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步步惊心》曾在草原上骑烈马的马尔泰若兰,却连笑容都失去了

《步步惊心》曾在草原上骑烈马的马尔泰若兰,却连笑容都失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有一只大旺财 访问量:382 更新时间:2023/12/18 19:03:38

从鲜衣怒马到心如死灰,马尔泰若兰也曾那样的纵情恣意,她喜欢在草原上骑着最烈的马,享受自由的风,可后来,她却哭着嫁进了八爷的府中。

嫁进皇家,被冠以爱新觉罗的姓氏,外人眼里的荣耀,却成为了她一生的枷锁。

在那以后,她看到马就会难过,也再没有骑过马,因为她的马术是心爱之人所授,可因为她,心爱之人被送上了战场,至死未归。

爱人之死,带走了她的心,从那以后,她的嘴角只剩下若有若无的笑容,有妹妹若曦的陪伴,她才会有片刻的开心。

可若曦也走进了皇宫,若兰彻底失去了笑容,爱人逝去,带走了她所有的生气,而妹妹入宫,又带走了她仅存的欢愉。

作为八爷的侧福晋,无论她的丈夫有多么优秀,多温柔,她却从未动过心,福晋明慧嫉妒若兰得八爷的宠爱,因为嫉妒,与若兰暗中较劲多年。

明慧见不得若兰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总觉得她就是靠着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来让八爷怜惜,可直到若兰即将死去,若曦跪在八爷的面前为姐姐求一纸休书的时候,明慧才知道,自己多年来的争宠与嫉妒不过是一场笑话。

若兰的娴静不过是心如死灰后的沉寂而已,所嫁非所爱,所爱又因她而死,她的生活和人生早已像一潭死水一般了。

马尔泰若兰与马尔泰若曦是嫡亲的同胞姐妹,她们的父亲,是西北总兵马尔泰将军。

出身武将之家,马尔泰若兰与马尔泰若曦一样,都是明媚张扬,活泼开朗的性子。

若兰年少之时,妹妹若曦还年幼,她随着父亲,在西北军营之中,也是那时,她与汉族军士常青山相识,相恋。

在西北长大的若兰,与常青山青梅竹马,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是常青山教会了若兰骑马,出众的马术,令若兰甚是喜爱,在碧绿的草原之上,骑着一匹烈马,奔赴自由的天际。

常青山就像是若兰心中的那只骄傲的雄鹰,他们都热爱自由,喜欢骑马,志趣相投。

而与常青山在一起过的那段,肆意张扬,快乐潇洒的日子,是若兰这一生无比怀念,却又永远回不去的日子。

但是,若兰不会想到,她自由自在的模样,她纵马轻笑的模样,会是断送她的自由和爱情的根源。

同样年少的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对若兰遥遥一见便倾了心,他一直都是深得帝心的皇子,平日冷静自持,镇定自若,可却一眼就相中了若兰。

那日,十五岁的若兰,陪同父亲回京述职,她在郊外骑着马,笑声如银铃般悦耳,身旁的景色,都在她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八爷唯一的一次任性便是为了若兰,他亲自跑到父皇的面前,求娶马尔泰将军家的嫡长女。

一道圣旨,一桩政治联姻,生生地拆散了若兰与常青山这对有情人,皇命难为,若兰身为马尔泰家的长女,上有日渐年老的父母,下有尚且年幼的妹妹,她没有办法弃家族于不顾。

一身红衣婚服,映衬的若兰格外明艳美丽,若兰终究还是入了八爷的府邸,成了他的侧福晋,可新婚当夜,八爷掀开盖头,看到的却是泪流满面的若兰。

八爷本以为她是离家难过而哭泣,然而婚后,再也见不到初见那日张扬美艳的笑脸,也再没听到过,那清脆悦耳的笑声了。

纵使如此,八爷依然对若兰温柔缱绻,格外怜惜,甚至这份深情,引来了福晋明慧的嫉妒,可夫君的宠爱,不能让若兰开心半分,终于令八爷起了疑心。

若兰是认命了的,否则不会乖乖地坐上花轿,嫁入王府,可与爱人分离,她无论如都开心不起来,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忧郁会令夫君起了疑心,也间接害死了她的挚爱。

八爷为了弄清楚,若兰究竟为何难过,便派了人去调查若兰的往事,八爷的举动,惊动了马尔泰将军,为了不招惹是非,避免祸端,他竟将常青山派去了最凶险的战场,任命他做了前线的先锋。

后来,常青山没有从那个战场上活着走出来,而得知常青山的死讯,若兰痛不欲生,是她和她的家族,还有丈夫,合谋害死了她最心爱的人,可即便如此,她也无可奈何。

也是由于这过分的悲伤,若兰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自此,哀莫大于心死,若兰不知道该不该憎恨,也不知道该恨谁,只能封闭自己,困于这死局之中,她选择听天由命。

于是这漫长而寂寥的剩人生中,除了她一母同胞的妹妹若曦,她不再关心任何事,曾经吸引了八爷的那个光芒万丈的女子,却孤独的在王府中,任由自己凋零衰败。

八爷的母亲良妃,出身卑微,曾是包衣奴婢,却因美丽而被皇上看中,一跃成为了后宫的主子。

因为明媚张扬的个性,又生得极为美丽,所以良妃深得皇上宠爱,八爷受母亲的影响,也很喜欢性格开朗爱笑的人,所以才会对在西北长大,洒脱自由的若兰一见钟情。

可他并不知道若兰已经心有所属,便一意孤行的求娶若兰,得来了这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伤害了所有身边的人。

福晋明慧原本也是爽朗之人,却因八爷对若兰的宠爱,误以为八爷喜欢若兰这样恬静的人,才隐忍自己的本性,成为了现在的模样。

若兰心死,在王府中不争不抢,低调的生活着,不是常伴青灯古佛,便是看着屏风之中,身骑骏马的男子发呆。

可八爷的温柔与深情,始终打动不了若兰,却刺痛了福晋明慧,每每看在眼里,她心中总是燃起嫉妒的火焰。

这把火越烧越大,令她不断掀起纷争,处处计较,但无论她怎样在若兰面前挑衅,若兰依然平淡如水,毫无波澜。

直到若兰临死之际,她才发现,若兰从未对八爷动过心,这半生的算计不过是自己在与自己过不去罢了,多么荒唐可笑。

若兰抑郁成疾,身子越来越不好了,若曦赶到王府看望姐姐之时,若兰已经气若游丝,仅吊着一口气,死对她来说是种解脱,可她害怕死后,到了下面,爱新觉罗家的人依然不放她和常青山团聚。

于是若曦哭着,跪在八爷的面前,求他休了若兰,古代女子,若被休弃,是奇耻大辱,可若兰,一生所求,不过就是八爷能够放她自由。

最终,福晋明慧也来到八爷面前求情,若曦的话令八爷动容,终于下笔写了休书,若曦拿着休书来到若兰面前,她看着休书,含笑离世。

若兰是草原上的花朵,原本耀眼夺目,与绿洲为伴,却被皇家强硬地移栽到宫墙之内,令本该盛放的花朵,一点点的枯萎凋零。

幸得若曦深知姐姐的心意,在若兰死后,便求四爷下令,让马尔泰将军秘密将若兰带到西北与常青山合葬在一起。

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却能同穴,对于执着于爱情的若兰来说,可谓最好的结局了。

曾经看到有人讨论,《步步惊心》中八爷那样温尔雅,帅气迷人,若兰为什么始终不能对他动心呢,甚至有人说,能够得到八爷的眷顾,若兰是幸运的,但她却将自己作死了。

重温《步步惊心》才真的看懂若兰,爱情哪里会讲什么道理,没有先来后到,更没有身份尊卑。

若兰深爱着青梅竹马的常青山,却一朝离散,永失挚爱,她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装得下一人。

就如八爷爱着若兰一样,若兰始终爱着常青山,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只是因为爱情而已。

八爷努力地想让若兰爱上他,但若兰却拼命地寻找清净之地,只想要安静地怀念着常青山,忧郁在心多年,最终抑郁成疾,药石无灵。

对若兰倾心那么多年的八爷,却爱上了若曦,可对若曦的爱却恰恰又证明了八爷的深情。

他对若曦的喜爱,不过是一种慰藉,他在若曦的身上看到了曾经若兰的影子,因为得不到若兰的爱,所以才将若曦当做了若兰的替身,现在看来,八爷也如若兰一般,情深至此。

然而被囚困于紫禁城中的人,都是可怜的人,如曾经明媚的若兰,亦如最终活成了若兰的若曦。

若曦活泼开朗,与若兰年轻的时候很像,她眼见着姐姐若兰痛苦一生,曾经很不理解,可当自己入宫后,经历了种种,才亲身体会到了,那种身不由己的痛苦。

若兰失去爱人而苦,若曦是知道每一个人的结局却无能为力而苦,可怜马尔泰家的两位那样美丽娇俏的小姐,却都在花样年华里,抑郁而终。

曾经她们都是那样的鲜活,往着自由,却终其一生,被围困于紫禁城中,被生生地耗尽了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马尔泰若曦步步惊心八爷四爷

更多文章

  • 《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曾国藩至死不敢将原稿上交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清朝,诗人,曾国藩,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李秀成自述,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城后,忠王李秀成被湘军俘虏关押,在此期间,曾国藩命李秀成写一份供词,于是忠王在狱中写下了长达五万多字的供词,这份供词被史学界称之为《李秀成自述》。那么,《李秀成自述》到底是什么梗?后世对忠王在狱中所写的《李秀成自述》看法不一,对此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秀成自述》是忠王

  • 李鸿章攻下李秀成的府邸,发现一物,预示了太平天国必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鸿章,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清朝,曾国藩

    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不喜欢,特别是清朝后期的历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清朝一步一步走向灭亡,虽然朝代更替大多是这样的,但晚清的历史让我国人民直至今日还是久久不能释怀,因为没有哪段历史比清朝更让人觉得屈辱的。老百姓们自然对这样的清朝极为不满,于是,就有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洪秀全创立的太

  • 李秀成眼中的“十误”:去掉哪一“误”,太平天国有望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石亚达,洪秀全,曾国藩

    1864年7月,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请,忠王李秀成在狱中洋洋洒洒写下数万言之《自述书》,对太平天国失败之原因进行了总结,归纳为“十误”。分别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曾立昌北援,秦日纲北援,林绍璋湘潭惨败,天京事变,翼王出走,主不问政务,封王太多,不用贤才,朝纲紊乱。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之顶梁柱,忠王李

  • 李秀成供词为何1963年才公开?专家:若当时公布,曾国藩恐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清朝,李秀,清廷,太平天国

    晚清时期,朝廷腐败当时有很多义士想一举篡权夺取皇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曾国藩了,在曾国藩刚刚创建了湘勇之时,就多达四人劝诫曾国藩应该谋反当上皇帝:王闿运两次、左中堂一次、水师统领一次。但是曾国藩全都没有接受。到了晚清末期自太平天国运动盛行之时,更是如此,等到南京被攻陷后,就有一人写的数万字供词呈

  • 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陈玉成公开出兵截杀,挑起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韦俊,李秀成,陈玉成,渡江,洪秀全

    说起英王陈玉成,大伙第一印象就是他义气十足,经常解救战友于危难之际,如其被俘虏时所言:“哪里有危险,哪里妖兵多,我就去哪里支援”,如今“天国失去我,江山也就失去一半”。客观地说,陈玉成确实够义气,老乡李秀成受困桐城,他出兵救援;李秀成两次受苦浦口,也是陈玉成出兵帮助。但是,陈玉成毕竟年轻,成名时不过

  • 忠王李秀成被杀后,他的儿子是被清朝官员收养了吗?全都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廷,清军,陈宝箴

    晚清风雨飘摇,中国多灾多难。道咸年间,鸦片战争打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可谓内忧外患,同时发难,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廷不惜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出动了外国雇佣军常胜军、常捷军等等。太平天国也针锋相对,大量吸引外国人参加太平军,称这些参加革命的外国友人为“洋兄弟”,现

  • 洪秀全亲侄子吃军火回扣,去上海包二奶,亲自记录李秀成堕落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洪秀全,李秀成,太平军,上海,太平天国,李鸿章

    后世发现一本《静宜草堂新说》的书,作者叫静宜草堂主人,显然是个化名,原名叫洪蔡元,知道的一定不多,但是一查背景,能结结实实地吓你一跳:他是洪秀全的堂侄,其父洪仁玕,被天王封为干王,是天国后期的军师,实际上等于朝政首辅。显然洪蔡元是典型的显赫身世,并且最终逃过一死,写了一本书,还原了太平军内部鲜为人知

  • 忠王李秀成部下失败后回老家,儿子成清朝灭亡的领导人,后封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忘信仰标签:李秀成,清廷,李烈钧,孙中山,太平天国,袁世凯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覆灭,历时14年时间,与清廷对抗,使得清廷的统治基石在南方被打破。在太平天国后期,因为天京事变导致实力下降,开始走入下坡路。这时作为后起之秀,忠王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的定海神针。曾打破清廷江南江北大营,进逼东部苏州、上海地区,极大地打击清廷的嚣张气焰。后来在清廷与列强的联合打击下,终于

  • 为什么李秀成的供词到60年代才公开?如果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橙檬搞笑视频标签:慈禧,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

    直隶总督李鸿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人称“东方俾斯麦”,可以说是晚清最有名的大臣,但有一个人是他敬重的老师,他写下了“从教近三十年,他的家”的挽联。薪水用完了,家人长大了;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沃伦·左宗棠大家都耳熟能详,他的故事在大西北流传,但有一个人让左宗棠自惭形秽。一心如金,攻错如石,永不失性命”

  • 1963年,公布的”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供词,一直被曾国藩后人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明少说八卦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清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一直被曾国藩的后人收藏保留,直到1963年才被公布出来,而当年上交给清廷的,却是一份"删减版”的供词,为何要这样做呢?当年李秀成的供词多达4余万字,而朝廷看到的只有2万多字,被删减的部分,有很多都是李秀成劝说曾国藩起兵造反,重新创建汉人领导的政权,如果这些内容被清