恭帝赵显,又称少帝、幼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他是南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甚至曾在西藏翻译过经书,成为佛门高僧和翻译家,后来又被元朝皇帝莫名其妙地赐死。这段传奇般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年幼登基,江山已风雨飘摇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

  • 两次活捉元顺帝,徐达为何放虎归山?朱元璋后来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