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南宋与蒙古史料的记载,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南宋与蒙古史料的记载,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蔚蓝史族 访问量:1260 更新时间:2024/1/18 21:16:27

蒙古大汗蒙哥当年气势如虹地向南宋发动进攻,试图三下五除二把南宋拿下来。但没想到的是,他却在重庆小小的钓鱼城前遇到了挫折,不仅在那里盘桓了7个多月,最后还死在那里。那么,蒙哥为什么会死在钓鱼城呢?他是怎么死的呢?

(蒙哥画像)

蒙哥当年确实是雄心勃勃想干脆利落拿下南宋的。他一上台,就把兄弟忽必烈派去拿下了大理(云南)。接着他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从北面中原、西面四川、南面大理出发,三面包抄南宋。其中北面由忽必烈指挥,南面由兀良合台指挥,西面由他亲自指挥。他在当年的秋冬时节起兵的时候,对大家说,希望在第二年5月的时候,在南宋的临安会合。

但是他竟然在钓鱼城下呆了7个多月,一直到第二年的8月时,他依然没能拿下这座小小的钓鱼城,而且突然就死在那里。

蒙哥死后,西面的这一支蒙古主力军只好撤军。当蒙古人撤军的时候,南宋军队简直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的钓鱼城,虽然还一直坚守着,其实外城已经被蒙古人攻破,而且蒙古人在外城的一处平台上,已经建立了据点。只要蒙古人持续不断地进攻,最终攻破钓鱼城,也就是迟早的问题。而且,就算蒙古军依然无法攻破钓鱼城坚固的内城,只要继续围而不攻,钓鱼城最终肯定会弹尽粮绝,城门不攻自破。

钓鱼城当时也没有了任何外援。本来朝廷曾派吕文德带兵援助钓鱼城。但是吕文德的水军却被蒙古军在半道上击败。再加上忽必烈又从北边着力进攻,因此吕文德只得退回去防守。

(钓鱼城之战)

总之,当时钓鱼城的军民,是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在守城的。

所以,当他们看见蒙古大军突然撤退的时候,才会大感意外。

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在南宋的史料里,蒙哥是被南宋的抛石机打死的。

当蒙古军队攻破钓鱼城的外城,并获得据点后。蒙哥为了更方便指挥战斗,在据点的一个小山头,建立了一个指挥所。由于那个指挥所可以看到进攻的全貌,因此蒙哥决定到那里去,亲自发动总攻。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这个指挥所在一个高地上,离城比较近。因此,城内的指挥官坚预感到这里不同寻常,专门准备了抛石机,发炮对这里进行轰炸。哪知道蒙哥当时正好在那里,而那些石头,不偏不倚,恰好就打在蒙哥身上,因此蒙哥受了重伤。

蒙哥受了重伤后,其实还并没有想过要撤退,他退下山来,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治疗。但是由于伤势实在是太重,因而最终药物没能把他救回来,蒙哥很快就去世了。他在去世之前,心有不甘,恨恨地说,希望蒙古军拿下钓鱼城后,对钓鱼城进行屠城,一个都不留。

但是蒙哥去世后,蒙古军不敢再继续进攻,只得运送着蒙哥的遗体,回蒙古本土下葬。蒙古军队没能拿下钓鱼城,大汗又被打死了,因此他们心中非常懊恼。同时也为了封锁消息,便沿途杀人。见了南宋人就杀,一路上一共杀了两万多人。

当然了,正是因为蒙古军队严密封锁消息,因此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其实并不是完全清楚。被抛石机打死这个说法,肯定还是守城的王坚等将士描述的。毕竟他们也看不清楚那个指挥所的情况,是不是打死了蒙哥,只能算是一种推断。

(忽必烈画像)

在蒙古人的史料里,他们记载的是,蒙哥是生病去世的。

这个生病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蒙古人生活在北方,他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南方天气的湿热。他们一般出兵打仗,都是在秋冬时候。那时候不但战马膘肥体壮,粮食获得了足够的储备。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寒冬和暖春的时候打仗,这样就可以躲开湿热的天气。

蒙哥之所以和大家约定,在第二年5月的时候,在临安会合,主要考虑的,就是这个因素。

但是谁知道,偏偏是他自己,打了7个月的时间都拿不下钓鱼城。而那时候正是最闷热的夏天。当时蒙古军队里面,瘟疫又大肆流行起来。很多人因此发病去世。蒙哥染上瘟疫,而且不治而亡,也是有可能的。

后世学者认为,蒙哥最可能的死因,是因为他既有受伤,也同时染上了瘟疫。再加上一直拿不下钓鱼城,心里很不爽。在多方面的夹攻之下,蒙哥终于倒下了。

而蒙哥的倒下,也给南宋留下了20年的喘息机会,还成就了钓鱼城攻不破的神话。

(参考资料:《宋史》《蒙古秘史》)

更多文章

  • 杨过到底比郭靖弱在哪?杨过飞石杀蒙哥时,你看郭靖的反应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耳东文史标签:杨过,郭靖,萧峰,段誉,虚竹

    当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多位主角的时候,那故事就很难做到处处都出人意料了,道理很简单,若其中一位主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位主角也必然会有因为各种奇遇而得到提升。这一点从《天龙八部》一书中就能看出来,萧峰、虚竹、段誉到了书末几乎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但就实战能力而言,萧峰始终强于两位义弟,金庸的处理方式

  • 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对世界各国警告: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交手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国军队,中国,元帅,陆军,士兵,军队,二战,蒙哥马利

    一个国家想要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可或缺。纵观这些世界强国,诸如美国、俄罗斯等,无一不是靠军事实力奠定地位的。我国曾因军事落后,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然而如今,在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多,有冷眼、有打压,也有赞赏。众多的赞赏之声中,

  • 1945年,苏军朱可夫、英军蒙哥马利等走在柏林大街,意气风发!

    历史解密编辑:妖麟杂谈标签:朱可夫,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苏军,罗科索夫斯基,柏林,方面军

    1945年7月12日的德国柏林,苏军朱可夫、英军蒙哥马利、罗科索夫斯基(苏军元帅)走在柏林的大街上,意气风发。罗科索夫斯基曾指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攻柏林城,最终苏军在付出了35万人的巨大代价下,经过16天的鏖战,成功攻克柏林。

  • 蒙哥马利访华,杜聿明作陪,英国元帅:你的百万大军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杜聿明,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蒋介石,国民党,日军,志愿军

    在人类战争史上,历来是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败者寇”。国民党中将司令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被作为特级战犯投入功德林监狱改造,极为落魄和狼狈。而蒙哥马利作为盟军二战期间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官至英国陆军元帅,退休后荣誉无数,风光无限。1960年7月,蒙哥马利访华时,刚被特赦的杜聿明参与

  • 上世纪中期,名将蒙哥马利两度访华,得出结论:千万别去招惹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这样的环境标签:中国,苏联,英国,统帅,隆美尔,日本侵略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身为世界著名的英国军事统帅蒙哥马利,曾两次不顾国际争议到访中国,并且在访问过后,对中国留下了极高的评价。这不仅打破了中欧外交其时的僵局,也扭转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新生中国的片面看法。蒙哥马利甚至有言,“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向世界郑重告诫,以礼互让,他认为中国在未来五十年必然有所腾跃,前途不可估

  • 元史:蒙哥和忽必烈之间的一次严重政治分歧,忽必烈差点被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大汗,元史,元朝,蒙哥汗,小说家,阿里不哥,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

    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四子托雷的儿子,并分别成为元朝的第四任和第五任皇帝(大汗)。这一对天之骄子在蒙哥执政期间,曾因为对长城以内中原地区治理方式的分歧,发生过严重矛盾,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差点就被剥夺一切权力,成为废人。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哥突然派遣亲信阿蓝答儿、刘太

  • 1960年,蒙哥马利在延安看公共澡堂,得出结论:中国陆军不可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国陆军,朝鲜战争,陆军,不可战胜,志愿军

    20世纪60年代,二战时期最为杰出的英国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两次到访中国,在返回英国后郑重告诫世界不要同中国打陆战。他的到访不仅打破了中欧之间的外交僵局,同时也扭转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于新中国的片面想法。但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提出中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结论呢?蒙哥马利01、二战传奇1887年,蒙哥马利出生于

  • 1960年蒙哥马利访华,冲进延安公共浴室,我方说不进女浴室随便看

    历史解密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元帅,杨勇,志愿军,熊向晖,毛泽东,延安市,公共浴室,日本侵略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1960年蒙哥马利第一次访问中国,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将军请他观看我国特有的硬气功表演。战士们上场后在一摞摞砖块后面整齐站立,随着一声口令,战士们整齐划一,一声怒吼以手为刀,将砖块断成两半。蒙哥马利当即呆若木鸡,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这是人力所能为的吗?表演结束后,不信邪的蒙哥马利专门走进表演场地

  • 1961年,蒙哥马利看完《穆桂英挂帅》后,问:怎么让女人当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元帅,熊向晖,周恩来,周总理,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中国传统音乐,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的蒙哥马利看完《穆桂英挂帅》后,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说:“怎么让女人当元帅,这太有损名誉了。”熊向晖听完心里瞬间升起一股火气,略带愠怒地说:你们的国王不也是女性吗?随着冷战局势越演越烈,两大军事阵营时刻关注着彼此的一举一动。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

  • 名将蒙哥马利对世界的忠告: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隆美尔,士兵,杨勇,毛泽东,中国军队

    如果我们以1949年10月1日为一条线。此前,为旧中国;此后,为新中国。新中国与旧中国有何本质上的区别?单以国防而言,在旧中国,西方列强在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为所欲为,帝国的军舰在中国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在新中国,这样的屈辱历史再也看不到了。1960年,英国著名军事家、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