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哼四海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4/28 21:44:50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

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一、招女婿,嫁马氏

1352年,朱元璋24岁时接受汤和(当时出任郭子兴麾下千户官)的建议投军到郭子兴麾下,因缘巧合之下,被郭子兴看上,直接就授为亲兵十夫长,并且很多军机大事都询问朱元璋的意见,且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

二、朱元璋救郭子兴

郭子兴和一同起兵的义军首领在濠州争权夺利,结果,郭子兴差点被杀,朱元璋紧急赶回濠州,救下郭子兴,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起到比郭子兴的儿子更大的主导作用,史载其“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彭大,郭子兴在起义军中的盟友,和朱元璋联手救郭)”。

三、朱元璋成为镇抚

1353年,朱元璋感觉到没有嫡系力量无法真正出头,独自回老家募兵,未来的大明第一将徐达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跟着朱元璋混,朱元璋招募了七百乡兵,因为有了这数百乡兵,郭子兴才任命朱元璋为镇抚,有了独自领军的名义。

四、独自向外发展,朱元璋拿下滁州

朱元璋做了镇抚后,当然想有所作为,可郭子兴连濠州的归属都搞不定,忙着和城中的其余义军将领勾心斗角,哪有心思对外扩张,于是,朱元璋和郭子兴做了交换,把他招募的七百人全给了郭子兴,只从中精心挑选了二十四人,换取郭子兴同意他独自对外扩张,朱元璋就带着这未来的淮西二十四将开始了发家之旅,攻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滁州:

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

五、实力已经超过郭子兴的朱元璋让出滁州主导权

朱元璋攻下滁州后不久,郭子兴被濠州的起义军将领联手排挤,在濠州混不下去了,于是带着麾下万余将士来到滁州,朱元璋主动让权,其时,滁州有义军三万,其中两万余都是朱元璋招募和收降的,朱元璋在军中的实力已经超过郭子兴。

六、郭子兴病逝,郭天叙战死,朱元璋成为一路诸侯

1355年,郭子兴逝世,他的儿子郭天叙、小舅子张天佑、养女婿朱元璋共同继承了他的遗产,名义上郭天叙是第一领导人,随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子和元军的交战中,因被叛徒陈埜先(朱元璋招降进义军的)出卖而战死,朱元璋接纳其余部,正式成为一方诸侯。

以上是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数年中发生的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到,郭子兴给朱元璋的帮助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给了朱元璋名义和名气,代表事件就是把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让朱元璋在特殊的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指挥郭子兴的部队,成为郭子兴义军中的领导人之一。

其二是给了朱元璋发家的初始资金,起义也好,造反也罢,都是需要资金的,《明史》中记载,郭子兴的父亲因为娶了富家女“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成为了家乡的富翁,因此,继承了父母遗产的郭子兴才有底气“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招募数千人起义。

而朱元璋投军时一无所有,否则,他当时就会回家乡募军,而不是在成为郭子兴女婿后才去办这事,这些招募来的部队是需要粮食和钱财供给的,朱元璋可发不起工资,都是郭子兴给的。朱元璋独自发展打滁州时,刚开始的物资供应也是郭子兴提供的,代价是朱元璋把招募的数百乡兵几乎全给了郭子兴。

所以,郭子兴给朱元璋的帮助很重要,没有养女婿的身份,郭子兴也不会放朱元璋出去自成一系,没有郭子兴提供的部分资金,朱元璋也无法招募嫡系部队和拿下滁州这个发家的根据地。

可要说郭子兴的帮助奠定了朱元璋崛起的基础也不正确,反而是因为郭子兴的志气和能力局限性,限制了朱元璋的发展,郭子兴从起义开始就待在濠州,可他连一个濠州都掌控不了,和同时起义的几个人平分区区一个濠州,他只占有了五分之一。

就这样,他也一直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野心,宁愿待在濠州城和其余起义军将领内斗,且在内斗中屡屡处于下风,要不是朱元璋救他,后来又给了他滁州为根基,他哪有机会善终?早早率数千人起义反元,混到最后,麾下部队有三分之二是朱元璋的人。

郭子兴就是这样一个无大志、无能力的人,幸亏朱元璋主动跳出这个框框外,否则,也会被他拖累,郭子兴给了朱元璋部分起家的本钱,朱元璋也回报了他救命之恩和濠州之外的容身之处,郭子兴看中朱元璋的眼光倒是不错,这是他唯一的优点。

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中崛起,小半基础是从郭子兴处得到,大半还是依靠的自己的眼光和能力,郭子兴早先对朱元璋的任用恐怕是参谋型的,有事一起商量,但不给他带兵,直到朱元璋回乡招募了数百乡兵后,才给了他独自领兵的权力。

而且,郭子兴恐怕也想不到,朱元璋只带着区区二十四个人,就能一路招降纳叛数万军队,然后夺下不比濠州差的滁州作为根据地,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懂时势又能善用之且敢用之,古今又能有多少人?朱元璋借郭子兴入棋局,最终完胜全靠自己。

更多文章

  • 孙德崖兴隆会上摔杯为号,要诛杀朱元璋,为何自己反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德崖,朱元璋,郭子兴,吴祯,胡大海

    1355年,朱元璋正与孙德崖喝酒,孙德崖一摔酒杯,一群刀斧手拿着刀枪就逼住了朱元璋。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不知能否逃过此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朱元璋凭着过人的能力,深得郭子兴重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他的儿子成了这只起义军的统帅,然而,因为他能力有限,所以这只义

  • 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恩怨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元朝,郭子兴,孙德崖,陈友谅,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元末的很多人走上抗元这条路,是因为吃不上饭,被生活逼迫,这事放在郭子兴身上,就讲不通了。作为元末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郭子兴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郭子兴的父亲,我称呼他为郭公。这人挺有意思,他有一手玄学手艺,懂相面,当地有一富裕户,在郭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让郭公给自己的女儿算命。郭公算了算,和这位富翁

  • 笑谈大明(八章)朱元璋未利用陈野先杀郭天叙,是郭天叙不作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朱元璋,陈野先,郭天,郭子兴,元朝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将元末义军中最小的一只打造成纵横天下的明朝大军。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军事上的斗争,还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都经历了险象环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淮西义军首领郭子兴的突然去世,和他的儿子郭天叙战死集庆战场。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认

  •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紫檀木,雕像,木雕,晚清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规格:高21.3cm 宽9.5**13.5cm 重755克珍贵稀有小叶紫檀木料,牛毛纹清晰,金星漂亮,整料雕刻,镂空肩花漂亮,双手结佛掌印,衣饰流畅,掐丝工艺细腻,裹浆皮壳一流,木雕精品,值得收藏!

  • 宗喀巴踑坐莲花台,明早期瓷塑

    历史解密编辑:小石爱科普标签:宗教,宗派,瓷塑,宗喀巴,甘丹寺,格鲁派,藏传佛教

    宗喀巴,全称宗喀巴·罗桑札巴,1357年生于青海宗喀地方(今青海湟水流域),后人尊称其为宗喀巴。藏传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吐蕃佛教、宗派形成与思想纷争、格鲁派创立与藏传佛教完全形成。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就是在雪域高原被誉为“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的宗喀巴。该器高19.5厘米,

  • 宗喀巴大师的两个徒弟: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

    历史解密编辑:闵儿城市生活标签:宗喀巴,甘丹寺,克珠杰,格鲁派,班禅,活佛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对于藏传佛教,对于达赖和班禅,也许很多现代人都知之甚少。但如果提到大诗人仓央嘉措,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他写于神秘雪域高原的情诗。仓央嘉措的一生短暂而悲情,在他被认定为格鲁派(黄教)的首领之后,原本平静的日子发生了翻

  • 清 宗喀巴铜造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宗喀巴,法器,纹饰,轮廓

    清 宗喀巴铜造像、精铜铸造,非常精致,头戴黄帽,五官轮廓分明,双手持法器,跏趺端坐于高台之上,衣纹垂叠,纹饰雕刻细致,面部鎏金,状态保存完好,包浆醇厚,全品,尺寸:高31.5*21.3cm,重:6949g

  • 莲花生、阿底峡和宗喀巴,藏传佛教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沃唐卡标签:宗喀巴,佛教,阿底峡,莲花生,莲花生大师,僧人

    佛教源于印度,弘传于印度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北传汉语系佛教和藏传藏语系佛教等三系佛教。其中藏语系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关键人物,分别是莲花生、阿底峡和宗喀巴,莲花生和寂护等人在与苯教的斗争中提倡显密双运,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

  • 不爱经书爱盗墓的妖僧杨琏真迦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皇帝,元朝,妖僧,真迦,杨琏,忽必烈,宋理宗

    中国人对于个人的后事安排一向讲究入土为安,不能随意打扰。不过由于古代皇帝大臣死后总喜欢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陪葬很多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因此他们死后大多不能安稳,总会有一批人为了这巨额财富盗掘陵墓,而这就是盗墓。拜这几年盗墓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盗墓被认为是一种冒险行为,其实这只存在于故事中,在历朝历代

  • 杨琏真迦是多大官?为何被纵容,轻易盗掘宋理宗墓?真相一文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理宗,杨琏真,忽必烈,元朝,朱元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景定五年(1264)九月,发生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事,即建宁府教授谢枋得言“权奸误国,赵氏必亡。”同年十月,理宗逝世。遗诏皇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三月,葬理宗于会稽之永穆陵。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