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没有南坡之变,元英宗真的能改变元朝国运?

如果没有南坡之变,元英宗真的能改变元朝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4/1/2 22:56:34

很多人都对元英宗硕德八剌英年早逝感到惋惜,英宗年轻有为还有远大的志向,因此被儒士们给予厚望,觉得他能够改变仁宗以来的各种弊政。

这位充满了热血理想、在二十一岁就因遇刺而陨落的年轻人,真的能够改变元朝的国运吗?

尊崇汉法的父子俩

元英宗硕德八剌(1303-1323)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唯一的嫡子,生母是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阿纳失失里。

大德七年(1303)二月,硕德八剌出生在京城,他的父亲爱育黎拔力八达年仅18岁,在叔叔元成宗铁穆耳和婶婶卜鲁罕皇后手底下讨生活。

硕德八剌三岁的时候,随父亲一起被贬到怀州。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回到京城发动政变、迎立伯父武宗海山继位、被立为皇太子。硕德八剌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继位成为元仁宗,他也变成尊贵的嫡皇子。

硕德八剌与父亲感情深厚,也接受父亲的影响亲近汉法,仁宗对他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为了让儿子成为继承人,仁宗不惜背叛武仁授受的盟约,流放哥哥武宗的儿子和世瓎。

延祐三年(1316)十二月,十四岁的硕德八剌被立为皇太子,授金宝,开府置官署,周围名士大儒云集,像王集、周应极、柯九思、贯云石等,因此,硕德八剌在汉文化熏陶下成长,汉学水平很高,能诗善书。

仁宗还把自己的羽林亲军拨给儿子,又把右卫率府改隶属东宫,甚至想退位做太上皇禅位给儿子,真是一片慈父心肠。

帝语近臣曰:“朕闻前代皆有太上皇之号,今皇太子且长,可居大位,朕欲为太上皇,与若等游观西山以终天年。”御史中丞蛮子、翰林学士明里董阿皆称善。月鲁帖木儿独起拜曰:“臣闻昔之所谓太上皇,若唐玄宗、宋徽宗,皆当祸乱,不得已而为之者也。愿陛下正大位,以保万世无疆之业,前代虚名,何足慕哉!”帝善其对。(《元史》列传三十一月鲁帖木儿)

硕德八剌对父亲也充满孺慕之思,延祐七年(1320)正月,仁宗生病,硕德八剌忧形于色,焚香祈祷,乞求上天能让他替父亲生病让父亲赶快好起来。

至尊以仁慈御天下,庶绩顺成,四海清晏。今天降大厉,不如罚殛我身,使至尊永为民主。(《元史》本纪二十七英宗一)

很可惜,上天没有听到硕德八剌的祈祷,仁宗在正月二十一驾崩,年仅36岁,18岁的硕德八剌哀伤不已,“哀毁过礼,素服寝于地,日歠一粥”。正在硕德八剌为父亲早亡而悲痛不已时,兴圣宫里的老祖母答己太后又出来兴风作浪。

兴风作浪的老祖母

硕德八剌的祖母答己太后是一个很不安分的女人,她安插亲信左右朝政,儿子刚死三天,就把心腹、之前被罢相的铁木迭儿重新任命为右丞相。

铁木迭儿大肆打击之前弹劾过他的大臣,对朝廷进行大清洗,然后把党羽安插各处,使还没继位的硕德八剌处于孤立无援之中。

三月十一,硕德八剌继位,是为英宗,改明年为至治元年。英宗是元朝唯一一次按照汉法嫡长子继承制、没经过忽里勒台大会就继位的皇帝。

18岁的年轻皇帝因为没有可以信赖的潜邸旧臣和班底,在朝中孤立无援,在后宫更是孑然一身,只能受制于祖母和她的亲信。

但年轻又倔强的英宗并不甘心成为傀儡,他一边对铁木迭儿隐忍,一边提拔太常礼仪院使拜住,培养自己的势力。

铁木迭儿经过几个月的试探,发觉英宗并不软弱,就说动答己太后废掉英宗另立他弟弟安王兀都思不花。

英宗知道消息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这伙企图谋废立的乱党缉拿,不等鞠状,就命悉诛之,皇弟安王贬斥为顺阳王几个月后处死。

太皇太后的势力虽然遭到重创,但英宗依旧摆脱不掉祖母的掣肘,可用的亲信不多,诏令被敷衍无视。

幸好,年轻也是一种优势,英宗终于熬死了铁木迭儿和老祖母,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却在次年遭遇南坡之变,令人扼腕。

元英宗的性格分析

史书评价英宗的性格“严明、”“刚明”,“明断”、“果于刑戮”,可知他是个刚毅果断的年轻人。同时,他也具备年轻人的冲动和固执,还有帝王的多疑和冷酷。

十七八岁正是勇于表现自己的年龄,却遭遇祖母的掣肘,没人拿他的诏令当回事,这的确是令人愤慨的事。况且,在他继位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磨难,更容易被困难打击到,遇到挫折的英宗无处发泄,就通过放纵自己来减压。

他酗酒,酒后杀人,还吸食鸦片,延祐七年(1320)七月,回回太医进献打里牙,赏赐钱钞十五万贯。

延祐七年七月回回太医进药曰打里牙,给钞十五万贯。(《元史》英宗本纪一)

打里牙是波斯语,意思为鸦片,虽然鸦片可以作为药品使用,但当时才继位四个月的英宗皇帝并没有患病的记录,况且,真作为药品也不可能赏赐那么钱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帝自己吸食鸦片。

他甚至在狂怒之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曾经为御史劝谏修寿安山佛寺怒杀观音保等人。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可以看出,被祖母压制过度的英宗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对大臣动辄谴责。

英宗没有经过忽里勒台大会就继位,本身就被贵族诟病,已经失去贵族支持的基础,贵族们认为不召开忽里勒台就是废弃国礼,违背祖宗家法嘛!

再加上他取消诸王岁赐,一改前代泛滥封王的做法,对诸王加大约束力,采用汉法诸王有罪子孙不得袭封等等,更是得罪蒙古亲贵。毁掉回回寺改成帝师殿,又罢免回回国子监,废除回回散居郡县免税的待遇,让色目贵族对他敬而远之。

他酗酒、吸食鸦片,还狂热西蕃佛教,对蕃僧礼敬有加,建佛寺,塑佛像,赏赐蕃僧大量钱财,修习西蕃盛行的秘密佛事,所谓秘密佛事就是男、女双、修。

十一月辛酉,作延春阁后殿。壬戌,召西僧辇真哈剌思赴京师,敕所过郡县肃迎。丙寅,修秘密佛事于延春阁。(《元史》英宗本纪一)

英宗身边又没有很多可以倚重的大臣,除了拜住,就是大舅子铁失,他果毅暴烈的性格把越来越多的人推离他身边,比如答己太后死后,英宗没有缓和与祖母党羽们的关系,等待稳定之后再秋后算账,反而是再一再二的清算,终于引起铁失的恐惧不安导致南坡之变。

英宗遭遇南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身的性格原因造成的,他遇刺之后,铁失派两个党羽飞奔大都,就能召集百官,收符印控制京城,可见当时的贵族对英宗之死漠然到什么地步。

诸王之中只有买奴一个人“逃赴潜邸,愿效死力”,其他贵族们对英宗之死是无动于衷,这才是因为利益被新政改革触犯的缘故。

猴格说

拨开儒士们对元英宗的形象理想化,看到一个真实的年轻人:年轻、冲动、多疑、冷酷、自尊过度,遇到挫折容易放纵自己,沉迷醇酒妇人,还吸食鸦片,自控能力差。

就算没有南坡之变,元英宗也很难走多远,他的性格和健康都会是致命的缺陷,过刚易折,善柔者方能不败。

因为英宗过早的陨落,他性格中的缺陷没有过多的暴露出来,才给汉儒们有悲情的想象空间,认为如果英宗不死,必然能更改元朝的国运,带领蒙古推行汉法,像北魏那样融合到汉文明中,都忽略了英宗其实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的事实。

就是这样。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更多文章

  • 博尔忽世家:与黄金家族联姻,曾孙助元武宗夺位,玄孙谋杀元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武宗,仁宗,皇帝,木华黎,右丞相,元英宗,蒙古骑兵,博尔忽世家

    在蒙古帝国四杰中,年龄最小、战功最不卓著的,就是出自许慎部的博尔忽。当然,战功不及木华黎等人的原因,是由于博尔忽和赤老温一样死得较早,以致功业未能显著,家族地位就次于木华黎家族,因此,有些网文就认为是因为博尔忽早死,家族势力被欺负孤儿寡母的窝阔台削弱,家族地位才不高。其实不然,博尔忽家族的地位并不低

  • 元英宗汉化改革操之过急且未做好防范导致南坡之变,使元朝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英宗,元朝,铁穆耳,元世祖忽必烈,拜住,铁失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铁穆耳病崩于大都(今北京)。因为成宗的皇太子德寿早亡,也没有其他儿子,所以成宗皇后卜鲁罕趁机掌握了朝廷中枢大权。她勾结中书左丞相阿忽台等,密谋立元世祖之孙、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新帝,自己则以太后之尊,继续操纵朝政。元成宗次兄答剌麻八剌之子海山,在父亲去世后,被成

  • 元英宗硕德八剌:如果这位皇帝不死,那么元朝至少可以延续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皇帝,元朝,八剌,硕德,拜住,仁宗

    至元三年,公元1323年,八月五日。入夜。北京城外三十里的一处营帐内,借着烛火,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在讨论着元帝国未来的发展。夜风阑珊,两人风华正茂,锐意正浓,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很沉。脚下的大元帝国,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整个世界上武力最为强劲的王朝,而现在,元朝的命运,就掌握在他

  • 元朝皇帝的尴尬:执意改革的元英宗,遭遇了“南坡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呆呆故事会标签:南坡,雍正,大汗,元英宗,元朝皇帝,慈禧太后

    元英宗至治三年(西元1323年)秋季,元朝贵族铁失等十多个贵族,在南坡店附近发动政变,杀死了熟睡中的元英宗。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南坡之变。南坡之变给后来的元朝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元朝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元史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关于南坡之变的关注也相对不多。1、大汗,还是皇帝其实打从元世

  • 元英宗南坡遇刺案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英宗,忽必烈,拜住,铁失,元朝,右丞相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朝代,除了开国几代君主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以及从郭德纲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里听到一位“元顺帝至正天子荒淫无道”以外,元朝中期的皇帝几乎不为人所知。实际上,元朝自从忽必烈定鼎中原以来,一直就在汉化和守旧之间徘徊,雄才大略的元世祖凭借崇高的威望和高超的政治权谋

  • 元英宗为何会被小舅子弑杀?“南坡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英宗,南坡,皇位,忽必烈,铁失,元武宗

    元朝至治三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硕德八剌”从元上都出发,向南返回大都(北京),走到一个叫南坡店的地方,全军驻跸休息。当天夜里,元英宗正在酣睡中,御史大夫兼阿速卫亲军指挥使“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等十六人,发动南坡之变,诛杀右丞相“拜柱”,并弑杀了

  • 心怀仁慈泰定帝,偏偏遭遇中山狼(7)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八剌,帖木儿,拜住,硕德,诸王,图帖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显属于草原方,依靠自身的实力穿上了中土方大臣们做的嫁衣,他的政府状态比堂兄海山更草原化,主要官员基本都是从漠北来的晋邸高官。因为也孙铁木儿的宠臣是回回人倒剌沙,在仁宗英宗几朝颇受打压的色目贵族抬起头来,和倒剌沙有关系的不少获得重要官职。他的哥哥马某沙知枢密院事,回回人乌伯都剌任中书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谈笑之间诛佞臣灭权贵,大元皇帝里的铁血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皇帝,孙铁木,元朝,忽必烈,英宗

    公元1323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癸亥年。上半年,桂林郡、南宁郡、泉州郡三地百姓揭竿而起,发动叛乱,但很快被平定。一连三郡叛乱,本应引起朝廷重视,但依本朝疆域之大,幅员之辽阔,区区三处蛮夷之地动乱,实在不值得专门上道折子奏禀皇帝。所以总体来说,上半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年。同年八月五日,

  • 泰定帝除弑君诸逆,蒙古亲贵漠视英宗遇刺之原因(6)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铁失,右丞相,八剌,皇位,帖木儿,诸王

    在南坡之变的前两天的八月初二,铁失的密使斡罗思去漠北私会晋王也孙铁木儿,告诉也孙铁木儿他们那个小团伙准备发动政变,事成后推举晋王为皇帝。也孙铁木儿囚禁了大逆不道的斡罗思,派遣别烈迷失等奔赴上都向皇帝硕德八剌禀报,使者没到上都呢,政变就发生了。很多人都认为,包括元文宗图帖睦尔都攻击也孙铁木儿交结铁失,

  • 泰永王苏胡理多尔:元明宗百科多出来的儿子,史料却查无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明宗,王苏,多尔,元顺帝,忽必烈,刘彻

    杜撰史料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存在,司马缸还能在通鉴中整出个汉武帝晚年悔悟自扇耳光的事,现代社会自媒体流行的时代,瞎编乱造、捕风捉影的更多,比如有的文章,内容毫无出处,还堂而皇之在文章结尾瞎编一本所谓的参考书;历史人物的百度百科也不例外,更是杜撰的重灾区,让通过百科学史或者写文的人很容易跳坑。那天点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