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哥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能和中国打陆战

蒙哥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能和中国打陆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说史道明 访问量:2713 更新时间:2023/12/18 5:48:03

1950年的冬天,朝鲜战场战火纷飞,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如果加上南韩的军队,则算17国联军,结果手持简陋武器装备的志愿军将实施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联合国军打得大败,不过英军受损较小,他们仍然没有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回事。

英国为了他的主子表忠心,决心增加在朝鲜的兵力,所以在1950年冬天,英国命令驻在香港的英国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前往朝鲜参战,而法勒·霍克利则是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

格罗斯特团是英国陆军的骄傲。1801年英军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这个团受到埃及军队优势兵力的腹背夹击,经过顽强挣扎而转败为胜,因此声名大噪,受到英国皇室的特别嘉奖。

因为在两面夹击下克敌致胜,所以英国女特许每个官兵的军帽上缀有两个帽徽。恰好在过了整整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二十世纪中叶,这个继承了“历史荣誉”又拥有了现代化装备的格罗斯特团,却在一个新的东方战场上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杨得志部第63军的致命打击。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英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第1营全部被志愿军歼灭,全营编制人员600名兵,除被击毙129人外,共有459名官兵放下武器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这其中除了身为团长兼直属第一营营长的卡恩思中校外,还有被称为“上帝的使者”随军牧师的戴维斯上尉、还有后来成为北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的法勒·霍克利上尉。

1953年7月27日,中美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在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陆军为主,而联合国军则是三军联合作战,这是西方很多军事专家和将领难以理解的。

《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署后,英军的法勒·霍克利上尉作为战俘被释放回去,他作为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军官,受到了时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的蒙哥马利的接见。

法勒·霍克利上尉告诉蒙哥马利:中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可以战胜中国陆军。

虽然这个结论已在朝鲜战争中被证实,要知道蒙哥马利作为陆军元帅,他自认为对陆军作战最为精通,我们先了解一下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于1887年11月17日出生,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88名。

蒙哥马利被称为善于稳扎稳打的阵地战大师,但是按照西方军事理论,要想打好阵地战,必须具有相应的武器装备。而且在阵地战中,谋略的因素是次要的,没有相应的武器装备,再好的谋略也难以发挥作用。

比如在实战中,蒙哥马利关注炮火的掩护作用。没有强大的火力压制,不仅无法消灭敌人,而且己方还会受到很大的伤亡。

但是作为英国陆军元帅的蒙哥马利并没有直接和中国军队打过交道,所以他产生了两个疑问:

一是中国陆军真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么?

二是如果中国陆军真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除了这两个疑问,蒙哥马利还有其他疑问,带着种种疑问,蒙哥马利开始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军队,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

退休后的蒙哥马利比较自由,于是提出了访问中国的请求,这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同意,并最终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

1960年5月,蒙哥马利第一次访问中国,但是这次访问时间较短。

蒙哥马利曾是英国的陆军元帅,而且擅长体育,所以中国方面让开国上将达全程陪同,当时李达是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参与陪同的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熊向晖。

在这次访问中,中国方面让他参观了北京军区某步兵师,在这一天的参观访问中,蒙哥马利非常细致地观看了该师连队的各种设施和生活情况,而且中国方面让蒙哥马利现场观摩了战士们的轻重武器射击和集体刺杀表演。

射击和刺杀表演都给蒙哥马利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没有西方国家的先进,但是蒙哥马利认为中国军队使用手中武器装备的水平要高于西方军队。

不仅如此,蒙哥马利通过查看中国步兵的武器装备,他得出了一个与一般西方军事专家不同的结论:

中国军队配备的是一些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那一类战争所需要的武器。凭着这些武器,中国不可能发动侵略。中国对它合法边界以外的地方没有领土野心。

这种独到的分析确实令人眼睛一亮,蒙哥马利仅仅是看了部队的情况,他认为访问并不全面,但是第一次访问的时间已定,蒙哥马利提出了第二次访问中国的要求。

1961年9月,蒙哥马利再次来中国访问时,周恩来陈毅又一次确定,仍由李达全程陪同,当然还有熊向晖。

这一次,蒙哥马利参观了中国革命博物馆,游览了长城。但是蒙哥马利提出:除与中国领导人会谈外,还希望被允许访问几个对西方人不开放的城市。

蒙哥马利认为他目前所看到的是中国发达的城市,都是想让他看到的城市,他想到中国贫穷的地方看看,到中国没有准备的地方看看。

周恩来同意了蒙哥马利的要求,因为蒙哥马利是对华友好的,让他看看中国落后的地方也可以,周恩来指示具体行动路线和日程由外交部制订。周恩来在召见李达等人时说:

“要放手让蒙哥马利去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是客观存在,让他自己看后去作结论,从本质上了解新中国。”

李达和熊向晖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结合蒙哥马利本人的要求,他们陪同蒙哥马利访问了包头、太原、西安、延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广州等地,宾主相处甚欢,凡是蒙哥马利提出想看的地方,中国方面基本都让他看。

而蒙哥马利在访问延安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延安市,简称“延”,是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延安虽然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曾经的红色圣地,但与此同时,延安也是中国经济非常落后的地方,所以蒙哥马利认为延安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蒙哥马利计划在延安呆三天,延安市委书记找到了熊向晖跟他说,延安就那么大点的地方,也没有多少值得看的,三天肯定长了,是不是缩短一点,熊向晖没有同意,延安市委书记又建议是不是指定一些地方让蒙哥马利看,也被熊向晖否定了。

熊向晖知道凡是指定的地方,蒙哥马利不一定去,有时没有指定的地方他反而要求去,其实蒙哥马利是想看到真实的情况,所以熊向晖告诉延安市委书记,具体看什么地方不指定,由蒙哥马利自己定。

蒙哥马利第一天在延安自己挑了几个老百姓家的窑洞,结果家家缸里有玉米、小米,都是满的,蒙哥马利知道这几家都是他自己挑的,根本不可能有针对性的准备,他得出结论,中国根本没有大面积的饥荒。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蒙哥马利早早地起来了,他像以往一样出去散步。

当时已是秋天,早晨的延安已有几分凉意,蒙哥马利走出招待所后,朝延安的大街上走去,在延安的大街上,蒙哥马利看到有不少人到一个房子里面去,这令他很奇怪,便问翻译那个房子是什么地方。

翻译告诉蒙哥马利那是一家公共澡堂,蒙哥马利不打招呼便走了进去,这把随行人员搞得措手不及,不知道他是什么用意,随行人员只好跑回招待所报告李达。李达沉吟片刻,不慌不忙地说:“蒙哥马利进的是男澡堂,怕啥,让他看!”

澡堂里人很多,大家见一个外国老头没打招呼便走了进来,这当然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是很快便恢复了,蒙哥马利仔细地一一审视着光着身子的洗澡客,非常感兴趣。蒙哥马利前后看了大约两分钟。不一会,蒙哥马利回来了,满意地对李达说:

“我听许多人说,中国正在发生严重饥荒,饿死了几十万人,还听说每个中国城市都是饿殍遍地。我刚才特意进浴室看了,这里的人肌肉都很好,看不出他们在挨饿。我的亲眼所见证明那些人的说法都是缺乏根据的。”

接着蒙哥马利又说:中国陆军是不可战胜的。见众人望着他,蒙哥马利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说,一个国家的陆军是否强大,一看武器,二看人员,三看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

就武器来看,他曾经看过中国陆军步兵师的武器装备,中国陆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并不先进,但也不是特别落后,在武器装备没有形成代差的情况下,陆军的战斗力主要看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素质,二是人的数量。就中国步兵人员的素质来看,蒙哥马利曾看了中国陆军部队的射击、刺杀等表演,他认为中国陆军步兵的素质无可挑剔,但那些表演的士兵有可能是特别挑选的,所以民众的身体素质更能反映问题。

在延安的澡堂里,他看见这样偏远地区的青年老百姓,虽然不能说红光满面,但绝对不是西方所宣传的面黄肌瘦,可以看到每个人身上肌肉,这些青年稍加训练,就可以变成直接上战场的士兵,而算上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拥有西方国家所不具有的人员潜力。

根据1960年的世界人口总统计,全世界的人口大约30多亿,其中中国的人口有6.6亿,而同期的美国只有1.8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而英国只有5000多万,占世界人口的1.7%,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22%。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使中国陆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无与伦比。

应该说蒙哥马利的看法确实比较独特,关于这一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非常明显。

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死亡的人数大约是5.4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牺牲人数大约是19.7万人,志愿军的牺牲人数是美军的3.66倍。

而就当时来看,中国的总人口是美国的3.7倍,所以就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看,中国要比美国低,美国的军事将领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在美军兵员枯竭的时候,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数百个步兵师,美军在朝鲜没有任可以打赢志愿军的希望。

不仅如此,他还指出西方军队对中国军队的误解,西方国家一直认为中国军队是谋略型军队,而蒙哥马利认为即使中国军队不靠谋略,西方国家的步兵也打不赢中国步兵。

在蒙哥马利高度评价中国陆军以后,这自然引起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陆军的忌惮,当然也有些国家不以为然。

据说在1962年,传出了印度要进犯中国的消息,英国BBC得知后,采访了蒙哥马利,蒙哥马利说印度军队根本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印度陆军如果挑战中国军队,无异于以卵击石、纯属找死。

蒙哥马利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道:“新中国的存在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西方世界最好还是同中国建立和维持友好关系。这个国家需要以平等相待。它在一定时间内将成为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强国。一个伟大的国家——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正在前进。”

蒙哥马利回国后说:他说得对,中国陆军不可战胜,千万不能和中国打陆战。他指的就是法勒·霍克利。

蒙哥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能和中国打陆战。这一方面说明蒙哥马利过人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说明中国陆军的强大确实把蒙哥马利镇住了。

1976年3月25日,蒙哥马利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享年89岁。

而法勒·霍克利则一路高升,1977年,法勒·霍克利被任命为北约东南战区总指挥官,升为中将军衔,并在同年被授予爵士爵位。

1979年,法勒·霍克利的人生抵达了顶峰,他被派往挪威奥斯陆,担任北约北欧方面军总司令,并授予上将军衔。

1982年,法勒·霍克利退役,他担任英国政府的防务顾问,并把大量时间用来写作。2006年,法勒-霍克利在英国牛津郡南部的穆卢斯福村去世。

更多文章

  • 蒙哥让忽必烈掌管漠南,姚枢:汉地之富远胜别处,应只掌兵权为上策

    历史解密编辑:跟着地图看世界标签:姚枢,蒙哥,兵权,大汗,漠南,元朝,忽必烈,富远胜,小说家,阿里不哥

    蒙古大汗蒙哥让弟弟忽必烈掌管漠南汉地,忽必烈大喜并摆宴庆贺。姚枢提醒道:“汉地之富远胜别处,若有人挑拨,大汗必会收回大权。大王应只掌兵权,方为上策。”忽必烈听取了他的意见,从而顺利在汉地立足。蒙哥继位后,拔都等封国的分离趋向日益增强,要维持庞大的蒙古汗国已是十分困难,而经济基础薄弱的漠北,也由此逐渐

  • 蒙哥究竟是怎么死的,南宋与蒙古史料的记载,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蒙哥,大汗,军队,南宋,钓鱼城,忽必烈,小说家,蒙古骑兵

    蒙古大汗蒙哥当年气势如虹地向南宋发动进攻,试图三下五除二把南宋拿下来。但没想到的是,他却在重庆小小的钓鱼城前遇到了挫折,不仅在那里盘桓了7个多月,最后还死在那里。那么,蒙哥为什么会死在钓鱼城呢?他是怎么死的呢?(蒙哥画像)蒙哥当年确实是雄心勃勃想干脆利落拿下南宋的。他一上台,就把兄弟忽必烈派去拿下了

  • 杨过到底比郭靖弱在哪?杨过飞石杀蒙哥时,你看郭靖的反应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耳东文史标签:杨过,郭靖,萧峰,段誉,虚竹

    当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多位主角的时候,那故事就很难做到处处都出人意料了,道理很简单,若其中一位主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位主角也必然会有因为各种奇遇而得到提升。这一点从《天龙八部》一书中就能看出来,萧峰、虚竹、段誉到了书末几乎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但就实战能力而言,萧峰始终强于两位义弟,金庸的处理方式

  • 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对世界各国警告: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交手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国军队,中国,元帅,陆军,士兵,军队,二战,蒙哥马利

    一个国家想要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可或缺。纵观这些世界强国,诸如美国、俄罗斯等,无一不是靠军事实力奠定地位的。我国曾因军事落后,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然而如今,在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多,有冷眼、有打压,也有赞赏。众多的赞赏之声中,

  • 1945年,苏军朱可夫、英军蒙哥马利等走在柏林大街,意气风发!

    历史解密编辑:妖麟杂谈标签:朱可夫,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苏军,罗科索夫斯基,柏林,方面军

    1945年7月12日的德国柏林,苏军朱可夫、英军蒙哥马利、罗科索夫斯基(苏军元帅)走在柏林的大街上,意气风发。罗科索夫斯基曾指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攻柏林城,最终苏军在付出了35万人的巨大代价下,经过16天的鏖战,成功攻克柏林。

  • 蒙哥马利访华,杜聿明作陪,英国元帅:你的百万大军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杜聿明,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蒋介石,国民党,日军,志愿军

    在人类战争史上,历来是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败者寇”。国民党中将司令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被作为特级战犯投入功德林监狱改造,极为落魄和狼狈。而蒙哥马利作为盟军二战期间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官至英国陆军元帅,退休后荣誉无数,风光无限。1960年7月,蒙哥马利访华时,刚被特赦的杜聿明参与

  • 上世纪中期,名将蒙哥马利两度访华,得出结论:千万别去招惹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这样的环境标签:中国,苏联,英国,统帅,隆美尔,日本侵略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身为世界著名的英国军事统帅蒙哥马利,曾两次不顾国际争议到访中国,并且在访问过后,对中国留下了极高的评价。这不仅打破了中欧外交其时的僵局,也扭转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新生中国的片面看法。蒙哥马利甚至有言,“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向世界郑重告诫,以礼互让,他认为中国在未来五十年必然有所腾跃,前途不可估

  • 元史:蒙哥和忽必烈之间的一次严重政治分歧,忽必烈差点被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大汗,元史,元朝,蒙哥汗,小说家,阿里不哥,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

    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四子托雷的儿子,并分别成为元朝的第四任和第五任皇帝(大汗)。这一对天之骄子在蒙哥执政期间,曾因为对长城以内中原地区治理方式的分歧,发生过严重矛盾,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差点就被剥夺一切权力,成为废人。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哥突然派遣亲信阿蓝答儿、刘太

  • 1960年,蒙哥马利在延安看公共澡堂,得出结论:中国陆军不可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中国陆军,朝鲜战争,陆军,不可战胜,志愿军

    20世纪60年代,二战时期最为杰出的英国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两次到访中国,在返回英国后郑重告诫世界不要同中国打陆战。他的到访不仅打破了中欧之间的外交僵局,同时也扭转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于新中国的片面想法。但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提出中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结论呢?蒙哥马利01、二战传奇1887年,蒙哥马利出生于

  • 1960年蒙哥马利访华,冲进延安公共浴室,我方说不进女浴室随便看

    历史解密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元帅,杨勇,志愿军,熊向晖,毛泽东,延安市,公共浴室,日本侵略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1960年蒙哥马利第一次访问中国,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将军请他观看我国特有的硬气功表演。战士们上场后在一摞摞砖块后面整齐站立,随着一声口令,战士们整齐划一,一声怒吼以手为刀,将砖块断成两半。蒙哥马利当即呆若木鸡,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这是人力所能为的吗?表演结束后,不信邪的蒙哥马利专门走进表演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