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京城小学生志愿者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传播运河文化

京城小学生志愿者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传播运河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访问量:3804 更新时间:2024/1/8 21:47:50

图为小学生志愿者在郭守敬纪念馆进行讲解。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婧)13日,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讲解员。十名小学生作为志愿者走进纪念馆,前来参观的民众介绍郭守敬的求学治水经历、北京的建城与建都史以及大运河的由来等内容,讲解水利知识,传播运河化。

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毕生从事天文、水利、测量、历法、算学研究和实践及天文仪器仪表制造等科学技术活动。他率众开辟了大都的白浮堰,开凿了由通州到积水潭的河道修建工程,使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积水潭码头。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得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

图为小学生志愿者在郭守敬纪念馆进行讲解。 主办方供图

什刹海西海北岸的郭守敬纪念馆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纪念馆辟有多个展厅,介绍郭守敬的生平和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特别是郭守敬对元大都水利系统的规划和贡献、在通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延续至今的水利遗产。

“各位观众朋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建在西海岸边。您可能会问,郭守敬纪念馆为什么建在这个小院里?这是郭守敬的故居吗?”史家胡同小学的谢浩文在展板前向观众问道。

本次活动源于今年3月的一次公益授课。当时,郭守敬纪念馆馆员左元元作为公益讲师来到史家胡同小学,将大运河文化带入校园。今天,孩子们来到该馆担任讲解员,将水利知识传播给更多观众。

图为小学生志愿者在郭守敬纪念馆进行讲解。 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公益讲座进校园”是该馆的一项特色活动。公益讲座的讲师团由馆内社教人员和优秀志愿者组成。讲座的内容围绕“中国大运河在北京”“城市的脊梁——北京中轴线”“这样的奇妙的博物馆”等主题展开。

左元元表示,该馆推动“馆校合作”,旨在把博物馆“送”到更多孩子身边,让孩子们在学校里也能通过博物馆认识城市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里种下北京城和大运河的种子。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还是一部古代运河文化历史发展的故事书。”刚刚完成讲解的小学生刘翼嘉说,从大运河的历史中还可以知道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贸易。“大运河就像一条银色的项链,在历史长河中,串起来很多闪闪发光的故事珍珠。”

当天,小小讲解员们承担了馆内的日讲解任务,完整地向游客介绍了郭守敬纪念馆的四个展厅。在完成讲解任务后,同学们还将自己设计制作的运河知识小册子送给馆内的工作人员及游客。

学生家长田洪瑜表示,这项活动不仅能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希望孩子不仅从课本中学习知识,也能从公益实践中获取知识和人生体验”。

图为郭守敬纪念馆馆员为小学生志愿者点评讲解。 主办方供图

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运河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市校外教育协会成员单位及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郭守敬纪念馆始终发挥出小微博物馆的能量,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

截至4月,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今年已开展公益进校园讲座29场,公益进校园展览11次。该馆的学校教育服务涵盖了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区,参与的学校包括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等。(完)

(中国新闻网)

更多文章

  • 郭守敬是怎样一个人?他编 《授时历》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郭守敬,授时历,大明历,忽必烈,祖冲之,刘秉忠,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南面,有一座雄伟古朴的古观象台,台子上面安放着一些巨大而精密的古代天文仪器,人们 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它们。这座古观象合,就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郭守敬(1231—1316)是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由于他的祖父郭荣在数学和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

  • 郭守敬:将毕生献给星空和大地的古代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郭守敬,授时历,祖冲之,忽必烈,徐光启,数学家,天文学家,古代科学家

    郭守敬:授时算学业,运水行天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对科学家是极为不重视的,不说是古代,即使是在现代,同那些小鲜肉们的名声相比也相去甚远,没见哪个科学家会被一堆保安手挽手地围着踱步的。为写郭守敬,专门去知乎查资料,有一个讨论郭守敬是如何走到北极圈的专题,点击量很高,让人尴尬的是,很多人是误看成郭敬

  • 月球上有座“郭守敬环形山”,这位元朝天文学家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博雅小学堂标签:郭守敬,天文学家,授时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浑仪

    文 | 河马老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中国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北师大最受学生喜爱的天文系老师)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河马老师讲天文》“组成宇宙的不是原子,而是故事”,欢迎大家收听河马老师讲50位天文学家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位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01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

  • 佟怡天:小暑新阅历,走近低调而伟大的古代科学家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Tech标签:郭守敬,佟怡天,授时历,天文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林聿 刘思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唐代诗人元稹的《小暑六月节》,生动描述了热风伴随着小暑节气而来,竹叶喧响、雷声隆隆、山雨将至的自然景象。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中子星,郭守敬,天文学家,望远镜,双星系统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时域巡天数据,LAMOST黑洞猎手计划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1037光年、处于双星系统中的宁静态中子星。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布了这项重要发现。这是继2019

  • 恒星“批量生产”使用同一参数模板?郭守敬望远镜重磅成果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郭守敬,恒星,望远镜,星系,银河系,天文学

    宇宙中的恒星“摇篮”区域在孕育恒星时,往往会批量形成许多不同质量的新生恒星。在进行恒星的“批量生产”时,每次都会使用同一个参数模板吗?1月19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的最新发现:恒星

  •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谁是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郭守敬,望远镜,黑洞,恒星级,授时历

    11月28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在天文学领域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用黑洞发现者刘继峰老师的话来说,“天文学因为这个黑洞的出现,进入了禁区”。这个恒星级黑洞之所以能被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首要功臣当属一台叫“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1月26日郭守敬打通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杨坚,隋炀帝,郭守敬,大运河,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对还是错?1291年1月26日: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大运河。忽必烈命令郭守敬打通的是通惠河,也就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段。通惠河开通以后,大运河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入今天北京的的什刹海、后海一带,等于进入了北京城。由此,杭州出发的

  • 元代时期,康里人不忽木家族成员的活动,以及居住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圈子说标签:元朝,皇帝,元代,家族,忽必烈,康里人,成吉思汗

    元朝时期,康里人并没有忽视穆氏家族成员的活动,还有居住地。此时,大量西域色木人进入中原,或为军,为官,或为民,或为奴,为元朝各级机关和诸王效劳、效劳。.尤其是康里人世世代代没有穆氏为官。康里人不忽视穆氏血统和居所康里部落东迁中原。康里部落从蒙古西进。他们担任过士兵、官员、平民或奴隶。他们为元朝各级机

  • 民间画家杨基安——将书画融入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艺禾标签:杨基安,书画,国画,绘画,画家,水墨

    杨基安, 1973年出生于素有文化古城安徽省安庆市,自幼喜欢画画,几十年如一日、书画已潜移默化的成为他生活中一部分,长期钻研及临摹且学习、研究自古至今各大家的国画水墨书画技法,融入并不断创新。在绘画上不拘一格,有着自己独特风格。杨基安曾多次参加国内各种画展以及公益活动,多次参赛获奖。他的作品已经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