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兵败身死后,数千将士留在了大渡河,世代定居追忆翼王忠魂

石达开兵败身死后,数千将士留在了大渡河,世代定居追忆翼王忠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旺旺旺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3/12/22 7:05:30

洪秀全的带领下太平军起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出身穷苦,怀揣着无数百姓的希望和梦想与腐败的清朝斗争。

虽然这场起义的结局惨烈的失败了,但却因为太平军的出现让无数遭受压迫的百姓勇于反抗,他们的精神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石达开就是其中的一名忠烈之士。

一 、石达开名望越来越大被洪秀全猜忌

1850年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人不愿看见穷苦百姓受到清朝腐朽统治的压迫,召集了周边的青壮年与广西金田村发动了武装起义。

无数百姓追随洪秀全,大家坚信他是能够推翻清朝统治带领着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人,也正是因此,洪秀全的队伍才能越发壮大。

而石达开就是最初跟随洪秀全的那批人之一,他在1831年出生在广西贵港,自小练武,家中亲人关系和睦,他年少时期家境富裕,为人善良正直,遇见不平之事,经常拔刀相助。

洪秀全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号,特地来拜访,邀请石达开加入到自己的太平军中,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石达开仪态谈吐更是不同于常人,洪秀全想要招揽对方的心思越发强烈。

石达开知道洪秀全是为了百姓,所以辞别了家人以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太平军的队伍中,同时他还为这支队伍资助了大半家产,因为石达开声名远播,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为太平军增添了很多新生力量。

在战场上的石达开丝毫不因自己的身份有任何特殊要求,反而和将士们同吃同睡,杀敌的时候勇猛精进,立下赫赫战功。

1851年,洪秀全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更是将他视为自己左膀右臂,此后石达开带领手下的士兵们南征北站为洪秀全打赢了无数场战争,与此同时石达开的名声也越传越响亮。

1853年3月,这支队伍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江宁,并且洪秀全在此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天京。

但是好景不长,洪秀全坐拥权力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最初的进取之心,他开始沉迷于荣华富贵,并且在皇帝的身份中无法自拔。

他命令杨秀清和石达开帮忙处理政务,而患上了所有皇帝通病的洪秀全不再在乎百姓们的生活,每天沉迷享乐,大多跟随着洪秀全一起打天下的人们也得了一样的通病。

百姓们的生活从刚一好转立刻跌落到最初苦不堪言的状态,石达开有心思劝告,可是真正掌握权力的那几位没有任何要听取他意见的打算。

这个时候的石达开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管束其他人的想法,他看着皇城中的这些元老只能叹气,为了不每天与他们同流合污,石达开主动的找到了洪秀全,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帮他平定叛乱。

洪秀全自然没有任何不愿意,于是石达开带着自己手下的将士们在湖北,江西等地击败了湘军,在和清朝军队的多次交锋中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清朝的军队几乎每一名士兵都知道石达开的名号,他们将其视为对手,更视为战神,久而久之他们给石达开起了一个“石敢当”的称号。

石达开从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无论当时跟随洪秀全一起打天下的那批元老腐败堕落成什么样子,他心中始终记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谋福利。

百姓们自然也能察觉出来太平军首领的变化,他们开始觉得失望,但是却对石达开非常信任,时间一长,石达开在百姓之中的威望已经远远超过了洪秀全。

像石达开一样的官员还有很多,洪秀全虽然每日沉迷于享乐,但是他也注意到了民间的一些不同声音,他自身依靠着农民起义发家,所以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百姓们的支持有多重要,于是他开始杀掉一些对自己有威胁的能臣。

眼看着昔日同僚一个接着一个的惨死,石达开也开始感受到了危机,他并不认为洪秀全会顾念之前的情谊,所以他选择了带兵出走。

但后来天京事变频发,领兵在外的石达开虽然早就看不惯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但是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昔日效忠的君主成为别人的俘虏。

他放弃了在战争中所打下的优势,带着手下的士兵一路赶回天京“救驾”,石达开的到来让天京的危机正式解除。

也正是通过此事,让石达开在百姓之中的声望越来越大,民间甚至开始传扬若不是因为有石达开的存在,洪秀全恐怕早就被人取而代之了,洪秀全虽然心中感激石达开在危急之中的相救,但是他也正式把石达开当成了竞争对手来看待。

石达开虽然为人耿直,但并不代表他看不懂朝廷中的权力倾轧。

二、 石达开兵败身死

多年来石达开跟随洪秀全南征北战,从来没有对于皇位有过贪念,更没有想过要背叛洪秀全,若是他想要当皇帝,完全可以在天京事变发生的时候选择袖手旁观,等洪秀全被杀,他再另立门户,何必不远万里的赶回来营救洪秀全?

他虽然有千万般话想要告诉洪秀全,但是他清楚洪秀全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而且这时候的洪秀全却不再信任他,反而还在私下谋划如何才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不愿意和洪秀全发生正面冲突的石达开带着几万名愿意跟随他的太平军直接离开了天京,在洪秀全的眼里,石达开的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心虚。

若非洪秀全没有容人之量,恐怕石达开最终不会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太平天国也不会早早消亡。

离开了京城之后的石达开带着手下的军队们在安徽,浙江,福建等地不断地和清朝的军队作战,石达开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当地的百姓们过上不受压迫的全新的生活。

而且石达开当时决定离开天京不仅是出自于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考量,同时也是为了自己手下将士们的安危考虑,若是他执意留在天京,不仅自己的妻儿老小会成为洪秀全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洪秀全拼了命除掉他之后,他手下那些死忠将士们也绝对不会被洪秀全善待,所以为了大局,他不得不选择带病出走。

同时带兵出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洪秀全的注意力,在不断的作战过程中最大限度帮助太平军稳定局势,牵制清朝的动向。

这是石达开作为一名饱经沙场的将军的长远眼光,若是换成其他人在面对主上的猜忌时就已经离心离德了,可是他却依旧愿意为了大局隐忍。

时至今日,当初太平军的那些人中也就只有石达开还坚持着最初的想法了,但是石达开的所作所为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持。

在缺少粮草和补给的情况下,石达开手下军队数量在每一场战争过后都在减少,哪怕当地有很多百姓愿意自发加入到他的麾下,这些数量对于石达开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1862年5月,他们一路来到了大渡河畔,当时石达开手中只剩下不到5万人的兵力。

当地正在下暴雨,清朝的军队还没有赶来追击,当时石达开本想第一时间渡河,在河的对面重整兵马,可谁知当天晚上他的一名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的到来对于石达开来说是近年来头一次发生的好事,石达开环顾了四周,同时也预估了清朝军队的脚程,发现还有足够的时间渡河。

所以他命令手下军队驻扎,在当地大摆宴席,一来是为了休息,二来是为了庆祝,当天晚上大家都沉浸在石达开喜得爱子的喜悦中。

可是气候突然变化,大雨瓢泼地下了一整晚,丝毫没有停下的趋势,而石达开的手下大多不识水性,若是强行度和很有可能会让很多人淹死,而且因为连夜的高强度降雨导致了大渡河的水位上涨,根本不适合行船。

清政府的土司接到对抗石达开的命令后十分头疼,他早就听说了这位石敢当的名号,自问在行兵作战上不如石达开,但是天降暴雨却给了他很大的机会。

他可以借此时机假装攻击犹豫要不要渡河的石达开,拖延到后续部队的支持,石达开本就因此犹豫不安,这时候又因为渡河一事瞻前顾后,最终成功的被困在了大渡河前。

早在最初清朝军队就听说了石达开带兵作战,甚至建立了四川根据地,为了早日解除这个心腹大患,派出的精兵强将无数,可谁知一场大雨却解决了清朝最头疼的问题。

整整两天的时间,清军骆秉章的大部队已经来到了大渡河的对岸部署,面对着士兵数量和物资储备都远远胜于己方部队的清军,石达开非常清楚自己这一场战争没有任何胜算。

但是他征战沙场十余年,从未有过主动认输投降的时候,本想着汇集自己手下军队突破清军的包围圈,暂且摆脱窘境后重整旗鼓。

可谁知清朝军队的包围圈设得非常紧密,纵使石达开把布局策略计划得天衣无缝,也抵不过对方人数上的优势,时间一长,打起消耗战后石达开的队伍很明显开始不占优势。

眼看着手下的士兵人数越来越少,部队中的存粮也大不如前,石达开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因为他的一时之气而命丧黄泉,此时清朝军队的将领提出了一个要求。

三 、将士们世代定居大渡河

石达开只要投降,他们就愿意伤害石达开手下所有的将士,对他来说手底下的这些将士们每个人都是无辜的,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命丧黄泉。

所以他再三向对方确认了投降之后是否会善待自己的兄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选择了不再做出任何抵抗。

石达开从少年时期义薄云天的行为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改变,他的屈服只是因为不愿意让曾经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做无谓的牺牲。

石达开告别了自己手下的将士们,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闯入清军的阵营,清军虽然敬佩“翼王五千岁”,但是立场毕竟不同,他们在最开始就没打算让石达开活着回去。

确认了石达开没有任何计谋,当真是一人一骑闯入他们大营后,周围的清朝士兵立即冲了上来,将石达开抓住凌迟处死。

石达开手下的将士们痛苦难当,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视为战神一般的存在却落得如此死法,但是也没有反抗,毕竟他们的命是石达开用性命换来的。

可谁知清军杀掉石达开之后并没有信守承诺放过剩下的战士们,反而用群龙无首的理由威胁他们,动摇他们的军心,最终把他手下的战士们一网打尽。

清军将这三千余人悉数杀害,只有少部分士兵们趁乱逃跑,侥幸留下一条性命,石达开的死亡让太平军彻底走向没落。

清朝派出的这一支军队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也没有任何能翻得起风浪的可能性,所以也就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选择了第一时间回朝廷复命领赏。

那些侥幸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西征军感念石达开的恩情,他们心中清楚自己再也没有任何能力为石达开报仇,所以大家找到了幸存下来的伙伴们,共同决定以后就远离战争,生活在大渡河边。

子子孙孙都要留在大渡河周围生活,因为他们觉得这条命是石达开给的,若是石达开不愿意投降,率领手下战士们拼死突围,那么被身边的这些左膀右臂保护着他怎样也有逃生的机会,而不是落得个被凌迟处死的结果。

他们的将军是一名忠义之人,作为将军的手下,他们也绝对不能丢掉脸面,于是选择定居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来陪伴着为他们而死的石达开,纪念翼王的忠魂。

更多文章

  • 杨秀清屡次突破清军重围,为何石达开被围一次就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清军,清兵,杨秀清,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杨秀清在太平天国时期,是出了名的能干,她能够坐上这个位置,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石达开离开了京城,从皖、鄂、赣湘,一路杀到了广西,成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武将。可是,石达开为什么会在大渡河失败之后,被人杀得干干净净?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初期,由于机构并不完善,能够指挥军队的也就是一些核心的王爷。杨秀清是

  • 同为首义王爷,杨秀清2万杀入南京,石达开10万精锐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杨秀清,石亚达,清军,太平天国,韦昌辉,洪秀全

    1851年12月,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册封“首义五大王”,明确各诸侯王之职责与任务,初步建立政权,影响相当深远。首义五大王中,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中途阵亡,北王韦昌辉基本是被架空,只有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一直活跃在军事前线,与清朝展开激烈战斗。那么,杨秀清与石达开,谁人领兵打仗之能力更强呢?谁人才是

  • 解读石达开的兵败大渡河:太平天国翼王败亡宿命中的一个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太平天国,太平军

    说起被困大渡河全军覆灭的翼殿大军,人们未尝不痛惜石达开的决策犹豫与行军缓慢。事实上,这是完全清楚双方部署和历史结果的马后炮,还原当年石达开面对的情形他的部署完全可以理解。那么疑问有三:石达开的入川策略如何;他收到怎样的情报;过河后他又能否割据四川。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他为何败于大渡河又

  • 太平天国的将领中,石达开的能力如何?毛泽东:是英雄,也能诗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石亚达,毛泽东,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书法家,军队编制单位,中国军事制度

    1929年的秋天,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毛泽东在闽西南,和当地苏维埃的负责人傅柏翠一边赏菊,一边聊起了那首著名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大气磅礴,尽显英雄之气概,毛泽东叹道:“黄巢是个大英雄,也是个出色的诗人。”停顿片刻,毛泽东联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 石达开大渡河被俘真相:既不是投降的叛徒,也不是以身殉节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太平天国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一位重要将领,被封为翼王,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深为太平天国广大军民所爱戴,对太平天国前期的飞跃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但是他后来在大渡河被俘,惨遭杀害的真相,却一直不为人们所知。19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1857年6月,石达开负气离开天率部独立作战。他率军起初在江西、浙

  • 石达开的妻子被处死前,大喊一个人的名字,清军:此人已经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石亚达,清军,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

    同治二年的一天,天气阴沉成都刑场上方坐着清朝官员崇实,他大声审问跪在刑场下方的石达开。石达开毫无惧色慷慨陈词,他所说的话句句在理,将清政府的无耻行径一一揭露,引得围观的群众义愤填膺。官员崇实因无法反驳而恼羞成怒,他立马判决将石达开处以凌迟极刑,石达开的妻儿也一并被处以极刑而且是立即执行,当时石达开的

  • 被讹传的石达开分裂出走,其实是太平天国高层承认的远征

    历史解密编辑:王嫂说事标签:清廷,清军,石亚达,陈玉成,洪秀全,石达开,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天京事变后单飞的翼王石达开,自安庆率十万太平军精锐出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也是人们谈论天国败亡时避不开的话题。实际上,这是受到了当代评书影视桥段的误导,彼时的太平天国与清廷双方都没有关于石达开分裂出走的说法。那么疑问有三:单飞后翼王与天王关系如何;翼王是否掏空天国精锐;翼王到底要去哪里。本文笔者就

  •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前,做了一件令人“不齿”的事,成为他人生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狐狸美食标签:清军,大军,袁绍,石亚达,曾国藩,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很多人痛恨晚清政府,觉得清朝是中原政权垃圾的代表。推翻它。其实那年真的出现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就是太平天国,差点推翻清朝的统治。回顾天国的历史,曾有过许多杰出的代表。而太平天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手下有很多能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石达开。一直到现在,石达开在历史上的形象都非常好。人人称他为贤王、石

  •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而是根本不能吭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骆俊,清军,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曾国藩,石达开,太平天国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例如腰斩,车裂,五刑等等,根据字面意思就能想象到这些酷刑的残忍程度绝对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我们常在影视节目中看到在审讯犯人时,用沾满辣椒水的鞭子抽人,用烧红的铁烫人等。但是与寸磔之刑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那么什么是寸磔之刑呢?根据邓之诚所著的《骨董续记》中记载,:“世俗

  • 四川大渡河边,居住数千太平军后裔,他们说:咱们命是石达开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清军,骆俊,后裔,石达,石亚达,太平军,左宗棠,四川省,大渡河边

    四川大渡河边,居住着数千太平军后裔,他们说:咱们命是石达开给的1863年,转战全国的太平军名将、翼王石达开兵败于大渡河。在绝境中,石达开为了保全部下的性命,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投降。众所周知,石达开是清末顶天立地的好汉,即使自杀也绝不向敌人摇尾乞怜,那么石达开为何会向敌人投降呢?原来,四川巡抚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