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国珍是第一个起义的,投降后,朱元璋为什么却很善待他

方国珍是第一个起义的,投降后,朱元璋为什么却很善待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盗夢影剧馆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1/10 17:24:18

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因为担心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功臣们会造反,对他们大开杀戒。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守漠北了,但是朱元璋担心他们会死灰复燃,还对他们一通穷追猛打,前后发动了八次北伐。朱元璋对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也非常猜忌,元末农民起义早期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最终被沉入江中淹死,这件事据说与朱元璋有极大的关系。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后,朱元璋对他也很不放心,把他送到遥远的朝鲜,严密地看管起来。

但是,奇怪的是,朱元璋对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却相当优待。他不但封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让他只享受不干事。而且,方国珍在洪武七年去世后,朱元璋还亲自为他设祭,并且还让大文豪宋濂给他写了一篇《神道碑铭》,刻在方国珍的墓碑上。

(方国珍雕像)

其实,朱元璋是不该对方国珍这么好的。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应该忌惮方国珍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方国珍是“首义”。也就是说,方国珍是元朝末年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我们都知道,“第一”总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因为方国珍是“第一”,因此,其号召意义是很大的。朱元璋留下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难道他不担心吗?

其二,方国珍战斗力强悍。方国珍曾经起义造反又投降元朝后,率军和张士诚作战,七战七捷,最后打得张士诚也投降了元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方国珍有多么强悍的战斗力。朱元璋把一个有强悍战斗力的人留了下来,难道他不担心吗?

(张士诚雕像)

其三,方国珍反复无常。方国珍在造反起义后,曾多次投降元朝,最后又再次造反。当时,由于江南沿海一代,元朝鞭长莫及。因此对方国珍,只能以招抚为主,多次对方国珍加官进爵。但是方国珍一直不满足,仍然还是要造反。从这些事可以看出,方国珍实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留着这样的人,不危险吗?

其四,方国珍两面三刀。当朱元璋强大起来的时候,方国珍一面表示臣服朱元璋,一面又和元朝暗通款曲。同时,他为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多次对朱元璋耍心眼。当朱元璋要对他封官的时候,他就装病不能胜任,其实是推辞。同时又主动要把儿子派到朱元璋那里去当人质,实际上是为了有个内应,好刺探朱元璋的军情。朱元璋早就看出他这一点,多次去信指责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朱元璋派军打败他为止。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朱元璋不怕被蒙蔽,给他造反留下机会吗?

可为什么,朱元璋还会对方国珍优待有加,让方国珍得以善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朱元璋雕像)

一、方国珍没有大的志向。

《明史》记载:有张子善者,好纵横术,说国珍以师溯江窥江东,北略青、徐、辽海。国珍曰:“吾始志不及此。”谢之去。

这段话说的是,当方国珍还是农民起义领袖的时候,有个叫张子善的谋士,劝方国珍往长江上游打,乃至问鼎中原。但是方国珍说,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由此可见,方国珍并不是一个胆大的人,并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在手握重兵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投降朱元璋,手中没有兵权的时候,他哪里还有造反的野心呢?

二、方国珍人品不受尊敬。

方国珍由于多次投降元朝,又多次反复造反。再加上他对朱元璋两面三刀。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自立,但是,这也让他在天下人面前有了坏印象。就是他的谋士丘楠说他的那样,“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方国珍做事没有诚信,因此得不到大家的敬重。如果方国珍后来想造反,跟着他的人一定会考虑,如果方国珍突然又投降了,不是就把大家给出卖了吗?

三、方国珍得不到大家支持。

方国珍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其实已经呈现出一种众叛亲离的态势。当时他不愿意投降朱元璋,日夜打造战船,准备把金银珠宝装在船上,逃到海里去。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悄悄弃他而去,不愿意跟着他去做海盗。后来,当朱元璋派军前来攻打他的时候,他本来战斗能力强劲,却竟然那么不堪一击。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投降。而且,当初他打张士诚时,七战七捷,那是因为有朝廷的背景。当他没有这个背景的时候,打仗就很困难了。

方国珍没有大的志向,又没有什么人支持,因此,朱元璋对他非常放心,不用提防他,也不用打击他。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作为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什么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方国珍,元朝,朱元璋,张士诚,元军

    人至贱则无敌,方国珍能得到善终,主要因为他的脸皮之厚,到了让朱元璋都无语的地步。方国珍此人有两个第一:他是第一个起兵反元的义军领袖,同时他还是当时第一的墙头草,他反复横跳的水平令世人叹为观止。但凡第一个起义的人,结局都不好。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而墙头草更是人人得而诛之。方国珍能够善终,说明这个人不

  •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地方标签:元朝,方国珍,张士诚,陈友谅,朱允炆,开国皇帝朱元璋

    每个朝代的末期各个起义军领导人,都来自各行各业。所以,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的首领还没造反前,就是平头小百姓,如果不是形势所迫,他们或许会平淡过一辈子,然而局势变动,导致他们没办法只能造反。起义人虽多,可打出来的人并不多,毕竟大元朝在弱也不是战五渣,所以能打出一片天地的家伙都真正的枭雄,那么是那些人打出

  • 1374年,方国珍忧思成疾、仰天叹息而亡,朱元璋:他投降的有点晚

    历史解密编辑:信鸽说历史标签:方国珍,朱元璋,红巾军,陈友谅,元顺帝,元军

    1374年,方国珍忧思成疾、仰天叹息而亡,朱元璋:他投降的有点晚史笔似尘钩2022-06-2017:37山东店主,何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1367年11月,方国珍匆匆赶往南京,面见朱元璋,负荆请罪。当他看到朱元璋时,发现他脸色阴沉,嘴角忍不住地冷笑。即使让一个胆大泼天的人来看,都会觉着有些毛骨悚

  • 突袭刘家港:方国珍崛起与蒙元帝国崩溃的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蒙元,漕运,帝国,元朝,方国珍,张士诚,突袭刘家港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每当后人提及蒙元帝国的崩溃,往往只会想到源自红巾军系统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张士诚与王保保。至于仅占据浙东一隅的方国珍,则多少有些陌生或习惯性无视。然而,正是这位毫无图谋天下之心的走私盐贩子,打响了掀翻蒙古时代的第一战。通过对漕运重镇刘家港的

  • 朱元璋派兵降服方国珍始末,最终选择放过他,其实就是顺水人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朱元璋,方国珍,元朝,汤和,吴祯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就在朱元璋攻下平江的前夕,便派参政朱亮祖率领马步舟师,向方国珍盘据的浙东地区发起进攻。方国珍系浙东台州黄岩人,至正八年(1348年)起兵,劫掠沿海州县,元兵多次讨伐,都未能平息。至正十二年(1352年)虽然接受元朝所封官职,但实际上仍拥兵自守,不听元朝调遣。元朝也因

  • 方国珍委任为大明行省左丞,却不满山高路远,朱元璋:他不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方国珍,朱元璋,张士诚,红巾军,陈友谅,元朝,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1367年11月,方国珍匆匆赶往南京,面见朱元璋,负荆请罪。当他看到朱元璋时,发现他脸色阴沉,嘴角忍不住地冷笑。即使让一个胆大泼天的人来看,都会觉着有些毛骨悚然。朱元璋见到他后,下诏晋封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特赐宅院一座。然而,在说到汤和平定浙东时,朱元璋却突然面露凶相,责备方国珍道:“你投降的时间

  • 元末率先起兵的方国珍,手握强悍的水师,为何能在朱元璋手下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朱元璋,方国珍,陈友谅,明朝,元朝,水师

    元朝末年那帮起义军的头头们,真可谓各行各业都有。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徐寿辉是布贩子出身,张士诚和方国珍是同行,都是贩卖私盐的。其中起义最早的,就是方国珍。由于最后是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因此其他老兄们下场可就惨了。比如说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身亡了,张士诚被朱元璋抓了以后,偷摸自缢了。徐寿辉更惨

  • 方国珍:元末第一位义军领袖,走投无路才投降朱元璋,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方国珍,朱元璋,元朝,红巾军,张士诚

    前言:说起朱元璋,很多人会津津乐道于“明初四大案”死了多少人。在大家的心目中,老朱就是一个屠夫。本文的主人公方国珍,是元末第一位义军领袖,为何他在向朱元璋投降之后能够善终呢?其实方国珍能够善终,主要原因是朱元璋要树立他做一个典型,次要原因是他本人能力足够弱。不过从一个刀尖舔血的私盐贩子,到称霸浙东的

  • 哲别:蒙古“四獒”之首,歼灭8万罗斯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哲别,罗斯,蒙古,骑兵,成吉思汗,札木合

    1223年,哲别诱敌深入,以2万骑兵全歼8万罗斯联军,蒙古第一次西征圆满收官,成吉思汗凯旋而归,回到漠北草原休整。迦勒迦河之战,哲别以少胜多,全歼联军8万,不愧是蒙古“四獒”之首。哲别,别速惕部人,成吉思汗麾下首席猛将,比速不台还厉害;单纯论勇猛,木华黎也不是他对手。金庸小说中,哲别是郭靖的师父,教

  • 元代才女管道升告诉你,才女是如何驭夫的?

    历史解密编辑:爱画画的天花标签:乾隆,才女,我侬词,蚂蚱

    乾隆皇帝喜欢收藏文玩,一生见过不少稀世好物,不过在见到管道升的画作时,还是忍不住称赞:“世间尽有丹青手,写照端须似此人。”此番足以证明管道升在绘画上的成就。管道升的画作流传久远,故宫博物馆内至今都还收藏着管道升的画作。 配图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侵权即删管道升在家相夫教子,传承给孩子们书香画艺,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