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打捞2艘中国沉船,揭开了忽必烈东征的秘密:难怪没能灭日本

日本打捞2艘中国沉船,揭开了忽必烈东征的秘密:难怪没能灭日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星走丢了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1/6 11:06:00

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很多个朝代的更替,依旧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历史上中国版图最大的朝代是元朝,巅峰时期的元朝版图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而且从大蒙古国的角度来说,更是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元朝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来能征善战,蒙古铁骑的作战能力甚至一度达到了让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地步。可如此一支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却在征服日本的时候铩羽而归。

日本不过是一个弹丸岛国,而且在历史上一度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为浩浩荡荡的蒙古铁骑却攻不下一个日本呢?直到日本打捞上来2艘中国沉船,才揭示了忽必烈没能灭掉日本的原因。

和谈遇阻

成吉思汗的确像主席在诗词中说的那样,是“一代天骄”,蒙古族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地崛起。在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之后,他的儿子忽必烈就将目光瞄准了南宋。忽必烈延续了成吉思汗的强悍作风以及睿智的头脑,蒙古族在他的带领下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忽必烈率领蒙古大军挥师南下,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忽必烈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南征北战的忽必烈将元朝的陆域版图不断地扩大,朝鲜半岛也被征服了。对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忽必烈原本想的是让日本每年向元朝纳贡。

忽必烈之所以这么决定是想确立元朝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蒙古族是少数民族,如果周边的国家都臣服于元朝,就更容易确立元朝在汉族百姓心中的正统地位,毕竟以前的蒙古民族在汉族人眼中是非正统的少数民族。还有一点就是日本每年纳贡可以扩充元朝的国库。

忽必烈最开始并没有把日本这样的小国家放在眼里,选择了派使臣前去日本和谈,希望日本可以做一个识时务的国家,像以前一样把元朝当做自己的宗主国。前前后后忽必烈派出了5次和谈的使臣,但结果都一样,日本拒不纳贡,而且也不承认元朝为宗主国。

5次和谈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点就是日本深受中国汉唐文化的影响,他们也认为蒙古族是一个蛮夷之族,根本不配主宰中国,因此也不愿意俯首称臣。这一点从元朝给日本的招降书中也能看出端倪,毕竟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太大。

其次就是高丽使臣从中作梗,虽然高丽已经臣服于元朝,可是它也不希望元朝继续强盛,于是既阻挠元朝使臣见日本天皇,也在日本方面不断挑拨,导致日本天皇后面直接拒绝见元朝的使臣,甚至还杀了使臣。

出兵日本

不可一世的忽必烈在日本这里遇阻自然是心有不甘,敬酒不吃吃罚酒,忽必烈决定出兵攻打日本。第一次元日战争打响的时候,南宋还在苟延残喘,也就意味着元朝要同时和南宋、日本开战。

等到准备攻打日本的时候忽必烈才发现自己的短板,蒙古族一直生活在草原,虽然蒙古铁骑所向披靡,可是想要征服日本的前提是掌握航海技术,通过战船将人、马和物资运到日本。唯一可以依靠的是高丽的水手,可是高丽也是一个小国,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可以提供。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攻打日本是远离大陆作战,元朝军队的补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么元朝军队自然而然就会因为补给不足而败下阵来。

忽必烈是一个目标十分明确的人,明知道攻打日本面临的问题很多,他还是做足了万全的准备,派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日本进发。

当元朝大军抵达日本后,日本早已做足了准备,元军对日本的地形根本不熟悉,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处于下风。日本也很清楚元军的致命弊端是补给不足,所以面对元军的进攻,日军严防死守,果不其然元军因为补给的问题不得已要撤军。

此时的日本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早就熟知自然规律,此时是台风多发的季节,即便日本不出兵追击,元军也会因为对气象知识掌握不足和航海经验匮乏而损失惨重。事实也正如日本所料,元军的战船在返航的途中遇到了台风,军队受到了重创。

铩羽而归

元朝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无功而返,损失惨重,这让忽必烈十分恼火。但为了下一次能将日本一举拿下,忽必烈先集中精力消灭了南宋的残势力,之后集中优势兵力部署第二次元日战争。

公元1281年,忽必烈发起了对日本的第二次进攻,这一次集结了多个民族的军队战舰多达900艘,还分南北两线共同进发。

不过忽必烈忽视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军队出征必须团结。此时的元朝刚刚统一天下,表面上各民族都臣服于他,可实际上还是各有异心,因此军队上下并不团结,作战的时候各自为战,互不配合。

日军还是同样的战略战术,元军的军队人数越多,其补给的不足就会越来越明显,如此一来日军依旧可以天时地利而击败元军。为了加速元军战败,日本趁着夜间派小船悄悄靠近元朝战船放了一把火,导致元军的战船损失巨大,不得已只能返航。

返航的途中元军再次遇到了台风,导致元军再次元气大伤,最关键的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战争之后,元朝的军队早已丧失了信心。两次战败的忽必烈也不得不放弃了灭掉日本的想法。后来日本的考古学家从打捞上来的2艘中国沉船上也发现了元军战败的原因。

原来元军使用的战船全部都是平底船,这样的战船只适合在内陆河上航行,一旦在海上航行就是十分的危险。内陆河的水流和海洋的水流有很大的不同,平底船的设计根本抵御不了台风的侵袭,因此2艘中国沉船出现的问题都一样。

小结:

如果当年忽必烈的蒙古铁骑能够征服日本,那么中华民族也就不会经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但历史没有如果。当年忽必烈抱着必胜的信念两次出征日本,可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打捞上来的2艘中国沉船才揭示了忽必烈没能灭掉日本是因为航海技术的匮乏。

元军没有熟悉航海技术的水手,也不掌握海上的气象,就连什么样的战船适合海上航行的基础知识都不知道,也难怪会失败。

更多文章

  • 为何忽必烈不搞剃发易服,大清却不惜一切代价推行?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清朝,元朝,皇帝,忽必烈,小说家,成吉思汗,剃发易服,慈禧太后,金庸笔下角色

    咱们很少讲这两个朝代,他们俩有不少相同处,如都是由游牧民族入关后建立的,都是定都北京全国大一统且面积广大的政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汉化。这么一讲,您肯定晓得我说的是哪两个朝代,对,就是不少盆友不喜欢的元代和清代。大清版图但不论大家喜不喜欢,这就是历史。清朝再不济,它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就是一个很伟

  • 文天祥说可以投降,但是要满足他一个条件,忽必烈却选择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综艺剪辑标签:江南,元朝,诗人,忽必烈,文天祥,张弘范,张世杰,散文家

    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战败被俘,被押往朝阳。当他遇到张弘范时,张弘范接待了他,与他一起进入牙山的他让他写信投降张世杰。文天祥说:“国亡不可救,为臣死有余罪,二心何敢生?”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进京城。忽必烈觉得自己忠义耿直,多次派人劝说文天祥,但文天祥始终不同意投降。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笼

  • 晚年的忽必烈,为何会得了痛风?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忽必烈,皇帝,拖雷,可汗,成吉思汗,元朝,阿里不哥,痛风,小说家,先天性疾病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所谓虎父无犬子,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成就不必赘言,就是拖雷的军事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至少在铁木真的儿子中,拖雷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有这样的祖父和父亲,忽必烈的能力自然也弱不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位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相比

  • 朱元璋如何评价历代开国帝王?对秦始皇、忽必烈的评价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抱抱空气标签:嬴政,元朝,周朝,明朝,忽必烈,秦始皇,开国帝王,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史》记载,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在京师钦天山之南修建历代开国帝王庙。在此之前都是谁的祖先谁祭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修建历代帝王庙祭祀之,开创了中国帝王祭祀之先河。按照他的说法,历代帝王开创基业,有功于民,应当一同祭祀,如此既表现出“一统”,又表现出“德行”。朱元璋是个极为认真的皇帝,他逐一过目这些

  • 元世祖忽必烈十大猛将之-“隋铁枪”隋世昌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元军,宋军,大军,平定,金国,元朝,隋世昌,隋铁枪,元世祖,忽必烈,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精品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揭秘干货。隋世昌,生于1226年卒于1286年,登州栖霞人氏,今山东烟台。父亲隋宝,举家迁居莱阳,金国末年入隶军伍成为了一名金国士兵,时任的金国主帅观其面貌不凡,迁升隋宝为管军谋克也就是百夫长,后来因为军功又升为怀远大将军、管军都总领

  • 谁把蒙古帝国带入鼎盛?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忽必烈,蒙古帝国,成吉思汗,蒙哥,高丽,孛儿只斤·窝阔台

    说起蒙古帝国的大汗,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这两人一个创建了蒙古帝国,一个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两人都获得了很高的历史地位。然而,把蒙古帝国带入最鼎盛时期的大汗却既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而是帝国的第四任大汗——孛儿只斤·蒙哥。蒙哥是成吉思汗之孙,托雷之子。1251年7月,经过一番激

  • 李治、忽必烈、朱棣、康熙在位期间,他们的统治面积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李治,朱棣,康熙,忽必烈,元朝,明朝

    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国土面积达到巅峰,约有1237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元朝版图面积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的面积达到了700多万平方公里。清世祖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清朝面积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左右。论大小,肯定是元朝最牛的了。1372万平方公里,还是

  • 文永之役,忽必烈第一次派兵远征日本,为啥遭遇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元军,高丽,远征,大军,忻都,元帅,日本,元朝,忽必烈,小说家,文永之役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永之役,即第一次元日战争,发生于日本文永十一年、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当时日本后宇多天皇的年号为“文永”,称“文永之役”,此役,以元军的失败、日本的惨胜而告终。 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正式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一方面以摧枯拉朽之势攻打南宋,一方面

  • 率兵征讨漠北,培养出忽必烈的对手:塔察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塔察儿,忽必烈,蒙哥,阿里不哥,成吉思汗

    1246年,地点和林,78岁的铁木哥斡赤斤被处死,贵由成为蒙古大汗。铁木哥斡赤斤死后,家业一度衰落,在蒙古汗国中的分量很轻。孙子塔察儿雄才大略,眼光独到,他再次振兴家业,并影响蒙古汗国的历史走向。塔察儿,蒙古名将,铁木哥斡赤斤的嫡孙,成吉思汗的侄孙。铁木哥斡赤斤,成吉思汗的幼弟,深得月伦太后诃额仑的

  • 忽必烈,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与努尔哈赤谁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努尔哈赤,忽必烈,蒙哥,元朝,阿合马,后金

    忽必烈与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与努尔哈赤谁厉害一些?最近有人把这个忽必烈和努尔哈赤放在一起说了,很多人看名字好像有点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努尔哈赤和忽必烈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比较的小白,但是估计不知道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就简单仔细的分析看看!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