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按台山夜袭战:元武宗唯一出彩之战,与都哇联手夹击窝阔台汗国

按台山夜袭战:元武宗唯一出彩之战,与都哇联手夹击窝阔台汗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1888 更新时间:2023/12/8 18:08:31

在传统观念里,元武宗海山一直是个沉溺酒色的武夫皇帝,他的武功在元朝诸帝中,仅次于其曾祖父薛禅皇帝忽必烈,在元朝文人、传统史家的眼中,元朝西北边境的安宁能够得到恢复,就全靠武宗海山的天纵雄武、盖世武德。

但其实不然,第一,武宗海山并不是头脑简单、只知道花钱酗酒的昏君;第二,元朝对战海都、消灭窝阔台汗国、平定西北的辉煌战绩,也并不是由武宗海山创造的。

不管是帖坚古山之战、合剌合塔山之战,还是也儿的石河(元史记载的也里的失)之战,元武宗海山在战役中都没有担当主力,只能说他曾参与该战役,但因为他后来当了皇帝,这些战绩就都被元朝史官归功到他的头上。

实际上,真正由元武宗担当主力的战役,只有名不经传的阔别列袭击战,和按台山袭击战。

前者是海山被海都汗夜袭狼狈溃走,后者则是海山夜袭海都爱子斡罗斯一雪前耻,迫的斡罗思只带着十来个亲信溃逃。

本文说的就是按台山之战,该战是元武宗海山一生中最为出彩的战役,也是海山唯一能拎出手的军功,更是压垮窝阔台汗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按台山,即阿尔泰山,又叫金山,此战发生在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七月,双方主帅分别是:

大元朝总领漠北诸王最高长官、戍守称海战区的怀宁王孛儿只斤·海山VS窝阔台汗国海都汗最心爱的第三子、察八儿汗的嫡弟、王子孛儿只斤·斡罗思。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九月,窝阔台汗国的兀鲁思汗海都病死在泰寒泊。

察合台汗国的兀鲁思汗都哇,废弃海都属意的继承人老三斡罗思,在大德七年(1303)五月,另立身体、性格都很孱弱的海都长子察八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

并在当年七月,都哇向大元朝廷递出橄榄枝,主动联络当时总领漠北诸王的最高军事长官安西王阿难答(忽必烈第三子忙哥剌之嫡长子),表示愿意臣服完泽笃铁穆耳合罕。

大德八年(1304)九月,察合台汗都哇,携手窝阔台汗察八儿正式臣服完泽笃汗,大元帝国在表面上恢复宗主地位,西北地区恢复平静。

边境获得安宁后,安西王阿难答奉命回河西归藩,而受封怀宁王、赐二等金印的诸王海山,则成为戍守漠北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成为大元四代目中最有势力的宗王。

察八儿汗在与元朝和议之前,就派三弟斡罗思率本部驻守在边境,与元朝岭北相邻,大元戍守边境的正是怀宁王海山。

众所周知,虽然大元朝、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在表面上恢复和平了,但在背地里,仍然是暗潮汹涌。

都哇汗忘不掉被海都汗欺凌拿捏的日子,当然要在海都汗儿子身上找补回来;察八儿汗也不甘心当傀儡受都哇汗地摆布;而元成宗更没有真心谅解窝察联军曾经对大元造成的伤害,他就拉拢示好都哇汗,在窝察两国之间挑起争端。

自从察八儿汗上位之后,窝察两国的关系始终处于表面和睦相亲、暗地却冲突不断的地步,由于察八儿汗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猜忌打压宗亲重臣的行为,使得窝阔台汗国的危机日益加深。

面对窝阔台汗国的没落,察合台都哇汗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并不止是想削弱窝阔台汗国,还想直接吞并掉窝阔台汗国。而元成宗对都哇汗的野心是心知肚明,还频繁赏赐都哇汗,怂恿他把野心付诸行动。

于是,都哇汗一边勾搭大元朝打压窝阔台汗国,一边威胁利诱窝阔台系宗王,一边又和察八儿汗虚与委蛇,一边还悄咪咪对窝阔台汗国领土展开武力侵袭。

大德十年(1306)夏天,都哇汗派儿子也先不花突袭了察八儿的弟弟、戍守在阿姆河以南地区的撒班王子,撒班溃败被迫投降宿敌伊利汗国。

就在察八儿汗不知所措的时候,同年七月,戍守边境的大元军队,在怀宁王海山的统领下,突然莫名的从脱忽思圈之地(据陈得芝先生考证,疑为今乌列盖附近一湖)越过金山。

海山的举动,使得元、窝、察三国之间的局势越发复杂化。

戍守边境的斡罗思王子,大概觉得他和海山之间存在“真挚”的友情,为了缓和两军之间的气氛,同时也为了避免己方腹背受敌、受元、察两方的夹击,就准备设宴款待“挚友”海山大王。

据哈沙尼记载,都哇汗听说了斡罗思的打算后,就迅速派人去见海山,声称斡罗思的宴席是不怀好意的鸿门宴,其实是为生擒海山大王而准备的。

不知道海山是听信了都哇汗的话,还是他本人就有心行动,总之,他在宴会开始之前,趁着斡罗思不备,突然袭击斡罗思的大营。

其实,从汉文史料《太师淇阳忠武王碑》记载说海山率军“出其不意,先逾金山”看,足见金山袭击战是海山主动挑起的,和都哇汗的挑拨并没有太大关系。

再从元、窝、察三方关系综合分析,此时的窝阔台汗国,已经是元朝和察合台汗国撕咬的肥肉,海山怎么可能会为了“真挚”的友谊,而选择与斡罗思和平相处呢?

所以,哈沙尼所谓的海山听信都哇使者的话,才袭击斡罗思的说法,实在是太洗白海山了。

总之,满怀和平希望的斡罗思,没有迎来慷慨讲义气的海山大王,而是迎来伪装和平的大元军队,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下,没有设防的斡罗思,只能狼狈的被十几个亲信护卫着逃亡,其余部众均被海山俘获,足有万口之众。

清点收获的海山并没有忘记“挚友”斡罗思,他派得力亲信蔑儿乞·伯颜率军去追捕斡罗思,但最终无果,斡罗思一直辗转在金山附近与察合台人作战,直到延祐七年(1320)三月十七,元英宗即位六天后,才归附元朝。

斡罗思是窝阔台汗国很有实力的宗王,他作为汗父海都属意的继承人,拥有汗父赐予的很可观的军队,但因为袭位之争,被大哥察八儿安排在边境戍守。

金山之败,并不能说是斡罗思没有防人之心才不慎中招,只能说他太天真太平庸了,压根没有他爹、甚至他姐姐忽秃伦公主的政治眼光,没有看清当前局势。

而金山之胜,虽然不能和帖坚古山、合剌合塔山那样的大会战相比,但却是元武宗海山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唯一能拎出手的军功,是以他为主角,参战并大获全胜,且俘获甚众。

当然,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客观地说,海山袭击斡罗思的金山之战,还是有违江湖道义的。

毕竟,在当时,元、窝、察三国是处于和平状态的,元朝又身为宗主国,本该公平持重、不偏不倚的,但他却不顾国际道义,和狼子野心的都哇联手,撕破和议,公开蚕食、瓜分窝阔台汗国,其行径也堪称丑恶了。

正是大元朝不惜暴露自己吃相难看,从幕后走向前台,才使得金山袭击战,成为压垮窝阔台汗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察八儿汗在失措之余又误信明理帖木儿,并在也儿的石河遭遇元军月赤察儿部的袭击,最终被迫投降都哇,窝阔台汗国灭亡。

海山也因为此战建立起漠北第一人的威信,在半年后听说叔父成宗铁穆耳驾崩的讯息,就斗志昂扬的提兵南下图谋皇位,并获得最终的成功,是为元武宗曲律汗。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宋濂《元史》、余大钧译本《拉施特史集》、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张岱玉《元史诸王表》、松田孝一《海山之出镇西北蒙古》等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相关链接:阔别列袭击战:元武宗人生第一战,被海都汗狂揍,狼狈溃走杭海岭

更多文章

  • 元武宗海山:空怀理想、壮志难酬,大元王朝历史上的悲情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元武宗,海山,元朝,皇位,右丞相,皇帝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正月初八。北京城喜气洋洋,千家万户花灯璀璨,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元朝皇宫里却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大臣披麻戴孝,儿孙俯首痛哭,原因不是别的,而是成宗皇帝铁穆耳驾崩了。皇帝除了一个早夭的太子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按照蒙古族制度,如果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

  • 您也许不知道,元仁宗的庙号为“仁”,跟他的一项举措密不可分

    历史解密编辑:阿千千万万标签:元仁宗,忽必烈,皇位,右丞相,武宗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原本是与帝位无缘的,但阴差阳错,不但坐上了帝位,还成为了有元一代最著名的仁君、明君。此话怎么说呢?话说,元朝第二代皇帝元成宗,在大德九年(1305年)曾立第一任皇后失怜答里所生的嫡子德寿为皇太子,但这德寿福薄不寿,在这年十二月就病逝了。元成宗本人也于这年十月患病,不能视朝,由皇后

  • 一桩元仁宗时期的案中案,展露了人性的黑暗,悲哉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元仁宗,案中案,惯偷,金木匠,尸首,流浪汉

    今天分享一宗元仁宗时期的“案中案”,告诉人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元仁宗某年,大都城内有一家规模还可以的木艺店,手下有着数十个木工,因为做出来的木质家具精良,所以店家也是赚了很多钱。因为订单太多,所以聪明的店主便将工人们分为了几组,按类制作木艺制品。比如制作桌子的一组、制作床榻的一组、制作轿子的一座、制

  • 意大利人写过《东游录》,记录元仁宗用渎山大玉海宴请群臣的情景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元朝,鄂多,山大玉,元仁宗,东游录,意大利人,元世祖忽必烈

    众所周知,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时游历中国,并且还写下了一本游记流传至今。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当时还有一位著名意大利传教士和旅行家鄂多立克,他也写下了著名的游记,记录了元仁宗用渎山大玉海大宴群臣的场景,究竟当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铁穆耳,忽必烈,答己,海山,康里脱脱,成宗

    【本文有6880字,嫌长勿入。】且说铁穆耳继位后,对大哥又恩宠又防范,晋王府的内史改由铁穆耳亲自任命的,以达到对甘麻拉监督牵制。在物质上呢,铁穆耳对大哥还是很慷慨的,当然,他对诸王都很慷慨,每年赏赐诸王的金额是忽必烈时期的三四倍。大德六年【1302】正月,晋王甘麻拉薨,年四十岁,【甘麻拉有三个儿子,

  • 元仁宗的所作所为是否配得上他庙号里的“仁”字?史学家:配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元仁宗,忽必烈,皇位,右丞相,武宗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原本是与帝位无缘的,但阴差阳错,不但坐上了帝位,还成为了有元一代最著名的仁君、明君。此话怎么说呢?话说,元朝第二代皇帝元成宗,在大德九年(1305年)曾立第一任皇后失怜答里所生的嫡子德寿为皇太子,但这德寿福薄不寿,在这年十二月就病逝了。元成宗本人也于这年十月患病,不能视朝,由皇后

  • 元仁宗倾心汉化,元英宗惨遭南坡之变(5)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拜住,皇帝,太后,元仁宗,元英宗,南坡之变

    回顾上期,元仁宗在哈剌哈孙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成宗皇后卜鲁罕及其合伙人阿难答,奉迎武宗继位,立下武仁授受的契约,武宗按照契约把皇位传给了弟弟仁宗,但是仁宗却违背契约,想立自己儿子为继承人,就把侄子和世瓎远远的打发到云南,因而引发了关陕之变以及岭北行省的叛乱,本期接着讲述仁英父子倾心汉化惨遭南坡的史实

  • 如果没有南坡之变,元英宗真的能改变元朝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仁宗,皇帝,八剌,元朝,国运,元英宗,南坡之变,慈禧太后

    很多人都对元英宗硕德八剌英年早逝感到惋惜,英宗年轻有为还有远大的志向,因此被儒士们给予厚望,觉得他能够改变仁宗以来的各种弊政。这位充满了热血理想、在二十一岁就因遇刺而陨落的年轻人,真的能够改变元朝的国运吗?尊崇汉法的父子俩元英宗硕德八剌(1303-1323)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唯一的嫡子,生母是宣

  • 博尔忽世家:与黄金家族联姻,曾孙助元武宗夺位,玄孙谋杀元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武宗,仁宗,皇帝,木华黎,右丞相,元英宗,蒙古骑兵,博尔忽世家

    在蒙古帝国四杰中,年龄最小、战功最不卓著的,就是出自许慎部的博尔忽。当然,战功不及木华黎等人的原因,是由于博尔忽和赤老温一样死得较早,以致功业未能显著,家族地位就次于木华黎家族,因此,有些网文就认为是因为博尔忽早死,家族势力被欺负孤儿寡母的窝阔台削弱,家族地位才不高。其实不然,博尔忽家族的地位并不低

  • 元英宗汉化改革操之过急且未做好防范导致南坡之变,使元朝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英宗,元朝,铁穆耳,元世祖忽必烈,拜住,铁失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铁穆耳病崩于大都(今北京)。因为成宗的皇太子德寿早亡,也没有其他儿子,所以成宗皇后卜鲁罕趁机掌握了朝廷中枢大权。她勾结中书左丞相阿忽台等,密谋立元世祖之孙、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新帝,自己则以太后之尊,继续操纵朝政。元成宗次兄答剌麻八剌之子海山,在父亲去世后,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